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动对锂离子电池循环及热失控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青松 李东琪 杨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48-1556,共9页
基于交通运输及航空航天等应用场景下机械振动对锂电池安全性的影响,以18650型电池为样本,开展了振动工况对锂电池内部结构、循环老化机制、电气性能及热失控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振动会造成锂电池内部微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长期... 基于交通运输及航空航天等应用场景下机械振动对锂电池安全性的影响,以18650型电池为样本,开展了振动工况对锂电池内部结构、循环老化机制、电气性能及热失控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振动会造成锂电池内部微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长期振动应力积累会导致负极集流片发生形变,从而对电极卷形成挤压;瞬时振动应力会使电极材料与隔膜接触面积发生动态变化,以致锂离子在嵌入和脱嵌过程中不能充分迁移,加剧了库伦效率及能量效率的波动性,造成振动状态下放电不充分现象。热失控实验揭示:随着振动时间的增加,热失控触发时间提前,600 h振动的电池相较不振动电池热失控初爆时间提前了72 s,燃爆时间提前了114 s,初爆及燃爆间隔缩短。同时,燃爆产生的冲击力变化不稳定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安全 振动 循环性能 热失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水锂离子电池的腐蚀与析氢风险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青松 李东琪 连晓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83-2092,共10页
锂离子电池涉水事件频发,特别是沿海地区及海事应用方面常常遇到高盐度涉水事件。以18650型电池为样本,进行不同盐度条件下涉水锂离子电池的腐蚀与析氢风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涉水时首先发生电解和电化学腐蚀现象,盐度越高,... 锂离子电池涉水事件频发,特别是沿海地区及海事应用方面常常遇到高盐度涉水事件。以18650型电池为样本,进行不同盐度条件下涉水锂离子电池的腐蚀与析氢风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涉水时首先发生电解和电化学腐蚀现象,盐度越高,这种现象越显著;腐蚀主要发生在阳极帽处,随着腐蚀进行,腐蚀孔向内部深入,直至电池彻底损坏;涉水中锂离子电池的质量损失速率与电压降呈正相关关系;腐蚀产物主要为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涉水过程中阴极析出大量氢气,氢气产生速率与盐溶液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对于较封闭的应用环境极易达到氢气爆炸下限;轻度腐蚀后电池热失控过程的喷射程度较为剧烈,燃爆危险性较高;而过度腐蚀则会直接破坏电池结构,进而使电池完全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安全 涉水 电池性能 热失控 析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货舱火灾探测器设计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东琪 刘敏 李东立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13-1316,共4页
针对飞机货仓目前使用的火灾探测系统经常出现假报警、误报警的现象,对现有火灾探测器的种类和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产生假警信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纳米级气敏材料作为传感器探头,制备了多探头通道、同时感烟感温感气... 针对飞机货仓目前使用的火灾探测系统经常出现假报警、误报警的现象,对现有火灾探测器的种类和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产生假警信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纳米级气敏材料作为传感器探头,制备了多探头通道、同时感烟感温感气的智能火灾报警探测器。该设备响应迅速、报警准确可靠,适用于飞机货舱的火灾探测报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货舱 火灾探测器 智能报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倍率充放电循环对锂离子电池特性及热安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东琪 张青松 郑少帅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5,共6页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及各类储能设备.通过不同充放电倍率下循环老化及热失控实验,研究了大倍率充放电对单体锂离子电池性能与热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倍率充放电循环下,单体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容量出现了衰减,衰减程度与充放...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及各类储能设备.通过不同充放电倍率下循环老化及热失控实验,研究了大倍率充放电对单体锂离子电池性能与热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倍率充放电循环下,单体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容量出现了衰减,衰减程度与充放电倍率呈正相关.恒流比呈阶梯式衰减,但库伦效率仍处于99%~100%,表明锂离子电池的可逆性能正常.随着倍率增加,热失控触发时间、燃爆压力、喷射火焰温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燃爆时电池表面平均温度为655.8℃,接近金属铝的熔点温度,燃爆喷射粉末产物主要以金属铝、石墨、锂钴氧化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大电流充放电 循环老化 热失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整形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东琪 《淮海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烧伤整形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行烧伤整形术治疗的623例烧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烧伤整形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烧伤整形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12%(7/623);单因素分析显示,... 目的:探讨烧伤整形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行烧伤整形术治疗的623例烧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烧伤整形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烧伤整形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12%(7/623);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术后抗生素使用种类≥2种、手术时间≥200 min、术区残留瘢痕、术后残余创面与烧伤整形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术前备皮时间、烧伤部位、住院时间与烧伤整形术后切口感染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术后抗生素使用种类≥2种、手术时间≥200 min、术区残留瘢痕、术后残余创面是烧伤整形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烧伤整形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与术后抗生素使用种类≥2种、手术时间≥200 min、术区残留瘢痕、术后残余创面有关,临床需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整形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后病理性瘢痕临床症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东琪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5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烧伤后病理性瘢痕临床症状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减轻病理性瘢痕症状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92例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烧伤相关情况、病理性瘢痕发生情况等相关信息。... 目的探讨烧伤后病理性瘢痕临床症状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减轻病理性瘢痕症状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92例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烧伤相关情况、病理性瘢痕发生情况等相关信息。之后依据患者出现的疼痛、瘙痒症状是否需要药物干预各自分为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筛选变量,最终获取烧伤后病理性瘢痕临床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瘙痒症状:需药物干预和无需药物干预组性别、吸烟史、瘢痕部位、饮食习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症状:需药物干预和无需药物干预组年龄、体质量指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有吸烟史、头面部瘢痕、辛辣饮食是影响烧伤后病理性瘢痕瘙痒症状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高龄、高体质量指数是影响烧伤后病理性瘢痕疼痛症状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结论瘙痒、疼痛为烧伤后病理性瘢痕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临床认为其发生与女性、有吸烟史、头面部瘢痕、辛辣饮食、高龄、高体质量指数关系密切,临床应重点关注高风险群体,予以对应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病理性瘢痕 临床症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