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群数据下因子分析模型的贝叶斯统计推断
1
作者 陈博文 李亚磊 李兴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3-69,共7页
针对集群数据子群内部相关性不可忽略的问题,文章基于贝叶斯框架研究集群数据因子分析模型的统计推断及异常子群识别,构建因子分析模型刻画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提出集群数据嵌套结构的处理方法。具体来说:先采用MCMC算法结合Gibbs抽... 针对集群数据子群内部相关性不可忽略的问题,文章基于贝叶斯框架研究集群数据因子分析模型的统计推断及异常子群识别,构建因子分析模型刻画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提出集群数据嵌套结构的处理方法。具体来说:先采用MCMC算法结合Gibbs抽样对模型参数进行贝叶斯估计,通过均值遍历图验证马尔可夫链的收敛性;再利用贝叶斯数据删除模型,以Cook后验均值距离为诊断统计量,识别异常子群。研究结果表明:(1)考虑子群内部相关性的模型在AIC和BIC准则下均显著优于忽略内部关联的模型。(2)Gibbs抽样参数估计偏差与均方根误差均较小,特别是随着子群个数的增加,参数估计的效果越来越好,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3)Cook后验均值距离诊断统计量成功识别出模拟研究和实例分析中的第17个州为异常子群。删除异常州后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参数下子群之间的掩盖效应存在差异:当公共因子为感兴趣参数时,各州的Cook后验均值距离变化较大,可以判断各州之间不存在掩盖效应;当载荷矩阵为感兴趣参数时,仅第16个州的Cook后验均值距离变化较大,说明各州之间可能存在掩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数据 因子分析模型 MCMC方法 影响诊断 贝叶斯数据删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带有交替径向风道的转子流体与传热耦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伟力 乔田怀 +3 位作者 李亚磊 李程昊 刘明洋 李志强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0,共10页
针对汽轮发电机带有交替径向通风道的转子发热冷却问题,以一台350 MW水氢氢冷汽轮发电机为研究对象,依据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理论,首先建立计及旋转的电机全域通风网络模型,采用逐次迭代法计算得到各支路流量和节点压力。其次,建立... 针对汽轮发电机带有交替径向通风道的转子发热冷却问题,以一台350 MW水氢氢冷汽轮发电机为研究对象,依据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理论,首先建立计及旋转的电机全域通风网络模型,采用逐次迭代法计算得到各支路流量和节点压力。其次,建立了带有交替径向风道的发电机转子流体-传热三维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给出了基本假设和相应的边界条件,同时将通风网络计算得到的风速和压力作为转子求解域的耦合边界,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求解,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然后分析了交替径向风道内流量分配和氢气流动情况,研究了转子内部氢气温度分布和槽楔出风口风温变化规律,探明了转子绕组和铁心轴向温度分布特性,讨论了副槽入口流量和槽楔出口直径对转子流体和温度的影响。得出副槽入口流量应控制在0.1~0.16 m^(3)/s范围内,且选择较小的槽楔出口直径,可以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与风量分配均匀性,降低转子轴向热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氢氢冷汽轮发电机 交替径向风道 通风网络 流体流动与传热 有限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gmuir探针在等离子体诊断中的抗干扰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亚磊 邓新绿 徐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9-462,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三种Langmuir探针在等离子体诊断中抗干扰的方法:积分平均技术———采用积分电路,有效抑制波动干扰,提高探针信噪比;滤波器———利用同轴电缆构成级连滤波器网络,消除射频源基频及谐频干扰;差分放大器———两根同轴电缆与... 本文介绍了三种Langmuir探针在等离子体诊断中抗干扰的方法:积分平均技术———采用积分电路,有效抑制波动干扰,提高探针信噪比;滤波器———利用同轴电缆构成级连滤波器网络,消除射频源基频及谐频干扰;差分放大器———两根同轴电缆与差分放大器配合使用,消除由于同轴电缆电阻电容(RC)特性引起的诱导噪音。上述方法分别从抗干扰原理、抗干扰装置和实验结果三方面予以了说明,指出了目前使用Langmuir探针进行等离子体诊断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MUIR探针 抗干扰 信噪比 Ⅰ- Ⅴ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信噪比Langmuir探针系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亚磊 邓新绿 +1 位作者 俆军 丁万昱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6-309,共4页
介绍了一套以积分网络为基础的新型Langmuir探针系统。该系统使用积分网络进行数据采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同步完成模/数转换,有效地抑制了噪音干扰。以数据采集卡为接口与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通信,提出了一种在等离子体诊断中有效抵制噪... 介绍了一套以积分网络为基础的新型Langmuir探针系统。该系统使用积分网络进行数据采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同步完成模/数转换,有效地抑制了噪音干扰。以数据采集卡为接口与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通信,提出了一种在等离子体诊断中有效抵制噪音干扰的方法,大幅度提高了探针的信噪比。探针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ECR等离子体源中。实验表明:该探针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效果,得到的I-V特性曲线平滑,无明显的背景干扰信号,获得高出普通Langmuir探针10.9dB的探针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MUIR探针 等离子体诊断 抗干扰 信噪比 I-V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轮机器人在坡面上的运动平衡控制 被引量:6
5
作者 阮晓钢 李亚磊 朱晓庆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47,共4页
两轮机器人在坡面上运动时,由于受到重力作用的影响,其姿态平衡控制变得更加复杂。为实现机器人在坡面上的平衡控制,首先建立了两轮机器人在坡面上的动力学模型,然后针对两轮机器人设计一种非线性PD控制器。与传统的线性PD控制器进行仿... 两轮机器人在坡面上运动时,由于受到重力作用的影响,其姿态平衡控制变得更加复杂。为实现机器人在坡面上的平衡控制,首先建立了两轮机器人在坡面上的动力学模型,然后针对两轮机器人设计一种非线性PD控制器。与传统的线性PD控制器进行仿真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说明:在响应速度、稳定性、鲁棒性方面,非线性PD控制有着更好的效果。最后,在姿态平衡控制中加入速度控制,构成双环的PD控制,实现了两轮机器人在坡面上的静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轮机器人 坡面 动力学建模 非线性P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轮机器人侧向通道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晓庆 阮晓钢 +1 位作者 魏若岩 李亚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74-1480,共7页
利用拉格朗日建模方法推导出基于惯性飞轮平衡原理的独轮机器人侧向通道动力学方程.在该动力学方程基础上分别设计了PD和LQR两种控制器,并分别进行了仿真和物理实验验证.实验中独轮机器人从侧倾一定角度,在控制的惯性飞轮运动作用下最... 利用拉格朗日建模方法推导出基于惯性飞轮平衡原理的独轮机器人侧向通道动力学方程.在该动力学方程基础上分别设计了PD和LQR两种控制器,并分别进行了仿真和物理实验验证.实验中独轮机器人从侧倾一定角度,在控制的惯性飞轮运动作用下最终回到竖直平衡位置,完成了独轮机器人侧平衡控制目标.仿真和物理实验结果均证明了所建立的动力学方程的正确性和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轮机器人 拉格朗日方程 侧向动力学方程 惯性飞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A12铝合金TIG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亚磊 韩丽娟 王亚祥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1-223,共3页
采用ER4043焊丝对2A12铝合金进行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焊),通过显微组织观察(OM和SEM)、拉伸性能及硬度检测,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A12焊接接头热影响区晶粒大小不一。焊缝区显微组织为典型的铸态枝晶,呈现... 采用ER4043焊丝对2A12铝合金进行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焊),通过显微组织观察(OM和SEM)、拉伸性能及硬度检测,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A12焊接接头热影响区晶粒大小不一。焊缝区显微组织为典型的铸态枝晶,呈现网状分布特征,枝晶组织的生长具有方向性。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平均值为281.3MPa,为母材的67.9%。母材断口呈韧窝型延性断裂,焊缝断口呈脆韧型混合断裂。焊缝中心硬度较低,其值为86 HB。热影响区是焊接件的最薄弱环节,硬度最低,仅为82 HB。275℃×12 h热处理对2A12焊接件的硬度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12 TIG焊 组织 抗拉强度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保护素-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华杰 李亚磊 +3 位作者 魏娇 冯小琼 马璞玉 吴豪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58-1662,共5页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构建载有骨保护素(OPG)的微球,筛选出缓释效果最佳的制备条件,并研究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以不同的搅拌速度、聚乙烯醇(PVA)浓度、PLGA浓度制备OPG-PLGA微球并测定其载药...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构建载有骨保护素(OPG)的微球,筛选出缓释效果最佳的制备条件,并研究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以不同的搅拌速度、聚乙烯醇(PVA)浓度、PLGA浓度制备OPG-PLGA微球并测定其载药量和包封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条件;以磷酸盐缓冲液作为释放介质考察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以PLGA聚合物浓度400 mg/ml、搅拌速度400 r/min、PVA浓度2%为条件制备的载药微球具有最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6.21×10-7和75.10%,体外释药试验显示微球持续释放时间达到30 d,具有良好缓释效果。结论采用优化条件制备的OPG-PLGA微球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同时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为用于拔牙位点保存术的缓释药物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聚乳酸羟基乙酸 载药量 包封率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撞击倾斜表面铺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鲁杰 李亚磊 +1 位作者 徐龙 郝继光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50,共9页
液滴碰撞固体表面后铺展的现象广泛存在于航空航天领域和工农业生产中。在工程中,被撞击表面多不与液滴速度方向垂直,而前人对于液滴碰撞铺展的研究多基于垂直碰撞,其研究成果无法直接解决工程斜碰撞问题。通过实验研究液滴碰撞倾斜固... 液滴碰撞固体表面后铺展的现象广泛存在于航空航天领域和工农业生产中。在工程中,被撞击表面多不与液滴速度方向垂直,而前人对于液滴碰撞铺展的研究多基于垂直碰撞,其研究成果无法直接解决工程斜碰撞问题。通过实验研究液滴碰撞倾斜固体表面铺展形成液膜的演化过程,获得了不同表面倾斜角度和不同韦伯数条件下液膜形状的瞬态数据;基于新建立的液滴碰撞倾斜表面铺展理论,分析了液膜形状的瞬态变化过程,发现该理论可以合理预测小倾角下液滴的铺展,而对于大倾角下液膜在倾斜方向最大铺展宽度的预测,由于推导过程中将液膜上沿长度近似为常数,导致误差较大。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加入液膜上沿长度的细致理论分析,建立了一个预测液膜最大形状的解析模型,预测结果相对实验结果的误差可从前人61.8%的误差降至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碰撞 倾斜表面 铺展 预测模型 液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茶具的流变初探
10
作者 李亚磊 贺巍 《农业考古》 2020年第5期39-42,共4页
玻璃茶具是当今社会人们日常饮茶中最常用的器具之一,但是茶界对玻璃茶具的发展和流变历史却鲜有探究。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玻璃茶具的流变发展进行梳理。认为玻璃茶具最早可追溯至西晋时期,唐朝作为专用茶具,明清时期得到较大发展... 玻璃茶具是当今社会人们日常饮茶中最常用的器具之一,但是茶界对玻璃茶具的发展和流变历史却鲜有探究。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玻璃茶具的流变发展进行梳理。认为玻璃茶具最早可追溯至西晋时期,唐朝作为专用茶具,明清时期得到较大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走入千家万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茶具 流变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