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溶剂法制备SiO_(2)填充的碳氢树脂基覆铜板及其性能表征
1
作者 严玉茹 李会录 +2 位作者 王超 于紫萱 薛小龙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12,共12页
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为树脂基体,SiO_(2)为填料,采用双辊开炼机和平板硫化机通过热压法制备SiO_(2)/碳氢高频板。探究树脂膜成型方法,以及在开炼机制膜下不同含量、形貌的SiO_(2)对碳氢高频板介电性能、剥离强度、导热性能、拉... 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为树脂基体,SiO_(2)为填料,采用双辊开炼机和平板硫化机通过热压法制备SiO_(2)/碳氢高频板。探究树脂膜成型方法,以及在开炼机制膜下不同含量、形貌的SiO_(2)对碳氢高频板介电性能、剥离强度、导热性能、拉伸性能和吸水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溶剂法制备的树脂胶膜,利用开炼机进行无溶剂制膜在复合树脂成型及材料性能等方面有明显优势;随着SiO_(2)含量的增加,碳氢高频板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增大,剥离强度和吸水率均降低;填充相同粒径、含量的SiO_(2)时,球形SiO_(2)/碳氢高频板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吸水率低于角形SiO_(2)/碳氢高频板。当球形SiO_(2)质量分数为75%时,碳氢高频板的综合性能较优,介电常数低于3.3,介质损耗因数为0.002 2,吸水率低于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高频板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 无溶剂制膜 低介质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氢树脂高频覆铜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会录 夏婷 +1 位作者 苏建锋 李颖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综述了高频覆铜板的特点,并对其基体树脂的介电性能进行对比,重点介绍了碳氢树脂(PCH)高频覆铜板的研究进展。通过对目前碳氢树脂高频覆铜板研究的总结,找出现存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高频 碳氢树脂 低介电 覆铜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增强改性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严玉茹 李会录 +3 位作者 王超 苏建锋 夏婷 李颖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种类填料——碳纳米材料、陶瓷、金属、天然填料增强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详细概述了填料类型、填料分散以及填料表面改性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并展望了环氧树脂增强改性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增强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9
4
作者 李会录 张挺 +1 位作者 邵康宸 魏弘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0,45,共6页
以聚酯多元醇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为软段,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扩链剂1,4-丁二醇为硬段,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三亚乙基二胺为催化剂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合理、软化点高、粘接强度大、热稳定性好的热塑性聚氨酯热熔... 以聚酯多元醇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为软段,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扩链剂1,4-丁二醇为硬段,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三亚乙基二胺为催化剂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合理、软化点高、粘接强度大、热稳定性好的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通过对合成工艺、异氰酸酯MDI、聚酯多元醇和扩链剂用量的研究,探讨了其软硬段的组成、结构、异氰酸酯指数(R)等对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性能的影响,结果得出,聚氨酯预聚体合成温度在(70±5)℃,反应时间约2h,扩链反应时间30 min,在100-110℃温度下熟化2-3 h,当R为1.02(-NCO/-OH摩尔比),扩链剂的用量为1∶0.7(多元醇/1,4-丁二醇摩尔比)时,合成的聚氨酯热熔胶具有合理的相对分子质量(珚Mn为3.91×10^4,珚Mw为7.61×10^4)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1.94)、较高的软化点(139℃)、优异的物理性能与粘接强度(25.6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多元醇 异氰酸酯 扩链剂 粘接强度 软化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氢脆敏感性和氢致附加应力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会录 余竹焕 +2 位作者 李颖 褚武扬 乔利杰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78-683,共6页
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研究了高强钢40CrMoTi的氢脆敏感性与氢致附加应力的关系。试验表明,氢致附加应力aσd随试样的屈服强度sσ以及固溶氢浓度C0的对数的增加而线性升高,其关系为,aσd=-260+0.226sσ+63.9 lnC0,高强钢恒载荷下氢... 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研究了高强钢40CrMoTi的氢脆敏感性与氢致附加应力的关系。试验表明,氢致附加应力aσd随试样的屈服强度sσ以及固溶氢浓度C0的对数的增加而线性升高,其关系为,aσd=-260+0.226sσ+63.9 lnC0,高强钢恒载荷下氢致滞后断裂门槛应力随氢浓度对数的升高而线性下降,即,σHIC=863-145lnC0(sσ=900 MPa),σHIC=891-183 lnC0(sσ=1 050 MPa)。预充氢试样慢应变速率拉伸时的相对断裂应力σF(H)/σF随氢浓度对数的升高而线性下降,即,σF(H)/σF=0.97-0.18 lnC0(sσ=900 MPa),σF(H)/σF=0.95-0.24 lnC0(sσ=1 05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氢致附加应力 氢致滞后断裂门槛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会录 李涛 +1 位作者 祁向花 李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22,共8页
以聚醚二元醇(PTMG)与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反应,生成以异氰酸酯基(-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然后与环氧树脂(E-44)反应,合成了韧性好、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其分布合理、力学性能优异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探讨了原料摩尔比、稀... 以聚醚二元醇(PTMG)与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反应,生成以异氰酸酯基(-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然后与环氧树脂(E-44)反应,合成了韧性好、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其分布合理、力学性能优异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探讨了原料摩尔比、稀释剂用量和合成工艺等因素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料摩尔比n(HMDI)∶n(PTMG)∶n(E-44)=2.3∶1∶2,稀释剂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用量为20%,合成条件为65℃×2 h+75℃×50 min时,可以得到黏度为3.06×10~5 mPa·s (25℃)、M_n为1400、M_w为290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度指数为2.07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与设计的一致,达到了预期效果,其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储能模量(E′)、损耗模量(E″)、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等综合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合成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金属基板的高导热绝缘介质胶膜的研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会录 邵康宸 +1 位作者 韩江凌 杨林涛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49,共4页
针对流延法制备高导热绝缘介质胶膜时溶剂无法完全挥发而影响金属基板性能的缺点,以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添加无机填料、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丙烯酸树脂和光引发剂等,经紫外光固化后制得用于金属基板的高导热绝缘介质胶膜,并对其成膜性... 针对流延法制备高导热绝缘介质胶膜时溶剂无法完全挥发而影响金属基板性能的缺点,以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添加无机填料、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丙烯酸树脂和光引发剂等,经紫外光固化后制得用于金属基板的高导热绝缘介质胶膜,并对其成膜性、导热系数、击穿电压、耐阻焊性和剥离强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高导热绝缘介质胶膜适用期长,导热系数达到2.123 W/(m·K),剥离强度为1.4 N/mm,耐浸焊时间大于30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介质胶膜 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 紫外光固化 高导热 无机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打底紫外光固化上光油的研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会录 惠卫东 +2 位作者 李东辉 涂天平 冯卫萍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0-73,共4页
结合以往紫外光固化上光油的优点,通过对树脂的改性、上光油各组分比例的调整和添加助剂等方法,研究了提高紫外光固化上光油附着力的影响因素,研制出了免打底紫外光固化上光油,并对这种UV上光油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免打底UV上光油 齐聚物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WOL试样应力腐蚀开裂的金相跟踪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会录 余竹焕 +2 位作者 强军锋 乔利杰 褚武扬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87-588,628,共3页
高强钢WOL恒位移试样应力腐蚀的金相跟踪观察表明:高强钢的应力腐蚀在微裂纹出现之前,先在缺口前端出现滑移线,滑移线的出现是由于氢引起的,位错运动形成滑移台阶。氢促进局部塑性变形,当局部塑性变形发展到临界状态时,缺口前端就出现... 高强钢WOL恒位移试样应力腐蚀的金相跟踪观察表明:高强钢的应力腐蚀在微裂纹出现之前,先在缺口前端出现滑移线,滑移线的出现是由于氢引起的,位错运动形成滑移台阶。氢促进局部塑性变形,当局部塑性变形发展到临界状态时,缺口前端就出现微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线 塑性变形 微裂纹 位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固化涂料用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会录 邵康宸 +2 位作者 韩江凌 樊淑兰 魏弘利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5,共5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氧化丙烯三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主要单体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低聚物,并通过对PUA低聚物异氰酸根含量的测定,分子结构、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的表征,分析了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催化剂含量、原料...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氧化丙烯三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主要单体合成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低聚物,并通过对PUA低聚物异氰酸根含量的测定,分子结构、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的表征,分析了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催化剂含量、原料中水分及稀释剂含量等对合成低聚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质量分数为0.3%,稀释剂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的质量分数为20%,n(TDI)∶n(聚氧化丙烯三醇)∶n(HEMA)=3.08∶1∶3时,可以合成色相好、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合理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以该聚氨酯丙烯酸酯制得的UV固化涂料的综合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二异氰酸酯 聚氧化丙烯三醇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UV固化涂料 聚氨酯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片封装用单组份高导热结构胶的研制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会录 倪福容 +3 位作者 王刚 夏婷 张攀 李颖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44,共7页
本文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主体树脂、聚硫醇为固化剂,咪唑为促进剂制备了低黏度、中温快速固化的基础胶液,通过表干、凝胶化时间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探讨了胶液的固化工艺;添加导热填料混合制备导热结构胶,通过对其粘接强度、热... 本文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主体树脂、聚硫醇为固化剂,咪唑为促进剂制备了低黏度、中温快速固化的基础胶液,通过表干、凝胶化时间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探讨了胶液的固化工艺;添加导热填料混合制备导热结构胶,通过对其粘接强度、热导率和黏度等性能测试,研究了填料粒径、形状和用量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基础胶液与不同粒径Al_(2)O_(3)质量之比即m(基础胶液)∶m(40μm Al_(2)O_(3))∶m(2μm Al_(2)O_(3))=15∶7∶3、m(基础胶液)∶m(40μm Al_(2)O_(3))∶m(5μm Al_(2)O_(3))=15∶7∶3、m(基础胶液)∶m(40μm Al_(2)O_(3))∶m(10μm Al_(2)O_(3))=15∶8∶2时,导热结构胶可在90℃下、15 min内快速固化,其热导率分别为2.46、2.59、2.42 W/(m·K),粘接强度分别为5.92、6.46、6.49 MPa,黏度分别为63800、74100、87000 mPa·s,满足丝网印刷工艺和芯片封装散热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聚硫醇固化剂 热导率 粘接强度 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片补强固定光热双固化封装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会录 王刚 +2 位作者 霍翠 刘卫清 李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5-110,共6页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828el和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2021P复配作为树脂体系,Irgacure261为阳离子光引发剂,三氟化硼单乙胺为热固化剂,活性硅微粉为填料,白炭黑为增稠剂混合配制成胶液,制备用于芯片补强固定的高性能光热双固化封装材料。通过...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828el和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2021P复配作为树脂体系,Irgacure261为阳离子光引发剂,三氟化硼单乙胺为热固化剂,活性硅微粉为填料,白炭黑为增稠剂混合配制成胶液,制备用于芯片补强固定的高性能光热双固化封装材料。通过紫外光能量和差示扫描量热测试表征确定胶黏剂固化工艺,并研究了填料种类和用量对双固化封装材料剪切强度、黏度、热膨胀系数(CTE)、吸湿率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2021P、双酚A型环氧树脂828el、Irgacure261、三氟化硼单乙胺和活性硅微粉质量比为90∶10∶3∶2.5∶40,光固化条件为UV能量2800mJ/cm^2,热固化条件为80℃/30min时,可得到满足黏接强度为25.2MPa,CTE为130×10^-6℃^-1(55~70℃)、240×10^-6℃^-1(115~130℃),吸湿率为0.131%,热稳定性好的光热双固化封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阳离子光引发剂 三氟化硼单乙胺 吸湿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像头模组粘接用UV/热双固化胶粘剂的研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会录 霍翠 +1 位作者 祁向花 王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1,共6页
以脂环族环氧树脂(2021P)、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PB3600)为基体树脂,并加入阳离子光引发剂、潜伏型热固化剂、填料等混合配制胶液,制备了用于摄像头模组粘接的UV/热双固化胶粘剂。通过调节不同配比,研究UV固化速率、热固化温度和时间的... 以脂环族环氧树脂(2021P)、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PB3600)为基体树脂,并加入阳离子光引发剂、潜伏型热固化剂、填料等混合配制胶液,制备了用于摄像头模组粘接的UV/热双固化胶粘剂。通过调节不同配比,研究UV固化速率、热固化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摄像头模组粘接胶的最佳配方为m(2021P)∶m(PB3600)∶m(Irgacure261)∶m(改性三氟化硼单乙胺)=100∶20∶4∶5,此时摄像头模组粘接胶粘剂具有高粘接强度、高储能模量、高T_g、低收缩率及优异的耐热性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热双固化 收缩率 粘接强度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型聚氨酯丙烯酸酯UV固化胶黏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会录 李涛 +2 位作者 朱季雪 王刚 杜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4,共8页
分别通过接枝共聚的方法在预聚物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分子结构中引入P、N阻燃元素,探讨合成含磷枝化和含磷骨架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制备的UV固化胶黏剂的力学性能、阻燃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n(HMDI)∶n(PDEG... 分别通过接枝共聚的方法在预聚物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分子结构中引入P、N阻燃元素,探讨合成含磷枝化和含磷骨架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制备的UV固化胶黏剂的力学性能、阻燃性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n(HMDI)∶n(PDEGA3000)∶n(FRC-2)∶n(HEA)=2.3∶1∶1∶1,w(DBTDL)=0.3%,w(MEHQ)=0.3%,w(HDDA)=20%时,合成了Mn达7200和PDI为1.53的预聚物P-PUA1;当n(HMDI)∶n(FRC-6)∶n(HEA)=2.05∶1∶2,w(DBTDL)=0.45%,w(MEHQ)=0.3%,w(HDDA)=20%时,合成了Mn达1800,PDI为1.02的预聚物P-PUA2;当m(PUA)∶m(P-PUA1)∶m(P-PUA2)=1∶1∶1,w(Irgacure1173)=3%,w(二甲基苯胺)=2%,w(HDDA)=25%时,可得到黏度6900 mPa·s、剪切强度8.19 MPa、硬度57 HD、LOI 25%、阻燃等级UL94V-2和热稳定性优异的UV固化胶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 反应性阻燃 3-[(羟甲基)氨基]-3-氧代丙基膦酸-二甲酯 N N-双(2-羟乙基)氨基亚甲基膦酸二乙酯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薄膜UV光固化涂层制备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会录 刘卫清 +1 位作者 李涛 王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2-86,共5页
以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和环氧丙烯酸酯(EA)为预聚体,单体丙烯酸异冰片酯(EM70)为活性稀释剂,1-羟基环己基苯酮(184)和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添加多种功能性助剂,制备了用于PP薄膜的UV光固化涂层材料。研究了预聚物、活性稀释剂、光引... 以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和环氧丙烯酸酯(EA)为预聚体,单体丙烯酸异冰片酯(EM70)为活性稀释剂,1-羟基环己基苯酮(184)和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添加多种功能性助剂,制备了用于PP薄膜的UV光固化涂层材料。研究了预聚物、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等成分对涂料的固化速率、附着力和耐候性的影响,并讨论了涂膜厚度对PP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PUA)∶m(EA)∶m(EM70)∶m(184)∶m(BP)∶m(助剂)=45.0∶28.1∶20.1∶1.62∶1.62∶3.56,涂层厚度为25μm时,涂层材料的附着力为0级,硬度为3H,耐酸碱性大于72 h,透光率达到91.5%,雾度为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紫外光固化 涂层 界面行为 涂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丝网印刷油墨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樊淑兰 李会录 +1 位作者 杨柳 黄天柱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0-124,共5页
通过设计不同配方,制备了UV丝网印刷油墨,研究了预聚物、光引发剂、活性稀释剂、颜料的种类和含量对UV绿色油墨的固化时间、附着力、柔韧性和耐溶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酯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组成的复合预聚物体系,使UV油... 通过设计不同配方,制备了UV丝网印刷油墨,研究了预聚物、光引发剂、活性稀释剂、颜料的种类和含量对UV绿色油墨的固化时间、附着力、柔韧性和耐溶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酯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组成的复合预聚物体系,使UV油墨具有优良的性能;当预聚物复合体系质量分数为51%,其中聚酯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4∶1,Darocur1173质量分数为7%,绿色颜料为4%,活性稀释剂HD-DA为33%时,UV油墨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油墨 预聚物 光引发剂 绿色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泡沫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颖 张亮 +1 位作者 李会录 余竹焕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26,62,共6页
采用硅树脂为基体制备硅泡沫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选用季戊四醇降低了发泡剂H的分解温度,解决了泡体的交联速率与发泡体系的分解速率相配合的问题;通过添加补强性填料气相法白炭黑,减小了发泡孔径并提高了泡沫材料的物理、力学性... 采用硅树脂为基体制备硅泡沫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选用季戊四醇降低了发泡剂H的分解温度,解决了泡体的交联速率与发泡体系的分解速率相配合的问题;通过添加补强性填料气相法白炭黑,减小了发泡孔径并提高了泡沫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对低黏度羟基封端硅氧烷的预聚,提高了有机硅树脂的黏度;采用低黏度羟基封端硅氧烷作为钝化剂对气相法白炭黑表面进行钝化处理,消除其表面的Si—OH,降低了体系在混炼过程中产生结构化的可能性。最终得到了泡孔均匀细密,有较高耐热温度、物理、力学性能较好的硅泡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聚 硅泡沫材料 交联-发泡体系 钝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铸铁在多种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竹焕 强军锋 李会录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2,77,共5页
采用失重分析、金相分析等实验方法研究了高硅铸铁的组织及在不同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高硅铸铁在各种腐蚀介质中均有良好的耐蚀性,腐蚀溶液的浓度对高硅铸铁的腐蚀速度有较大影响。高硅铸铁在同样浓度的酸性环境中的耐蚀... 采用失重分析、金相分析等实验方法研究了高硅铸铁的组织及在不同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高硅铸铁在各种腐蚀介质中均有良好的耐蚀性,腐蚀溶液的浓度对高硅铸铁的腐蚀速度有较大影响。高硅铸铁在同样浓度的酸性环境中的耐蚀性比在碱性环境中好,在中性盐环境中的耐蚀性则居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铸铁 腐蚀行为 金相分析 耐蚀性 失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结构聚吡咯膜的界面聚合与电容特性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天柱 杨庆浩 +2 位作者 屠钟艺 李会录 杨林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5,共5页
以Fe Cl3为氧化剂,通过界面聚合手段,制备了具有三维分型结构的聚吡咯(PPy)薄膜材料。研究在不同聚合温度下得到PPy薄膜的差异,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循环伏安曲线进行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聚合温度在0~3... 以Fe Cl3为氧化剂,通过界面聚合手段,制备了具有三维分型结构的聚吡咯(PPy)薄膜材料。研究在不同聚合温度下得到PPy薄膜的差异,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循环伏安曲线进行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聚合温度在0~30℃内对PPy分子结构影响不大,但对分子堆积的微结构作用明显;升高聚合温度,PPy比电容下降;聚合温度为0℃时,在1 mol/L Na NO3电解液中,扫描速率为50 m V/s时,PPy电极比电容为448.2 F/g,循环1000次后保持8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聚合 聚吡咯 聚合温度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江凌 李会录 +1 位作者 杨庆浩 张亚光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共4页
将端氢硅油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聚硅氧烷改性的环氧树脂。研究了催化剂、反应时间、温度、AGE和端氢硅油中的C=C/Si—H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合成产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凝胶色谱... 将端氢硅油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聚硅氧烷改性的环氧树脂。研究了催化剂、反应时间、温度、AGE和端氢硅油中的C=C/Si—H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合成产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凝胶色谱、环氧值对改性的环氧树脂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催化剂氯铂酸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0.0100%t0.0200%,AGE和端氢硅油中的C=C/Si—H物质的量比为4.28:1.00,反应温度80~85℃,反应时间6h时,改性环氧树脂的环氧值、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分布合理,活泼氢转化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氢硅油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环氧树脂 聚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