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输用聚乙烯醇/丙烯酸接枝共聚共混物抑尘剂的制备及特性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万捷 陈庆柏 李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77-1181,共5页
根据煤炭等矿物散料的露天运输和储存的特点,通过接枝共聚的方法制备聚乙烯醇(PVA)/丙烯酸(AA)接枝共聚共混物,然后向接枝共聚共混物中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渗透剂等,得到一种运输用抑尘剂液体。通过FT-IR和DSC对产物结构进行了分析... 根据煤炭等矿物散料的露天运输和储存的特点,通过接枝共聚的方法制备聚乙烯醇(PVA)/丙烯酸(AA)接枝共聚共混物,然后向接枝共聚共混物中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渗透剂等,得到一种运输用抑尘剂液体。通过FT-IR和DSC对产物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抑尘剂的毒理性、耐酸性、耐碱性、对煤质影响以及表面固化层的耐水性能、强度等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产物结构为一种PVA/AA接枝共聚共混物,由其所复配的抑尘剂无毒、无刺激性,不会对作业人员产生有害影响;固化层具有一定的韧性、耐酸性、耐碱性和耐雨水性能,并且喷淋抑尘剂后对煤质不会产生影响。使用该抑尘剂能够避免煤炭等在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和损失,达到较好的抑尘效果,净化了大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丙烯酸 抑尘剂 扬尘污染 固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照射下光敏引发丙烯酰胺聚合动力学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万捷 李春 陈庆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共4页
以2,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V-50)为光敏引发剂,丙烯酰胺为原料,采用毛细管膨胀计法,研究了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动力学规律;在紫外光照射下探讨了单体浓度、光敏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对光敏引发丙烯酰胺(AM)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以2,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V-50)为光敏引发剂,丙烯酰胺为原料,采用毛细管膨胀计法,研究了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动力学规律;在紫外光照射下探讨了单体浓度、光敏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对光敏引发丙烯酰胺(AM)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1.21 kJ/mol,反应表观速率常数表达式为k=2.688×103exp(-21.21/RT),光敏引发AM聚合速率的动力学方程式表示为Rp=k[AM]1.088[I]0.4989,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动力学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计 光敏引发聚合 丙烯酰胺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沥青粉填充氯醋/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万捷 张腊 王志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70-873,共4页
以煤沥青粉为填充剂,与氯醋/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常温溶液共混,合成煤沥青粉填充的氯醋/聚氨酯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软化点的煤沥青粉、煤沥青粉平均粒径和质量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热失重(T... 以煤沥青粉为填充剂,与氯醋/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常温溶液共混,合成煤沥青粉填充的氯醋/聚氨酯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软化点的煤沥青粉、煤沥青粉平均粒径和质量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热失重(TG)测试手段,分析了煤沥青粉的微观颗粒形态对氯醋树脂/聚氨酯复合材料的作用机理,讨论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质量含量为10%~15%的高温煤沥青粉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电绝缘性能;煤沥青粉粒径愈小,力学性能愈高;在煤沥青粒径为125μm时,电绝缘性最佳;该复合材料初始分解温度为190℃,终止温度约在61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煤沥青粉的加入同时可起到黑色着色剂与光屏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粉 聚氨酯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引发AM/DAC共聚的竞聚率测定和序列分布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万捷 姚婷 郑玉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64,共4页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单体,2,2’-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V-50)为光敏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下进行水溶液聚合,采用Fineman-Ross、Kelen-Tudos及Yezrielev-Brokhina-Roskin法计算了单体竞聚率,得出光敏引发条件...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单体,2,2’-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V-50)为光敏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下进行水溶液聚合,采用Fineman-Ross、Kelen-Tudos及Yezrielev-Brokhina-Roskin法计算了单体竞聚率,得出光敏引发条件下,AM和DAC的竞聚率分别为2.2784和0.3836。分析了单体组成、共聚物瞬时组成随转化率变化的关系及共聚物主链的序列长度分布,得出采用AM起始物质的量比为0.8且总转化率在80%以下的合成工艺条件,可得到组成相对均一的AM/DAC共聚物。运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共聚物结构进行分析表征,表明所得聚合物是AM/DAC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光敏引发聚合 竞聚率 序列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沥青粉填充氯醋/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热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万捷 张腊 +2 位作者 王志忠 和涛 郭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6-139,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研究了煤沥青粉填充氯醋/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粘流温度及热分解特性,在氮气氛下以不同升温速率讨论并计算得热解动力学相关参数及热解速率经验方程式。结果表明,煤沥青粉填充氯醋...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研究了煤沥青粉填充氯醋/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粘流温度及热分解特性,在氮气氛下以不同升温速率讨论并计算得热解动力学相关参数及热解速率经验方程式。结果表明,煤沥青粉填充氯醋/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为-46℃,粘流温度为145℃,其耐热特性与氯醋/聚氨酯材料基本一致。该复合材料热降解分两阶段,活化能E为(97.9±1.1)kJ/mol(、229.8±3.9)kJ/mol,反应级数n为1.2和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粉 填料 氯醋/聚氨酯 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I-50型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万捷 林殷雷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57,62,共4页
利用MDI-50、聚醚多元醇和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扩链剂制备了MDI-50型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游离异氰酸酯基质量含量、聚醚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对MDI-50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 利用MDI-50、聚醚多元醇和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扩链剂制备了MDI-50型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游离异氰酸酯基质量含量、聚醚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对MDI-50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红外光谱(FTIR)及力学性能等测试方法对MDI-50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与TDI-80型聚氨酯弹性体相比较。结果表明:MDI-50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综合性能明显优于TDI-80型。MDI-50型弹性体的硬度、撕裂强度和抗拉强度都随预聚体游离-NCO质量含量的提高而增大,随聚醚多元醇软链段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减小,而断裂伸长率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I-50 聚氨酯弹性体 聚醚多元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型缩聚中过量分数对聚合度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万捷 赵彦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35-137,共3页
本文根据过量分子分数的定义,推导出了聚合度关系式:X_n=1/(1-P+Pq),它能够用于计算缩聚反应体系的聚合度,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并以实例阐明了该公式的正确性。该式简便、易于记忆,在缩聚反应中具有普遍意义。
关键词 线型缩聚 聚合度 过量 高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P(VC-VAc)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万捷 张腊 +1 位作者 邢志敏 王志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0,共4页
在聚氨酯预聚体制备中加入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通过液相熔融共混,在预聚体的固化反应中形成PU/P(VC-VA c)半互穿网络结构。探讨了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质量含量、混熔温度、共混时间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工... 在聚氨酯预聚体制备中加入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通过液相熔融共混,在预聚体的固化反应中形成PU/P(VC-VA c)半互穿网络结构。探讨了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质量含量、混熔温度、共混时间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产物组成及聚集态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复合材料表面电阻系数可达1015Ω以上,体积电阻系数达1014Ω.cm以上,极大地提高了聚氨酯的介电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强度 聚氨酯 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体模的制备及其介电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万捷 郝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82,共5页
关键词 微波体模 聚丙烯酰胺 介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络合物对丙烯酰胺溶液聚合的影响
10
作者 李万捷 李居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35-38,共4页
研究了未精制的丙烯酰胺(AM)水溶液在有机络合物存在下的溶液聚合,通过等离子光谱确定了原料中的杂质离子种类,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单体残留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有机络合物可抑制变价金属离子的链转移作... 研究了未精制的丙烯酰胺(AM)水溶液在有机络合物存在下的溶液聚合,通过等离子光谱确定了原料中的杂质离子种类,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单体残留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有机络合物可抑制变价金属离子的链转移作用,提高单体转化率和聚丙烯酰胺(PAM)的分子量,且絮凝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络合物 丙烯酰胺 溶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绩 李莉 +1 位作者 赵亚丽 李万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4-96,共3页
通过自制乳化剂利用相反转技术制备出了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在水性环氧固化剂中添加TiO2、滑石粉及助剂,然后与环氧树脂乳液混合形成水性环氧涂料。运用激光粒径分布仪、IR光谱仪、DSC和TG热分析法及SEM扫谱仪考察了环氧树脂乳液的粒径、... 通过自制乳化剂利用相反转技术制备出了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在水性环氧固化剂中添加TiO2、滑石粉及助剂,然后与环氧树脂乳液混合形成水性环氧涂料。运用激光粒径分布仪、IR光谱仪、DSC和TG热分析法及SEM扫谱仪考察了环氧树脂乳液的粒径、水性环氧涂料固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特征、涂层的耐温特性和填料对环氧涂层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环氧乳液粒径较小,分布较窄;红外光谱显示乳液中的环氧基和固化剂中的活泼氢发生了完全反应;所得水性环氧涂层耐热性能较好,填料粒子的加入能增韧环氧涂层,使涂层有良好的硬度、附着力、耐冲击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 水性环氧涂料 水性环氧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林芸 李万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36-139,共4页
将两性聚丙烯酰胺在钢厂综合废水及印染废水中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絮凝试验,讨论了不同阳离子度的两性聚丙烯酰胺及不同pH值对絮凝沉降的影响,并与其它类型的絮凝剂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两性聚丙烯酰胺具有独特的絮凝性能,絮凝效果... 将两性聚丙烯酰胺在钢厂综合废水及印染废水中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絮凝试验,讨论了不同阳离子度的两性聚丙烯酰胺及不同pH值对絮凝沉降的影响,并与其它类型的絮凝剂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两性聚丙烯酰胺具有独特的絮凝性能,絮凝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絮凝性能 絮凝剂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苯乙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亚丽 李莉 +2 位作者 李晓云 李绩 李万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27,共4页
以聚醚多元醇、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合成端基含双键的聚氨酯封端预聚体,再加入苯乙烯单体和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光敏引发剂,在紫外光照下以自由基共聚合方式合成聚氨酯/苯乙烯弹性体复合材料。研究了苯... 以聚醚多元醇、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合成端基含双键的聚氨酯封端预聚体,再加入苯乙烯单体和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光敏引发剂,在紫外光照下以自由基共聚合方式合成聚氨酯/苯乙烯弹性体复合材料。研究了苯乙烯单体用量、光照时间和引发剂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氨酯封端预聚体与苯乙烯单体质量比为10∶9,引发剂质量为苯乙烯单体的0.6%,紫外光固化3 h时,产物力学性能良好,且为无规共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苯乙烯 共聚合 紫外光固化 弹性体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金刚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莉 王宏斌 +1 位作者 姚亮 李万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9-81,101,共4页
以聚醚多元醇(N210)、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L-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和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E-300)等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型公路网裂快速维护复合材料。研究了液化MDI型预聚体与TDI型预聚体质量比、金刚砂和扩... 以聚醚多元醇(N210)、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L-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和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E-300)等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型公路网裂快速维护复合材料。研究了液化MDI型预聚体与TDI型预聚体质量比、金刚砂和扩链剂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复合材料与石料的粘附性能。通过IR和DSC讨论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变化和耐温性。结果表明:液化MDI型预聚体与TDI型预聚体质量比为0.6,金刚砂质量含量为15%,E-300质量含量为14%时,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为13.1MPa,冲击强度为4.8MPa,撕裂强度为26.5KN·m-1,抗压强度(变形10%)为22.9MPa,邵氏硬度为91A,复合材料与石料的粘附力5级,并且可以在-52-170℃温度范围内使用,经实际应用试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复合材料 沥青路面 力学性能 公路网裂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环氧固化剂合成因素及对环氧固化物的增韧作用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坤 李晓云 +4 位作者 李绩 牛浩 姚亮 王宏斌 李万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0-192,196,共4页
主要研究了游离异氰酸酯基团(—NCO)、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羟甲基丙烷(TMP)等因素变化对制备水性聚氨酯(WPU)环氧固化剂及其增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游离异氰酸酯基团用量为6.38%(wt,质量分数),二羟甲基丙酸用量为7%(wt,质量分... 主要研究了游离异氰酸酯基团(—NCO)、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羟甲基丙烷(TMP)等因素变化对制备水性聚氨酯(WPU)环氧固化剂及其增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游离异氰酸酯基团用量为6.38%(wt,质量分数),二羟甲基丙酸用量为7%(wt,质量分数),三羟甲基丙烷用量为3.4%(wt,质量分数),其余物料按理论计算量投料,所制得的WPU环氧固化剂对水性环氧树脂固化物具有良好的固化增韧作用,明显好于其他弹性材料,制得的水性环氧树脂固化物的表干时间≤2h,附着力达到1级,柔韧性为1mm,耐冲击强度(1kg·50cm)为无裂纹和无剥落,耐酸性(72h)为无泡,耐碱性(72h)为无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水性环氧树脂 增韧作用 环氧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碳化硅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志培 牛浩 李万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4-196,共3页
以低分子量聚酰胺为固化剂,对E-44型环氧树脂/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低分子量聚酰胺中的活泼氢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团的摩尔比为0.7,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用量为环氧树脂质量的20%,碳化硅用量为... 以低分子量聚酰胺为固化剂,对E-44型环氧树脂/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低分子量聚酰胺中的活泼氢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团的摩尔比为0.7,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用量为环氧树脂质量的20%,碳化硅用量为环氧树脂与低分子量聚酰胺总质量的50%时,其力学性能最佳,所得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以及冲击强度分别为13.7MPa、49.1kN/m和1.2kJ/m2,并对该复合材料的连续相固化物进行了红外、耐热性能以及动态力学性能的表征。对铺设环氧树脂/碳化硅复合材料彩色路面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固化剂 彩色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碳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海星 杜泽峰 +3 位作者 邱丽 李万捷 郭兴梅 刘旭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0-105,共6页
以葡萄糖、葡萄糖酸亚铁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原料,采用水热法结合退火处理制得磁性碳球。重点考察了水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对样品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 以葡萄糖、葡萄糖酸亚铁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原料,采用水热法结合退火处理制得磁性碳球。重点考察了水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对样品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振动磁强计等对所制备的磁性碳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葡萄糖溶液浓度0.1mol/L、葡萄糖酸亚铁质量浓度1.667g/L、CTAB质量浓度6.667g/L、温度170℃、时间12h时,得到了粒径尺寸均一、表面光滑、形貌规整、分散性良好并且具有一定铁磁性的碳球,其平均粒径约为600nm。此外,分析了磁性碳球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磁性碳球 制备条件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性水性环氧涂料的性能及表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亚妮 杨坤 +2 位作者 姚亮 王宏斌 李万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4-225,227,共3页
在水性环氧固化剂中加入自制含氟助剂及其他填料,与水性环氧乳液配制成双组分疏水性水性环氧涂料。讨论了自制含氟助剂的用量对疏水性水性环氧涂料涂层接触角等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法、热分析法和动态力学分析方法对水性环氧涂料... 在水性环氧固化剂中加入自制含氟助剂及其他填料,与水性环氧乳液配制成双组分疏水性水性环氧涂料。讨论了自制含氟助剂的用量对疏水性水性环氧涂料涂层接触角等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法、热分析法和动态力学分析方法对水性环氧涂料涂层固化过程中结构变化特征、涂层热稳定性和涂层耐化学试剂性等性能做了表征。结果表明:自制含氟助剂用量为2%,疏水性水性环氧涂料接触角显著提高,涂料固化反应完全,热稳定性和耐化学试剂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 疏水 含氟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敏引发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共聚反应的动力学
19
作者 陈嘉良 李万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8-31,共4页
单体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通过2,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V-50)引发,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合成P(AM-co-DMC)共聚物。通过毛细管膨胀计法测定了其反应动力学。随着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的升... 单体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通过2,2'-偶氮(2-脒基丙烷)二氢氯化物(V-50)引发,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合成P(AM-co-DMC)共聚物。通过毛细管膨胀计法测定了其反应动力学。随着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在控制低转化率的条件下,以Fineman-Ross、Kelen-Tudos及YezrielevBrokhina-Roskin法计算了单体竞聚率。得出了在紫外光与引发剂共同作用下,AM和DMC共聚单体的反应级数为2.2502,引发剂的反应级数为0.5032,反应活化能为38.1920kJ/mol,AM和DMC的竞聚率分别为2.3398和0.28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 动力学 竞聚率 紫外光 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峰阳 张海舰 +4 位作者 张井亮 杨子俊 高俊亮 姚亮 李万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9-251,256,共4页
以水性环氧树脂为改性剂,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考查了不同水性环氧树脂添加量下改性乳化沥青的物理性能,并结合抗滑复合封层材料的实际性能要求,确定了最佳添加量。同时,采用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热量法、热重分析法对水性环氧树脂改性... 以水性环氧树脂为改性剂,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考查了不同水性环氧树脂添加量下改性乳化沥青的物理性能,并结合抗滑复合封层材料的实际性能要求,确定了最佳添加量。同时,采用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热量法、热重分析法对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水性环氧树脂的添加量为30%时,改性后乳化沥青的硬度、附着力、剥离强度、拉拔强度和低温柔韧性都得到了大幅提高,耐热性和抗冻性也有明显的改善;红外光谱显示,水性环氧树脂和乳化沥青进行了理想的复合杂化。以该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为胶粘料完成的抗滑复合封层施工,经检测,路面的抗滑性能和防水性能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树脂 改性乳化沥青 抗滑复合封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