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掺杂对TiO_2光催化还原CO_2制甲酸甲酯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会亮 尹晓红 +1 位作者 隋丹丹 董虹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9-81,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金属改性的TiO2光催化剂,并研究其光催化还原CO2制甲酸甲酯的反应效果。以钛酸丁酯为主要原料,制备纳米TiO2。通过改变金属掺杂量、焙烧温度、前躯体pH等,确定出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结合SEM、XRD、UV-vis等...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金属改性的TiO2光催化剂,并研究其光催化还原CO2制甲酸甲酯的反应效果。以钛酸丁酯为主要原料,制备纳米TiO2。通过改变金属掺杂量、焙烧温度、前躯体pH等,确定出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结合SEM、XRD、UV-vis等对催化剂进行了形貌、结构和吸光行为的表征。进而考察了其光催化还原CO2的活性。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金属的TiO2,可使金属均匀地分布于TiO2表面,经催化活性评价,获得适宜的掺杂元素和掺杂量,优选的制备条件为溶胶pH=2.5~3、凝胶焙烧温度500℃,在催化剂用量1mg/mL,光照强度2880μw/cm2的反应条件下,可有效地促进TiO2光催化还原CO2制甲酸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TIO2 光催化 CO2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TiO_3的合成及其光催化还原CO_2的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尹晓红 董虹志 +2 位作者 李会亮 秦士跃 隋丹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41-1045,共5页
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钙钛矿型半导体光催化剂钛酸锶,紫外光激发下,在甲醇溶液中还原CO2制得甲酸甲酯,并通过负载Ag降低了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几率,有效地提高了光催化活性。同时,发现了Ag的负载量、负载方法以及表面活性剂对光催化活性... 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钙钛矿型半导体光催化剂钛酸锶,紫外光激发下,在甲醇溶液中还原CO2制得甲酸甲酯,并通过负载Ag降低了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几率,有效地提高了光催化活性。同时,发现了Ag的负载量、负载方法以及表面活性剂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规律。借助XRD分析了催化剂的晶型并计算出颗粒的粒径,SEM、TEM、HRTEM观测了催化剂颗粒的形貌,UV-vis吸收光谱检测了其光激发特性。最终,获得了一步水热法制备Ag含量为5wt%的Ag/SrTiO3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优化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钛酸锶 光催化 还原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壁化学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开河 李会亮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0-22,共3页
利用考核井壁化学稳定性的膨胀量、分散率、CST值、CEC值、电位,比表面积、页岩稳定指数、胶体率、比吸水量和粒度等指标,在对多个岩样进行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评价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对目前井壁稳定性多指标综合评价存在的问... 利用考核井壁化学稳定性的膨胀量、分散率、CST值、CEC值、电位,比表面积、页岩稳定指数、胶体率、比吸水量和粒度等指标,在对多个岩样进行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评价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对目前井壁稳定性多指标综合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克服井壁稳定性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不足,介绍了一种新的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并编制了用该方法确定井壁稳定性的计算机软件,使井壁稳定性评价科学化、合理化。评价结果证明,新的井壁化学稳定性评判模型——主成分分析法是可行的,只要搜集的岩样层位准确,选择的测试方法合理,测试数据无误,可对不同深度井壁的相对化学稳定性作出评判;该方法运算简便,结果可靠,适用于评价井壁的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井壁稳定 化学稳定性 综合评价模型 应用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湖油气田钻杆刺漏现象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郭永峰 郭士生 李会亮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4年第2期107-111,共5页
阐述平湖油气田钻井作业中钻具刺漏现象研究过程及其结论。 1998年以来 ,平湖油气田钻井作业中连续出现钻杆刺漏现象。有关部门组织了跨系统、多学科、多专业的科研合作 ,先后有5个学科、2 4个专业、近 2 0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8个油... 阐述平湖油气田钻井作业中钻具刺漏现象研究过程及其结论。 1998年以来 ,平湖油气田钻井作业中连续出现钻杆刺漏现象。有关部门组织了跨系统、多学科、多专业的科研合作 ,先后有5个学科、2 4个专业、近 2 0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8个油田的专家参与了研究工作 ,并先后在 5个城市进行了 11项正规的系列试验 ,写出了 13部正式试验报告和调研报告。研究中使用了我国独具知识产权的 3项专利技术。当今现代化大型工程中出现的机具损坏、腐蚀问题 ,常常是综合原因作用的结果 ,需要从相关的各个学科进行认真的研究。在对钻具刺漏现象的大量试验和研究中 ,意外地发现并证实平湖油气田地层内存在少量的H2 S气体 ,这为全面认识平湖油气田地层状况 ,正确确定有关装备的防腐蚀等级 ,以及预测生产装备的使用寿命 ,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湖油气田 摩擦阻力 扭矩 钻杆 钻井作业 计算机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钻具破损现象研究
5
作者 郭永峰 郭士生 李会亮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3-25,84,共3页
针对平湖油气田钻井中频繁发生的钻杆刺漏现象 ,组织了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研究。从钻杆刺漏现象的大量试验研究得出结论 :(1 )钻杆刺漏的主要原因是钻井扭矩过大 ,造成钻杆基体薄弱处产生疲劳载荷下的微裂纹 ,钻杆内壁受高压钻井液冲... 针对平湖油气田钻井中频繁发生的钻杆刺漏现象 ,组织了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研究。从钻杆刺漏现象的大量试验研究得出结论 :(1 )钻杆刺漏的主要原因是钻井扭矩过大 ,造成钻杆基体薄弱处产生疲劳载荷下的微裂纹 ,钻杆内壁受高压钻井液冲蚀而刺漏 ;(2 )钻杆刺漏的次要原因是井眼中含有少量的H2 S气体 ,此气体伴随高压钻井液冲蚀钻杆内的疲劳微裂 ,从而加剧钻杆的刺漏腐蚀程度 ;(3)应针对平湖油气田地层中的特殊微量有害气体 ,研制有特殊内涂层的钻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具 海上油田 钻杆 地层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钻井平台钻具损坏事故分析
6
作者 郭永峰 郭士生 李会亮 《石油矿场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4-27,共4页
文章介绍了我国东海平湖油气田钻井平台钻进时 ,钻具损坏事故研究过程及结论。对钻具刺漏现象的大量试验和研究 ,意外地发现并证明了该油气田地层内存在少量的H2 S气体。虽然这一气体的含量不高 ,然而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全面认识平湖油气... 文章介绍了我国东海平湖油气田钻井平台钻进时 ,钻具损坏事故研究过程及结论。对钻具刺漏现象的大量试验和研究 ,意外地发现并证明了该油气田地层内存在少量的H2 S气体。虽然这一气体的含量不高 ,然而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全面认识平湖油气田的地层状况 ,在今后的油气生产中正确确定有关装备的防腐等级以及预测生产装备的使用寿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平台 钻具 钻杆 防腐 硫化氢 钻井摩阻力 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平湖油田钻杆腐蚀现象及预防
7
作者 郭永峰 郭士生 李会亮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04年第5期27-30,共4页
从 1998年开始 ,东海平湖油气田在钻井中接连出现了钻杆腐蚀与刺漏现象。为此 ,组织了多学科、多专业科研合作 ,并先后进行了 11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机具损坏腐蚀问题 ,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并发现该油气田的地层内存在少量的H2 S... 从 1998年开始 ,东海平湖油气田在钻井中接连出现了钻杆腐蚀与刺漏现象。为此 ,组织了多学科、多专业科研合作 ,并先后进行了 11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机具损坏腐蚀问题 ,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并发现该油气田的地层内存在少量的H2 S气体。这对全面认识平湖油气田的地层状况 ,正确确定有关装备的防腐蚀等级以及预测生产装备的使用寿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 钻井平台 钻杆 腐蚀 硫化氢 钻井摩阻力 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M-R系统通信铁塔日常巡检维护与定期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会亮 郭勇 李颖 《铁路技术创新》 2011年第6期60-64,共5页
正在通信铁塔(简称通信塔)结构工程中,由于勘察、设计、制作、安装、验收及维护等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往往导致工程质量低下而不能满足正常安全使用的功能要求,造成工程质量隐患,严重的还会引起移动通信塔桅结构的倒塌。高速铁路通信塔安... 正在通信铁塔(简称通信塔)结构工程中,由于勘察、设计、制作、安装、验收及维护等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往往导致工程质量低下而不能满足正常安全使用的功能要求,造成工程质量隐患,严重的还会引起移动通信塔桅结构的倒塌。高速铁路通信塔安全使用的可靠性在建设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并非固定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桅结构 通信铁塔 日常巡检 定期检测 铁路通信 维护管理 通信塔 管理单位 安全使用 使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UV/UV/X-Ray Excite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Eu^3+ and Pr^3+ Doped BiSbO4
9
作者 李会亮 王小军 +6 位作者 袁军林 赵景泰 杨昕昕 张志军 陈吴鸿 张国斌 施朝淑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3790-3793,共4页
Absorption spectra of BiSbO4 are studied.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calculated by the DFT shows that BiSbO4 is a semiconductor, with direct band gap 2.96 eV,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UV-visible diffuse reflectance expe... Absorption spectra of BiSbO4 are studied.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calculated by the DFT shows that BiSbO4 is a semiconductor, with direct band gap 2.96 eV,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UV-visible diffuse reflectance experiment. The host lattice emission band is located at 440 nm under VUV excitation. Eu^3+ and Pr^3+ doped samples have high luminescence efficiency in emitting red and green light, respectively. From the partial density of states, Eu^3+ doped emitting spectrum, and the host crystal structure paramet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is discussed. It is found that the Eu^3+ ions occupied Bi^3+ sites, and there could be an energy transfer from Bi^3+ ions to RE^3+ 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power-law exponents precipitation durative abrupt precipitation chan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