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高拱坝左岸坝基排水洞渗漏水来源分析
1
作者 李乾德 来记桃 李小伟 《大坝与安全》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某高拱坝地处高山峡谷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蓄水后左岸坝基排水洞多个排水孔出现较大渗流,是工程关注的重点问题。为查明渗水原因,根据大坝蓄水期水文地质条件、渗控布置及处置措施、伪随机流场法探测、监测与检查等结果,结合近10年库... 某高拱坝地处高山峡谷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蓄水后左岸坝基排水洞多个排水孔出现较大渗流,是工程关注的重点问题。为查明渗水原因,根据大坝蓄水期水文地质条件、渗控布置及处置措施、伪随机流场法探测、监测与检查等结果,结合近10年库水80 m循环升降运行下的监测资料,综合分析了该排水洞及幕后渗流渗压特征和渗水来源。结果表明,左岸坝基帷幕效果良好,渗流渗压逐年减小并趋于稳定,渗流量远小于坝基集水井设计抽排能力,渗水主要来源于山体地下水和下游河水,渗流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坝基 渗流量 安全监测 伪随机流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陈蔡水库安全综合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乾德 王东 +2 位作者 谢鑫 易恒如 胡明秀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根据突变理论及陈蔡水库自身运行状况建立了陈蔡大坝综合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总目标进行了多层次矛盾分解,利用突变理论同模糊数学相结合产生的突变模糊隶属函数,由归一公式进行综合量化运算,最后得出陈蔡水库综合安全评价指标值。... 根据突变理论及陈蔡水库自身运行状况建立了陈蔡大坝综合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总目标进行了多层次矛盾分解,利用突变理论同模糊数学相结合产生的突变模糊隶属函数,由归一公式进行综合量化运算,最后得出陈蔡水库综合安全评价指标值。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评价陈蔡水库安全,同时能反映出影响该水库安全运行的最不利因素——坝肩绕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级数法 大坝安全 综合评价 陈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金马河许筏子段河堤水毁原因及修复建议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乾德 王东 +2 位作者 易恒如 张立勇 徐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6期34-36,42,共4页
金马河许筏子段"8.15"水毁事故对金马河沿线造成了巨大威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事故发生后,结合河道演变学等理论知识及工程实践经验,及时对事故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修复建议。分析认为:原结构设计合理,加... 金马河许筏子段"8.15"水毁事故对金马河沿线造成了巨大威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事故发生后,结合河道演变学等理论知识及工程实践经验,及时对事故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修复建议。分析认为:原结构设计合理,加固程序合规;水毁的直接原因是在洪水作用下河堤基础被淘刷导致堤防面板失稳、坍塌,而出现该事故的本质原因是"河道动态变迁中的冲淤不平衡";此外,上游水库的清水下泄也对此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只有在充分认识到河道自然规律特性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河流治理工程设计的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毁 冲淤平衡 弯道环流 堤防 金马河 岷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项土石坝安全管理新技术介绍与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玲 王东 +3 位作者 谢鑫 周泽泽 易恒如 李乾德 《水利水电快报》 2018年第9期57-60,共4页
针对我国历史上水库大坝,尤其是土石坝,存在的一些坝工事故病害情况,在统计归纳事故特征、分析事故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介绍了土石坝现场安全管理图谱、土石坝现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水工事故辞典3项坝工安全管理新技术,可为提高土... 针对我国历史上水库大坝,尤其是土石坝,存在的一些坝工事故病害情况,在统计归纳事故特征、分析事故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介绍了土石坝现场安全管理图谱、土石坝现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水工事故辞典3项坝工安全管理新技术,可为提高土石坝安全管理水平提供新的技术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安全管理 安全图谱 评价体系 事故辞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电站水工建筑物水下安全检查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来记桃 李乾德 李小伟 《大坝与安全》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在总结常用安全检查方法优劣势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水工建筑物水下安全检查技术与装备,提出了小型化强动力水下机器人、多波束联合水下机器人、智能无人船等水下检查技术方案,解决了深埋大直径长引水隧洞、高水头多弯段压力管道、高流速... 在总结常用安全检查方法优劣势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水工建筑物水下安全检查技术与装备,提出了小型化强动力水下机器人、多波束联合水下机器人、智能无人船等水下检查技术方案,解决了深埋大直径长引水隧洞、高水头多弯段压力管道、高流速开阔水域等复杂环境水下检查难题,并在雅砻江流域梯级电站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建筑物 安全检查 水下机器人 智能无人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挠度公式的重力坝水平位移监测模型水压分量的校验 被引量:1
6
作者 易恒如 王东 +2 位作者 李乾德 陈玲 谢鑫 《大坝与安全》 2017年第3期32-36,共5页
对宝珠寺大坝17号和22号坝段顺流向水平位移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回归分析,得到模型的回归方程及各影响分量,同时使用挠度理论公式验证了其中水压分量的精度。此分析方法对于重力坝变形监测模型中水压分量的精度校验、乃至确定相关项目的监... 对宝珠寺大坝17号和22号坝段顺流向水平位移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回归分析,得到模型的回归方程及各影响分量,同时使用挠度理论公式验证了其中水压分量的精度。此分析方法对于重力坝变形监测模型中水压分量的精度校验、乃至确定相关项目的监控指标,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度 重力坝 监测模型 水压分量 精度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破坏冲淤式沉沙池技术研究
7
作者 曾俊 王东 +2 位作者 彭方俊 郭广鑫 李乾德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7年第8期116-118,共3页
沉沙池作为多沙河流引水枢纽的重要建筑物,沉淀河流中的泥沙,使水中含沙量符合要求,其正常运行是发挥各类取水工程效益的重要条件。渗透破坏冲淤式新型沉沙池,解决了目前沉沙池存在的排沙困难、操作复杂、消耗过多水资源、综合效率低的... 沉沙池作为多沙河流引水枢纽的重要建筑物,沉淀河流中的泥沙,使水中含沙量符合要求,其正常运行是发挥各类取水工程效益的重要条件。渗透破坏冲淤式新型沉沙池,解决了目前沉沙池存在的排沙困难、操作复杂、消耗过多水资源、综合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本文总结了该新型沉沙池技术以及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沙池 渗透破坏 冲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PSO-RVM模型的大坝变形预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乾德 王东 +1 位作者 李啸啸 刘健 《大坝与安全》 2020年第1期32-36,共5页
根据相关向量机(RVM)原理,选择合适的核函数类型,运用量子粒子群(QPSO)算法对核参数进行优化运算,建立QPSO-RVM模型。运用QPSO-RVM模型对大坝变形监测数据进行预测,并将预测成果与多元统计回归分析成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QPSO-RVM... 根据相关向量机(RVM)原理,选择合适的核函数类型,运用量子粒子群(QPSO)算法对核参数进行优化运算,建立QPSO-RVM模型。运用QPSO-RVM模型对大坝变形监测数据进行预测,并将预测成果与多元统计回归分析成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QPSO-RVM模型的拟合及预测精度明显优于多元统计回归模型,具有工程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向量机 核参数 量子粒子群 大坝变形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LMD模型在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特征量分离中的运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乾德 王东 +1 位作者 李啸啸 刘健 《大坝与安全》 2019年第4期24-27,共4页
运用改进的局部均值分解(LMD)模型对大坝变形监测资料物理特征量进行分离,通过分离出的物理特征分量来分析大坝变形效应量的影响因素及程度。与统计回归模型相比,LMD模型不依赖事先确定影响因子的数学表达式,便可以合理地分离出大坝变... 运用改进的局部均值分解(LMD)模型对大坝变形监测资料物理特征量进行分离,通过分离出的物理特征分量来分析大坝变形效应量的影响因素及程度。与统计回归模型相比,LMD模型不依赖事先确定影响因子的数学表达式,便可以合理地分离出大坝变形效应量的物理特征分量,自适应性较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比统计回归模型分解结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D模型 统计回归模型 特征量分离 大坝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集约型生态农业之路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乾德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82-83,共2页
阐述了集约型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要求和经营方式。指出现代农业必须转向可持续农业,走集约型生态农业之路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持续农业 集约型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大引水隧洞长期运行安全检测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来记桃 李乾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170,共9页
针对长大引水隧洞长期运行安全检测难题,采用隧洞排水放空后三维激光扫描与水下机器人在水检测方法,开展综合应用研究。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获取隧洞高密度三维点云模型,融合高精度变形分析、缺陷提取及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毫米级变形量色... 针对长大引水隧洞长期运行安全检测难题,采用隧洞排水放空后三维激光扫描与水下机器人在水检测方法,开展综合应用研究。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获取隧洞高密度三维点云模型,融合高精度变形分析、缺陷提取及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毫米级变形量色谱分析、表面细微裂缝自动提取,建立洞壁缺陷三维可视化数据库。为减少隧洞放空频次,利用适应隧洞狭小封闭空间环境的水下机器人系统,搭载多波束三维扫描声呐、水下高清摄像机、惯性导航定位系统等多元检测与定位传感器,开展整体普查和局部详查相结合的常态化水下检测,跟踪缺陷发展变化。在锦屏二级长引水隧洞末端连续3年开展了水下检测,结果显示,集渣坑淤积性态、冲蚀剥落及磨损露筋等缺陷与隧洞放空检测结果总体吻合,隧洞水下检测与三维激光扫描及设计典型断面中误差分别为22 mm和29 mm。应用结果表明,水下检测弥补了三维激光扫描需频繁放空隧洞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三维激光扫描避免了隧洞水下长距离检测机器人可达困难等问题,构建三维激光扫描和水下机器人检测相结合的引水隧洞长期运行安全检测技术体系,可满足工程运行安全评价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引水隧洞 运行安全 三维激光扫描 水下机器人 安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检测技术在雅砻江流域电站运维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来记桃 聂强 +2 位作者 李乾德 李小伟 左幸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7-210,144,共5页
针对雅砻江流域运行电站不同场景及结构型式建筑物运维水下检测需求和难题,采用水下机器人及多波束等水下检测技术,检测了高水头多弯段压力管道、大直径长距离引水隧洞、大泄量消能防冲建筑物、水库及下游河道等开阔水域多元场景水下情... 针对雅砻江流域运行电站不同场景及结构型式建筑物运维水下检测需求和难题,采用水下机器人及多波束等水下检测技术,检测了高水头多弯段压力管道、大直径长距离引水隧洞、大泄量消能防冲建筑物、水库及下游河道等开阔水域多元场景水下情况,获取了电站引水/尾水系统、水垫塘/消力池、泄洪闸、护坦等部位水下结构和缺陷信息及水库与下游河道的水下地形,为电站安全运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检测手段安全、经济、高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检测 水下机器人 多波束 水工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