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混杂纤维混凝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习波
焦楚杰
高俊岳
王龙
艾武波
-
机构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低温建筑技术》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135)
广州市属高校"羊城学者"科研项目(10A043G)
+1 种基金
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研究项目
2012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211078032)
-
文摘
分析了混杂纤维混凝土的纤维混杂类型、混杂效应以及工程应用情况,从强度和韧性、耐久性方面介绍了国内外二元及多元纤维混杂混凝土的研究进展。从规范指导、研究方法、增强机理和施工工艺等方面讨论了其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
混杂纤维
混凝土
研究进展
-
Keywords
hybrid fiber
concrete
research progress
-
分类号
TU528.57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层裂试验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焦楚杰
权长青
李习波
申博
闫毅
-
机构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91-96,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135
51478128
+4 种基金
5177815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研开发项目(2010-K3-27)
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重点项目(2017-32)
广州大学重点科技项目培育项目(2015)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17QN33)
-
文摘
采用Φ74 mm直锥变截面霍普金森压杆,对尺寸为Φ70 mm×600 mm,掺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C80级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HFRHSC)试块,进行应变率为1~30 s-1的层裂试验。通过加置波形整形器和万向头,得到了适合层裂试验的理想电压时程波形,试验发现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层裂强度;HFRHSC层裂强度随应变率提高而提高;钢纤维对层裂强度的增强效应大于聚丙烯纤维的增强效应;混凝土层裂断面与试块自由端的距离基本呈现随应变率提高而减小的趋势,层裂次数随应变率的提高而增多,素混凝土试块的层裂破坏面较为平整,而HFRHSC试块的层裂面凹凸不平。
-
关键词
混杂纤维
高强混凝土
层裂
应变率
-
Keywords
hybrid fiber
high strength reinforced concrete(RC)
spall fracture
strain rate
-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活性粉末混凝土SHPB试验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焦楚杰
李习波
郏晨
-
机构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广州宝贤华瀚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出处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68,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135
51478128)
+1 种基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研开发项目(2010-k3-27
2010-k4-18)
-
文摘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选用HJC本构模型,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冲击压缩试验进行了数值仿真,再现了RPC试件在冲击试验过程中试件的破坏过程.将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相似性较好,揭示了RPC在受冲击过程中,试件受力、变形、开裂、破碎的规律,也反映出钢纤维增强RPC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能.
-
关键词
钢纤维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
SHPB
冲击压缩
数值仿真
-
Keywords
steel fiber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
SHPB
impact compress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TU377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基于分形理论的高强混凝土动态损伤本构关系
被引量:15
- 4
-
-
作者
焦楚杰
李习波
程从密
李从波
-
机构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清远市省级职教基地筹建办公室
-
出处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25-930,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8158
51478128
+4 种基金
51278135)
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重点项目(2017-3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研开发项目(2010-K3-27
2010-k4-18)
广州大学重点科技项目培育项目(2015)
-
文摘
基于高强混凝土(HSC)试块在SHPB冲击实验中的分形损伤演化规律,推导了HSC的分形损伤变量表达式,标定了HSC裂纹的分形维数范围。然后参考ZWT模型,并结合HSC实验过程中的应变率相关性、动态损伤特性及近似恒应变率,推导了分形损伤演化的HSC动态损伤本构方程。采用4组应变率工况下的C60、C80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对本构方程进行验证,理论曲线和实验曲线吻合较好。
-
关键词
分形理论
高强混凝土
分离式霍普金森杆
动态损伤
本构关系
-
Keywords
fractal theory
high strength concrete
SHPB
dynamic damage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
分类号
O346.5
[理学—固体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