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热管的稳态模化分析及其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亭寒 李劲东 +1 位作者 曹黎明 项立成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2-27,44,共7页
根据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针对微型热管的传热流动问题进行模化分析,建立了它们相应的一维稳态模型,此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各种不同截面形状的微型热管的内部流动传热问题。与锲型截面微型热管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最大传... 根据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针对微型热管的传热流动问题进行模化分析,建立了它们相应的一维稳态模型,此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各种不同截面形状的微型热管的内部流动传热问题。与锲型截面微型热管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最大传热能力的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而且还针对梯形截面的微型热管进行了实验研究,与理论预测结果相比表明,理论预测的最大传热能力略高于实验结果,可能原因是工质充装量没有处在最佳值或微型热管边缝上的加工圆角半径确定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热管 一维流 稳态 传热 模型试验 热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吸热蓄热器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侯欣宾 李劲东 +1 位作者 李亭寒 袁修干 《航天器工程》 2004年第2期62-69,61,共9页
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是一种新型空间电力系统。吸热蓄热器是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关键部件之一。吸热蓄热器采用的蓄热方式是相变蓄热。本文以 NASA 2kW 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地面试验采用的吸热蓄热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吸热蓄热... 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是一种新型空间电力系统。吸热蓄热器是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关键部件之一。吸热蓄热器采用的蓄热方式是相变蓄热。本文以 NASA 2kW 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地面试验采用的吸热蓄热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吸热蓄热器的三维传热数值模型,可以模拟轨道周期内、各种工作参数下吸热蓄热器的热损失、工质温度、容器单元温度、PCM 熔化率以及 PCM 潜热利用率等主要参数的变化。通过与蓄热换热管地面蓄放热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在对传统吸热蓄热器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吸热蓄热器的改进方案——组合PCM 热换管概念,并与传统吸热蓄热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 蓄热器 吸热 性能研究 空间 PCM 电力系统 关键部件 相变蓄热 NASA 地面试验 数值模型 三维传热 轨道周期 工作参数 热利用率 结果比较 改进方案 对比分析 热损失 熔化率 热试验 换热管 可靠性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管内部流动与传热问题的模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劲东 李亭寒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14,共6页
针对毛细芯圆管热管内部的耦合流动与传热问题进行模化分析,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前人一些关于高温钠热管的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偏差不大,而且它们的变化规律也相符得很好。
关键词 热管 传热 毛细管流 数学模型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槽缝热管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苗建印 邵兴国 李亭寒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54,共8页
对单槽缝热管的结构及性能做了简要介绍;对单槽缝热 管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将单槽缝热管与常规轴向槽热管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实验研 究结果提出了优化热管V型槽道结构,减小传热温差和温度波动的基本方案。
关键词 温度梯度 单槽缝热管 结构优化 轴向槽热管 空间站设备 温度波动 传热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