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抗正弯试验与接缝折减系数
1
作者 李传习 韦积鋆 贺龙飞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5,共14页
针对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抗正弯性能研究不足和能否取消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下层纵筋的问题,文章开展了单层纵筋的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即取消下层纵筋)湿接缝正弯曲静力性能足尺模型试验,考察裂纹开展过程、破坏形态、荷载... 针对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抗正弯性能研究不足和能否取消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下层纵筋的问题,文章开展了单层纵筋的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即取消下层纵筋)湿接缝正弯曲静力性能足尺模型试验,考察裂纹开展过程、破坏形态、荷载-跨中挠度曲线、荷载-最大裂缝宽度曲线等,并与双层纵筋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破坏形态和相应曲线进行对比;在相关假定基础上,提出考虑接缝折减系数的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弯矩-应变关系计算的分层总和法;编写基于文章假定和考虑接缝折减系数的分层总和法计算程序;对9片整体浇筑的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的特征弯矩进行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根据分层总和法程序计算值与试验值尽量接近或相等求得2种常见界面处理方式的接缝折减系数。结果表明:单层纵筋的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正弯曲破坏模式为适筋梁破坏模式,相比双层纵筋的原设计,破坏模式、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荷载-跨中挠度曲线、荷载-最大裂缝宽度曲线和荷载-相对滑移曲线基本不变;纤维连续性较弱的接缝对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湿接缝截面抗压部分能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截面抗拉部分能力的影响可通过折减系数考虑,且铁丝网处理的接缝折减系数为0.4,人工凿毛处理的接缝折减系数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钢板-UHPC组合桥面板 湿接缝 正弯曲性能 试验研究 分层总和法 接缝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NC-UHPC组合桥面板抗负弯性能试验研究
2
作者 裴必达 朱星畅 +3 位作者 李传习 冯世春 龙煜 九苏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3,共13页
钢-NC-UHPC组合桥面板是一种由薄平钢面板、普通钢筋混凝土、配筋UHPC层和PBL剪力连接件组合而成的新型组合桥面板。为探究该新型桥面板的抗负弯性能,文章开展抗负弯4点弯曲加载模型试验,研究其开裂性能、破坏形态、抗负弯承载能力、相... 钢-NC-UHPC组合桥面板是一种由薄平钢面板、普通钢筋混凝土、配筋UHPC层和PBL剪力连接件组合而成的新型组合桥面板。为探究该新型桥面板的抗负弯性能,文章开展抗负弯4点弯曲加载模型试验,研究其开裂性能、破坏形态、抗负弯承载能力、相对位移和应变分布等。试验结果表明:钢-NC-UHPC组合桥面板在四点负弯曲试验中发生弯曲破坏,抗负弯力学性能良好。经过凿毛的UHPC-NC界面和PBL连接件能保证钢-NC-UHPC组合桥面板协同受力,各自产生的相对位移非常小,最大可达0.527mm。基于试验结果提出钢-NC-UHPC组合桥面板开裂荷载与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相比分别为1.14和0.97,预测精度高,并根据计算模型得出上层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和钢板厚度为组合桥面板承载力的控制因素。用计算公式对该组合桥面板特征荷载进行计算,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41%、6.94%,预测精度较高。可为钢-NC-UHPC组合桥面板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NC-UHPC组合桥面板 抗负弯性能 开裂荷载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湿热环境对CFRP/钢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传习 司睹英胡 高有为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7-763,共7页
为掌握极端湿热环境下CFRP/钢界面性能的退化机理,用Sika-30胶黏剂制作了12个CFRP/钢双搭接试件,并在70℃的模拟海水中浸泡不同时间后进行拉伸剪切试验.结果表明:CFRP/钢双搭接试件的破坏模式受浸泡时长的影响较小;CFRP/钢界面平均抗剪... 为掌握极端湿热环境下CFRP/钢界面性能的退化机理,用Sika-30胶黏剂制作了12个CFRP/钢双搭接试件,并在70℃的模拟海水中浸泡不同时间后进行拉伸剪切试验.结果表明:CFRP/钢双搭接试件的破坏模式受浸泡时长的影响较小;CFRP/钢界面平均抗剪强度随浸泡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浸泡90 d后,CFRP/钢界面平均抗剪强度较未浸泡试件下降了3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钢 破坏模式 黏结滑移本构关系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静态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健 李传习 +2 位作者 邓帅 司睹英胡 杨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41-2450,共10页
为改善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CA-UHPC)整体静态稳定性,采用图像技术分别研究了拌合物(未加纤维)流变参数、粗骨料掺量和粗骨料级配对不含纤维和含纤维CA-UHPC静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粗骨料整体均匀性随粗骨料平均初始净距的... 为改善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CA-UHPC)整体静态稳定性,采用图像技术分别研究了拌合物(未加纤维)流变参数、粗骨料掺量和粗骨料级配对不含纤维和含纤维CA-UHPC静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粗骨料整体均匀性随粗骨料平均初始净距的减小而升高;当拌合物的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较小时,纤维分布的均匀性会因纤维沉降而降低;纤维的加入降低了粗骨料的整体均匀性,同时粗骨料也会影响纤维的整体均匀性;对CA-UHPC体系而言,粗骨料平均初始净距的减小可以增加粗骨料分布稳定性,但过小的粗骨料平均初始净距会影响纤维的分布。因此,在粗骨料掺量一定时,可以通过适当调整粗骨料级配或砂率,在不影响粗骨料分布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纤维分布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静态稳定性 平均初始净距 流变参数 粗骨料 纤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桃花峪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方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传习 柯红军 +2 位作者 杨武 贺君 红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0-127,共8页
结合世界最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黄河桃花峪大桥的工程实例,针对平面主缆双塔三跨自锚式悬索桥缆索体系各阶段的几何和力学特点,明确该桥型吊索张拉有"先边后中"、"边中共进"2类和每类6种的吊杆张拉思路,分析空缆状... 结合世界最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黄河桃花峪大桥的工程实例,针对平面主缆双塔三跨自锚式悬索桥缆索体系各阶段的几何和力学特点,明确该桥型吊索张拉有"先边后中"、"边中共进"2类和每类6种的吊杆张拉思路,分析空缆状态及各种方案转换过程缆索系统的几何与力学特点、"多轮循环法"与"逐步推进法"的施工特点,指明体系转换方案择优的方向。在此基础上,确定并比较"先边后中"的方案2、"边中共进"的方案1和"边中共进"的方案2,明确"先边后中"的方案2和"边中共进"的方案1是黄河桃花峪大桥较优的体系转换方案,且各有特点和优势。继而给出其中之一的体系转换优选典型方案——"先边后中"的方案2的关键计算结果,证明该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控性。体系转换的结构效应实测值与理论值吻合良好,表明了体系转换方案确定与论证的正确性,以及体系转换方案实施的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双塔三跨平面主缆自锚式悬索桥 体系转换 “先边后中”张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胜大桥体系转换施工控制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传习 柯红军 +1 位作者 刘建 董创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54,共6页
针对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期的受力和变形特点,系统地总结和提出吊索张拉方案(含鞍座顶推)确定的六原则。以此原则为基础,探讨平胜大桥(世界上第一座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的可能方案,给出推荐方案。针对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 针对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期的受力和变形特点,系统地总结和提出吊索张拉方案(含鞍座顶推)确定的六原则。以此原则为基础,探讨平胜大桥(世界上第一座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的可能方案,给出推荐方案。针对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方案中各施工步实施及其控制的共性问题,讨论吊索张拉方案中各施工步的实施控制原则和实施方法,给出建议。平胜大桥按推荐方案、建议的施工步实施控制原则和实施方法进行吊索张拉和鞍座顶推施工和控制,高效、高精度地达到了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吊索张拉方案 施工步 张拉控制原则 先粗后精分步张拉到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箱梁横隔板疲劳裂纹特征与实桥试验的轮载应力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传习 陈卓异 +2 位作者 周爱国 曹水东 柯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9-67,共9页
弧形切口处横隔板母材开裂是正交异性桥面板钢箱梁常见的疲劳病害。因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对其疲劳机理尚缺乏公认的认识。对此,考察并给出了两个背景工程的横隔板疲劳裂纹特征;针对无裂纹横隔板,进行了现场多种纵横向移动布载工况的轮载... 弧形切口处横隔板母材开裂是正交异性桥面板钢箱梁常见的疲劳病害。因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对其疲劳机理尚缺乏公认的认识。对此,考察并给出了两个背景工程的横隔板疲劳裂纹特征;针对无裂纹横隔板,进行了现场多种纵横向移动布载工况的轮载试验及相应的FEA计算,给出了结果及其规律。研究表明:(1)横隔板母材开裂常出现在远离U肋的上起弧点附近;开裂后,裂纹两侧的横隔板常有平面外的错动;(2)远离U肋的上起弧点附近横隔板的轮载应力始终为压应力,且应力绝对值最大;与U肋交界附近横隔板的轮载应力始终为拉应力,应力值次之;(3)横隔板平面外弯曲变形引起的应力相对膜应力很小,特别是弧形切口周边的潜在起裂处,两表面应力差几乎为0;(4)横隔板母材起裂处的压应力方向与裂纹方向几乎垂直;(5)顶板厚16mm、U肋厚10mm的背景工程,紧邻横隔板的U肋轮载应力不超过22MPa,应力幅小,几乎无疲劳开裂风险;(6)弧形切口周边轮载应力的最不利纵向加载位置为纵向距该横隔板约1倍的U肋间距;稍远处轮载应力的最不利纵向加载位置为其正上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桥面板 横隔板 疲劳裂纹 现场试验 弯曲应力 膜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传习 夏桂云 +1 位作者 贺玲凤 刘光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04-106,共3页
建立了体外预应力结点无粘结和完全粘结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该模型将体外预应力束单元结点与梁单元结点相关联,便于分析在外荷载作用下体外预应力束的内力增量;文中还给出了一个算例。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有限元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剂对室温胶黏CFRP板/钢板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传习 +2 位作者 贺君 刘一鸣 彭彦泽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9-347,共9页
基于自研的纳米SiO_(2)环氧树脂胶黏剂配比,制作了室温固化的21个胶黏剂拉伸试件、20个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板/钢板双搭接接头试件,进行了胶黏剂拉伸力学指标及搭接试件承载能力、有效黏结长度、传力模式和黏结滑移本构等试验研究... 基于自研的纳米SiO_(2)环氧树脂胶黏剂配比,制作了室温固化的21个胶黏剂拉伸试件、20个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板/钢板双搭接接头试件,进行了胶黏剂拉伸力学指标及搭接试件承载能力、有效黏结长度、传力模式和黏结滑移本构等试验研究,得到了固化剂种类及掺量对搭接试件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固化剂种类和掺量不同的7种胶黏剂的拉伸强度依次为GY34(基于缩氨105和聚醚氨D230按质量比1∶2复配的胶黏剂)>GY35(基于聚醚氨D230的胶黏剂)>GY31(基于缩氨105的胶黏剂)>GY2(基于改进酚醛胺GR07的胶黏剂)>GY33(缩氨105和聚醚氨D230按质量比1∶1复配的胶黏剂)>GY1(基于芳香氨BD11的胶黏剂)>GY32(基于缩氨105和聚醚氨D230按质量比2∶1复配的胶黏剂);搭接试件的抗剪承载力依次为GY34-S>GY31-S>GY35-S>GY2-S>GY33-S>GY1-S>GY32-S;GY31-S、GY35-S、GY34-S的破坏模式为CFRP板层离,其界面胶层黏结强度大于CFRP板内层间剪切强度;各CFRP板/钢板搭接接头有效黏结长度为50~80 mm;4种采用单一固化剂粘接的搭接试件的黏结滑移曲线均为双线性三角形模型;采用GY34粘接的搭接试件的黏结滑移曲线为三线性直角梯形,界面韧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板/钢板双搭接接头 纳米SiO_(2)环氧树脂胶黏剂 固化剂 室温 平均抗剪强度 黏结滑移本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胜大桥斜交顶推中临时墩的受力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传习 刘杰 +1 位作者 董创文 刘建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38,47,共4页
结合平胜大桥-自锚式悬索桥加劲梁架设中临时墩的受力分析,阐述了斜交顶推中临时墩的受力特点及变化规律,对斜交顶推施工的其他桥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悬索桥 斜交顶推 临时墩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箱梁横隔板-U肋交接处割焊残余应力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传习 熊永明 +2 位作者 陈卓异 柯璐 宋钢兵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32,共6页
为研究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横隔板与U肋交接处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横隔板的热切割和焊接过程,分析横隔板与U肋交接处热残余应力的分布特征,探讨切割速度和焊接速度对横隔板弧形切口处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研究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横隔板与U肋交接处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横隔板的热切割和焊接过程,分析横隔板与U肋交接处热残余应力的分布特征,探讨切割速度和焊接速度对横隔板弧形切口处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横隔板弧形切口处产生切向残余拉应力,其值超过钢材屈服强度;焊接在横隔板与U肋焊接区局部范围引起沿焊缝方向的残余拉应力,且焊缝尾端的应力集中更为明显;弧形切口残余应力区宽度随切割速度的增加而减小,残余拉应力随焊接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选用较快的横隔板切割速度和较慢的焊接速度可减小弧形切口处残余应力分布宽度和应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梁 正交异性板 横隔板 焊接 热切割 残余应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模架施工的PC箱梁悬臂段空间应力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传习 柯璐 +1 位作者 陈卓异 曹水东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82,共6页
为了分析移动模架施工的PC连续箱梁悬臂端底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以在建某大桥(4×55m四跨一联PC连续箱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悬臂段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各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空间应... 为了分析移动模架施工的PC连续箱梁悬臂端底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以在建某大桥(4×55m四跨一联PC连续箱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悬臂段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各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空间应力进行分析,并对底板横向应力影响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底板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为箱梁悬臂段集中张拉纵向预应力引起的较大横向应力;底板厚度和底板预应力横向位置对悬臂端底板横向应力影响显著;混凝土泊松比仅对预应力锚点附近的横向应力影响较大;底板锚点力仅对底板中部横向应力的影响较大。建议通过优化纵向预应力布置、局部增加悬臂段底板厚度等措施,以减小底板横向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桥 箱形梁 悬臂段 移动模架 底板裂缝 有限元法 空间效应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胶比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施工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传习 聂洁 +3 位作者 潘仁胜 石家宽 曾宇环 贺君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4-174,共11页
兼顾优异施工及力学性能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研制的重点之一是确定合适的水胶比。为此,以150 MPa级UHPC的原材料和配合比均不变(除用水量外)为前提,研究水胶比(0.15~0.2)对UHPC施工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相关试验得到了UHPC不同... 兼顾优异施工及力学性能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研制的重点之一是确定合适的水胶比。为此,以150 MPa级UHPC的原材料和配合比均不变(除用水量外)为前提,研究水胶比(0.15~0.2)对UHPC施工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相关试验得到了UHPC不同湿拌时间的扩展度、充分湿拌时间、静停一段时间的扩展度、抗压、抗折强度、四点弯曲应力挠度曲线、四点弯曲出现可视裂纹时下缘等效拉应力;对抗压、抗折强度进行了变异性分析;利用应力挠度曲线,基于规范法得到了弯曲韧性指标,并提出了其改进方法。结果表明:UHPC达最佳扩展度所需湿拌时间(充分湿拌时间)为6 min;水胶比由0.16增至0.19时UHPC扩展度基本呈线性增长,水胶比每增加0.01,UHPC扩展度平均增幅为109 mm;当水胶比、静停时间分别为0.19、4 h时,扩展度损失40 mm,损失率仅5.9%;UHPC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弯曲韧性指标随水胶比的增大皆呈先增后减趋势,当水胶比分别为0.18、0.16和0.16时达到最优;应力峰值前的应力挠度曲线并不是典型全凸形曲线;可视初裂抗折强度约为抗折强度的0.85倍;UHPC试件的弯曲韧性较好,宜采用可视初裂挠度作为初始变形参考进行韧性指标计算;为保证UHPC兼顾良好施工与力学性能,建议湿拌时间、水胶比分别为6 min、0.18或0.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施工性能 力学性能 水胶比 初裂挠度 弯曲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搅拌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及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传习 聂洁 +3 位作者 冯峥 邓帅 雷智杰 张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86-2594,共9页
搅拌过程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获得良好施工性能及实现优异力学性能的重要环节。为此,设计两个UHPC配合比,分别采用传统单、双卧轴强制搅拌及振动搅拌,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振动搅拌对UHPC施工及力学性能影响。通过扩展度、抗压强度和四... 搅拌过程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获得良好施工性能及实现优异力学性能的重要环节。为此,设计两个UHPC配合比,分别采用传统单、双卧轴强制搅拌及振动搅拌,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振动搅拌对UHPC施工及力学性能影响。通过扩展度、抗压强度和四点弯曲试验,得到了各组UHPC随不同湿拌时间的扩展度、充分湿拌时间、静停一段时间扩展度损失量、抗压、抗折强度、能量吸收、断裂能及弯曲应力-挠度曲线及四点弯曲出现可视裂纹时下缘等效拉应力;对抗压、抗折强度进行了变异性分析;利用应力-挠度曲线,基于规范及其改进法、Nemkumar法计算了弯曲韧性指标。结果表明:湿拌时间相同时,振动搅拌相较强制搅拌可显著提升UHPC的扩展度;UHPC达最大扩展度时,单、双卧轴强制搅拌和振动搅拌的充分湿拌时间分别为6 min、6 min、5 min;振动搅拌3 min时,UHPC扩展度即可达到或超过充分湿拌(6 min)时的强制搅拌;静停时间为4 h时,振动搅拌下UHPC的扩展度损失量均较大幅度低于强制搅拌;振动搅拌相较强制搅拌可显著提升UHPC的抗压强度,提升幅度最大可达33.1%(平均值)和41.46%(标准值),同时变异系数大幅降低;不同搅拌方式时,UHPC抗折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值基本持平,但振动搅拌可显著降低抗折强度变异系数,降低幅度在19.61%~80.85%之间;采用振动搅拌时UHPC弯曲韧性指数、能量吸收及断裂能均显著优于强制搅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搅拌 UHPC 施工及力学性能 应力-挠度曲线 变异性分析 弯曲韧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榕江大桥矮塔斜拉桥次边跨施工方案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传习 郑亮亮 +1 位作者 张玉平 谭立心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39,共6页
结合混合梁矮塔斜拉桥——榕江大桥工程实例,针对其70m次边跨钢箱梁,拟定了桥面吊机悬拼法(方案1)和支架法拼装(方案2)2种施工方案,分析2种方案在施工阶段受力安全性、经济性、施工控制难易性方面优缺点;建立了2种施工方案的全桥施工过... 结合混合梁矮塔斜拉桥——榕江大桥工程实例,针对其70m次边跨钢箱梁,拟定了桥面吊机悬拼法(方案1)和支架法拼装(方案2)2种施工方案,分析2种方案在施工阶段受力安全性、经济性、施工控制难易性方面优缺点;建立了2种施工方案的全桥施工过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主要施工控制指标进行计算。特点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2种施工方案结构应力均在允许范围,技术上均可行;在施工阶段结构安全性方面,方案2中结构应力较方案1有利,其边跨和次边跨提前完成为主跨单悬臂悬拼施工钢箱梁提供良好的锚固和压重作用;在施工经济性方面,方案2中钢材和小型吊机投入量较方案1多,但方案1中次边跨桥面吊机利用率低,其成桥后需第二轮调索,两者综合成本相差不大;在施工控制难易性方面,方案2中次边跨主梁线形控制较方案1容易且精度高,但两方案主跨主梁累计位移差别较大,应在确定钢箱梁安装线形前明确施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塔斜拉桥 混合梁 钢箱梁施工 悬拼法 支架法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结构加固用环氧黏结剂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传习 曹先慧 +2 位作者 柯璐 罗南海 郭立成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42-649,共8页
采用带高低温箱的电液伺服测试系统及动态力学分析仪,在不同温度下针对4种环氧黏结剂进行准静态拉伸及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环氧黏结剂静动态力学性能的温度影响规律及其耐高温性能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黏结剂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随温... 采用带高低温箱的电液伺服测试系统及动态力学分析仪,在不同温度下针对4种环氧黏结剂进行准静态拉伸及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环氧黏结剂静动态力学性能的温度影响规律及其耐高温性能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黏结剂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随温度变化显著,呈现出4种演化形态;随着温度的升高,黏结剂的强度及抗变形能力降低,储量模量在玻璃转变区间范围内发生2~3个数量级的退化;4种黏结剂的玻璃转化温度及热变形温度均呈现Araldite 2014>Calle1>Sika30>Araldite 420的规律;采用柔性链段和核/壳结构聚合物增韧改性的Calle1黏结剂在55~70℃下的强度与应变能最高;黏结剂在切线法玻璃转化温度附近仍具有51%以上的模量剩余比,由C法得到的热变形温度与切线法玻璃转化温度较为接近,采用上述2种方法确定黏结剂最高工作温度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黏结剂 加固 温度影响 玻璃转化温度 热变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米约高架桥-7塔斜拉桥的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传习 邹桂生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20,共3页
米约高架桥(Millau Viaduct)是一座最高墩墩高245 m,主跨342 m的7塔斜拉桥,其设计和施工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介绍该桥的工程背景、设计和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 斜拉桥 高墩 钢梁 钢桥塔 桥梁设计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悬索桥架设参数迭代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传习 任亮 +1 位作者 刘光栋 陈明宪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1-34,58,共5页
针对已有悬索桥有限元分析方法中的不足,采用几何非线性有限法,在引入一种新的带刚臂的悬索单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了的精确的悬索桥架设参数迭代算法,该法能考虑鞍座切点变化和鞍座偏位,能仿真实际的施工过程。算例表明:该方法收敛... 针对已有悬索桥有限元分析方法中的不足,采用几何非线性有限法,在引入一种新的带刚臂的悬索单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了的精确的悬索桥架设参数迭代算法,该法能考虑鞍座切点变化和鞍座偏位,能仿真实际的施工过程。算例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架设参数 迭代算法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主缆扭转特性与扭转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传习 刘智侃 曹水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4-92,共9页
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由空缆状态转换为成桥状态的过程中,两鞍座间主缆将产生一定的扭转。以杭州江东大桥为研究背景,在综合考虑经济性、模型材料、制作工艺以及实验室条件等的基础上,确定了试验模型的几何缩尺比为1∶15。设计了吊索张... 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由空缆状态转换为成桥状态的过程中,两鞍座间主缆将产生一定的扭转。以杭州江东大桥为研究背景,在综合考虑经济性、模型材料、制作工艺以及实验室条件等的基础上,确定了试验模型的几何缩尺比为1∶15。设计了吊索张拉锚固系统、缆索位形测量装置;提出了主缆截面方位线的概念,并基于新型缆索位形测试装置的测量值,建立了主缆截面扭转角计算方法。进行了吊索索夹不同预偏角、不同吊杆张拉力的模型试验,研究了主缆截面的扭转特性与扭转效应的规律。试验研究表明:吊索索夹横向预偏角度对该索夹处主缆截面扭转角起决定性影响,对相邻吊索索夹主缆截面扭转角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相邻吊索索夹之间的扭转角几乎成线形变化;吊索力较小时,主缆扭转角接近终值,主缆抗扭刚度较低;索鞍附近主缆扭转规律较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主缆 全桥模型试验 索夹横向预偏角 方位角 扭转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C局压性能试验研究与承载力计算公式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传习 张宇 +2 位作者 聂洁 冯峥 谭金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46,93,共12页
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结构具有轻型化、跨度大等优点,为了探明其锚固区的受力性能,以钢纤维长径比、局压面积比与钢纤维掺量为变量,开展了18个带中心孔道的UHPC棱柱体试件的局压试验,得到了局压承载力以及荷载-位移关系。试验结... 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结构具有轻型化、跨度大等优点,为了探明其锚固区的受力性能,以钢纤维长径比、局压面积比与钢纤维掺量为变量,开展了18个带中心孔道的UHPC棱柱体试件的局压试验,得到了局压承载力以及荷载-位移关系。试验结果表明:UHPC试件局压开裂荷载一般为局压极限荷载的45%~78%,局压破坏之前有较长的裂缝发展过程;局压受力可分为压密、弹性变形、外围混凝土及其与楔形体界面的裂缝发展、破坏四个阶段;钢纤维长径比分别为65与80的两组UHPC试件局压承载力、局压刚度相差均较小;UHPC试件弹性变形阶段核心混凝土竖向柔度和相对压陷的竖向柔度随局压面积减小而增大;当钢纤维掺量分别从1%增至2%和2%增至3%时,UHPC试件局压承载力增幅达12.9%~14.4%和5.3%~7.4%,局压刚度亦随纤维掺量增加而增加。UHPC局压承载力的计算仍可采用普通混凝土局压承载力公式的形式,但相关系数取值有所不同;按该文给出的方法取值,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 钢纤维长径比 局压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