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状真菌原生质体技术研究(Ⅵ)——高脚小伞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东屏 张志光 陈作红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82-86,共5页
报道高脚小伞菌丝体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结果.多种因素影响原生质体的产量及再生率,在最适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可达2.54×106个/ml,再生率达23.6%,还对原生质体的活力及核数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 高脚小伞 原生质体 制备 再生 丝状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拟南芥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的cDNA克隆及体外表达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东屏 王道文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8-82,共5页
根据拟南芥基因组测序结果,用RT PCR的方法,克隆到3个可能的紫色酸性磷酸酶cDNA的序列(At PAP20,AtPAP21,AtPAP22),半定量PCR的结果表明,3个PAPs在细胞中都是组成型表达的.把PAPs的ORF分别与荧光蛋白基因序列和组氨酸标签融合,并在昆虫... 根据拟南芥基因组测序结果,用RT PCR的方法,克隆到3个可能的紫色酸性磷酸酶cDNA的序列(At PAP20,AtPAP21,AtPAP22),半定量PCR的结果表明,3个PAPs在细胞中都是组成型表达的.把PAPs的ORF分别与荧光蛋白基因序列和组氨酸标签融合,并在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得到表达,荧光信号分布在细胞质中,显示这3个基因的产物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 CDNA克隆 亚细胞定位 基因表达 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花纹鹅膏及其毒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志光 周素荣 +2 位作者 李常明 李东屏 张天晓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68-71,共4页
湖南省长沙县星沙镇14人误食了毒磨菇,导致9人死亡的种类为灰花纹鹅膏(AmanitafuligineaHongo),对该种形态特征和毒性进行了研究,纠正了国内有关该种形态特征和毒性报道的混乱现象和不确切之处.
关键词 灰花纹鹅膏 毒性 毒蘑菇 形态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真菌原生质体技术的研究(Ⅷ)——渗透压稳定剂对原生质体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志光 李东屏 +1 位作者 邹寿长 方芳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67-71,共5页
报道用五种无机盐和有机糖醇作渗透压稳定剂,对草菇、银丝菇、台湾根霉和黑曲霉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的影响.分离原生质体以KCl、NaCl和MgSO4等无机盐渗稳剂较有机糖醇效果好.KCl和蔗糖对四种真菌原生质体再生都有较好... 报道用五种无机盐和有机糖醇作渗透压稳定剂,对草菇、银丝菇、台湾根霉和黑曲霉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的影响.分离原生质体以KCl、NaCl和MgSO4等无机盐渗稳剂较有机糖醇效果好.KCl和蔗糖对四种真菌原生质体再生都有较好的效果.就浓度而言,分离原生质体0.6mol/LKCl、MgSO4、蔗糖和甘露醇对黑曲霉和台湾根霉都是最佳的浓度.草菇和银丝菇以0.4mol/L蔗糖或0.5mol/LKCl和MgSO4效果较好.渗透压稳定剂的种类和浓度不仅影响原生质体的数量而且影响原生质体的质量.0.6mol/LNaCl对台湾根霉和黑曲霉原生质体分离有好的效果,而对草菇和银丝菇效果就比较差.0.6mol/LKCl对草菇、银丝菇和台湾根霉原生质体再生有很好的效果,而对黑曲霉效果则相当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质体 渗透压稳定剂 丝状真菌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中MATE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平治 栾升 李东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06-910,共5页
多药和有毒化合物排出家族(Multidrug and Toxic Compound Extrusion,MATE)是一个新的次级转运蛋白家族,此类转运蛋白对氨基葡糖、阳离子染料、多种抗生素和药物有转运作用。拟南芥中的MATE基因家族是一个多基因家族,大概由56个成员构成... 多药和有毒化合物排出家族(Multidrug and Toxic Compound Extrusion,MATE)是一个新的次级转运蛋白家族,此类转运蛋白对氨基葡糖、阳离子染料、多种抗生素和药物有转运作用。拟南芥中的MATE基因家族是一个多基因家族,大概由56个成员构成,文章综述了拟南芥中MATE家族基因的研究进展,包括3个方面:第一是拟南芥中MATE家族成员的构成及主要特征;第二描述了转运蛋白的主要功能;第三分析了其功能多样的大致原因。此外,还展望了此家族研究的一些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突变体 MATE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真菌原生质体技术研究(V)──原生质体融合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志光 李东屏 方芳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4年第3期41-48,共8页
本文报道了台湾根霉、黑曲霉、米曲霉、草菇、银丝草菇和糙皮侧耳等,几种丝状真菌原生质体释放、再生和融合过程的形态学观察结果,并对其机制进行了讨论.原生质体释放有顶位、侧位和原位释放3种方式;原生质体分无核、单核、双核和... 本文报道了台湾根霉、黑曲霉、米曲霉、草菇、银丝草菇和糙皮侧耳等,几种丝状真菌原生质体释放、再生和融合过程的形态学观察结果,并对其机制进行了讨论.原生质体释放有顶位、侧位和原位释放3种方式;原生质体分无核、单核、双核和多核4种类型.原生质体的再生过程由壁的再生、修复和萌发3个阶段组成.原生质体萌发可成芽管状、念珠链状和3个以上方向分裂形成的不规则状.原生质体融合分为两个、3个和原生质体再融合3种类型,无核原生质体、原生质修复不完整、遗传物质不完全整合性和细胞壁合成机制不协调,是造成种间融合再生率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 真菌 原生质体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花纹鹅膏的毒素及毒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常明 李东屏 +1 位作者 张志光 周素荣 《食用菌学报》 1998年第2期53-56,共4页
用抑酶法测定灰花纹鹅膏(Amanita fuliginea)子实体内的毒素,结果表明,灰花纹鹅膏菌所含毒素与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所含毒素相近。小白鼠肌肉注射毒性试验表明,每只小白鼠注射1ml浓度为0.05g/ml的灰花纹鹅膏菌子实体水提液,6h内... 用抑酶法测定灰花纹鹅膏(Amanita fuliginea)子实体内的毒素,结果表明,灰花纹鹅膏菌所含毒素与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所含毒素相近。小白鼠肌肉注射毒性试验表明,每只小白鼠注射1ml浓度为0.05g/ml的灰花纹鹅膏菌子实体水提液,6h内被测小白鼠全部死亡;若注射浓度在0.01g/ml以下,小白鼠有中毒症状而无死亡,说明该菌是一种剧毒鹅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灰花纹鹅膏 鹅膏菌毒素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叶卷曲突变体lcd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8
作者 周继业 袁玉菊 +4 位作者 顾佳宁 于峰 田连福 朱俊林 李东屏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100,共5页
对拟南芥叶卷曲突变体lcd的表型观察表明:在幼苗期,从第一片真叶开始叶片向下卷曲,且叶张角变大;在莲座叶成熟后,与野生型相比,叶片尖端较钝,基部较宽,叶柄较短.通过遗传分析得知该突变为隐性单基因突变.采用图位克隆技术,将该突变基因... 对拟南芥叶卷曲突变体lcd的表型观察表明:在幼苗期,从第一片真叶开始叶片向下卷曲,且叶张角变大;在莲座叶成熟后,与野生型相比,叶片尖端较钝,基部较宽,叶柄较短.通过遗传分析得知该突变为隐性单基因突变.采用图位克隆技术,将该突变基因初步定位于拟南芥的第3号染色体上,且与分子标记GAPAB紧密连锁.该研究为克隆该基因和阐明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lcd突变体 叶卷曲 图位克隆 SS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锚蛋白ANK20基因表达模式 被引量:3
9
作者 韦里俊 周继业 +2 位作者 陈松 吴利民 李东屏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2,共4页
锚蛋白能介导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细胞的生命进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对拟南芥锚蛋白基因家族成员ANK20基因的表达模式及亚细胞定位进行了研究.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ANK20基因主要在根、叶和花组织中表达.启动子活性分析显示,GUS... 锚蛋白能介导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细胞的生命进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对拟南芥锚蛋白基因家族成员ANK20基因的表达模式及亚细胞定位进行了研究.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ANK20基因主要在根、叶和花组织中表达.启动子活性分析显示,GUS主要在根、叶和花中显色,与半定量PCR的结果一致.GUS结果还显示,ANK20主要在较老的根、叶缘和花茎中表达.亚细胞定位的结果表明,ANK20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该研究为揭示ANK20基因的功能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蛋白 表达模式 RT-PCR GFP G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GA3ox通过合成不同活性GA调控水稻育性及株高 被引量:6
10
作者 郝小花 胡爽 +6 位作者 赵丹 田连福 谢子靖 吴莎 胡文俐 雷晗 李东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45-855,共11页
赤霉素(gibberellin,GA)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参与调控植物多种生长发育过程。GA生物合成通路已基本阐明,其中赤霉素3β羟化酶(gibberellin 3β-hydroxylase,GA3ox)是多种活性GA合成的关键酶。水稻中有2个GA3ox基因(OsGA3ox1和OsGA3ox2),... 赤霉素(gibberellin,GA)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参与调控植物多种生长发育过程。GA生物合成通路已基本阐明,其中赤霉素3β羟化酶(gibberellin 3β-hydroxylase,GA3ox)是多种活性GA合成的关键酶。水稻中有2个GA3ox基因(OsGA3ox1和OsGA3ox2),其生理功能虽有初步研究,但它们在合成活性GA调控水稻发育过程中是如何分工协作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技术获得基因编辑突变体ga3ox1和ga3ox2,发现ga3ox1花粉育性显著下降,而ga3ox2株高显著变矮,表明OsGA3ox1是花粉正常发育必需的,而OsGA3ox2是茎叶伸长必需的。组织表达分析表明,OsGA3ox1主要在未开的花中表达,OsGA3ox2主要在未伸长的叶中表达。进一步对野生型(WT)和两个ga3ox突变体未开的花、未伸长的叶及根中的GA进行检测分析,发现OsGA3ox1在花中催化GA9形成GA7与花粉育性密切相关;OsGA3ox2在未伸长的叶中催化GA20形成GA1调控株高;OsGA3ox1在根中催化GA19形成GA20,调控GA3的生成。总之,OsGA3ox1和OsGA3ox2响应发育信号,在不同组织分工协作合成内源GA,调控水稻生长和发育。本研究为阐明OsGA3ox1和OsGA3ox2在GA生物合成中的作用以及深入理解OsGA3ox的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赤霉素 赤霉素3β羟化酶基因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LRR-RLK亚家族基因At1g09970突变体鉴定及表型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立琳 邓沛怡 +2 位作者 陈奇辉 栾升 李东屏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0-83,共4页
LRR-RLK是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家族(RLK)中最大的亚家族.该亚家族基因在调控植物体生长发育和抗逆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t1g09970是LRR-RLK亚家族成员.通过PCR和RT-PCR在DNA和RNA水平上筛选鉴定At1g09970对应的T-DNA插入失活的突变体.对... LRR-RLK是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家族(RLK)中最大的亚家族.该亚家族基因在调控植物体生长发育和抗逆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t1g09970是LRR-RLK亚家族成员.通过PCR和RT-PCR在DNA和RNA水平上筛选鉴定At1g09970对应的T-DNA插入失活的突变体.对萌发和萌发后阶段进行突变体的表型分析结果表明,At1g09970突变体在萌发后对NaCl敏感,暗示该基因与植物的抗盐胁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1 g09970 LRR-RLK NACL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籽粒低镉蛋白LCD互作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郝小花 戴佳利 +3 位作者 暨文劲 黄丹 李东屏 田连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29,共9页
水稻低镉基因(Low cadmium,LCD)参与水稻籽粒镉(Cd)的积累,筛选与LCD互作的蛋白有利于揭示LCD介导的籽粒Cd积累调控的分子机制。以粳稻日本晴为试验材料构建酵母双杂交膜系统和核系统cDNA文库,以LCD为诱饵蛋白,分别进行膜系统和核系统筛... 水稻低镉基因(Low cadmium,LCD)参与水稻籽粒镉(Cd)的积累,筛选与LCD互作的蛋白有利于揭示LCD介导的籽粒Cd积累调控的分子机制。以粳稻日本晴为试验材料构建酵母双杂交膜系统和核系统cDNA文库,以LCD为诱饵蛋白,分别进行膜系统和核系统筛选,获得29个与LCD互作的候选蛋白,并对这些基因进行gene ontology(GO)注释分析。进一步通过一对一互作验证,获得21个互作蛋白,包括膜系统蛋白16个,核系统蛋白5个,其中,6个蛋白与物质转运相关,5个蛋白与植物耐逆相关,4个蛋白与植物发育响应相关,6个蛋白与细胞生理代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LCD 低镉 酵母双杂交 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生菌根真菌鳞柄白毒鹅膏减数分裂和担孢子形成的细胞核行为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豫 张志光 李东屏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79-82,共4页
利用双苯并咪唑 (Hoechst332 58)染色法对鳞柄白毒鹅膏减数分裂和孢子形成的各个时期进行了观察 ,并且通过对减裂各期的反复观察 ,认为鳞柄白毒鹅膏的染色体数目 (n =5)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子核 ,对应形成四个单核担孢子 ,然后核在担孢子... 利用双苯并咪唑 (Hoechst332 58)染色法对鳞柄白毒鹅膏减数分裂和孢子形成的各个时期进行了观察 ,并且通过对减裂各期的反复观察 ,认为鳞柄白毒鹅膏的染色体数目 (n =5)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子核 ,对应形成四个单核担孢子 ,然后核在担孢子中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柄白毒鹅膏 减数分裂 染色体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锚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利民 李东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11,共5页
锚蛋白重复序列模体是生物体内最普遍的蛋白质序列模体之一,在多种细胞活动中主要介导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锚蛋白参与植物信号传导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锚蛋白重复序列模体 结构城 蛋白质相互作用 防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细胞核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素荣 张志光 李东屏 《中国食用菌》 1995年第1期13-14,共2页
通过对双核期香菇菌丝体24hr的观察,我们发现了香菇菌丝细胞核有四个分裂高峰期:即2:30~3':30;8:30~10:30;16:00~17:00;20:30~21:30。其中8:30~10:30为最大的核分裂高峰... 通过对双核期香菇菌丝体24hr的观察,我们发现了香菇菌丝细胞核有四个分裂高峰期:即2:30~3':30;8:30~10:30;16:00~17:00;20:30~21:30。其中8:30~10:30为最大的核分裂高峰期,20:30~21:30为最小的核分裂高峰期。在观察中我们还发现香菇细胞核进行有丝分裂时香菇染色体数是8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细胞核 染色体 核分裂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