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一代地震区划图实施中的相关法律和政策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一行 赵凤新 《城市与减灾》 2016年第3期39-42,共4页
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以下简称GB 18306—2015)是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编制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的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依据。在实施中... 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以下简称GB 18306—2015)是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编制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的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依据。在实施中,有关建设工程的强制性标准应当与GB 18306—2015的要求相衔接,不同标准对同一内容要求不同时应采用最安全标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等主体不按标准履行职责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防要求 地震动参数 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地震区划图 工程抗震设防 农村民居 推荐性标准 设计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法律制度与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纪恩 李一行 陈平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44,共4页
日本是世界上较早建设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之一,也是目前地震预警工作取得减灾实效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国家。日本在积极进行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同时,也完善了相关的法律制度。我国建设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制度时,可以从中汲取其先进的立法经... 日本是世界上较早建设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之一,也是目前地震预警工作取得减灾实效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国家。日本在积极进行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同时,也完善了相关的法律制度。我国建设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制度时,可以从中汲取其先进的立法经验,为我所用。就日本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实践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信息发布 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灾害事故应急处置中的领导力困境与化解思路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一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50-52,共3页
重大灾害事故中的应急处置领导力包括应急决策力、组织协调力、应急感召力、沟通交流力等要素。应急处置领导力面临决策紧急性与正确性、保护自身与解救他人、急需人员稀缺与追随者损失或缺位、兼具信息需求者与信息供给者的困境。领导... 重大灾害事故中的应急处置领导力包括应急决策力、组织协调力、应急感召力、沟通交流力等要素。应急处置领导力面临决策紧急性与正确性、保护自身与解救他人、急需人员稀缺与追随者损失或缺位、兼具信息需求者与信息供给者的困境。领导者化解这些困境,必须决策既稳妥又果断,积极现实行动,协调各方利益,持续发布信息,适度表达情感,提升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重大灾害事故 应急处置 领导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受救援权”的确立与实现 被引量:2
4
作者 邢爱芬 李一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147,共7页
"受救援权"作为一种权利是由基本人权派生而来,是受灾人在发生灾害时的群体人权;对"受救援权"的需求产生于发生灾害时的救灾实践。目前,该项权利已被国际法律文件所确认,但尚未在国内法中确定下来。在国内法上确立&... "受救援权"作为一种权利是由基本人权派生而来,是受灾人在发生灾害时的群体人权;对"受救援权"的需求产生于发生灾害时的救灾实践。目前,该项权利已被国际法律文件所确认,但尚未在国内法中确定下来。在国内法上确立"受救援权"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灾难救援对于灾难发生国政府是一种义务,而非权利;在用尽本国救济且经由受灾国政府同意的条件下,外国和国际组织也可以加入救援行动。"受救援权"的实现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加强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灾害 受救援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5
作者 刘颖 +1 位作者 李一行 栾俊华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8-219,共2页
从分析秘书人才培养的要求入手,探索了秘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并主要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法、实验实训和考核模式四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秘书专业学生的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进而适应信... 从分析秘书人才培养的要求入手,探索了秘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并主要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法、实验实训和考核模式四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秘书专业学生的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进而适应信息社会对秘书专业人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 计算机类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