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毕业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
1
作者 肖海文 翟俊 +2 位作者 王涛 李伟民 陈忠礼 《高等建筑教育》 2025年第2期72-78,共7页
毕业设计是环境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中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也是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重庆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近年毕业设计情况及用人单位的行业需求分析调研,探讨和实践了基于设计任务导向,融合双导师制与新技术/新... 毕业设计是环境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中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也是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重庆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近年毕业设计情况及用人单位的行业需求分析调研,探讨和实践了基于设计任务导向,融合双导师制与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的毕业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高校环境工程毕业设计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毕业设计 新工科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虚拟地质实习中的应用
2
作者 胡慧明 贺金鑫 +3 位作者 温泉波 李伟民 冉祥金 马进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25年第3期639-644,共6页
针对为保护近年来易遭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破坏的珍贵野外地质资源,以及为线上虚拟地质实习的教学改革更好服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野外地质剖面自动重建技术。利用FARO三维激光扫描仪对不同尺度的野外地质露头进行三维高密... 针对为保护近年来易遭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破坏的珍贵野外地质资源,以及为线上虚拟地质实习的教学改革更好服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野外地质剖面自动重建技术。利用FARO三维激光扫描仪对不同尺度的野外地质露头进行三维高密度点云的数据采集,通过对野外采集到的优质数据进行处理、优化和可视化建模,达到对野外珍贵地质资源保护的目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虚拟地质实习资源。以辽宁省兴城市龙回头景区部分野外地质露头为例,进行了虚拟地质建模与可视化应用,提高了地质实习实践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地质实习 教学改革 三维激光扫描 高密度点云 可视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生姜低糖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伟民 余小娜 万程程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4年第2期37-40,共4页
本试验研制了一种低糖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红枣汁添加量、姜汁添加量、甜菊糖添加量和柠檬酸添加量对红枣生姜甜菊糖饮料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产品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枣汁的添加量为40%、姜汁的添加量为20... 本试验研制了一种低糖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红枣汁添加量、姜汁添加量、甜菊糖添加量和柠檬酸添加量对红枣生姜甜菊糖饮料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产品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枣汁的添加量为40%、姜汁的添加量为20%、甜菊糖的添加量0.03 g、柠檬酸的添加量0.1 g,得到的产品色泽鲜艳、香气浓郁、口味独特,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生姜 甜菊糖 低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板栗酥性饼干配方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伟民 王毓岚 余小娜 《粮食加工》 2024年第3期60-65,共6页
为开发一款板栗饼干,研究以板栗粉、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板栗粉、麦芽糖醇、黄油和牛奶的最佳添加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确定板栗酥性饼干的最佳配方。最佳配方为以低筋面粉质量为基准,板栗... 为开发一款板栗饼干,研究以板栗粉、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板栗粉、麦芽糖醇、黄油和牛奶的最佳添加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确定板栗酥性饼干的最佳配方。最佳配方为以低筋面粉质量为基准,板栗粉添加量33%,麦芽糖醇添加量30.7%,黄油添加量26.3%,牛奶添加量36%,聚葡萄糖2%、小苏打0.6%。所得板栗酥性饼干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黄油 响应面法 饼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及中医按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伟民 郭琛军 +1 位作者 叶磊 许敬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5期124-125,128,共3页
目的探讨牵引及中医按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患者治疗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以期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1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1例)与对照组(81... 目的探讨牵引及中医按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患者治疗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以期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1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1例)与对照组(81例),两组均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牵引及中医按摩进行治疗。同时应用TCD和BAEP观察血流及脑干传导功能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401 3,P=0.000 7),观察组治疗后TCD和BAEP的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090 2,P=0.013 6;χ2=7.140 2,P=0.007 5)。结论牵引及中医按摩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明显,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 中医按摩 椎动脉型颈椎病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6含量与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伟民 徐魁 贺冶冰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72-674,共3页
目的 探讨肥胖的 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6 (IL 6 )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受试者分为肥胖的T2DM组 (4 2例 )、非肥胖的T2DM组 (4 0例 )和正常体质量对照组 (37例 ) ;除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值外 ,各组间在... 目的 探讨肥胖的 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6 (IL 6 )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受试者分为肥胖的T2DM组 (4 2例 )、非肥胖的T2DM组 (4 0例 )和正常体质量对照组 (37例 ) ;除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值外 ,各组间在年龄、性别、种族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禁食 12~ 14小时 ,空腹静脉取血 ,测定血浆IL 6、血脂、空腹血糖 (FPG)、空腹血浆胰岛素 (FPI) ,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结果 肥胖组血浆IL 6水平 (199.10±4 2 .18)ng/L明显高于非肥胖组 (12 1.4 5± 39.4 0 )ng/L(P <0 .0 5 )和正常体质量对照组 (119.91± 34.12 )ng/L(P<0 .0 1) ;血浆IL 6水平与ISI呈显著负相关 (r =- 0 .4 8,P <0 .0 1) ;与空腹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 (r =0 .36 ,P<0 .0 5 )。结论 血浆IL 6水平可能与肥胖的T2DM发生有关 ,血浆中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肥胖 白细胞介素-6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源性糖尿病及其胰岛素抵抗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伟民 徐魁 +1 位作者 彭少华 夏忠胜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47-548,共2页
目的 观察肝炎后肝硬化继发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方法  30例既往有肝硬化病史 (Child pughA、B级 )但无糖尿病史 ,血压正常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 (组 1) ,分别检测空腹血糖 (FPG)、空腹血浆胰岛素 (FPI)、空腹C ... 目的 观察肝炎后肝硬化继发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方法  30例既往有肝硬化病史 (Child pughA、B级 )但无糖尿病史 ,血压正常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 (组 1) ,分别检测空腹血糖 (FPG)、空腹血浆胰岛素 (FPI)、空腹C 肽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 ,并以非糖尿病患者 30例 (组 2 )和 2 6例正常人 (组 3)为对照研究。结果 与组 2组 3比较 ,组 1空腹血糖升高 (分别为 P<0 .0 5和 P<0 .0 1) ,空腹C 肽水平无明显差异 ,但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 (P均 <0 .0 5 )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降低 (分别为P <0 .0 5和P <0 .0 1)。组 2与组 3间比较 ,组 2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轻度升高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降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肝硬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型仓储式超市建筑防火设计与消防管理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伟民 沈耀宗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3年第4期334-336,共3页
分析了大型仓储式超市建筑结构特点和火灾特点 ,对仓储式超级市场建筑防火设计审核中应该把握的关键点进行了探讨 ,并对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仓储式超市 建筑防火 防火设计 消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变患者血和尿中IL-6含量检测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伟民 李华 +1 位作者 周云 傅祖植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6期730-731,共2页
目的 :检测 2型糖尿病肾病 (DN )患者血和尿中IL 6含量及其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对 48例 2型糖尿病肾病 (组 1)患者尿液、血液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HA体外刺激培养上清液(CPBMCS)中的IL 6含量进行检测 ,... 目的 :检测 2型糖尿病肾病 (DN )患者血和尿中IL 6含量及其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对 48例 2型糖尿病肾病 (组 1)患者尿液、血液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HA体外刺激培养上清液(CPBMCS)中的IL 6含量进行检测 ,并与 46例肾功能正常的 2型糖尿病 (组 2 )及 48例健康人 (组 3 )比较。结果 :组 1尿液和血浆中的IL 6含量明显升高 ,其尿液中含量与组 2和组 3比较 ,分别为 (P <0 .0 1和P <0 .0 0 1)。血浆中含量与组 2和组 3比较 ,分别为 (P <0 .0 5和P <0 .0 1)。组 2与组 3之间比较 ;尿液及血浆中含量均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组 1患者CPBMCS中的IL 6含量与组 2 ,组 3之间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尿液和血浆中IL 6含量检测可能作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型糖尿病肾病 白细胞介素-6 微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阐明“Sport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两种理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伟民 刘卓 李金龙 《体育学刊》 CAS 1995年第3期29-32,101,共5页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和比较的方法,评述了解“Sport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机能主义理论与冲突理论,以求为中国Sport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SPORT 机能主义理论 冲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形成指标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伟民 徐魁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452-1454,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骨形成指标的改变。方法受试者分为4组,即T2DM合并OP组(A组)、T2DM无OP组(B组)、非糖尿病骨质疏松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各组年龄、性别、民族...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骨形成指标的改变。方法受试者分为4组,即T2DM合并OP组(A组)、T2DM无OP组(B组)、非糖尿病骨质疏松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各组年龄、性别、民族和体质量指数等因素具有可比性;观测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AKP)和股骨颈抗骨折能力(FS)等骨形成指标,同步检测尿吡啶醚(PYD)和脱氧吡啶醚(DPD)等骨吸收指标。结果A组患者血清BGP和骨AKP水平明显低于C组和B组,与C组比较分别为(4.74±0.82)μg/Lvs(5.82±1.44)μg/L(P<0.01)和(19.57±5.36)U/Lvs(23.38±7.36)U/L(P<0.05),与B组比较分别为(4.74±0.82)μg/Lvs(5.13±0.96)μg/L和(19.57±5.36)U/Lvs(22.13±6.37)U/L(均P<0.05);A组FS参数(0.43±0.01)P/cm2显著低于C组(0.48±0.04)P/cm2和B组(0.51±0.02)P/cm2(均P<0.01);C组尿PYD和DYD明显高于B组(P<0.01);除FS、BGP外,所有指标参数A、B、C3组均分别显著高于D组(均P<0.01)。结论T2DM合并OP患者骨形成减少大于骨吸收增多,相对绝经后OP是一种低转换速率型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骨质疏松症 骨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经典叙事中的黄梅戏:莎士比亚喜剧《无事生非》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伟民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7-682,共6页
后经典叙事注意到叙述媒介的多样性,在叙事学讨论的范畴内,戏剧也被初步接纳。黄梅戏《无事生非》以特有的唱腔演绎了莎士比亚话剧《无事生非》,采用写意性的表现手法反映了莎士比亚喜剧精神,借助于唱腔和表演展现了其中人物的性格、心... 后经典叙事注意到叙述媒介的多样性,在叙事学讨论的范畴内,戏剧也被初步接纳。黄梅戏《无事生非》以特有的唱腔演绎了莎士比亚话剧《无事生非》,采用写意性的表现手法反映了莎士比亚喜剧精神,借助于唱腔和表演展现了其中人物的性格、心理、行动,将黄梅戏唱腔、表演之美拼贴于其情节之中。这种改编,在后经典叙事的阐释中不同于作为话剧的《无事生非》的美学形态,实现了后经典叙事、元叙事与虚拟、写意基础上的审美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经典叙事 黄梅戏 莎士比亚喜剧 Perspective Shakespeare 唱腔 写意性 喜剧精神 美学形态 话剧 表演 表现手法 元叙事 叙事学 多样性 展现 演绎 叙述 虚拟 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单一走向多元——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及其夏洛克研究在中国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伟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96,共6页
本文以中国莎学研究中对《威尼斯商人》的认识分歧为参照系,从主题研究、夏洛克形象的多义性解读、如何看待《威尼斯商人》中的高利贷资本和商业资本、如何认识其中透露出来的莎士比亚的宗教观与金钱观等角度,对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本文以中国莎学研究中对《威尼斯商人》的认识分歧为参照系,从主题研究、夏洛克形象的多义性解读、如何看待《威尼斯商人》中的高利贷资本和商业资本、如何认识其中透露出来的莎士比亚的宗教观与金钱观等角度,对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和夏洛克的形象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正是在研究范式从单一逐渐走向多元中,我们才可能对《威尼斯商人》与夏洛克的形象作更加深入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夏洛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伟民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09-1012,共4页
针对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迅速增加的实情,以重庆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为例,对目前高层建筑火灾防控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突出问题及原因进行重点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消防安全 防火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殖民主义到后殖民主义的双重空间——对莎士比亚《暴风雨》的两种解读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伟民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55,共4页
从前殖民与后殖民的角度解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使我们得到了大体相同的结论。从殖民压迫与后殖民出发使我们看到了《暴风雨》中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但前者突出的是阶级、民族之间的斗争,后者突出的是话语状态。二者具有渊源关系。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殖民主义 莎士比亚 《暴风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比获胜更重要”的道德哲学质疑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伟民 杨怀英 《体育学刊》 CAS 1996年第3期56-58,共3页
奥林匹克运动的一条重要的原则是“参与比获胜更重要”.它典型地反映了经典伦理学中的康德式义务理论的要求.与此相反,表现在当代运动竞赛中的“不惜任何代价获胜”代表了功利立义理论.经典运德哲学中的“死角”导致运动竞赛中“行动”... 奥林匹克运动的一条重要的原则是“参与比获胜更重要”.它典型地反映了经典伦理学中的康德式义务理论的要求.与此相反,表现在当代运动竞赛中的“不惜任何代价获胜”代表了功利立义理论.经典运德哲学中的“死角”导致运动竞赛中“行动”与“结果”在价值上的分离.本文依据一种由“存在”到“目的论”的新概念的道德哲学,提出对“参与”和“获胜”给予“双重关注”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 获胜 义务 功利 存在论 目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技科学(Sports Science)的发展趋势——人体运动科学的诞生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伟民 刘卓 《体育学刊》 CAS 1995年第2期29-31,101,共4页
本文分三个步骤来探讨竞技科学的发展:首先,竞技和竞技科学的历史演进;其次,竞技科学潜在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为本文所提出的论点提供支持性论据。竞技科学应该而且必定将扩展成为人类运动科学;未来之人体运动科学拥有良机使自身发展... 本文分三个步骤来探讨竞技科学的发展:首先,竞技和竞技科学的历史演进;其次,竞技科学潜在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为本文所提出的论点提供支持性论据。竞技科学应该而且必定将扩展成为人类运动科学;未来之人体运动科学拥有良机使自身发展成为一门促进人类幸福的重要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科学 人体运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水雾灭火系统在电厂电缆大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伟民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6年第4期510-512,共3页
细水雾灭火系统是一种新兴的灭火技术,它在灭火效果、工程造价、环境保护、二次灾害损失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应用空间。介绍了细水雾灭火系统在电厂电缆大厅中的应用及灭火试验。
关键词 细水雾灭火系统 电缆大厅 灭火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爱的真切呼唤——论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基督教倾向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伟民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共6页
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世界文学史、戏剧史上的著名悲剧之一,在世界和中国都有广泛的影响。莎士比亚创作的《李尔王》深受《圣经》和基督教的影响。莎士比亚在宗教的层面上展现了《李尔王》中爱的内涵。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李尔王》 基督教 《圣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必非真”的审美原则与黄梅戏莎士比亚喜剧《无事生非》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伟民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9,共5页
后经典叙事注意到叙述媒介的多样性,在叙事学讨论的范畴内戏剧也受到了初步接纳。黄梅戏以"何必非真"的审美形式演绎了莎士比亚喜剧《无事生非》。黄梅戏《无事生非》借助于唱腔和表演展现了《无事生非》中人物的性格、心理... 后经典叙事注意到叙述媒介的多样性,在叙事学讨论的范畴内戏剧也受到了初步接纳。黄梅戏以"何必非真"的审美形式演绎了莎士比亚喜剧《无事生非》。黄梅戏《无事生非》借助于唱腔和表演展现了《无事生非》中人物的性格、心理、行动,将黄梅戏唱腔、表演之美拼贴入莎剧《无事生非》的情节之中。黄梅戏《无事生非》的美学形态呈现了后经典叙事、元叙事与虚拟、写意基础上的审美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黄梅戏 《无事生非》 后经典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