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斌 周科峰 +3 位作者 秦国初 何健 李丹燕 窦鑫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1862-186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机对96例肺结节患者行灌注扫描,其中良性结节18例、炎性结节28例、恶性结节50例。以perfusion 3软件测定结节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机对96例肺结节患者行灌注扫描,其中良性结节18例、炎性结节28例、恶性结节50例。以perfusion 3软件测定结节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渗透表面积乘积(PS)以及拟合时间-密度曲线(TDC),采用灌注参数及曲线形态来评价结节的良恶性。结果 BF、BV在炎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炎性结节均大于良性结节。MTT在三组结节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PS在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之间、以及良性与炎性结节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均高于良性结节,三组不同性质结节之间的TDC曲线形态也不同。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够较准确的判断肺结节的性质,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 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多期扫描测定肾移植供体肾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窦鑫 周科峰 +5 位作者 李丹燕 胡安宁 杨尚文 郭宏骞 刘铁石 朱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1867-1870,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测定肾移植供体肾功能的方法及应用。方法:58例活体肾移植供体行腹部多层螺旋CT多期(动脉期、实质期、排泄期)扫描,在动脉期与实质期之间插入5个低剂量全肾扫描序列,数据传入AW4.2工作站进行测量,根据全肾Pa...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测定肾移植供体肾功能的方法及应用。方法:58例活体肾移植供体行腹部多层螺旋CT多期(动脉期、实质期、排泄期)扫描,在动脉期与实质期之间插入5个低剂量全肾扫描序列,数据传入AW4.2工作站进行测量,根据全肾Patlak方程,计算单侧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同时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所测定的单侧GFR相对照,进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GFR相关性良好,总肾的GFR相关系数r=0.904,直线回归方程为GFR(CT)=20.841+0.753×GFR(ECT),n=58,单侧GFR相关系数r=0.946,直线回归方程为GFR(CT)=7.086+0.864×GFR(ECT),n=116,配对t检验显示,两者测定的单侧及双侧GFR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测定的移植肾供体的GFR结果准确,可以和同位素测定结果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移植 肾小球滤过率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马义 黎琪 李丹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目的 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简称Xp11.2易位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为Xp11.2易位性肾癌的3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血尿及腹部... 目的 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简称Xp11.2易位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为Xp11.2易位性肾癌的3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血尿及腹部包块。瘤体最大径1.1~12.2 cm,平均5.6 cm。影像学表现瘤体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包膜完整,以实性成分为主的瘤体皮质期呈轻-中度强化,髓质期及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以囊变或坏死为主的瘤体实性成分呈中-重度强化,强化结节多位于囊性肿块的边缘,3例诊断时已发生转移。病理显示肿瘤切面为黄褐色或灰白色,镜下癌细胞排列呈乳头状、实性巢状或腺泡状结构,部分可见丰富的间质血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均阳性强表达TFE-3、CD10及PAX-8,阴性表达CD117,CK7及CAIX。荧光原位杂交所有患者均检测到TFE3基因分离。结论 Xp11.2易位性肾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细胞癌亚型,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最终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表型或TFE3荧光原位杂交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Xp11.2易位 免疫组织化学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外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
4
作者 秦国初 李丹燕 +1 位作者 何健 朱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869-1869,1887,共2页
患者男,63岁。健康查体发现右侧腹膜后占位性病变就诊,既往无特殊重要病史。查体: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24h尿儿茶酚胺测定,仅尿去甲肾上腺素91.5ug/24h轻度升高其余化验均在正常范围。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7:00卧位、8:00立位)、血清... 患者男,63岁。健康查体发现右侧腹膜后占位性病变就诊,既往无特殊重要病史。查体: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24h尿儿茶酚胺测定,仅尿去甲肾上腺素91.5ug/24h轻度升高其余化验均在正常范围。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7:00卧位、8:00立位)、血清醛固酮(7:00卧位、8:00立位)均在正常范围。CT检查:平扫:右侧腹膜后下腔静脉外侧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最大层面约5.1cm×4.2cm,边缘清晰,与右肾明显分界,肿块密度不均匀,内可见点片状钙化(图(1)。增强扫描肿块皮质期轻度强化,实性部分CT值平均增加约20HU(CT平扫45 HU,CT增强65 HU)。肾动脉CTA成像,肿块由右肾动脉细小分支供血,右肾下极可见一直径约2.4cm类圆形无强化低密度影,余双侧肾脏未见异常强化区(图2,3)。CT诊断:1)右侧腹膜后占位性病变,异位嗜铬细胞瘤(2)右肾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乳头状肾细胞癌 肾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连娣 张艳华 李丹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2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盆底机康复组及中西医结合组,各100例。观察组单纯给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盆底机康复组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中西医结合组应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盆底机康复组及中西医结合组,各100例。观察组单纯给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盆底机康复组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中西医结合组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味方。观察三组临床疗效。结果盆底机康复组、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盆底肌强度均有明显的恢复,产后阴道壁脱垂及尿失禁现象也显著改善。盆底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样本数据分别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盆底治疗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样本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优于单纯使用盆底康复仪治疗,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用药上开拓了美好而广阔的前景,将进一步改善广大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中西医结合 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