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速磁浮轨道几何参数测量系统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文武 吴峻 +1 位作者 李中秀 张兴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55,共5页
轨道几何状态是影响低速磁浮列车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定期测量轨道几何参数,并根据测量结果结果开展轨道维护,使轨道状态保持良好。利用FMS01完成了唐山1.5km低速磁浮轨道线路几何参数测量,结果表明,以用水准仪的精... 轨道几何状态是影响低速磁浮列车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定期测量轨道几何参数,并根据测量结果结果开展轨道维护,使轨道状态保持良好。利用FMS01完成了唐山1.5km低速磁浮轨道线路几何参数测量,结果表明,以用水准仪的精密测量高低结果为参考,FMS01的高低测量最大误差不超过±0.7mm;以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为参考,各参数测量的最大误差不超过±0.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轨 轨道几何参数 惯性基准法 低速磁浮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排特征的中低速磁浮轨道检测里程校正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中秀 吴峻 +1 位作者 张云洲 谢云德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3-146,共4页
为了对中低速磁浮轨道的绝对里程起始点和相对里程实施校正,基于中低速磁浮轨排特征,提出了一种轨道检测里程自动校正方法。利用轨缝、轨排长度及其组合,提出了轨排匹配的优化算法并设计了轨道检测数据的最小长度的搜索流程;通过采用对... 为了对中低速磁浮轨道的绝对里程起始点和相对里程实施校正,基于中低速磁浮轨排特征,提出了一种轨道检测里程自动校正方法。利用轨缝、轨排长度及其组合,提出了轨排匹配的优化算法并设计了轨道检测数据的最小长度的搜索流程;通过采用对标准轨排数值相邻元素求和后比较的方法,避免了气温等因素导致的轨缝漏检。为验证该方法的检测精度,给出了匹配误差计算公式,并在唐山中低速磁浮试验线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里程的检测误差范围保持在1.2 m之内,提高了相对里程的检测精度,简便有效,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轨道 里程校正方法 理论分析 磁浮轨道检测系统 轨道几何参数 轨排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浮轨道不平顺检测系统去噪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洪小波 吴峻 +2 位作者 张云洲 汤钧元 李中秀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36,共6页
针对搭载式高速磁浮轨道不平顺检测系统,分析系统输出测量信号的噪声来源,除包括普遍存在的高频噪声外,还包括轨道梁接缝和定子接缝及定子面齿槽结构引入的结构噪声、车辆悬浮振动引入的低频悬浮振动噪声。根据噪声特点设计去噪算法,轨... 针对搭载式高速磁浮轨道不平顺检测系统,分析系统输出测量信号的噪声来源,除包括普遍存在的高频噪声外,还包括轨道梁接缝和定子接缝及定子面齿槽结构引入的结构噪声、车辆悬浮振动引入的低频悬浮振动噪声。根据噪声特点设计去噪算法,轨道梁接缝引入的结构噪声可用于里程定位校准,在对该结构噪声予以保留的基础上,首先采取对测量值进行阈值判断的算法去除其他结构噪声;然后,采用改进经验模态分解的自适应阈值去噪算法,去除残留结构噪声和高频噪声;最后,根据惯性基准法原理,采用频域积分法去除低频悬浮振动噪声。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去噪算法可有效去除系统测量过程中由于轨道结构和系统搭载环境引入的噪声,信噪比增益提高约1倍,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 轨道检测 齿槽纹波 模态分解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免耕直播油菜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胡文秀 李中秀 +3 位作者 徐宝庆 邹旭 赵燕 胡金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883-2883,2905,共2页
研究稻田免耕直播油菜的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菜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纯N 225 kg、纯P 135 kg、纯K 180 kg、硼肥15 kg,种植密度2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2 331 kg/hm2。
关键词 稻田 免耕 直播 油菜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早籼稻生物复混肥1次性深施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魏新林 徐宝庆 +2 位作者 刘宗发 熊清云 李中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5302-5302,5310,共2页
进行了优质早籼生物复混肥一次性深施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性深施30%生物复混肥投入最多,增产最大,投入回报率为548%,禾苗生长稳健,穗大粒多,充实率好,可大面积推广。一次性深施50%BB肥和一次性深施25%水稻专用肥与常规施肥相比,禾苗前... 进行了优质早籼生物复混肥一次性深施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性深施30%生物复混肥投入最多,增产最大,投入回报率为548%,禾苗生长稳健,穗大粒多,充实率好,可大面积推广。一次性深施50%BB肥和一次性深施25%水稻专用肥与常规施肥相比,禾苗前期生长稳健,能够形成高产苗架,但成熟后期易产生根倒,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影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生物复混肥 深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