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冠脉微循环障碍对心衰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一昕
李树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8期677-680,共4页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分数受损,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5年生...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分数受损,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5年生存率和恶性肿瘤类似[1].目前全球约有3800万慢性心衰患者,发病率以每年50%的速率增加[2].各种原因引起心力衰竭的共同病理生理特点是心脏扩大,收缩与舒张功能降低,每搏量和射血分数降低及心排血量降低.常见的病因是原发性心肌损害(包括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炎和心肌病、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和心脏负荷过重(压力负荷过重、容量负荷过重).这些因素导致的心力衰竭最先发生的变化就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灌注不足,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肿胀的内皮细胞以及内皮突出部分直接阻塞毛细血管腔,从而导致微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
缺血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拔不抗剪连接新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
85
2
作者
聂建国
陶慕轩
+5 位作者
聂鑫
樊健生
张振学
汤洪雁
朱力
李一昕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4,58,共9页
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抗裂难题一直以来制约着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的发展。该文针对这一难题,从组合结构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抗拔不抗剪连接新技术,并研发相应的连接件构造形式,包括滑动式、T型和螺杆式。其中,螺杆式连接件构造简单、...
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抗裂难题一直以来制约着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的发展。该文针对这一难题,从组合结构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抗拔不抗剪连接新技术,并研发相应的连接件构造形式,包括滑动式、T型和螺杆式。其中,螺杆式连接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建议在工程中优先采用。节段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抗拔不抗剪新型连接件在几乎不削弱负弯矩区组合梁整体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的同时,可显著提高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抗裂性能。连接件性能试验还深入揭示了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的滑移和抗拔机理。抗拔不抗剪连接新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组合结构实际工程,解决其抗裂设计难题。抗拔不抗剪理念还可推广应用于提高桥梁上部结构的抗倾覆能力,为改善和加强结构整体牢固性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体系
抗裂
负弯矩区
抗拔不抗剪
抗倾覆
整体牢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冠脉微循环障碍对心衰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一昕
李树仁
机构
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
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一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8期677-680,共4页
文摘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分数受损,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5年生存率和恶性肿瘤类似[1].目前全球约有3800万慢性心衰患者,发病率以每年50%的速率增加[2].各种原因引起心力衰竭的共同病理生理特点是心脏扩大,收缩与舒张功能降低,每搏量和射血分数降低及心排血量降低.常见的病因是原发性心肌损害(包括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炎和心肌病、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和心脏负荷过重(压力负荷过重、容量负荷过重).这些因素导致的心力衰竭最先发生的变化就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灌注不足,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肿胀的内皮细胞以及内皮突出部分直接阻塞毛细血管腔,从而导致微循环障碍.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
缺血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Keywords
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Ischemic heart failure
Ventricular remodeling
分类号
R541.6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拔不抗剪连接新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
85
2
作者
聂建国
陶慕轩
聂鑫
樊健生
张振学
汤洪雁
朱力
李一昕
机构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4,58,共9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J09B01
2011BAJ09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38007)
文摘
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抗裂难题一直以来制约着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的发展。该文针对这一难题,从组合结构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抗拔不抗剪连接新技术,并研发相应的连接件构造形式,包括滑动式、T型和螺杆式。其中,螺杆式连接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建议在工程中优先采用。节段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抗拔不抗剪新型连接件在几乎不削弱负弯矩区组合梁整体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的同时,可显著提高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抗裂性能。连接件性能试验还深入揭示了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的滑移和抗拔机理。抗拔不抗剪连接新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组合结构实际工程,解决其抗裂设计难题。抗拔不抗剪理念还可推广应用于提高桥梁上部结构的抗倾覆能力,为改善和加强结构整体牢固性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组合结构体系
抗裂
负弯矩区
抗拔不抗剪
抗倾覆
整体牢固性
Keywords
composite structural system
cracking resistance
hogging moment region
uplift-restricted and slippermitted
overturn resistance
overall firmness
分类号
TU398.9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冠脉微循环障碍对心衰进展的影响
李一昕
李树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抗拔不抗剪连接新技术及其应用
聂建国
陶慕轩
聂鑫
樊健生
张振学
汤洪雁
朱力
李一昕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8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