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乳铁蛋白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卡的研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魏治静 王静 +6 位作者 李丽 李亚璞 裴晓萌 薛玉玲 封肖颖 武明月 吴萌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32,共5页
文章建立一种快速定量检测人乳铁蛋白的方法。该方法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通过对标记和包被条件等工艺进行优化筛选,研制一种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人乳中乳铁蛋白的检测试剂卡,并对该试剂卡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空白限可低至0.014... 文章建立一种快速定量检测人乳铁蛋白的方法。该方法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通过对标记和包被条件等工艺进行优化筛选,研制一种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人乳中乳铁蛋白的检测试剂卡,并对该试剂卡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空白限可低至0.014 mg/mL,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比测试人乳的样本检测相关系数为0.92,与牛乳铁蛋白、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均无交叉反应,为人乳铁蛋白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易于操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人乳 免疫层析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参悬浮细胞的超低温保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亚璞 张小兵 闫静辉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2-35,共4页
对西洋参悬浮细胞的超低温保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将西洋参悬浮细胞在含8%蔗糖的西洋参液体培养基中预培养2天,然后经过10%DMSO+8%萄葡糖的冷冻保护剂处理,以4℃(60min)、0℃(30min)、-20℃(2h)、-70℃(30min)的降温程序处... 对西洋参悬浮细胞的超低温保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将西洋参悬浮细胞在含8%蔗糖的西洋参液体培养基中预培养2天,然后经过10%DMSO+8%萄葡糖的冷冻保护剂处理,以4℃(60min)、0℃(30min)、-20℃(2h)、-70℃(30min)的降温程序处理,最后投入液氮中,西洋参悬浮细胞可以生长为愈伤组织,且愈伤组织长势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悬浮细胞 超低温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毛状根诱导及其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亚璞 闫静辉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3期60-62,共3页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药用植物遗传转化现已广泛应用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本文就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药用植物遗传转化的机理、现状、转化方法及存在的问题作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 发根农杆菌 毛状根 药用植物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脂肪氧化酶-Ⅲ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亚璞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102-104,共3页
为了实现对脂肪氧化酶-Ⅲ缺失大豆材料的快速筛选,通过双抗体夹心法利用大豆脂肪氧化酶-Ⅲ的单抗及脂肪氧化酶多抗制备了大豆脂肪氧化酶-Ⅲ的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结果表明,该试剂盒在2-8℃条件下可以保存6个月,稳定性良好,并可实现对... 为了实现对脂肪氧化酶-Ⅲ缺失大豆材料的快速筛选,通过双抗体夹心法利用大豆脂肪氧化酶-Ⅲ的单抗及脂肪氧化酶多抗制备了大豆脂肪氧化酶-Ⅲ的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结果表明,该试剂盒在2-8℃条件下可以保存6个月,稳定性良好,并可实现对脂肪氧化酶-Ⅲ缺失大豆材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脂肪氧化酶-Ⅲ 单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铁蛋白酶标抗体的制备及其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亚璞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12-14,共3页
采用过碘酸钠法对抗牛乳铁蛋白抗体进行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建立了二步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对市售奶粉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酶标记抗体效价达到了1.6×106,与乳中主要其他蛋白如酪蛋白、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 采用过碘酸钠法对抗牛乳铁蛋白抗体进行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建立了二步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对市售奶粉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酶标记抗体效价达到了1.6×106,与乳中主要其他蛋白如酪蛋白、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基本没有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将HRP-2B12稀释105倍,以1%OVA为封闭液、含3%BSA的PBST溶液为酶标抗体稀释液,在此条件下建立的ELISA方法实现了对奶粉样品的定性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铁蛋白 酶标记抗体 双抗体夹心 配方奶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铁蛋白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测定
6
作者 李亚璞 刘玲君 +3 位作者 宋晓青 吴萌 程华 李春生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5-7,共3页
利用BLF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常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了6株抗BLF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并用此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55 m L的兔多抗血清。针对腹水单抗及多抗血清进行了一系列特性分析,结果显示,5株抗体效价基本上在1∶10^6以上;间... 利用BLF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常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了6株抗BLF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并用此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55 m L的兔多抗血清。针对腹水单抗及多抗血清进行了一系列特性分析,结果显示,5株抗体效价基本上在1∶10^6以上;间接ELISA测定6株抗体与酪蛋白、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基本无交叉反应,抗体特异性良好;抗体为IgG1亚类,2B12抗体亲和力优于其他抗体。多抗血清效价可达到1∶10^7以上,抗体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铁蛋白 单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发酵及后处理生产工艺对纳豆激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董超 史延茂 +2 位作者 田智斌 崔少飞 李亚璞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5期38-41,共4页
跟踪了纳豆发酵过程中纳豆激酶的变化。考察了纳豆冻干粉在模拟胃肠环境、冷冻干燥以及破碎过程中的酶活损失情况,为纳豆胶囊生产过程中工艺确立、剂型选择和食用方法提供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 纳豆 纳豆激酶 胃肠环境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发酵大豆制品功能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史延茂 田智斌 +3 位作者 张聪莎 孙劲冲 李亚璞 董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20,共8页
大豆发酵制品是以东南亚国家为主的传统食品或调味品,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对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传统发酵大豆制品的功能成分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开发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发酵大豆制品 功能性成分 调味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参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闫静辉 张小兵 +6 位作者 李亚璞 李春生 吴萌 陈英珠 程华 籍宝霞 陈瑞琴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3-26,36,共5页
通过对西洋参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培养,筛选出了质地疏松、生长快的愈伤组织无性系;将该愈伤组织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经多次传代、筛选获得了分散程度好的高产西洋参悬浮细胞系12-1。在此基础上,建立并优化了西洋参悬浮... 通过对西洋参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培养,筛选出了质地疏松、生长快的愈伤组织无性系;将该愈伤组织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经多次传代、筛选获得了分散程度好的高产西洋参悬浮细胞系12-1。在此基础上,建立并优化了西洋参悬浮细胞培养工艺体系:温度(24±1)℃,pH值6.0,生长周期是25d,培养4d后再换液继代一次,培养20d后补料。细胞悬浮培养结束后,细胞的生长量及人参皂甙含量分别达到23.65g/L和677.2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愈伤组织培养 细胞悬浮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参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小兵 闫静辉 +5 位作者 李亚璞 李春生 吴萌 陈英珠 程华 陈瑞琴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79-83,共5页
利用西洋参悬浮细胞培养技术生产人参皂甙,在理论和生产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国内外在西洋参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和发酵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 西洋参 愈伤组织培养 细胞悬浮培养 发酵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癌胚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在免疫组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萌 闫静辉 +4 位作者 张小兵 程华 陈英珠 李春生 李亚璞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7-49,共3页
以高纯CEA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和小鼠SP2/0-Ag14骨髓瘤细胞融合,经2次亚克隆,建立3株稳定分泌抗CE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应用经纯化的该单克隆抗体进行了结肠癌组织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全部3种抗... 以高纯CEA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和小鼠SP2/0-Ag14骨髓瘤细胞融合,经2次亚克隆,建立3株稳定分泌抗CE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应用经纯化的该单克隆抗体进行了结肠癌组织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全部3种抗CEA单克隆抗体对结肠癌亚细胞组分均呈现特异性结合。表明已筛选出适于制作癌胚抗原临床诊断试剂盒所需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癌胚抗原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弧菌Q67用于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急性毒性测试及其冻干保护剂的研究
12
作者 杨军 麻云莲 +5 位作者 孙劲冲 樊丹 张小兵 王淑娟 邢志贤 李亚璞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69-75,共7页
本文应用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 Vibrio qinghaiensis sp .Q-67)对硝基呋喃类药物进行了急性毒性测定,并对青海弧菌Q67的冻干保护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青海弧菌在培养13h发光值可达到最大,通过测定菌密度发现此时青海弧菌已处于... 本文应用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 Vibrio qinghaiensis sp .Q-67)对硝基呋喃类药物进行了急性毒性测定,并对青海弧菌Q67的冻干保护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青海弧菌在培养13h发光值可达到最大,通过测定菌密度发现此时青海弧菌已处于对数生长期。以青海弧菌Q67为毒性测试发光微生物,通过测定其对不同质量浓度硝基呋喃类药物的相对发光率,计算EC 50 值,结果显示硝基呋喃类药物对青海弧菌的急性毒性大小依次为: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呋喃妥因>呋喃它酮,其EC 50 值分别为7.32μg/mL、13.34μg/mL 15.58μg/mL和16.86μg/mL;10%脱脂乳和10%蔗糖的复合保护剂对Q67菌液制成冻干粉的保护效果最好,并且冻干粉在复苏20min时,其发光值达到最高。该实验所得保护剂配方以及冻干程序对青海弧菌Q67制成冻干粉是可行的,为青海弧菌Q67冻干粉的制备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弧菌 硝基呋喃类药物 急性毒性 冻干保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