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态法的高速列车车体关键位置应力谱及寿命评估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传迎 王秀刚 +2 位作者 吴兴文 董晓华 池茂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0-18,共9页
基于刚柔耦合理论,建立了考虑车体高频弹性振动的高速列车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模态应力恢复法对服役条件下车体关键位置动应力进行了求解。通过扫频激励方法模拟了车辆典型服役模式,识别了典型服役工况下车体动态薄弱位置。进一步... 基于刚柔耦合理论,建立了考虑车体高频弹性振动的高速列车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模态应力恢复法对服役条件下车体关键位置动应力进行了求解。通过扫频激励方法模拟了车辆典型服役模式,识别了典型服役工况下车体动态薄弱位置。进一步研究了车体动态薄弱位置在不同轮轨匹配等效锥度下的特征应力谱。基于京广线线路条件仿真分析了不同轮轨匹配锥度状态下车体关键位置应力谱,并研究了不同应力谱编制方式对车体寿命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扫频激励方法的车体结构动态薄弱位置识别方法,可以有效识别车体结构动态薄弱位置;轮轨匹配等效锥度在镟修周期的动态演变会导致车辆稳定性下降,从而可以显著增大车体关键位置动应力幅值。因此,在车体结构关键位置寿命评估中,考虑轮轨关系动态演变对车辆关键部位应力谱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高频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模态应力恢复 动态薄弱位置 特征应力谱 轮轨匹配等效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边帮下紧邻尾矿库采空区地表充填治理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任思潼 顾晓薇 +1 位作者 付煜 李传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2-725,共4页
针对采空区废石充填常规处理方法难度大、费用高、安全性差等问题,结合排山楼金矿条件,研究了控制诱导冒落协同地表充填塌陷坑的采空区充填治理方法,包括采用RG井下电视监测评估空区冒落进程,从地表钻井充填保护露天坑尾矿库,崩落矿柱... 针对采空区废石充填常规处理方法难度大、费用高、安全性差等问题,结合排山楼金矿条件,研究了控制诱导冒落协同地表充填塌陷坑的采空区充填治理方法,包括采用RG井下电视监测评估空区冒落进程,从地表钻井充填保护露天坑尾矿库,崩落矿柱诱导空区冒透地表,地表充填塌陷坑恢复地貌,客土造田与恢复地表使用功能等方法.该方法用于排山楼金矿,使大型活动空区得到安全高效充填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理论分析与实践表明,露天边帮下紧邻尾矿库的倾斜矿体采空区控制诱导冒落协同地表充填的治理方法,可减小采空区废石充填治理的难度,实现大型采空区安全高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治理 RG监测 冒落边界控制 诱导冒落 地表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胶结充填工艺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传迎 齐文超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7期73-75,共3页
辽宁排山楼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井下T8矿体位于露天坑正下方(露天坑用于排放尾矿),开采完成后形成大面积采空区。根据国家矿山环境治理要求,契合集团公司建设绿色化矿山的目标,为保证井下安全生产,防止冲击地压造成人员伤害,预防地... 辽宁排山楼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井下T8矿体位于露天坑正下方(露天坑用于排放尾矿),开采完成后形成大面积采空区。根据国家矿山环境治理要求,契合集团公司建设绿色化矿山的目标,为保证井下安全生产,防止冲击地压造成人员伤害,预防地表塌陷造成次生灾害,排山楼公司研究决定采用碎石水泥浆胶结对空区进行充填。经过对碎石胶结充填工艺进行不断的各项试验和技术改造及优化,现排山楼公司井下碎石胶结充填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流程 工艺选择 确定参数 技术改造及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下6005A-T6铝合金MIG焊对接接头的腐蚀疲劳性能
4
作者 李传迎 姜春鹏 +1 位作者 王睿 孙晓光 《机车车辆工艺》 2022年第3期1-4,13,共5页
研究了6005A-T6铝合金及MIG焊对接接头在模拟高温高湿环境中的腐蚀疲劳行为。结果表明,6005A-T6铝合金母材及焊接接头材料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均表现出腐蚀疲劳敏感性。与6005A铝合金母材相比,焊接接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力学性能下降明显... 研究了6005A-T6铝合金及MIG焊对接接头在模拟高温高湿环境中的腐蚀疲劳行为。结果表明,6005A-T6铝合金母材及焊接接头材料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均表现出腐蚀疲劳敏感性。与6005A铝合金母材相比,焊接接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力学性能下降明显,中值疲劳极限下降36%,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下降29%。焊接接头疲劳性能主要受微观组织和焊缝微观缺陷的影响。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层间微气孔易成为腐蚀源,形成弥散分布的点蚀坑。从断口特征看,裂纹起裂位置附近为解理脆性断裂,扩展区存在明显的疲劳辉纹及二次裂纹,瞬断区表现为韧窝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焊接接头 腐蚀疲劳 高温高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排山楼金矿通风系统优化模拟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龙 周乐 +2 位作者 李传迎 赵天野 毕俊阔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4期81-85,90,共6页
矿井通风系统服务于井下采掘作业,通风效果的优劣对矿山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针对辽宁排山楼金矿因采空区大面积漏风造成部分中段炮烟倒灌、有效风量低、难以实现高效通风的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和通风检测,提出了2个矿区各自独立的分区通... 矿井通风系统服务于井下采掘作业,通风效果的优劣对矿山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针对辽宁排山楼金矿因采空区大面积漏风造成部分中段炮烟倒灌、有效风量低、难以实现高效通风的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和通风检测,提出了2个矿区各自独立的分区通风系统方案,并采用Ventsim通风模拟软件对方案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新的通风系统方案通风效果改善明显,井下各位置风机运转效率均达到60%,且风速、风量和温度满足规程要求。研究方案有效改善了风机运转效率低下、深部中段供风量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开采 通风系统 Ventsim通风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风挡内倾角度对高速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韩运动 董岩 +1 位作者 李传迎 汪海燕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并在线路实车试验验证其合理性的基础上,研究不同车间风挡内倾角度的变化(0°、2°、4°、6°、8°)对高速列车车间风挡块的气动力以及表面测点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侧风挡所受侧向力对...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并在线路实车试验验证其合理性的基础上,研究不同车间风挡内倾角度的变化(0°、2°、4°、6°、8°)对高速列车车间风挡块的气动力以及表面测点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侧风挡所受侧向力对称性较好,不同内倾角度,背风侧两侧风挡所受侧向力方向均指向外侧,呈现“外推”状态;迎风侧两侧风挡,0°、2°、4°所受侧向力方向指向外侧,呈现“外推”状态,而6°、8°所受侧向力方向指向内侧,呈现“内压”状态;风挡区域复杂的流动导致两侧风挡所受侧向力与内倾角度并不是线性关系。相对于原风挡,除个别测点外,风挡内倾2°、4°、6°、8°各测点的压力值均增大;内倾6°、8°方案风挡区域各测点的压力值均为正压。研究结论为指导高速列车车间风挡的气动设计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倾角度 风挡 气动性能 侧向力 压力值 数值计算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子白板进行实验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永芝 李传迎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3年第8期54-55,共2页
深刻挖掘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和实验探究的整合点,能有效进行实验探究。
关键词 电子白板 嵌入式视频 工具栏 特效功能 资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笛安装支架随机振动疲劳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元君 刘顺 +1 位作者 何佳捷 李传迎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第4期70-71,共2页
风笛是提供轨道交通听觉信号的装备,通过风笛安装支架安装于车下,安装支架需要保证在车辆运行时的振动载荷作用下不破坏。根据标准IEC61373提供的标准随机振动载荷谱对设计的风笛安装支架进行疲劳寿命的评估,结果表明初始设计方案虽满... 风笛是提供轨道交通听觉信号的装备,通过风笛安装支架安装于车下,安装支架需要保证在车辆运行时的振动载荷作用下不破坏。根据标准IEC61373提供的标准随机振动载荷谱对设计的风笛安装支架进行疲劳寿命的评估,结果表明初始设计方案虽满足标准要求但安全系数不大,对安装支架结构优化后安全系数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笛支架 随机振动 疲劳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车辆结构件失效评定方法研究
9
作者 王晖 李宁 +2 位作者 王宗正 马龙 李传迎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第21期57-60,共4页
铁道车辆结构件在制造与服役过程中,损伤的产生不可避免。当损伤尺寸较小时,损伤件仍能发挥正常功能,不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随着列车运营里程增加,损伤会持续演化,损伤会不断增加,当达到一定尺寸时,有可能使结构件不再满足设计和使用要... 铁道车辆结构件在制造与服役过程中,损伤的产生不可避免。当损伤尺寸较小时,损伤件仍能发挥正常功能,不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随着列车运营里程增加,损伤会持续演化,损伤会不断增加,当达到一定尺寸时,有可能使结构件不再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从而引发各种安全问题,严重的可能导致运行事故,因此确定临界损伤尺寸对于列车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标准CT试样为研究对象,通过疲劳试验得到了试样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临界损伤尺寸,并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断裂韧度法和静截面失效法—计算了临界损伤尺寸,与疲劳试验作用下的临界损伤尺寸进行了对比,讨论了进行临界损伤尺寸计算时不同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为铁道车辆结构件的失效评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辆 临界损伤尺寸 断裂韧度 静截面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