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M带谱时空特性测量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三伟 冯杰 +3 位作者 缪文勇 丁永坤 王耀梅 唐道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3-17,共5页
给出了金M带发射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用晶体配软X光条纹相机测得三倍频激光与金平面靶相互作用金M带发射的时间尺度:EL=46J,τ=571ps时,金M带发射持续时间(FWHM)~850ps。用狭缝配晶体谱仪测得金M带... 给出了金M带发射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用晶体配软X光条纹相机测得三倍频激光与金平面靶相互作用金M带发射的时间尺度:EL=46J,τ=571ps时,金M带发射持续时间(FWHM)~850ps。用狭缝配晶体谱仪测得金M带发射的空间尺度:λ=1.06μm,EL=106J,τ=550ps时,金M带发射的空间尺度(FWHM)为57μm;λ=0.35μm,EL=25~38J,τ=480~570ps时,金M带发射的空间尺度(FWHM)为27~39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M带谱 时间分辨 晶体谱仪 空间分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和C_8H_8的激光烧蚀深度测量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三伟 冯杰 +1 位作者 王耀梅 于燕宁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叙述了采用时间积分的晶体谱仪探测不同发次衬底元素离子谱线强度的相对变化外推激光烧蚀深度的方法,获取了Al和C8H8的激光烧蚀深度,进而推出了Al和C8H8的质量烧蚀速率和烧蚀压。
关键词 激光烧蚀 质量烧蚀速率 平面层靶 激光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靶电子温度空间分布实验诊断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三伟 陈波 +5 位作者 丁耀南 杨家敏 王耀梅 丁永坤 王红斌 唐道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67-470,共4页
电子温度是ICF研究中最基本的物理参数,对于了解激光吸收、X光转换和辐射输运等物理过程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在星光Ⅱ装置(0.35μm,70J,700ps)上,采用空间分辨晶体谱仪从发泡铝平面靶切向方向观测,测得了铝平面靶沿激光轴向方向发射的... 电子温度是ICF研究中最基本的物理参数,对于了解激光吸收、X光转换和辐射输运等物理过程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在星光Ⅱ装置(0.35μm,70J,700ps)上,采用空间分辨晶体谱仪从发泡铝平面靶切向方向观测,测得了铝平面靶沿激光轴向方向发射的空间分辨线谱,理论上采用日冕模型计算,二者配合给出了铝靶电子温度空间分布0.4keV~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温度 铝靶 ICF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腔LEH堵孔实验研究取得新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三伟 郭亮 +9 位作者 李琦 李欣 胡昕 曹柱荣 侯立飞 王峰 杨家敏 江少恩 丁永坤 张保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共3页
在神光Ⅲ主机激光装置上,采用单端带激光注入孔(LEH)的桶状黑腔,利用极区分幅相机和极区附近X光条纹相机获得黑腔内壁附近和LEH附近等离子体的X射线发射时空演化图像,进而研究LEH堵孔特性。X光图像清晰地展示了激光光斑移动、LEH附近等... 在神光Ⅲ主机激光装置上,采用单端带激光注入孔(LEH)的桶状黑腔,利用极区分幅相机和极区附近X光条纹相机获得黑腔内壁附近和LEH附近等离子体的X射线发射时空演化图像,进而研究LEH堵孔特性。X光图像清晰地展示了激光光斑移动、LEH附近等离子体缩孔和堵孔过程,为优化LEH尺寸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腔 等离子体 激光注入孔 堵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激光烧蚀平面靶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三伟 冯杰 +8 位作者 丁永坤 温树槐 何海恩 丁耀南 成金秀 王大海 郑志坚 杨向东 程新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4-210,共7页
此文叙述了采用晶体谱仪和X射线条纹相机等探测器测量平面靶强激光烧蚀参数的方法 ,给出了铝平面靶和碳氢平面靶的质量烧蚀速率和烧蚀压。实验结果与收集到的国外数据进行了比较 ,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同时探索了金平面靶强激光烧蚀... 此文叙述了采用晶体谱仪和X射线条纹相机等探测器测量平面靶强激光烧蚀参数的方法 ,给出了铝平面靶和碳氢平面靶的质量烧蚀速率和烧蚀压。实验结果与收集到的国外数据进行了比较 ,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同时探索了金平面靶强激光烧蚀参数的实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蚀 质量烧蚀速率 平面层靶 I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聚变靶物理实验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6
作者 丁永坤 江少恩 +15 位作者 刘慎业 杨家敏 李三伟 黄天晅 缪文勇 张继彦 王哲斌 杨冬 王峰 曹柱荣 李志超 杨正华 陈伯伦 张惠鸽 张保汉 陈晓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077-3081,共5页
美国在国家点火攻关计划(NIC)的实施尽管未能实现点火目标,但建立了前所未有的点火靶物理精密实验能力,深化了点火靶物理认识,进一步明确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利用神光Ⅱ和神光Ⅲ原型装置条件,围绕黑腔等离子... 美国在国家点火攻关计划(NIC)的实施尽管未能实现点火目标,但建立了前所未有的点火靶物理精密实验能力,深化了点火靶物理认识,进一步明确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利用神光Ⅱ和神光Ⅲ原型装置条件,围绕黑腔等离子体能量学和内爆动力学开展实验与诊断技术研究,部分关键诊断技术取得突破,精密的实验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丰富的配套实验结果在深化靶物理认识和校验数值模拟程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核聚变 实验物理 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条纹相机时间扫描性能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哲斌 杨冬 +11 位作者 张惠鸽 章欢 蒋小华 王传珂 况龙钰 刘永刚 朱托 彭晓世 张琛 刘浩 李志超 李三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36-1840,共5页
对相机全屏扫速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基于相机整体的平均扫速及扫速非线性处理扫描时间的传统方法不能反映相机空间畸变现象,并且扫速非线性放大了数据处理不确定度,从而降低了相机应用价值。建立了一套基于全屏扫速及扫速不确定度... 对相机全屏扫速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基于相机整体的平均扫速及扫速非线性处理扫描时间的传统方法不能反映相机空间畸变现象,并且扫速非线性放大了数据处理不确定度,从而降低了相机应用价值。建立了一套基于全屏扫速及扫速不确定度的扫描时间精细处理方法,它自洽消除了相机的空间畸变和扫速非线性的系统性影响。开展了理论分析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精细处理方法很容易使扫描时间数据处理相对不确定度降低到1%以内,显著提高了条纹相机时间扫描精度和应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聚变 光学条纹相机 扫速 时间扫描 空间畸变 扫速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时间分辨辐射温度测量技术 被引量:9
8
作者 易荣清 李三伟 +4 位作者 江少恩 杜华冰 崔延莉 孙可煦 何小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5-968,共4页
通过对影响测量辐射温度时间分辨因素的研究,得出影响测量时间分辨的主要因素是系统的偏压、电缆的长度与带宽、衰减头的带宽和示波器的带宽与采样率。通过提高系统的偏压(3 kV)、缩短电缆的长度(2 m)、使用高带宽的衰减头(18 GHz)和高... 通过对影响测量辐射温度时间分辨因素的研究,得出影响测量时间分辨的主要因素是系统的偏压、电缆的长度与带宽、衰减头的带宽和示波器的带宽与采样率。通过提高系统的偏压(3 kV)、缩短电缆的长度(2 m)、使用高带宽的衰减头(18 GHz)和高带宽(6 GHz)和2×1010/s采样率的示波器,在Silex-Ⅰ激光装置上进行系统的时间分辨测量,系统的上升时间为130 ps,时间分辨为215 ps。利用该系统,在上海神光Ⅱ装置开展的实验中,时间分辨好于215 ps,观测到了激光脉冲调整后辐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温度 时间分辨 Silex-Ⅰ 神光Ⅱ激光装置 脉冲整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光Ⅲ原型受激拉曼与受激布里渊散射份额测量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志超 张小丁 +7 位作者 杨冬 郑坚 刘慎业 丁永坤 李三伟 蒋小华 王哲斌 章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91-1895,共5页
激光注入率测量是黑腔耦合效率测量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通过散射光测量来实现。在神光Ⅲ原型激光装置上进行的黑腔物理实验中,利用PIN探头阵列进行了散射光角分布测量。通过拟合分析,发现原型装置上激光等离子体非线性相互作用较神... 激光注入率测量是黑腔耦合效率测量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通过散射光测量来实现。在神光Ⅲ原型激光装置上进行的黑腔物理实验中,利用PIN探头阵列进行了散射光角分布测量。通过拟合分析,发现原型装置上激光等离子体非线性相互作用较神光Ⅱ装置要强,其中受激拉曼份额在10%量级,受激布里渊散射在20%量级。将由此评估的激光靶耦合效率代入辐射温度定标率公式中,得出的辐射温度值与实验中Dante测量值符合较好,说明对参量过程份额的评估具有一定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受激布里渊散射 受激拉曼散射 能量耦合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ns,351nm激光黑腔靶受激Raman散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传珂 蒋小华 +5 位作者 刘慎业 况龙钰 王哲斌 刘永刚 李三伟 李文洪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13-1116,共4页
介绍了在神光Ⅱ装置上开展的长脉冲2 ns,351 nm激光与黑腔靶相互作用的实验,报道了受激Raman散射光时间分辨谱图及能量测量的实验结果。长脉冲2 ns激光注入小腔靶(700μm×1 250μm)时,激光辐照缝靶产生的SRS光能量是激光与全腔... 介绍了在神光Ⅱ装置上开展的长脉冲2 ns,351 nm激光与黑腔靶相互作用的实验,报道了受激Raman散射光时间分辨谱图及能量测量的实验结果。长脉冲2 ns激光注入小腔靶(700μm×1 250μm)时,激光辐照缝靶产生的SRS光能量是激光与全腔靶作用产生的SRS光能量的1.3倍。在2 ns激光与不同尺寸黑腔靶作用的情况下,激光辐照小腔靶产生的SRS光能量比标准腔靶(800μm×1 350μm)产生的SRS光能量高1.6倍。由于激光功率密度下降,2 ns激光打靶SRS散射光要弱于短脉冲1 ns激光打靶,但持续时间稍长。实验结果表明:长脉冲2 ns激光与标准腔靶相互作用时,等离子体“堵腔效应”比较严重,标准腔靶尺寸不再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受激Raman散射 腔靶 堵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间接驱动冲击波实验测量 被引量:8
11
作者 彭晓世 李三伟 +2 位作者 安竹 蒋小华 刘永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1-745,共5页
在神光Ⅱ高功率激光装置上,利用光学条纹相机观测台阶靶背面的冲击波加热发光,对样品中冲击波的平面性和冲击波速度进行了测量。通过冲击波法测得的腔内辐射温度与软X光能谱仪的测量结果一致,验证了冲击波速度测量的可信度。实验结果表... 在神光Ⅱ高功率激光装置上,利用光学条纹相机观测台阶靶背面的冲击波加热发光,对样品中冲击波的平面性和冲击波速度进行了测量。通过冲击波法测得的腔内辐射温度与软X光能谱仪的测量结果一致,验证了冲击波速度测量的可信度。实验结果表明:在8路能量各为260 J、波长为351 nm的激光注入腔靶时,激光间接驱动的冲击波阵面在288μm范围内平面性较好,Al样品中的冲击波速度为3.15×106cm/s,对应的冲击波压力为1.66×1012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状态方程 平面性 辐射温度 腔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光Ⅱ激光装置的全口径背向散射测量系统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传珂 蒋小华 +4 位作者 王哲斌 刘永刚 李三伟 李文洪 刘慎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96-1900,共5页
报道了基于神光Ⅱ激光装置的全口径背向散射测量系统。系统通过激光聚焦透镜收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散射光;两个热能量卡计分别测量波长348~354 nm范围的受激布里渊散射和波长400~700 nm范围的受激拉曼散射产生的散射光。该... 报道了基于神光Ⅱ激光装置的全口径背向散射测量系统。系统通过激光聚焦透镜收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散射光;两个热能量卡计分别测量波长348~354 nm范围的受激布里渊散射和波长400~700 nm范围的受激拉曼散射产生的散射光。该系统可以测量散射光的能量、功率和光谱图像,提供优于0.5 nm光谱分辨和10 ps时间分辨的光谱物理信息。同时采用PIN二极管阵列对聚焦透镜外侧附近的近背向散射光信息进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径背向散射 激光等离子体 受激布里渊散射 受激拉曼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金等离子体谱中3d-5f、3p-5s跃迁子阵计算 被引量:6
13
作者 程新路 刘小红 +3 位作者 杨向东 王红斌 李三伟 郑志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3-87,共5页
激光金等离子体M带0.346~0.372nm范围内精细结构谱,是金等离子体的类Co、类Ni、类Cu、类Zn离子的3d-5f、3p-5s跃迁子阵形成的。在自旋轨道劈裂阵模型下,对平均波长在该范围内的各子阵的主要特征参数... 激光金等离子体M带0.346~0.372nm范围内精细结构谱,是金等离子体的类Co、类Ni、类Cu、类Zn离子的3d-5f、3p-5s跃迁子阵形成的。在自旋轨道劈裂阵模型下,对平均波长在该范围内的各子阵的主要特征参数如平均波长、半高宽和总跃迁强度进行详细计算,得到与实验测量基本一致的结果,可用于等离子体的精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轨道 劈裂阵模型 子阵 等离子体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光Ⅲ原型黑腔物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冬 李三伟 +15 位作者 李志超 郭亮 易荣清 王哲斌 蒋小华 王峰 彭晓世 杨志文 陈韬 詹夏宇 邹士阳 张桦森 赵益清 霍文义 李欣 郝亮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5-128,共14页
总结了在神光Ⅲ原型激光装置上开展的一系列黑腔物理实验研究,从多个方面研究了黑腔内部等离子体状态和辐射场特性。用真空黑腔能量学研究获得了散射光、辐射温度和不同能段辐射流份额的定标规律,从能量学角度梳理和分析了整个激光黑腔... 总结了在神光Ⅲ原型激光装置上开展的一系列黑腔物理实验研究,从多个方面研究了黑腔内部等离子体状态和辐射场特性。用真空黑腔能量学研究获得了散射光、辐射温度和不同能段辐射流份额的定标规律,从能量学角度梳理和分析了整个激光黑腔相互作用过程。通过对黑腔中充入低密度低Z气体抑制了腔壁等离子体运动,明显减少了可能造成靶丸预热的金M带辐射流(1.6-4.4keV)份额。针对黑腔内部不同区域等离子体,研究了光斑区等离子体的运动,分析了其与电子热传导限流因子的关系;研究了冕区等离子体的运动,分析了不同充气等离子体条件对其的影响;在同一发次实验中同时测量了光斑区与再发射区的辐射流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聚变 间接驱动 黑腔物理 能量学 辐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分辨跃迁阵模型下类镍金离子M带谱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向东 刘小红 +3 位作者 程新路 王红斌 李三伟 郑志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53-257,共5页
用不可分辨跃迁阵模型(UTAmodel)计算类镍金(Au51+)谱中8个跃迁阵的特征参数:平均波数(kav)、半宽度(FWHM)、总强度(W)和谱线数(L)。利用高斯分布线型,根据各个阵的总强度进行叠加,得到了在总体... 用不可分辨跃迁阵模型(UTAmodel)计算类镍金(Au51+)谱中8个跃迁阵的特征参数:平均波数(kav)、半宽度(FWHM)、总强度(W)和谱线数(L)。利用高斯分布线型,根据各个阵的总强度进行叠加,得到了在总体上与实验相一致的结果,使得在实验中对金M带谱进行时间或空间的高分辨率测量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镍金离子 光谱 不可分辨跃迁阵 平均波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驱动冲击波速度被动式测量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哲斌 蒋小华 +10 位作者 李三伟 张惠鸽 况龙钰 王传珂 刘永刚 于瑞珍 彭晓世 杨冬 章欢 李志超 张继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5-380,共6页
在神光Ⅱ和神光Ⅲ原型装置上采用了辐射驱动冲击波速度被动式测量技术,对冲击波发光图像信噪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靶室内杂散光比冲击波信号至少强4个量级以上,是影响信噪比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了信噪比控制技术,通过... 在神光Ⅱ和神光Ⅲ原型装置上采用了辐射驱动冲击波速度被动式测量技术,对冲击波发光图像信噪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靶室内杂散光比冲击波信号至少强4个量级以上,是影响信噪比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了信噪比控制技术,通过电磁屏蔽优化,采用了基于光触发的快时间分辨测量技术,提高了冲击波速度测量精度。基于冲击波测量辐射温度,对辐射驱动冲击波速度被动式测量技术进行了考核。实验测量的冲击波发光图像清晰,数据信噪比及冲击波速度和物理预期一致,验证了技术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聚变 冲击波发光图像 冲击波速度测量 光学条纹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光Ⅱ长脉冲三倍频激光受激Raman散射能量角分布测量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传珂 况龙钰 +4 位作者 王哲斌 刘慎业 李文洪 李三伟 蒋小华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0-313,共4页
介绍了在神光Ⅱ装置上开展的长脉冲2ns三倍频激光与黑腔靶相互作用的实验。报道了采用PIN探测器阵列测量大角度受激Raman散射(SRS)角分布和采用激光卡计对背向SRS光能量积分测量的实验结果。相同实验条件下激光辐照缝靶产生的SRS光能量... 介绍了在神光Ⅱ装置上开展的长脉冲2ns三倍频激光与黑腔靶相互作用的实验。报道了采用PIN探测器阵列测量大角度受激Raman散射(SRS)角分布和采用激光卡计对背向SRS光能量积分测量的实验结果。相同实验条件下激光辐照缝靶产生的SRS光能量要强于激光与全腔靶作用产生的SRS光,小腔靶的SRS光能量要强于标准腔靶。对比长脉冲2ns及短脉冲1ns激光打靶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由于激光功率密度的下降,长脉冲激光打靶时SRS散射光能量要弱于短脉冲激光打靶。长脉冲2ns激光与标准腔靶相互作用时,等离子体堵腔比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受激Raman散射 PIN探测器 腔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中光学汤姆逊散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志超 赵航 +30 位作者 龚韬 李欣 杨冬 蒋小华 郑坚 刘永刚 刘耀远 陈朝鑫 李三伟 李琦 潘凯强 郭亮 理玉龙 徐涛 彭晓世 吴畅书 张桦森 郝亮 蓝可 陈耀桦 郑春阳 古培俊 王峰 蔡洪波 郑无敌 邹士阳 杨家敏 江少恩 张保汉 朱少平 丁永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2-65,共14页
当前,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在越来越接近点火的极端能量密度条件下,实验与模拟的偏离逐渐增大,一个关键原因是缺乏对黑腔等离子体状态及其影响黑腔能量学和内爆对称性的细致研究和判断。光学汤姆逊散射主动式、诊断精确、参数完备的优点,使... 当前,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在越来越接近点火的极端能量密度条件下,实验与模拟的偏离逐渐增大,一个关键原因是缺乏对黑腔等离子体状态及其影响黑腔能量学和内爆对称性的细致研究和判断。光学汤姆逊散射主动式、诊断精确、参数完备的优点,使之成为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黑腔等离子体状态参数精密诊断的标准方法。中国面向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光学汤姆逊散射实验技术的发展与神光系列激光装置的建设和在其上开展的物理实验紧密相关。近年来,四倍频汤姆逊散射实验技术在神光III原型和100 kJ激光装置上相继建立,部分实验结果不仅加深了对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靶物理的认识,还反映了实验条件对汤姆逊散射诊断的影响,促进了实验技术的精密化发展。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多支路汤姆逊散射、五倍频汤姆逊散射和超热相干汤姆逊散射等新技术,面向点火黑腔条件,大幅提升激光等离子体状态参数的诊断精度,开展新物理机制的探索和研究,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和其他高能量密度物理科学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光学汤姆逊散射 等离子体状态参数 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电子谱线法测量Mg/Al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空间分布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波 郑志坚 +2 位作者 丁永坤 李三伟 王耀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6-59,共4页
在“星光Ⅱ”激光装置上对Mg/Al混合材料埋点靶进行三倍频激光打靶实验,用空间分辨晶体谱仪测量靶材料发射的X光光谱,获取了示踪离子谱线实验数据。采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计算所需原子参数,并在局域热动平衡条件... 在“星光Ⅱ”激光装置上对Mg/Al混合材料埋点靶进行三倍频激光打靶实验,用空间分辨晶体谱仪测量靶材料发射的X光光谱,获取了示踪离子谱线实验数据。采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计算所需原子参数,并在局域热动平衡条件下建立了双示踪离子谱线强度比随电子温度的变化关系。在此基础上由双示陈元素等电子谱线法确定了Mg/AI混合材料埋点靶激光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温度空间分布 Mg/Al等离子体 X射线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光Ⅲ主机双束组激光间接驱动内爆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波 黄天晅 +11 位作者 李三伟 陈家斌 蒋炜 陈伯伦 蒲昱东 晏骥 景龙飞 李志超 唐琦 宋仔峰 詹夏雨 江少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4-129,共6页
在神光Ⅲ主机装置上,利用已经建成的两个激光束组,开展了激光间接驱动内爆物理磨合实验,是神光Ⅲ主机装置首次出中子实验。实验采用1400μm×2100μm黑腔,500μm的塑料靶丸充1 MPa的DD燃料,激光从黑腔两端55°注入。实验获... 在神光Ⅲ主机装置上,利用已经建成的两个激光束组,开展了激光间接驱动内爆物理磨合实验,是神光Ⅲ主机装置首次出中子实验。实验采用1400μm×2100μm黑腔,500μm的塑料靶丸充1 MPa的DD燃料,激光从黑腔两端55°注入。实验获得的最高中子产额为9.7×108。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黑腔的耦合效率约为50%;使用的黑腔偏长,靶丸被压缩为"薄饼形";中子产额和激光能量正相关;中子发射峰值时刻主要依赖于烧蚀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光Ⅲ主机 内爆实验 中子 峰值时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