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体失稳过程中的声发射监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争荣 余贤斌 +2 位作者 刘洋 石飞 贺发运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2,共5页
对大红山铜矿岩样进行了单轴压缩和劈裂试验,研究岩样在加载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同时,对该矿2个盘区进行了盘区顶板的声发射监测,探索岩体的破坏机理和预测破坏的方法。根据室内试验与1 a多的现场监测发现,室内岩样破坏过程中声发射特... 对大红山铜矿岩样进行了单轴压缩和劈裂试验,研究岩样在加载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同时,对该矿2个盘区进行了盘区顶板的声发射监测,探索岩体的破坏机理和预测破坏的方法。根据室内试验与1 a多的现场监测发现,室内岩样破坏过程中声发射特性与现场监测中出现的点柱垮落、采场顶板冒落现象的声发射参数规律相似。声发射活动从平静到剧增且维持较长时间的变化可视为岩体失稳的前兆信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单轴压缩 劈裂 岩体稳定性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争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7期64-65,68,共3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将90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吸氧、补液、止咳等对症处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将90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吸氧、补液、止咳等对症处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喉炎 小儿 布地奈德 甲泼尼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满铜矿板岩各向异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争荣 余贤斌 陈超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1年第3期62-65,共4页
对云南金满铜矿的灰色和紫色两种板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板岩都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灰色板岩在平行层理加载下的抗压强度、平均弹性模量和平均泊松比与垂直层理加载的比值分别为:0.621,.668,.68;紫色板岩的比值为1.63... 对云南金满铜矿的灰色和紫色两种板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板岩都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灰色板岩在平行层理加载下的抗压强度、平均弹性模量和平均泊松比与垂直层理加载的比值分别为:0.621,.668,.68;紫色板岩的比值为1.63,8.383,4.64。当体积应变εv<0和泊松比μ>0.5时就能反映出岩石在加载过程中产生了扩容现象。在平行层理加载下的体积应变在较低的应力(破坏载荷的5%~20%)处就产生了明显的扩容,而在垂直层理加载下的体积应变临近破坏时才出现扩容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单轴压缩 体积应变 弹性模量 泊松比 扩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朗铜矿出矿口封堵墙侧压力计算分析
4
作者 李争荣 杨八九 +4 位作者 冯兴隆 牛向东 赵明亮 侯克鹏 徐柱圆 《采矿技术》 2024年第5期150-156,共7页
封堵墙侧压力大小是封堵墙厚度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只有封堵墙侧压力取值合理,才能设计适宜的封堵墙结构形式及封堵厚度。基于多种理论方法,对普朗铜矿出矿口封堵墙受到的水平侧压力进行计算,为出矿口封堵墙的结构形式及封堵厚度的确定... 封堵墙侧压力大小是封堵墙厚度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只有封堵墙侧压力取值合理,才能设计适宜的封堵墙结构形式及封堵厚度。基于多种理论方法,对普朗铜矿出矿口封堵墙受到的水平侧压力进行计算,为出矿口封堵墙的结构形式及封堵厚度的确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朗肯土压力、《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GB 50077—2003)、Reimbert方法和弹性理论方法,计算得到的封堵墙水平侧压力值较为接近,均大于Janssen理论和Airy理论计算得到的水平侧压力值;普朗铜矿出矿口上部散体对封堵墙产生的总侧压力适合于水土分算原则,出矿口上部崩落矿石散体和井下雨水水头对封堵墙产生的侧压力分别为0.34 MPa和0.059 MPa,则出矿口封堵墙总侧压力值为0.399 MPa。研究结果可为封堵墙的结构形式及封堵厚度的确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崩落法 出矿口封堵墙 水平侧压力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构造条件下自然崩落底柱巷道变形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争荣 侯克鹏 +1 位作者 冯兴隆 刘华武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期182-187,共6页
底柱巷道的稳定是自然崩落法采矿的关键,16 m高的底柱中布置有密集的出矿道、漏斗、通风巷、卸矿硐室等工程,其整体性减弱。随着拉底爆破、出矿等采矿活动诱导,底柱巷道稳定性变差,特别是多断层复杂构造段巷道变形破坏严重,支护返修次... 底柱巷道的稳定是自然崩落法采矿的关键,16 m高的底柱中布置有密集的出矿道、漏斗、通风巷、卸矿硐室等工程,其整体性减弱。随着拉底爆破、出矿等采矿活动诱导,底柱巷道稳定性变差,特别是多断层复杂构造段巷道变形破坏严重,支护返修次数频繁,生产安全隐患大,维护费用高。本文以自然崩落法某铜矿为例,结合采矿作业中的各种影响条件,分析多断层复杂构造条件下的底柱巷道变形破坏机理,提出地压控制措施、双层喷锚网+长锚索支护体的壁后注浆、断层下盘增补钢管混凝土立柱,实现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支护型式,实施后巷道变形得以控制,保障了矿山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结构 巷道变形 钢管混凝土 自然崩落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算法的普朗铜矿爆破振动信号能量分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明武 黄永辉 +4 位作者 李争荣 贾皓琦 甘等俊 李洪超 张智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6-234,共9页
小波变换算法能够对爆破振动信号的频率、能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主振频带对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及重构,已被广泛应用于爆破振动稳定性分析以及矿山安全生产管理。针对在矿山复杂条件下爆破振动信号易受干扰等问题,以普朗铜... 小波变换算法能够对爆破振动信号的频率、能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主振频带对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及重构,已被广泛应用于爆破振动稳定性分析以及矿山安全生产管理。针对在矿山复杂条件下爆破振动信号易受干扰等问题,以普朗铜矿南部拉底爆破振动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小波变换算法分析振动信号0~125 Hz各个频率段能量分布情况,通过HHT算法、STFT算法分别对爆区近区、爆区远区开展能量分布及其衰减规律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0~125 Hz频率段范围内,爆区近区和爆区远区能量衰减速度和分布不同,爆区近区能量主振频率分布在15.62~<31.20 Hz频率段,爆区远区能量主振频率分布在46.87~<93.75 Hz频率段。在15.62~<31.20 Hz频率段,爆区近区比爆区远区能量占比平均多出14.1%;在46.87~<93.75 Hz频率段,爆区远区比爆区近区能量占比平均多出18.65%。基于本次爆破施工所监测到的普朗铜矿南部巷道区域爆破振动数据得出,在0~125 Hz频率段范围内,爆区近区能量衰减速度较快且能量分布不集中,爆区远区能量衰减速度较为缓慢且能量分布密集;爆破振动能量随着传播距离增加,能量虽有所衰减,但能量分布更为集中。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变换算法可以真实反映振动信号的能量分布情况,为研究爆破振动效应下的井下构筑物的结构安全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爆破振动 能量分布 HHT算法 STFT算法 主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碛土体化学浆液注浆扩散模式与距离影响机制研究
7
作者 樊锴 孙伟 +4 位作者 李争荣 冯兴隆 王少勇 陈冲 姜明归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3,共5页
采用注浆法对土体进行固化的工程中,浆液在土体中的扩散距离是评估注浆效果的重要指标。为了探究化学浆液在冰碛土体中的扩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自研的室内注浆实验装置,改变注浆压力,记录注浆时间、注浆量、浆液扩散距离等参数的变... 采用注浆法对土体进行固化的工程中,浆液在土体中的扩散距离是评估注浆效果的重要指标。为了探究化学浆液在冰碛土体中的扩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自研的室内注浆实验装置,改变注浆压力,记录注浆时间、注浆量、浆液扩散距离等参数的变化,探究化学浆液在冰碛土体中的扩散距离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浆液的最大扩散距离主要取决于劈裂缝隙的扩散状况,最小扩散距离则与出浆口附近浆液的渗透距离有相关;②实验中注浆压力对浆液实际注入量的影响很小,不同注浆压力下的浆液注入量最大差异只有0.15 kg左右,且无明显规律;③浆液扩散模式以劈裂扩散为主,其次是渗透扩散,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渗透扩散的占比逐渐增大;④浆液的扩散距离主要受到注浆压力的影响,随着注浆压力增大而增大,注浆压力大于1.2 MPa时,扩散距离增幅有所提升。上述研究结论可以为冰碛土体的化学浆液注浆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压力 劈裂 化学浆液 冰碛土体 扩散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红山铜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超 李争荣 邱宇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1年第3期58-61,共4页
对大红山铜矿435中段矿岩的单轴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泊松比、弹性模量、内摩擦角以及内聚力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试验得出一系列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为矿山下一步生产实践做好了准备。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弹性模量 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崩落法诱发井下泥石流降雨临界阈值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志钧 牛向东 +5 位作者 曾庆田 侯克鹏 李争荣 吴明 彭张 魏银鸿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2年第5期79-85,共7页
诱发井下泥石流灾害的降雨阈值是矿山井下泥石流防控重要参数。为获得普朗铜矿诱发井下泥石流的降雨临界阈值,以室内试验为研究方法,开展矿区不同降雨强度工况下诱发井下泥石流的降雨阈值及暴发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当雨强为0.563 mL/mi... 诱发井下泥石流灾害的降雨阈值是矿山井下泥石流防控重要参数。为获得普朗铜矿诱发井下泥石流的降雨临界阈值,以室内试验为研究方法,开展矿区不同降雨强度工况下诱发井下泥石流的降雨阈值及暴发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当雨强为0.563 mL/min时发生破坏性较大井下泥石流概率较大,当雨强为0.293 mL/min时诱发井下泥石流概率较小,当雨强为0.186 mL/min时则不易形成井下泥石流;降雨强度0.293 mL/min是井下泥石流发生的极限临界状态,是诱发井下泥石流的降雨阈值;降雨强度0.563 mL/min时,3#、4#和2#不同放矿口诱发井下泥石流的暴发时间分别为240、260和220 min;降雨强度0.293 mL/min时,3#、4#和2#放矿口诱发井下泥石流的暴发时间分别为180、200和220 min;最后基于水量总量原理验证了试验确定降雨临界阈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成果为普朗铜矿及类似矿山井下泥石流的预防和管控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崩落法 细粒冰碛物 井下泥石流 降雨临界阈值 暴发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底过断层巷道中深孔爆破振动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争荣 武鹏杰 +3 位作者 刘明武 曹永 冯兴隆 王贻明 《采矿技术》 2021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爆破振动监测分析中,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合理的K、α值,进而推导出适用于现场地质地形条件的爆破振动经验公式,对有效控制爆破振动,确保巷道围岩的安全有着重要作用。为得到普朗铜矿3736 m水平拉底过断层中深孔爆破振动衰减规... 爆破振动监测分析中,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合理的K、α值,进而推导出适用于现场地质地形条件的爆破振动经验公式,对有效控制爆破振动,确保巷道围岩的安全有着重要作用。为得到普朗铜矿3736 m水平拉底过断层中深孔爆破振动衰减规律,首先,对现场拉底工艺技术、中深孔爆破参数设计与拉底巷道破坏现状进行了调研,设计并实施S5S西沿拉底巷道中深孔爆破振动监测,记录中深孔爆破时拉底巷道围岩质点振动的实时数据;其次,去除实测数据中误差较大的部分,结合萨道夫斯基爆破振动经验公式对剩余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经验系数K=88.235、α=0.80,进而得出适合于现场的爆破振动衰减规律V=88.235(3 Q/R)0.80,与该区域岩性基本吻合,可以准确反映该区域的爆破振动波衰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孔爆破 爆破振动 回归分析 拉底巷道 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矿平行中心大孔爆破一次成槽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争荣 冯兴隆 +3 位作者 刘华武 吴明 崔晓东 刘明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8-81,共4页
近些年,中深孔一次成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增多,但主要基于直径55~150 mm的凿岩设备,重点围绕增加空孔数量、空孔与装药孔间距、掏槽型式(桶型、龟型等)等方面进行,而对于单空孔成槽方面研究及应用尚少。以某铜矿聚矿槽一次成槽为研... 近些年,中深孔一次成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增多,但主要基于直径55~150 mm的凿岩设备,重点围绕增加空孔数量、空孔与装药孔间距、掏槽型式(桶型、龟型等)等方面进行,而对于单空孔成槽方面研究及应用尚少。以某铜矿聚矿槽一次成槽为研究背景,进行了以单直径762 mm的空孔为中心,平行空孔中深孔微差爆破一次成槽技术的研究。结合深孔成槽爆破机理、炸药爆炸性能和空孔作用原理,利用数码电子雷管微差起爆,使岩石逐排破碎扩大,碎岩借助爆轰气体及重力作用下落入巷道内。此项技术通过实验、实施至今已顺利完成70多个聚矿槽,未出现爆破挤死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使用效果良好,为高深井成井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中心空孔 一次成槽 微差爆破 自然崩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化砖墙面湿贴法铺贴空鼓原因分析及预控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争荣 《广东建材》 2014年第4期21-22,共2页
玻化砖墙面湿贴法铺贴空鼓的原因主要是基层处理不到位、玻化砖污迹未清净、粘结剂质量不过关、未预留温度变形缝、养护及保护不到位等原因引起,应在设计上对材料选用、铺贴构造等方面进行优化,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砖、粘结剂等材料质... 玻化砖墙面湿贴法铺贴空鼓的原因主要是基层处理不到位、玻化砖污迹未清净、粘结剂质量不过关、未预留温度变形缝、养护及保护不到位等原因引起,应在设计上对材料选用、铺贴构造等方面进行优化,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砖、粘结剂等材料质量,做好技术交底,施工样板先行,把关工序交接验收,切实做好后期养护和成品保护,才能有效降低铺贴空鼓率,保证玻化砖墙面铺贴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化砖空鼓 设计方面质量预控 施工控制 施工方面质量预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底过断层区喷锚支护巷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冯兴隆 苗元丰 +3 位作者 李争荣 王贻明 刘明武 王志会 《采矿技术》 2021年第1期58-62,69,共6页
拉底巷道过断层时,极易发生冒顶现象。针对拉底过断层区巷道稳定性的问题,通过FLAC3D,对巷道的稳定性进行三维数值分析。通过对锚杆、喷砼进行本构模型的建立,设计边界条件及地应力反演,研究边帮收敛、顶板沉陷及最大主应力位置等因素... 拉底巷道过断层时,极易发生冒顶现象。针对拉底过断层区巷道稳定性的问题,通过FLAC3D,对巷道的稳定性进行三维数值分析。通过对锚杆、喷砼进行本构模型的建立,设计边界条件及地应力反演,研究边帮收敛、顶板沉陷及最大主应力位置等因素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加厚一定的边帮,收敛不明显;在加密锚杆支护后,最大主应力出现在边帮,顶板沉陷也相对减小,边帮收敛也减小。模拟证明加密锚杆支护对于巷道稳定是可行的,且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相符合,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可以对拉低过断层设计起到指导作用,将FLAC^3D数值模拟应用于巷道稳定性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巷道稳定性 拉底 过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超低温空气源热泵余热回收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晶 曹亮 +2 位作者 李争荣 刘韬 刘明武 《中国矿山工程》 2022年第1期77-81,共5页
本文以普朗铜矿为试验基地,首次实现高海拔地区的矿山采用超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供暖,实现矿山节能、环保供热。矿井回风中蕴含大量余热,以一个供暖周期为限,将回风中的余热量利用空气源热泵进行回收,与电加热方案相比,3600 m平硐... 本文以普朗铜矿为试验基地,首次实现高海拔地区的矿山采用超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供暖,实现矿山节能、环保供热。矿井回风中蕴含大量余热,以一个供暖周期为限,将回风中的余热量利用空气源热泵进行回收,与电加热方案相比,3600 m平硐与3700 m回风井采用余热回收系统之后,节电量约为1.48×10^(6)kW·h,节约电费79.92万元/年。3850 m平硐与南回风井采用余热回收系统之后,总节电量约为3.45×10^(6)kW·h,合计节约电费186.3万元/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空气源热泵 余热回收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湿喷混凝土强度配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兴隆 苗元丰 +3 位作者 李争荣 王贻明 刘明武 曹永 《采矿技术》 2021年第2期87-90,共4页
湿喷射混凝土由于其良好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地下巷道支护。针对高原地区某铜矿巷道低温环境下湿喷混凝土存在的强度问题,以灰砂比,硅灰掺量,温度,钢纤维掺量为变量,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并以28 d的单轴抗压强度为考察指标,研究各... 湿喷射混凝土由于其良好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地下巷道支护。针对高原地区某铜矿巷道低温环境下湿喷混凝土存在的强度问题,以灰砂比,硅灰掺量,温度,钢纤维掺量为变量,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并以28 d的单轴抗压强度为考察指标,研究各个因素对于湿喷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灰砂比和硅灰掺量对湿喷混凝土的强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和硅灰掺量。通过试验得到适合该矿的湿喷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为:水泥用量450 kg/m^(3),纤维用量50 kg/m^(3),灰砂比0.22,硅灰掺量15%,最佳温度0℃。研究结果可为高寒地区低温环境湿喷混凝土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喷混凝土 抗压强度 高寒地区 正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建设工程中设代的作用
16
作者 李争荣 周罕 汪德文 《采矿技术》 2018年第4期35-37,共3页
一个优质的工程起源于设计,工程进入建设期并不意味着设计工作的结束,而是设计优化的重要阶段,用好此时段的设计服务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设代是设计方案的最后把关者,是结合现场施工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将设计图纸转化为优质工... 一个优质的工程起源于设计,工程进入建设期并不意味着设计工作的结束,而是设计优化的重要阶段,用好此时段的设计服务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设代是设计方案的最后把关者,是结合现场施工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将设计图纸转化为优质工程实体过程的优化者和监督者。大型矿山工程建设现场,设代是控制建设投资、工程质量的关键,能为矿山生产运营创造更多价值,加强配备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工作责任心的人员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代 普朗铜矿 工程质量 建设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朗铜矿自然崩落法切割井形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卫国 李争荣 +4 位作者 陈林 冯兴隆 朱俊宁 刘华武 李青松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4-68,共5页
中深孔一次爆破形成切割井是自然崩落法矿山聚矿槽爆破的先决条件。为实现普朗铜矿DU411潜孔台车施工φ762 mm空孔、SimbaH1354台车施工φ76 mm中深孔工艺条件下切割井的安全、稳定施工,在总结矿山含矿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基础上,采用最... 中深孔一次爆破形成切割井是自然崩落法矿山聚矿槽爆破的先决条件。为实现普朗铜矿DU411潜孔台车施工φ762 mm空孔、SimbaH1354台车施工φ76 mm中深孔工艺条件下切割井的安全、稳定施工,在总结矿山含矿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基础上,采用最大拉应力破坏准则和Mises准则,对矿山中深孔爆破作业在主要的4类含矿岩体中形成的破碎区、裂隙区进行了理论计算,认为切割井掏槽炮孔的设计应按破碎区范围布孔,辅助孔和周边炮孔应按裂隙区范围要求布孔,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切割井中深孔设计参数。按照达到爆破效果需满足补偿空间要求的原则,结合电子雷管可随意确定爆破时间的优点,对各孔爆破时间按照岩石破碎、飞掷充满补偿空间、轴向移出高度范围形成新的补偿空间3个阶段进行了计算,提出了余波推动自由落体运动确定t;的方法,达到了随爆破不断创造补偿空间的效果。经过现场试验,实现了中深孔一次爆破形成高18 m、断面4 m×4 m的切割井。采用试验成功的技术方案,矿山已安全、高质量地完成了250个聚矿槽的中深孔爆破工作,过程中未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爆破 切割井 爆破参数 补偿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崩落法拉底爆破对底部结构稳定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兴隆 李争荣 +3 位作者 刘强 沙文忠 魏银鸿 黄正高 《中国矿业》 2021年第S01期391-394,共4页
在自然崩落法开采过程中,集中拉底爆破作业产生的震动影响底部结构岩体稳定性。利用微震监测系统监测并鉴别出爆破和微震事件,对爆破前后监测到的微震事件精确定位。通过分析爆破前后底部结构岩体的微震活动,圈定出爆破震动范围和底部... 在自然崩落法开采过程中,集中拉底爆破作业产生的震动影响底部结构岩体稳定性。利用微震监测系统监测并鉴别出爆破和微震事件,对爆破前后监测到的微震事件精确定位。通过分析爆破前后底部结构岩体的微震活动,圈定出爆破震动范围和底部结构围岩薄弱区域。结果表明,爆破后底部结构附近微震事件数量明显增加,距离爆破中心120m范围内均为地压风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底爆破 底部结构 微震监测 岩体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穿过巷道固帮控底稳顶支护 被引量:13
19
作者 冯兴隆 李争荣 +3 位作者 者亚雷 彭张 魏银鸿 沙文忠 《中国矿山工程》 2022年第1期28-32,共5页
普朗铜矿底部结构巷道破坏严重区域主要集中在断层纵横交错地点,采用简单的喷锚网支护不能满足巷道稳定性要求。通过大量现场破坏情况调查,对出矿穿脉的破坏机理进行了阐述,并以此提出固帮控底稳顶支护方案,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 普朗铜矿底部结构巷道破坏严重区域主要集中在断层纵横交错地点,采用简单的喷锚网支护不能满足巷道稳定性要求。通过大量现场破坏情况调查,对出矿穿脉的破坏机理进行了阐述,并以此提出固帮控底稳顶支护方案,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了现有双层喷锚网支护及固帮控底稳顶支护方案,得出固帮控底稳顶支护方案对断层穿过出矿穿脉时,具有控制围岩协同变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巷道支护 破坏机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崩落法出矿进路断层交错区域支护方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八九 者亚雷 +1 位作者 李争荣 杜桂全 《采矿技术》 2021年第1期8-11,共4页
迪庆有色金属责任有限公司普朗铜矿采用自然崩落法开采,矿山首先回采3720 m以上矿体,矿区首采区赋存的5条断层将矿体纵横切割,断层及附近影响带矿岩破碎,岩石自承载能力差,底部结构稳定问题突出,目前S4穿脉的W2至E10出矿口、S5穿脉的W1... 迪庆有色金属责任有限公司普朗铜矿采用自然崩落法开采,矿山首先回采3720 m以上矿体,矿区首采区赋存的5条断层将矿体纵横切割,断层及附近影响带矿岩破碎,岩石自承载能力差,底部结构稳定问题突出,目前S4穿脉的W2至E10出矿口、S5穿脉的W1至E8出矿口及S3穿脉的E25-E29出矿口发生较大变形破坏,对矿山出矿造成严重影响。通过现场调查及分析,认为断层对出矿口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采用FLAC3D软件对出矿进路断层区域的支护方式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围岩注浆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及塑性区体积,满足支护要求。研究成果为迪庆有色断层交错区域出矿进路的加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结构 出矿口 断层 支护方案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