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经法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莹 李长生 李亚昕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8-53,共6页
构建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是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基于经法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归纳了经法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存在顶层设计不够系统、创新意识不够深刻、课程目标不够明确、思政元素不够精准、教... 构建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是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基于经法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归纳了经法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存在顶层设计不够系统、创新意识不够深刻、课程目标不够明确、思政元素不够精准、教学方式不够灵活以及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六个困境,提出了党政双责、内外双融、目标双立、主辅双线、师生双行、破立双举的“六个融合”构建路径。经法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能够促进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的常态化运行,提升经法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法专业群 课程思政 教学体系 六个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端口双向能量路由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亚昕 杜耀鹏 《通信电源技术》 2021年第3期23-26,共4页
能量路由器是能源互联网建立和应用的关键部分,为此分析了多端口双向能量路由器的运行结构、电路与参数设计以及分散控制方式,以期为其应用及协调提供参考,进而确保能源互联网的应用功能及性能。
关键词 多端口 能源互联网 双向能量路由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要素框架、掣肘问题与改进策略 被引量:18
3
作者 安培 李亚昕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18,共7页
基于“谁适应—适应什么—如何适应”分析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要素框架发现,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蕴含“适应主体”“适应客体”“适应原则与路径”三个基本要素。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适应主体是一体化的院校职业教育体系和政府、行业... 基于“谁适应—适应什么—如何适应”分析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要素框架发现,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蕴含“适应主体”“适应客体”“适应原则与路径”三个基本要素。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适应主体是一体化的院校职业教育体系和政府、行业企业等主体,适应客体主要是“国家”和“人”的发展需求。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应遵循“调控适应”“协调适应”与“自主适应”相结合、“科学适应”“精准适应”与“高效适应”相统一、“物质适应”“思想适应”与“人的适应”相协调的原则。现阶段,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主要面临适应主体“共同体”意识不足、办学全过程适应性科学精准高效欠缺、办学全要素适应性滞后等掣肘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治理共同体”保障适应性、“产教融合”增进精准适应性、“智改数转”赋能适应性、“适应性思想”引领适应性、“教师适应性”激活整体适应性等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适应性 产教关系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多项式稀疏展开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概率潮流计算 被引量:3
4
作者 董晓阳 梁琛 +2 位作者 马喜平 李亚昕 杨军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1-359,共9页
计及新型环保绿色能源如风电、光伏的不确定性,传统确定性潮流计算难以全面描述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针对传统蒙特卡洛概率潮流算法计算量庞大的问题,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和多项式代理模型,提出一种偏最小二乘多项式疏展开的概率潮... 计及新型环保绿色能源如风电、光伏的不确定性,传统确定性潮流计算难以全面描述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针对传统蒙特卡洛概率潮流算法计算量庞大的问题,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和多项式代理模型,提出一种偏最小二乘多项式疏展开的概率潮流算法。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的伪交叉验证误差自适应机制筛选出多项式展开式中的贡献度较大的多项式,得到多项式展开式的稀疏表达形式,可克服多项式展开概率潮流在输入变量较多时面临的维数灾难问题。在改进的IEEE-9,IEEE-30算例中进行仿真计算,并与传统方法作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分布式电源 概率潮流 偏最小二乘回归 多项式混沌展开 随机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固结土中嵌岩斜桩弯矩及负摩阻力模型试验研究
5
作者 崔雯茜 李亚昕 +2 位作者 任宇晓 庄道坤 郭伟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05,共7页
嵌岩斜桩是海上风电系统、港口高桩码头等设施常用的基础结构。嵌岩斜桩在穿越深厚软土层时,土体固结沉降不可避免地影响桩身轴力和弯矩的分布,威胁桩体安全。针对穿越深厚软土层的嵌岩斜桩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对5根不同倾角和直径... 嵌岩斜桩是海上风电系统、港口高桩码头等设施常用的基础结构。嵌岩斜桩在穿越深厚软土层时,土体固结沉降不可避免地影响桩身轴力和弯矩的分布,威胁桩体安全。针对穿越深厚软土层的嵌岩斜桩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对5根不同倾角和直径的模型桩进行试验,通过较长时间地监测土层固结沉降下的桩体应变,分析了固结时间、倾角、桩径等因素对桩身轴力、桩身中性点位置、桩侧负摩阻力、桩身弯矩等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嵌岩斜桩的负摩阻力、轴力及弯矩的发展都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随时间、倾角的增加,桩侧中性点轴力及桩身弯矩峰值均增加,同时中性点上移、弯矩峰值点下移,最终中性点稳定于岩层上部0.1倍土层深度,弯矩峰值点稳定于岩-土界面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桩 嵌岩桩 轴力 负摩阻力 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复杂山地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应用探索 被引量:8
6
作者 吕景峰 李平 +2 位作者 刘新文 闫智慧 李亚昕 《非常规油气》 2020年第1期9-14,共6页
在地表复杂和地下构造复杂地区,静校正问题较为突出。初至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复杂近地表区的静校正问题。为了提高层析反演的精度,本文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首先,将工区内老微测井资料抽稀,通过对比的方法,确定了砾石山... 在地表复杂和地下构造复杂地区,静校正问题较为突出。初至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复杂近地表区的静校正问题。为了提高层析反演的精度,本文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首先,将工区内老微测井资料抽稀,通过对比的方法,确定了砾石山体区用于约束层析反演的微测井密度为1口/(0.5~1)km;其次,以激发点的线号为横坐标、点号为纵坐标,对初至文本数据运用统计分析的手段,使得单炮初至拾取率达到100%,并保证了大炮初至的精度;最后,分析了影响层析反演精度的关键参数及其选取原则。结论是合理的微测井密度、高精度初至数据以及适宜的层析反演参数是提高层析静校正精度的关键,并为类似区域提高静校正精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层析反演 近地表 微测井 初至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