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ntinel-2的江淮分水岭撂荒地提取
1
作者 李元庆 宋宏利 +2 位作者 刘欢 李伟涛 刘兴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47-52,76,共7页
[目的]研究江淮分水岭因地形破碎、丘陵起伏、云覆盖严重等原因导致撂荒地提取精度较低问题。[方法]基于GEE云平台,以凤阳县为研究区域,使用Sentinel-2 MSI影像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凤阳县2017—2023年土地进行分类,获取7年的土... [目的]研究江淮分水岭因地形破碎、丘陵起伏、云覆盖严重等原因导致撂荒地提取精度较低问题。[方法]基于GEE云平台,以凤阳县为研究区域,使用Sentinel-2 MSI影像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凤阳县2017—2023年土地进行分类,获取7年的土地分类数据,并制定撂荒地识别规则,在此基础上提取研究区撂荒地数据。[结果]遥感影像的总体土地分类精度在82.45%~91.37%,符合研究所需精度要求;2018年研究区撂荒地面积最大,为974.52 hm^(2),撂荒率最高,为0.91%;2018—2019年撂荒地面积呈减少趋势,2019—2021年撂荒地面积逐年增加;2018—2023年撂荒地的复耕地面积最大约为678.15 hm^(2),而最小复耕地面积约为78.23 hm^(2),复耕率最高值达到69.59%,复耕率最小值为37.02%。[结论]该研究为评估农田抛荒的风险和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也为其他撂荒地提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撂荒地 江淮分水岭 Sentinel-2 随机森林分类算法 凤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纳米颗粒为起泡剂的高稳定性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封窜体系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伟涛 李宗阳 +2 位作者 张东 张传宝 李友全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7,共7页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具有埋藏深(>3000 m)、温度高(>120℃)、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针对低渗透油藏CO_(2)驱波及效率低、常规泡沫高温调驱性能变差等问题,构建了由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HSD)和改性SiO_(2)纳米颗粒为起泡剂的高稳定性超临...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具有埋藏深(>3000 m)、温度高(>120℃)、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针对低渗透油藏CO_(2)驱波及效率低、常规泡沫高温调驱性能变差等问题,构建了由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HSD)和改性SiO_(2)纳米颗粒为起泡剂的高稳定性超临界CO_(2)泡沫体系。研究了该体系在高温下的起泡性能和耐温性能;分别评价了纳米SiO_(2)对超临界CO_(2)泡沫体系流变特性、封堵特性以及调驱性能的影响;最后探讨了纳米颗粒强化超临界CO_(2)泡沫的稳定机理。结果表明,高稳定性超临界CO_(2)泡沫体系表现出良好的起泡性能和耐高温特性,随着体系中纳米颗粒浓度的增加,泡沫半衰期先增加后降低。在110℃下,0.5%的纳米颗粒可使泡沫析液半衰期由17 min提高到40 min,稳定性提高了近1.5倍。在相同的剪切速率下,体系的表观黏度随纳米颗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稠度系数由0.073增至1.220。在岩心封堵实验中,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稳态表观黏度随纳米颗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封堵强度逐渐增强;超临界CO_(2)泡沫呈“颗粒状”堆叠排放,泡沫直径为10~20μm。超临界CO_(2)泡沫具有较好的调驱性能,能封堵高渗透通道,迫使后续注入的CO_(2)进入低渗透基质中,从而提高采收率。表面活性剂分子吸附在纳米SiO_(2)表面使其具有了界面活性,进而纳米SiO_(2)吸附到气液界面上,提高了泡沫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 纳米颗粒 界面吸附 稳定性 调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N_(2)泡沫性能评价与微观驱油效果
3
作者 何舸航 何宏 +2 位作者 李宗阳 李伟涛 贺嘉赞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8,共8页
针对常规氮气泡沫在油藏条件下稳定性不佳和驱油效率低的问题,采用高温高压泡沫评价装置,优选了纳米颗粒与起泡剂复合的高稳定性氮气泡沫RTS-1,并评价了温度、压力、矿化度、含油量对RTS-1泡沫体系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常规RT-1泡沫和高稳... 针对常规氮气泡沫在油藏条件下稳定性不佳和驱油效率低的问题,采用高温高压泡沫评价装置,优选了纳米颗粒与起泡剂复合的高稳定性氮气泡沫RTS-1,并评价了温度、压力、矿化度、含油量对RTS-1泡沫体系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常规RT-1泡沫和高稳定性RTS-1泡沫体系的微观驱油效果。结果表明,纳米颗粒能提高泡沫的稳定性;随着温度从80℃升高到120℃,体系的起泡性能与稳定性分别下降18.7%和43.3%;RTS-1泡沫体系具有良好的耐盐性能;随着压力从5 MPa升高到20 MPa,半衰期提高了54.3%;当体系含油量升至10%时,泡沫性能下降幅度不大,半衰期仅下降12.3%,具有一定的耐油性能;微观驱替实验表明RTS-1泡沫体系相对于RT-1泡沫体系具有更大的波及面积和更高的洗油效率。RTS-1泡沫体系较RT-1泡沫体系提高采收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_(2)泡沫 性能评价 微观驱油 高温高压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支持下的水源汇水区非点源污染关键因子识别——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伟涛 王秋龙 张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6040-6042,6059,共4页
利用GIS和非点源污染模型SWAT分析出深圳市的主要水源地水库的汇水区域,根据收集的专题数据,在GIS软件的支持下,从土壤侵蚀敏感性和"源""汇"景观空间分布状况2个方面对水源汇水区的非点源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得出... 利用GIS和非点源污染模型SWAT分析出深圳市的主要水源地水库的汇水区域,根据收集的专题数据,在GIS软件的支持下,从土壤侵蚀敏感性和"源""汇"景观空间分布状况2个方面对水源汇水区的非点源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得出了深圳市6个主要水库水源地的非点源污染的关键因子,并提出了一些汇水区内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水区 GIS 非点源污染 “源”“汇”景观 关键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墙体仿石装饰材料的发展与现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伟涛 王玮 《河南建材》 2013年第3期123-124,共2页
针对目前应用广泛的石材幕墙的缺陷进行了分析,与墙体仿石材料进行了对比,并就目前墙体仿石装饰材料的发展与现状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关键词 天然石材 墙体仿石材料 真石漆 岩片漆 水包水多彩 发展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BIM技术在国内应用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伟涛 张照方 《河南建材》 2015年第5期128-129,共2页
通过介绍BIM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BIM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推动BIM技术在国内建筑业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BIM技术 产业革命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透平发电机组润滑油系统冲洗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伟涛 张伟 孙占新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11年第3期40-43,共4页
润滑油系统的污染度对汽轮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有直接影响,为确保机组投入使用后安全可靠、长期稳定运行,调试前必须对滑油管路进行冲洗,本文以海洋石油工程使用较多的SOLAR燃气透平发电机组为例,依据技术规范,结合生产实践,对冲洗方案... 润滑油系统的污染度对汽轮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有直接影响,为确保机组投入使用后安全可靠、长期稳定运行,调试前必须对滑油管路进行冲洗,本文以海洋石油工程使用较多的SOLAR燃气透平发电机组为例,依据技术规范,结合生产实践,对冲洗方案、取样要求、检测方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透平发电机组 滑油系统 污染度 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纤维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的特点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伟涛 王玮 《河南建材》 2015年第4期99-100,共2页
对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现状和主流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新型装饰保温一体材料的特点,并就这种新材料的应用前景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 水泥纤维装饰板 外墙保温材料 一体板 特点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通式气动潜孔锤在复杂破碎地层钻进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伟涛 殷琨 张德龙 《山西建筑》 2004年第10期30-31,共2页
根据复杂条件下钻进的技术特点 ,对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连续取芯 (样 )钻进技术在破碎地层中的卡堵现象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破碎地层 钻进 贯通式气动潜孔锤 卡堵 砂岩 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2影像城市绿地提取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伟涛 《安顺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25-130,135,共7页
为研究基于国产GF-2影像提取城市绿地的适用方法,文章以一景滁州市城区GF-2影像数据为数据源,分别采用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贝叶斯、K最近邻法5种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和传统的最大似然法对两个范围大小相同的实验区的绿地进行... 为研究基于国产GF-2影像提取城市绿地的适用方法,文章以一景滁州市城区GF-2影像数据为数据源,分别采用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贝叶斯、K最近邻法5种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和传统的最大似然法对两个范围大小相同的实验区的绿地进行了提取,并对6种分类方法的分类结果及精度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基于GF-2影像,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总体精度较好且相对于最大似然法,总体精度有明显提高;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中,随机森林表现效果最好,其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91.17%和0.87,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总体精度达到80%以上,K最近邻法和贝叶斯法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2 面向对象 绿地提取 方法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敏感的压缩式垃圾车新型比例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伟涛 宋颖 《专用汽车》 2019年第3期75-78,共4页
国内压缩式垃圾车普遍运用开关式单定量泵的液压控制系统,功率损失大且油温偏高,不能同时进行上料和压缩,作业效率低、运动不平稳而冲击大。基于负载敏感的压缩式垃圾车新型比例控制技术,实现了压缩式垃圾车采用先进的液压控制系统,提... 国内压缩式垃圾车普遍运用开关式单定量泵的液压控制系统,功率损失大且油温偏高,不能同时进行上料和压缩,作业效率低、运动不平稳而冲击大。基于负载敏感的压缩式垃圾车新型比例控制技术,实现了压缩式垃圾车采用先进的液压控制系统,提高液压系统效率而降低了油温,使单泵定量液压系统的压缩式垃圾车可同时进行上料和压缩,提高了作业效率,改善了动作调速特性使得运动平稳,冲击小。通过此技术实现的液压控制系统,使压缩式垃圾车在性能上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压缩式垃圾车的研发提供了技术途径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敏感 压缩式垃圾车 新型比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连续取芯技术的试验研究
12
作者 李伟涛 殷琨 张德龙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4年第6期115-117,共3页
根据复杂条件下钻进的技术特点 ,对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连续取芯 (样 )钻进技术在破碎地层中的卡堵现象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 ,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替孔锤 卡堵 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厢可卸式垃圾车支承轮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伟涛 《专用汽车》 2018年第8期86-89,93,共5页
国内车厢可卸式垃圾车支承轮自动化程度低,疏忽未操作、操作后动作未执行、动作执行效果无警示等都将造成支承轮没有收缩复位,在此情况下车辆行驶不平稳、易跑偏或侧翻,严重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针对这一状况,从提高支承轮自... 国内车厢可卸式垃圾车支承轮自动化程度低,疏忽未操作、操作后动作未执行、动作执行效果无警示等都将造成支承轮没有收缩复位,在此情况下车辆行驶不平稳、易跑偏或侧翻,严重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针对这一状况,从提高支承轮自动化程度上着手进行研究与分析,运用了电一气一液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大大提高了支承轮自动化程度,自动执行支承轮收缩复位,并通过指示灯及警报进行提醒警示,二次确认支承轮收缩复位。"双保险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完全解决了存在的问题,保证了车厢可卸式垃圾车行驶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为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的研发提供了技术途径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厢可卸式垃圾车 支承轮 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专业地图矢量化教学改革探索
14
作者 李伟涛 王春 谢成德 《安顺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3-65,共3页
针对当前地图矢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GIS实践教学经验,对当前的地图矢量化教学内容加以剖析、整合,抓住地图矢量化工作主脉络,设计了一套以综合实验为目标驱动的地图矢量化教学内容体系和实验体系。通过这种系统规范的训练,达到... 针对当前地图矢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GIS实践教学经验,对当前的地图矢量化教学内容加以剖析、整合,抓住地图矢量化工作主脉络,设计了一套以综合实验为目标驱动的地图矢量化教学内容体系和实验体系。通过这种系统规范的训练,达到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应用能力的目的,为GIS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地图矢量化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基于压力换向的高位垃圾车降低油温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伟涛 郭腾伟 《专用汽车》 2020年第8期89-93,共5页
机构基于压力换向的高位垃圾车,摒弃了传统的"全程压力维持"信号捕捉方法,运用了"前压力屏蔽"与"后压力上升率"相结合的信号捕捉方法,实现了压力换向的循环作业功能。新技术避免了压力冲击带来的信号影响... 机构基于压力换向的高位垃圾车,摒弃了传统的"全程压力维持"信号捕捉方法,运用了"前压力屏蔽"与"后压力上升率"相结合的信号捕捉方法,实现了压力换向的循环作业功能。新技术避免了压力冲击带来的信号影响,减少了液压系统的高压溢流时间,从而降低了液压系统的油温,同时提高了高位垃圾车的作业效率。在合适油温下运行的液压系统,其作业效率、可靠性、使用寿命均得到了显著提高,为高位垃圾车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换向 高位垃圾车 降低油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在实训楼的应用
16
作者 李伟涛 张照方 《河南建材》 2013年第4期26-27,共2页
为了解地源热泵技术的节能效果,以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实训楼为例,首先对建筑物进行负荷设计计算,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工程完工后进行了投资运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节能效果良好。
关键词 建筑节能 地源热泵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唇■亲子鉴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阙延福 胥贤 +5 位作者 徐念 黄晋 李伟涛 熊美华 李红涛 朱滨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3-648,共6页
为进一步研究基于标记的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苗种放流效果评估工作,以安谷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实际工作中的两个唇[鱼骨]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6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两个唇[鱼骨]家系开展了亲子关系鉴定分析。结果显示:6个微卫星... 为进一步研究基于标记的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苗种放流效果评估工作,以安谷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实际工作中的两个唇[鱼骨]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6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两个唇[鱼骨]家系开展了亲子关系鉴定分析。结果显示:6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出37个等位基因,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61~0.952(平均值为0.776)和0.302~0.795(平均值为0.589);多态信息含量为0.262~0.767(平均值为0.526);Cervus软件分析显示,在双亲均未知的情况下,唇[鱼骨]6个微卫星位点的累计非亲权排除率(CEP)为99.09%;两个家系中的72个子代个体,正确分配到对应家系父母本(12个亲本)的总体比例为95.83%。研究表明,本研究中采用微卫星标记方法来开展唇[鱼骨]家系亲子鉴定的分析,可为唇[鱼骨]的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鱼骨] 微卫星 亲子鉴定 累积非亲权排除率 增殖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治理:趋势、责任与行动
18
作者 李伟涛 《教育家》 2020年第12期7-10,共4页
大国之大,不仅在于疆域层面、人口层面,还在于由疆域和人口共同作用的治理层面。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这是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在大国视角下思考未来,提高教育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面临着深层次挑战,是新时代加... 大国之大,不仅在于疆域层面、人口层面,还在于由疆域和人口共同作用的治理层面。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这是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在大国视角下思考未来,提高教育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面临着深层次挑战,是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重要课题。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我国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教育现代化将取得重要进展,有望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人民政府 管办评分离 区域发展战略 教育治理能力 简政放权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协作治理 政府职能转变 制度供给 长江经济带 监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环境参数差异条件下人体热感觉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端木琳 舒海文 +2 位作者 王宗山 李伟涛 沈胜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目的研究人体周围环境参数的差异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为工位空调送风量配置等的参数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人工环境实验室内,通过改变工位空调的送风温度与送风速度来影响人体的热感觉,并采用热感觉投票(TSV)作为评价标准,重点研究了... 目的研究人体周围环境参数的差异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为工位空调送风量配置等的参数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人工环境实验室内,通过改变工位空调的送风温度与送风速度来影响人体的热感觉,并采用热感觉投票(TSV)作为评价标准,重点研究了人体身前和身后的热感觉,以及它们与人体整体热感觉的关系问题.结果得到了不同送风参数和背景参数条件下,人体热感觉的投票结果.从实验结果分析,尽管背景区的环境参数略超出人体热舒适范围,通过调整送风参数,仍可使人体热感觉处于适中状态,表明人体整体热感觉与前身和后背热感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人体前后热感觉与整体热感觉的关系.结论适当的局部送风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体的热感觉,在工位送风条件下,人体前后的热感觉不同,但身前热感觉与总体热感觉的相关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感觉 热舒适 空气调节 环境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长鳍吻鮈群体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邵科 闫书祥 +3 位作者 李伟涛 熊美华 唐会元 史方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82,共7页
分析长鳍吻鮈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为研究过度捕捞、水电开发等人类活动对长鳍吻鮈的长期生态学效应及其物种适应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该物种保护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数据支持。2014和2015年,于长江上游干流江津、宜宾... 分析长鳍吻鮈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为研究过度捕捞、水电开发等人类活动对长鳍吻鮈的长期生态学效应及其物种适应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该物种保护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数据支持。2014和2015年,于长江上游干流江津、宜宾、皎平渡和格里坪采集长鳍吻鮈,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以及序列测定,获得125份长鳍吻鮈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结果表明:125尾长鳍吻鮈样品共检测到多态位点25个,单倍型30种,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785和0.00140;中性检验(Tajima's D为-1.97524,P〈0.05;Fu's Fs为-31.374,P=0.000)和序列错配分布结果表明,长江上游长鳍吻鮈历史上经历过"遗传瓶颈"和种群扩张;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绝大部分来源于群体内部(99.07%),群体间无显著遗传分化(Fst=0.00933,P〉0.05);单倍型网络、Kin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和平均基因流均显示,4个长鳍吻鮈群体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群体间无遗传分化。各群体间没有显著遗传分化,基因交流频繁,可将长江上游长鳍吻鮈作为单一的进化显著单元(ESU)进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鳍吻鮈 线粒体 遗传多样性 长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