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UTE定量评估骨皮质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李仕红 叶春涛 +5 位作者 左盼莉 傅彩霞 严序 滑炎卿 嵇鸣 林光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1-595,共5页
目的:本研究尝试采用3D UTE成像及双指数T2*衰减模型分离骨皮质结合水和自由水。方法:在3T Skyra下对6例成年牛胫骨中段标本进行3D UTE成像,构建UTE双指数T2*衰减模型,对6例牛骨样本不同回波时间的UTE图像进行拟合,分别得到双指数拟合... 目的:本研究尝试采用3D UTE成像及双指数T2*衰减模型分离骨皮质结合水和自由水。方法:在3T Skyra下对6例成年牛胫骨中段标本进行3D UTE成像,构建UTE双指数T2*衰减模型,对6例牛骨样本不同回波时间的UTE图像进行拟合,分别得到双指数拟合结果。结果:6例样本双指数拟合后,结合水(短)T2*=0.30ms,占比约81.6%,自由水(长)T2*=2.74ms,占比约18.4%。结论:3D UTE双指数衰减模型是一个有效的分离骨皮质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方法,为定量评估骨质量提供了新的生物学指标,其对骨皮质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分离有助于骨的力学性质的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ultra-short ECHO time imaging 骨皮质 结合水 自由水 双指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袁荣高 杨留才 +2 位作者 刘德军 李仕红 徐红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对糖尿病(DM)模型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DM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组用灵芝多糖治疗8周。观察3组大鼠肾功能指标、氧化-抗氧化指标、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对糖尿病(DM)模型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DM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组用灵芝多糖治疗8周。观察3组大鼠肾功能指标、氧化-抗氧化指标、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Bcl-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Bax在肾脏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药物治疗组的肾功能指标好于模型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肾皮质的丙二醛(MDA)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于模型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肾脏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肾皮质的Bcl-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低于对照组,BAX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芝多糖可能通过改善DM大鼠氧化应激水平和抑制肾脏细胞凋亡保护DM大鼠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糖尿病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3
作者 钱春野 李仕红 李玉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8-159,共2页
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参与下,分析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岗位(群),挖掘岗位能力结构和相应的知识体系,将现实职业中的工作任务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得出该专业的能力模块,构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模块课程体系。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模块课程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中POT1 mRNA表达、端粒酶活性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袁荣高 杨留才 +2 位作者 刘德军 李仕红 徐红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3-486,共4页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中端粒保护蛋白(POT1)的表达、端粒酶活性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为实验组,以健康体检者162例为对照组,RT-PCR检测POT1mRNA的表达;TRAP-ELISA分析端粒酶活性。结果:实验组POT1 mRNA的...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中端粒保护蛋白(POT1)的表达、端粒酶活性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为实验组,以健康体检者162例为对照组,RT-PCR检测POT1mRNA的表达;TRAP-ELISA分析端粒酶活性。结果:实验组POT1 mRNA的表达和端粒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血糖控制尚可组和差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OT1 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均明显增高;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中各组POT1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病程5~10年组、10年以上组与5年以下组相比,POT1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淋巴细胞中POT1mRNA的表达和端粒酶活性均明显增高,且与病情发展呈正相关。POT1和端粒酶的表达变化作为预后的评价依据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1 MRNA 端粒酶活性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视网膜病变分期 病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分代数与相关HOPF模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良云 李仕红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2-24,共3页
给出了可分代数的性质及相关Hopf模的对偶相关Hopf模的有关性质.
关键词 可分代数 相关Hopf模 对偶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激素浓度、雌激素受体及其β基因多态性与青年人胃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留才 李玉华 +1 位作者 李仕红 林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9-404,共6页
目的:探讨性激素浓度及其受体和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与青年人胃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原发性青年胃腺癌患者男女各108例为实验组,随机抽取住院手术胃溃疡患者男女各80例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两组血清性激素水... 目的:探讨性激素浓度及其受体和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与青年人胃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原发性青年胃腺癌患者男女各108例为实验组,随机抽取住院手术胃溃疡患者男女各80例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两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状况,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ERβ基因多态性。结果:实验组血清雄激素高于对照组,但雌激素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实验组男女性患者,在TNM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雄激素递减,雌激素递增;而随分化程度降低、淋巴结转移阴性和阳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ERα和ERβ均不表达,而实验组ERα和ERβ阳性率分别为57.4%(124/216)和15.7%(34/216),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其中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者、浸润程度深的阳性率高于分化程度高、无淋巴结转移者、浸润程度浅的,且TNMⅢ期高于Ⅰ、Ⅱ期(P<0.001)。PCR-RFLP检测中,用Rsa I酶切显示实验组RR和Rr基因型显著高于rr型,并以RR基因型最高(P<0.0001),且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和浸润越深者RR高,TNM分期Ⅲ期高于Ⅰ、Ⅱ期(P<0.0001);Alu I酶切显示各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变是影响胃腺癌变和易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ERβ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胃腺癌 发展 性激素 血清 雌激素受体Β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半单代数与可分代数的性质
7
作者 李仕红 张良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B11期152-154,共3页
对于Y.Doi 所定义的Smash 积# ( H, A) ,给出了Smash 积A# H* 关于半单代数的Maschke 定理;给出了可分代数与余可分余代数之间的对偶关系.
关键词 余模代数 SMASH积 半单代数 可分代数 HOPF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新型影像学标志的诊断效能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文君 方旭昊 +4 位作者 李仕红 毛仁玲 叶春涛 刘伟 林光武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7,23,共7页
目的评价各平面影像学标志(包括线性、角度、体积及相关比值)在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i NPH)诊断中的效能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名iNPH确诊患者和26名正常老年受试者... 目的评价各平面影像学标志(包括线性、角度、体积及相关比值)在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i NPH)诊断中的效能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名iNPH确诊患者和26名正常老年受试者通过结构相磁共振成像得出的各新型影像学标志,包括额角径、颅骨内径、胼胝体角、额角垂直径、侧脑室中央部、幕上最大颅内径、脑室上组织、胼胝体侧脑室距离(callosal ventricular distance,CVD)、胼胝体-连合距离、颞角径、胼胝体高度及Evans指数、z-Evans指数、脑实质与侧脑室比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t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影像学标志的诊断效能。分析i NPH确诊患者临床症状(包括步态、认知及排尿功能)与各影像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新型影像学标志中,Evans指数、侧脑室中央部、胼胝体-连合距离、颞角径、额角垂直直径及CVD、z-Evans指数、胼胝体高度均显示出较高的特异度(P<0.001),其中侧脑室中央部是最佳指标(AUC=0.985),Evans指数其次(AUC=0.981),颞角径第三(AUC=0.946)。侧脑室中央部及颞角径在区分i NPH组与正常老年组时差异具有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OR_(1)=0.562,95%CI_(1):0.400~0.789;OR_(2)=0.376,95%CI_(2):0.218-0.646)。z-Evans指数、额角垂直直径和胼胝体高度与术前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临床系统评分(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 grade scale,i NPHGS)排尿部分呈一定相关性(P_(1)=0.034,P_(2)=0.029,P_(3)=0.018)。结论本研究涉及的各新型影像学标志中,Evans指数、侧脑室中央部、胼胝体-连合距离及颞角径表现出突出的诊断能力,由此推断侧脑室扩张更多表现在Z轴方向。z-Evans指数、额角垂直直径、胼胝体高度与患者术前排尿情况呈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 磁共振成像 痴呆 影像学标志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化性肠系膜炎的典型及非典型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9
作者 彭玉 李仕红 +1 位作者 王甜 林光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硬化性肠系膜炎的典型及非典型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9例硬化性肠系膜炎患者的CT和MRI资料。结果:(1)典型表现(27例):病变均起自肠系膜根部,包绕肠系膜血管,其中15例呈雾状系膜,12... 目的:探讨硬化性肠系膜炎的典型及非典型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9例硬化性肠系膜炎患者的CT和MRI资料。结果:(1)典型表现(27例):病变均起自肠系膜根部,包绕肠系膜血管,其中15例呈雾状系膜,12例显示假肿瘤征,21例可见假包膜,17例可见脂肪环征。CT平扫表现为肠系膜密度增高,CT值为-66^-38HU,明显高于腹膜后正常脂肪密度(-160^-100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平扫表现病变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假包膜呈等T1、短T2信号。CT、MRI增强扫描病变呈轻度强化,假包膜呈轻度延迟强化。(2)非典型表现(2例):1例表现为肠系膜周围多发小结节,1例表现为肠系膜周围散在钙化灶。结论:硬化性肠系膜炎具有典型和非典型影像学表现,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肠系膜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磁共振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文君 方旭昊 +2 位作者 李仕红 毛仁玲 林光武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期71-73,共3页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iNPH)的发病率不断增长。iNPH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现状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等神经系统退...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iNPH)的发病率不断增长。iNPH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现状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类似,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现NPH被认为是第一位的可治性痴呆。该综述分别从常规磁共振、脑脊液流动成像、弥散张量成像、波谱成像、弹性成像及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BOLD)等功能成像六个方面对磁共振多模态技术在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 脑脊液流动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和波谱成像在缺血性脑小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慧丽 李仕红 +2 位作者 张颖冬 周俊山 殷信道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18-423,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联合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对于缺血性脑小血管疾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的影像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2例缺血性SVD患者进行常规MRI、...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联合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对于缺血性脑小血管疾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的影像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2例缺血性SVD患者进行常规MRI、DTI和MRS扫描,测量病灶及健侧对称正常脑白质区域的平均弥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DCavg)值、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测量病灶及其周围正常脑白质区域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 aspartic acid,NAA)、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肌醇(myo-inositol,MI)等生化代谢物的浓度值,并计算NAA/Cho、NAA/Cr、Cho/Cr、MI/Cr的比值。将42例SVD患者的缺血性病灶按照影像学显示分组,并对各组上述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选取42例缺血性SVD患者的42个病灶并分成慢性缺血组(30例)和慢性期梗死灶组(12例)。SVD病灶的DCavg值和FA值分别较健侧镜像区正常脑白质的增高和降低(P<0.01),而两组间SVD病灶的DCavg值和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VD病灶的NAA、Cho和Cr的均数都小于周围正常白质(P<0.01),而两组间的各项MRS代谢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正常脑白质的DCavg值与FA值(r=-0.383,P=0.012)呈负相关,FA值与NAA/Cho(r=0.420,P=0.006)、NAA/Cr(r=0.382,P=0.012)之间均呈正相关,而在SVD病灶组无上述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SVD病灶组的DCavg与高血压呈正相关(r=0.338,P=0.029)。结论对于缺血性SVD,DCavg、FA、NAA、Cho和Cr等检测指标能够共同反映神经髓鞘结构的微观变化及其功能的破坏,联合应用DTI和MRS成像技术对缺血性SVD疾病进行研究,有助于其临床诊断及病理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 脑小血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兔骨质疏松模型的骨质疏松症进展中骨髓代谢组学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慧丽 李克峰 +1 位作者 戴小丽 李仕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03-1611,共9页
目的:探讨兔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发生过程中骨髓代谢的变化特点。方法:通过兔双侧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制作兔OP模型模拟绝经期妇女的OP过程。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density,BMD)的变化。通过活体磁... 目的:探讨兔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发生过程中骨髓代谢的变化特点。方法:通过兔双侧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制作兔OP模型模拟绝经期妇女的OP过程。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density,BMD)的变化。通过活体磁共振氢质子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和离体液相色谱结合质谱(LC-MS/MS)分析等多种方法对骨髓进行代谢组学分析。OVX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的取样分析节点均分别设定在术前、术后2个月和术后5个月。结果:随着时间的发展,术后5个月OVX组的BMD值较Sham组明显减低(2个月,P<0.05;5个月,P<0.01)。1H-MRS扫描分析表明,与Sham组相比,OVX组骨髓中的乳酸和脂类含量在术后2个月和5个月时均明显增加。OVX组骨髓中的胆碱、肌酸、谷氨酰胺、羟脯氨酸却较Sham组减少。在术后2个月时,进行离体骨髓代谢组学分析,也得到了上述相似的骨髓代谢变化结果。此外,1H-MRS扫描分析发现,OVX组的氨基酸、酰基肉碱、核苷酸和神经酰胺发生了显著变化。相关分析发现,BMD值与乳酸值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842,P<0.01),BMD与胆碱、肌酸、谷氨酰胺和羟脯氨酸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本研究发现随着OP进展,骨髓代谢会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利用1H-MRS对活体进行骨代谢变化扫描分析可能是评价OP的一种潜在无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骨髓 骨质疏松症 代谢组学分析 时间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对小胰腺癌(1A期)和小肿块型局灶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贾惠惠 林光武 +1 位作者 李仕红 彭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62-1166,共5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小胰腺癌(1A期)和小肿块型局灶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0T磁共振对21例胰腺小肿块病灶患者(胰腺癌13例,胰腺炎8例)以及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上腹部常规MRI扫描、三维容积插值屏气检查(3D V...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小胰腺癌(1A期)和小肿块型局灶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0T磁共振对21例胰腺小肿块病灶患者(胰腺癌13例,胰腺炎8例)以及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上腹部常规MRI扫描、三维容积插值屏气检查(3D VIBE)及DWI扫描,DWI基于SE-EPI序列,b值为50,800s/mm^2。比较三组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胰腺癌、胰腺炎标准化ADC(病灶ADC值/周围胰腺ADC值)。结果:ADC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正常胰腺、小肿块型局灶性胰腺炎和小胰腺癌。不同组织的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50,P<0.001);胰腺炎、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的AD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肿块型局灶性胰腺炎和小胰腺癌的标准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DWI序列有利于小胰腺癌(1A期)的早期发现,ADC值和标准ADC值均有助于鉴别小胰腺癌(1A期)和小肿块型局灶性胰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炎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a^(+)、k^(+)、SO_4(2-)-H_(2)O体系相图在MVR蒸发过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海英 周复 +4 位作者 徐川 涂明江 钟兆资 廖仕英 李仕红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5-78,共4页
工业上硫酸法矿石提锂生产碳酸锂的副产品是元明粉。为了解决元明粉生产环节MVR蒸发过程中出现的硫酸锂与硫酸钠共晶问题,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结合生产MVR流程实际取样数据,利用Li^(+)、Na^(+)、k^(+)、SO_4(2-)-H_(2)O体系相图进行理... 工业上硫酸法矿石提锂生产碳酸锂的副产品是元明粉。为了解决元明粉生产环节MVR蒸发过程中出现的硫酸锂与硫酸钠共晶问题,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结合生产MVR流程实际取样数据,利用Li^(+)、Na^(+)、k^(+)、SO_4(2-)-H_(2)O体系相图进行理论分析,利用火焰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XRD等化学分析手段,综合分析证明了元明粉MVR蒸发过程中硫酸锂与硫酸钠共晶复盐的存在。其次,结合MVR设备结构及生产工艺,提出了硫酸锂和硫酸钠共晶造成元明粉产品杂质锂含量超标问题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钠 MVR结晶器 硫酸锂 共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自由呼吸CS-VIBE在肺部肿瘤动态增强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裕 李仕红 +3 位作者 林光武 张学林 黄文君 傅彩霞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6-251,共6页
目的:比较自由呼吸CS-VIBE和屏气TWIST-VIBE在肺病灶成像的图像质量,探讨CS-VIBE在肺部肿瘤动态增强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肺肿瘤患者30例(男18,女12),采用CS-VIBE进行自由呼吸状态下多期动态增强扫描(45期,323s),并于延迟期行TWIST-VIB... 目的:比较自由呼吸CS-VIBE和屏气TWIST-VIBE在肺病灶成像的图像质量,探讨CS-VIBE在肺部肿瘤动态增强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肺肿瘤患者30例(男18,女12),采用CS-VIBE进行自由呼吸状态下多期动态增强扫描(45期,323s),并于延迟期行TWIST-VIBE屏气扫描(2期,20s),扫描完成后,根据病人屏气情况,分为能屏气组及无法屏气组,由2位放射科医生盲法对图像总体质量、病灶边缘锐利度、总伪影等级及诊断自信进行评分。结果:对于能屏气的患者,CS-VIBE和TWIST-VIBE图像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于无法屏气的患者,CS-VIBE各项评分指标均明显高于TWIST-VIBE (P<0.05)。屏气组与无法屏气组之间CS-V田E扫描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无法屏气的患者,CS-VIBE序列能明显降低肺部呼吸运动伪影,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并能连续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既可满足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又可获得相关参数进行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自由呼吸 压缩感知 屏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铁过载的MRI定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路天 陆轶君 +4 位作者 张晓丽 肖婧 林丽娜 李仕红 林光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通过磁共振HISTO及q-Dixon定量技术对慢性肾脏病患者铁过载情况进行评估,并评价临床常用铁代谢实验室检查对铁过载的预测能力。方法:收集50例慢性脏肾病住院患者行MRI检查,依据患者临床情况分成终末期肾脏病组(ESRD)与非终末期肾... 目的:通过磁共振HISTO及q-Dixon定量技术对慢性肾脏病患者铁过载情况进行评估,并评价临床常用铁代谢实验室检查对铁过载的预测能力。方法:收集50例慢性脏肾病住院患者行MRI检查,依据患者临床情况分成终末期肾脏病组(ESRD)与非终末期肾脏病组,根据磁共振HISTO定量参数推算的肝脏铁含量(LIC),将患者分为铁过载组与非铁过载组,进行磁共振铁定量参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组间比较。并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各参数与肝脏铁含量的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实验室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ESRD组的铁过载患病率47.8%,高于非ESRD组的11.1%,肝脏R2值、R2^(*)值高于非ES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过载组的血清铁蛋白(SF)值、脾脏R2^(*)值高于非铁过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F、肝脏R2^(*)、脾脏R2^(*)值与LIC呈正相关(P<0.05),其中SF相关性最好。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中仅SF可以区分铁过载与非铁过载,以SF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98。诊断铁过载的SF最佳阈值为349.2μg/L。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铁过载患病率较高,多为轻度铁过载,累及肝脏及脾脏,常用的铁代谢指标中仅血清铁蛋白有区分是否存在铁过载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铁超负荷 慢性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