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纤维的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会改 陈国强 万明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77-180,共4页
竹纤维是一种绿色环保纤维,吸湿放湿性、抗菌性能、抗紫外线性能及染色性能优良,被广泛用于纺织服装行业。对竹纤维的结构特点、纤维特性、用途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也指出了目前竹纤维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竹纤维 结构 特性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位聚合的羊毛/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会改 程浩南 张鹏飞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6-40,共5页
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羊毛/涤纶混纺织物作为试验材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SSA-HCl混合酸为掺杂酸,使苯胺单体在织物表面发生原位聚合反应,通过对聚合反应条件的探讨,以表面比电阻和聚苯胺的产率为评价指标,探讨较优抗静电整理工艺,并... 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羊毛/涤纶混纺织物作为试验材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SSA-HCl混合酸为掺杂酸,使苯胺单体在织物表面发生原位聚合反应,通过对聚合反应条件的探讨,以表面比电阻和聚苯胺的产率为评价指标,探讨较优抗静电整理工艺,并在此条件下对织物部分性能和结构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苯胺浓度为1 mol/L,掺杂酸按照5-磺基水杨酸和盐酸物质的量比为2∶10配制,经2次掺杂,反应浴比为1∶8时,织物的导电性能较好,但织物的透气性、悬垂性和抗皱性变差。同时,热重分析曲线表明经整理后织物的热分解温度稍有下降,聚苯胺和织物之间的热相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法 毛/涤混纺织 抗静电整理 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毛/涤织物定量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会改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22,共5页
为对比分析毛/涤混纺面料纤维含量的近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通过实验,对毛/涤混纺样品近红外光谱的采集、光谱预处理,特征值提取进行研究分析。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包括标准化、导数、平滑和信号校正等。实验得出:选用均值中心化处理来提... 为对比分析毛/涤混纺面料纤维含量的近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通过实验,对毛/涤混纺样品近红外光谱的采集、光谱预处理,特征值提取进行研究分析。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包括标准化、导数、平滑和信号校正等。实验得出:选用均值中心化处理来提取谱图有用信息,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法消除噪声的影响;S-G一阶导来降低基线的漂移,在多种信号校正方法里选取多元散射校正方法,用该方法建模得出模型的预测平均绝对偏差(毛含量2.046 6,涤含量2.224 5)。近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分析从光谱承载的众多信息中提取出了最有用信息,消除了样品表面的散射对近红外光谱的影响,降低了系统随机误差,进而提高了后续所建模型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毛/涤混纺样品 光谱预处理 预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芳砜纶的拒水拒油织物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会改 万明 刘先锋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66-69,共4页
采用41tex的芳砜纶与芳纶混纺纱线与90D的镀银纤维交织,对织物进行有机氟类拒水拒油整理,分析整理后织物抗静电、摩擦及强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抗静电性增强、强力下降。
关键词 拒水拒油 抗静电 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系抗菌纤维的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会改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03-205,共3页
银系抗菌纤维被广泛用于制备抗菌纺织品,市场前景巨大。论述了银系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和缓释性能、抗菌性能、安全性能及其应用领域。
关键词 银系抗菌纤维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针排法对毛/长丝交织织物勾挂破坏的研究
6
作者 李会改 程浩南 张鹏飞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21,共6页
选用毛/涤和毛/粘胶2种交织织物,在自制实验装置所带针排上沿水平方向以恒定速度通过获得破坏,探讨植针密度、试样负荷和重锤质量对勾挂破坏的影响。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植针密度、试样负荷和重锤质量对勾挂破坏都有一定的影... 选用毛/涤和毛/粘胶2种交织织物,在自制实验装置所带针排上沿水平方向以恒定速度通过获得破坏,探讨植针密度、试样负荷和重锤质量对勾挂破坏的影响。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植针密度、试样负荷和重锤质量对勾挂破坏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植针密度和重锤质量的增加,试样单位面积的疵点个数越多,疵点长度越减小,勾挂等级越低,勾挂破坏越严重。随着试样负荷的增加,单位面积的疵点个数先增多后减少,疵点长度越长,勾挂破坏越严重。结合试样疵点形态,确定最为合适的实验参数:植针密度10 mm×10 mm、重锤质量1 kg、试样负荷5 N时,试样能够平稳通过针板,不会产生非正常性疵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排法 交织物 勾挂破坏 疵点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棉/棉针织物染整工艺研究
7
作者 李会改 张振方 万明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89-93,共5页
木棉纤维由于染色性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针织服装中的应用,为探究木棉纤维的染整工艺,首先对木棉/棉针织面料进行前处理,然后对处理过的针织面料进行活性染料染色探究。通过对K/S值分析得到,食盐的最佳用量为40g/L,纯碱的最佳用量为15g/L... 木棉纤维由于染色性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针织服装中的应用,为探究木棉纤维的染整工艺,首先对木棉/棉针织面料进行前处理,然后对处理过的针织面料进行活性染料染色探究。通过对K/S值分析得到,食盐的最佳用量为40g/L,纯碱的最佳用量为15g/L时,工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 前处理 活性染料 染整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银整理棉织物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思凡 王尚军 +4 位作者 邓咏梅 林玲 李会改 王瑄 王梅珍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17,共4页
采用自制壳聚糖-银抗菌剂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考察了壳聚糖的用量、银的添加方式和添加量的影响,并研究了整理工艺.结果表明,以壳聚糖整理的织物抑菌效果不理想,壳聚糖对大肠杆菌的临界抑菌用量为0.5%.壳聚糖与银复配可极大地提高织... 采用自制壳聚糖-银抗菌剂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考察了壳聚糖的用量、银的添加方式和添加量的影响,并研究了整理工艺.结果表明,以壳聚糖整理的织物抑菌效果不理想,壳聚糖对大肠杆菌的临界抑菌用量为0.5%.壳聚糖与银复配可极大地提高织物的抗菌效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可达100%,经20次洗涤后抑菌效果依然极佳.对织物进行了SEM微观分析及ICP-MS银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CA)作为溶剂,壳聚糖0.25%,硝酸银10 mg/kg时,整理织物的抑菌效果和手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银 棉织物 抗菌整理 抑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棉纤维性能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楚久英 廖师琴 李会改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10,共5页
从木棉纤维的形态和化学成分入手,介绍木棉纤维的性能和应用,指出利用木棉纤维的性能优势开发环保、可循环利用的复合材料,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木棉纤维 形态 化学成分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纤维(华陀丝)针织面料染色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保宏 孟家光 +2 位作者 郭盟盟 薛涛 李会改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3,共3页
采用分散蓝2BLN对华陀丝纤维针织面料进行高温高压染色,探讨渗透剂和分散剂的用量、染色温度和时间、浴比以及pH值对华陀丝纤维针织面料的上染率和K/S值的影响。优化的染色工艺为,分散蓝2BLN 0.6%(omf),渗透剂JFC 2 g/L,浴比1∶20,分散... 采用分散蓝2BLN对华陀丝纤维针织面料进行高温高压染色,探讨渗透剂和分散剂的用量、染色温度和时间、浴比以及pH值对华陀丝纤维针织面料的上染率和K/S值的影响。优化的染色工艺为,分散蓝2BLN 0.6%(omf),渗透剂JFC 2 g/L,浴比1∶20,分散剂NNO 1 g/L,染色温度135℃,保温时间50 min,pH值5.5;结果显示,染色华陀丝针织面料的耐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达到4级以上,能够满足服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染色 针织物 华陀丝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卷曲中空涤纶性能测试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钟诚 李会改 《国际纺织导报》 2017年第11期6-6,8,10-12,共5页
以三维卷曲中空涤纶为原料,对其力学性能、卷曲性能及三维卷曲中空涤纶/木棉散纤维集合体的静态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卷曲中空涤纶的强度较大,定伸长时,强度随时间变化速率递减;卷曲回复率较低,卷曲弹性率均匀度稍差。升温时,... 以三维卷曲中空涤纶为原料,对其力学性能、卷曲性能及三维卷曲中空涤纶/木棉散纤维集合体的静态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卷曲中空涤纶的强度较大,定伸长时,强度随时间变化速率递减;卷曲回复率较低,卷曲弹性率均匀度稍差。升温时,随着三维卷曲中空涤纶含量的增加,散纤维集合体所需升温时间降低,升温速率变大;三维卷曲中空涤纶/木棉(50/50)集合体的升温与纯三维卷曲中空涤纶集合体的升温特征相似。降温时,三维卷曲中空涤纶比例越高,散纤维集合体的降温速率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卷曲中空涤纶 散纤维集合体 力学性能 卷曲性 静态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陀丝纤维、纱线及其针织物的性能研究
12
作者 张保宏 孟家光 +2 位作者 郭盟盟 薛涛 李会改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35,共3页
本文以华陀丝纤维混纺纱为原料,以纬平针为基本组织,生产华陀丝纤维针织面料。文中对华陀丝纤维混纺纱线的力学性能和毛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同时对织物的基本结构特征、热湿舒适性、刚柔性、外观保持性、缩水率和抑菌性能进行了测试和... 本文以华陀丝纤维混纺纱为原料,以纬平针为基本组织,生产华陀丝纤维针织面料。文中对华陀丝纤维混纺纱线的力学性能和毛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同时对织物的基本结构特征、热湿舒适性、刚柔性、外观保持性、缩水率和抑菌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综合分析华陀丝纤维针织面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该华陀丝纤维针织面料适宜生产抗菌防臭类针织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陀丝纤维 混纺纱 针织面料 性能测试 抗菌防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致变色苎麻花式纱的制备及性能
13
作者 余艳 李会改 +2 位作者 靳海馨 朱亮宏 程浩南 《产业用纺织品》 2024年第12期35-41,共7页
以苎麻纱和光致变色涤纶长丝为原料制备光致变色苎麻花式纱。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捻度、前罗拉超喂比和张力倍数对光致变色苎麻花式纱变色效果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制备工艺参数为捻度70捻/(10 cm)、前罗拉超喂比1.15、张力倍数1.0。对基于... 以苎麻纱和光致变色涤纶长丝为原料制备光致变色苎麻花式纱。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捻度、前罗拉超喂比和张力倍数对光致变色苎麻花式纱变色效果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制备工艺参数为捻度70捻/(10 cm)、前罗拉超喂比1.15、张力倍数1.0。对基于该优化工艺制备的光致变色苎麻花式纱的光致变色性能、力学性能和条干均匀度等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光致变色苎麻花式纱表现出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其力学性能和条干均匀度较好。同时,以该花式纱为纬纱织制的织物光致变色效果明显,褪色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式纱 苎麻 涤纶长丝 光致变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袋用木棉絮填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会改 张振方 万明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7-80,共4页
探讨木棉纤维应用于户外睡袋的可行性。以木棉纤维、三维卷曲中空涤纶及羽绒为原料,制备不同配比的木棉/羽绒系列、木棉/涤纶系列絮填料,并对其保暖性、透湿性及压缩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不混配其他纤维的情况下,保暖透湿性由大到... 探讨木棉纤维应用于户外睡袋的可行性。以木棉纤维、三维卷曲中空涤纶及羽绒为原料,制备不同配比的木棉/羽绒系列、木棉/涤纶系列絮填料,并对其保暖性、透湿性及压缩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不混配其他纤维的情况下,保暖透湿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羽绒、木棉、涤纶;在不同配比的絮填料中,随着木棉纤维含量的增加,木棉/羽绒系列絮填料的保暖性、透湿性及压缩性能有所下降,而木棉/涤纶系列絮填料的保暖性、透湿性有所提高,蓬松度稍差。认为:在制备三组分木棉絮填料时,木棉纤维的含量不宜太高,考虑到纤维集合体的舒适度,三维卷曲中空涤纶的含量应偏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袋 木棉 羽绒 三维卷曲中空涤纶 絮填料 保暖性 压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防护织物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15
作者 李会改 杨苗苗 林玲 《国际纺织导报》 2016年第10期48-52,共5页
以不同类型的电磁防护织物为研究对象进行生物学试验,研究织物的防护效果。试验表明,电磁辐射会对小鼠的造血、免疫及生殖等系统造成明显伤害,严重时可致其死亡。经同剂量的电磁辐射后,用电磁防护织物防护的小鼠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无防护... 以不同类型的电磁防护织物为研究对象进行生物学试验,研究织物的防护效果。试验表明,电磁辐射会对小鼠的造血、免疫及生殖等系统造成明显伤害,严重时可致其死亡。经同剂量的电磁辐射后,用电磁防护织物防护的小鼠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无防护小鼠,说明电磁防护织物对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织物的屏蔽值越大,防护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防护 生物学效应 屏蔽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6
作者 杜颖 吴雅玲 +1 位作者 李会改 章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4期6475-647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常规治疗组(53例)和联合治疗组(53例)。在对症治...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常规治疗组(53例)和联合治疗组(53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治疗组患儿利巴韦林颗粒治疗,给予联合治疗组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流涎停止时间、炎症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23%(51/53)]较常规治疗组[83.02%(44/53)]高(P<0.05)。联合治疗组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流涎停止时间较常规治疗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治疗组血清hs-CRP、TNF-α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9%(1/53)]与常规治疗组[9.43%(5/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效果确切,能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