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某高磷钒矿浸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朱军
王毅
李欣
李营生
李世禄
-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学院
-
出处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7-259,269,共4页
-
文摘
以西北地区某高磷钒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湿法提钒原矿直接硫酸浸出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了直接酸浸的最佳工艺条件:浸出温度90℃、液固体积质量比2:1、浸出时间6h、H2SO4质量浓度250g/L、矿石粒度小于0.175mm。在此条件下,钒浸出率为90.72%~92.56%。
-
关键词
钒矿石
直接酸浸
钒
-
Keywords
vanadium ore
direct acid leaching
vanadium
-
分类号
TF841.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
-
题名爆炸扩腔数值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28
- 2
-
-
作者
张建华
李世禄
王玉杰
李寿贵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窑街水泥厂
武汉科技大学
-
出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74-177,共4页
-
文摘
利用DYNA 2D有限元程序对封闭条件下岩石中的爆炸扩腔过程进行模拟。其结果与作者推得的腔体半径理论计算式计算的结果吻合得很好。并将该模拟方法和结果用于湖南和山东的一些工程中。实践结果表明 :该程序可用于深孔药壶爆破优化设计 ,不仅解决了生产中“爆扩药量靠经验 ,腔体体积难估算”的问题 ,而且减少了爆扩施工中的盲目性 。
-
关键词
爆炸扩腔
药壶爆破
数值模拟
DYNA-2D有限元
腔体半径理论
工程爆破
-
Keywords
springing blast
chamber blast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TD235.3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TD235.4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钻孔爆破中炮孔堵塞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6
- 3
-
-
作者
陆文
李世禄
张志呈
-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
窑街水泥厂
-
出处
《爆破器材》
EI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29,共4页
-
文摘
在爆破施工中 ,炮孔的堵塞问题常常被忽略。作者根据炸药爆炸对岩石介质的破坏作用过程 ,讨论了炮孔堵塞作用机理 ,并对有无堵塞的工程爆破实例进行了爆破效果比较 。
-
关键词
钻孔爆破
炮孔堵塞
堵塞
作用机理
-
Keywords
borehole firing,borehole stemming,stemming material
-
分类号
TD235.1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耦合装药扩腔半径的探讨
被引量:7
- 4
-
-
作者
张建华
李世禄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窑街水泥厂
-
出处
《爆破》
CSCD
2001年第2期4-7,共4页
-
文摘
从岩石的冲击压缩破坏机理出发 ,分析探讨了封闭条件下耦合装药爆炸扩腔的半径 ,并利用DYNA- 2 D有限元程序对软质板岩的耦合装药爆扩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 ,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吻合得较好 ,表明推导的理论公式是合理可行的。这一结果对于药壶爆破爆炸扩腔机理和规律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爆炸扩腔
药壶爆破
数值模拟
耦合装药
扩腔半径
压缩卷半径
空腔半径
扩腔机理
-
Keywords
springing blast
\ charge pattern
\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TD235.1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铅银阳极板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5
- 5
-
-
作者
李世禄
王正民
姚远
-
机构
陕西锌业公司商洛炼锌厂
-
出处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28,共3页
-
文摘
分析了湿法炼锌电解过程所用铅银阳极板腐蚀的特点,探索改进铅银阳极板生产工艺参数,提高阳极板制造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
关键词
湿法炼锌
阳极板
制造
工艺参数
-
Keywords
zinc hydrometallurgy
anode plate
manufacturing
process parameters
-
分类号
TF81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
-
题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最优化初探
- 6
-
-
作者
李世禄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93-96,共4页
-
文摘
语文教学改革涉及的课题是很多的,如语文教学观、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作文训练等等。考虑课堂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中占主要地位的经常性的形式。我在近一年多,对课堂教学结构最优化问题进行了一些摸索尝试,本文想就此谈谈我的粗浅体会。
-
关键词
结构最优化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基本教法
语文教学观
课堂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
教材内容
语文学科
得分率
语文知识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补正
- 7
-
-
作者
李世禄
-
出处
《语文建设》
1988年第4期45-47,共3页
-
文摘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文言文注释,大多言之有据,明白允当,但也并非尽如人意。有的注释过于简略,语焉不详,甚至含混不确;有的对学界歧见择一而从,失之武断;有的注语自相矛盾,明显有误。对此本文提出几点商榷意见,求教于编者和方家。一、“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课本注:“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矗,形容建筑物高高耸立的样子。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与此相同”。注语中“‘杳’,用法与此相同”一句含混不清。注的前一半,意译了全句。
-
关键词
阿房宫赋
《语文》
《楚辞章句》
古代散文
统编教材
清代散文选注
商榷意见
楚辞灯
林云铭
《上林赋》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米的回忆》中的“小米”有象征意义吗?
- 8
-
-
作者
李世禄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84-86,共2页
-
文摘
曹靖华同志《小米的回忆》一文,去年编入了四川省中学语文教材第八册。课文后面有一道练习:“‘小米’有什么象征意义?”对于这个习题,学生颇觉茫然,教师亦难以讲清楚。《小米的回忆》一文是否用了象征手法,“小米”有象征意义吗?对此,有必要研究一番。 象征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许多著名作家都用象征手法写过不朽之作,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白杨礼赞》即是。运用象征手法的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和描写的典型环境一般都是有明显寓意的。而《小米的回忆》却并没有这种特点。《小米的回忆》这个题目就是从小米引起的回忆的意思。此文原名叫《小米加步枪》。
-
关键词
小米
象征意义
象征手法
小米加步枪
石笼
回忆童年
延安精神
鲁迅
《白杨礼赞》
枪杆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林道静的成长与林红
- 9
-
-
作者
李世禄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1期82-86,共5页
-
文摘
(一)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林红和林道静》一课,是从杨沫同志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节选的。《青春之歌》是新中国成立后产生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它从1958年初问世以来,就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的喜爱,成为流行最广泛的现代作品之一。这部小说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北京一批青年爱国学生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到一九三五年“一二·九”这一历史大风暴中所进行的顽强斗争。当时,日本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东北已经沦陷,华北危在旦夕。蒋介石反动派对日寇的侵略却采取“绝对不抵抗”政策,节节退让,卖国投降。
-
关键词
林红
林道静
定县农村
小资产阶级
反动派
革命者
战士
敌人
大风暴
蒋介石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