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知力评估量表(SAUMD)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一云 季建林 翁史旻 《上海精神医学》 1996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的 将自知力评估量表(SAUMD)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病人。方法对111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治疗前后自知力评估。结果 1.SAUMD评分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症状分的差异,尤其以目前症状分的变化比较显著,而归因分治疗前后的变... 目的 将自知力评估量表(SAUMD)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病人。方法对111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治疗前后自知力评估。结果 1.SAUMD评分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症状分的差异,尤其以目前症状分的变化比较显著,而归因分治疗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SAUMD与临床医师对自知力的判断与阳性症状分评定相关性较高,而与阴性症状分评定相关性较差。3.在不同亚型精神分裂症病人之间,自知力评分对治疗的反应有显著差异。结论 精神病人的认知归因可能与预后有关。临床医师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重视病人阳性症状的改善外,还需注意阴性症状及认知归因方面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UMD 精神分裂症 自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拉法辛与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比较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一云 季建林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8-360,共3页
目的 探测文拉法辛与米氮平各自的临床药理特征。方法 将68例文拉法辛与52例米氮平按不同的年龄分成三组,小于18岁共26例为A组即少年儿童组(其中文拉法辛16例,米氮平10例),18~60岁共70例为B组即成人组(其中文拉法辛40例,米氮平30例),大... 目的 探测文拉法辛与米氮平各自的临床药理特征。方法 将68例文拉法辛与52例米氮平按不同的年龄分成三组,小于18岁共26例为A组即少年儿童组(其中文拉法辛16例,米氮平10例),18~60岁共70例为B组即成人组(其中文拉法辛40例,米氮平30例),大于60岁为C组即老年组共24例(共中文拉法辛组12例,米氮平组12例)。从药物的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后的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TESS等方面进行对照结果:显示文拉法辛在少年儿童组起效最快,症状改善时间最短,成人组次之,老年组相对时间最长,但应引起临床注意的是转躁仅发生于服用文拉法辛少年儿童组且发生比例高,占41.67%,排尿困难多出现在成人及老年组,分别占2.5%及16.67%;而米氮平在老年患者中起效最快,症状改善时间最短,成年人次之,少年儿童改善时间相对最长,但需注意的是米氮平引起的低血压及癫痫失神发作仅出现在老年组,分别占8.33%及16.67%,治疗后的HAMD总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米氮平在体重减轻、睡眠障碍两项因子分下降明显,而文拉法辛相对于迟缓、绝望感的因子分的下降更突出,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日夜变化因子分的改善米氮平与文拉法辛显示了同样的疗效,TESS两组治疗后测定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 两者均为一种起效快,副作用小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拉法辛 米氮平 临床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抑郁剂治疗抑郁亚综合征的疗效及医疗耗资的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一云 屠鉴源 +1 位作者 陈德沂 季建林 《四川精神卫生》 2004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抗抑郁剂治疗抑郁亚综合征 (SSD)的疗效与医疗耗资。方法 将 4 0例不愿接受抗抑郁剂治疗仅要求一般对症处理作为A组 ,其它的 81例SSD随机分成B、C两组 ,分别接受丙咪嗪、氟西汀治疗。对三个组治疗前后复发率、婚姻质量以及... 目的 探讨抗抑郁剂治疗抑郁亚综合征 (SSD)的疗效与医疗耗资。方法 将 4 0例不愿接受抗抑郁剂治疗仅要求一般对症处理作为A组 ,其它的 81例SSD随机分成B、C两组 ,分别接受丙咪嗪、氟西汀治疗。对三个组治疗前后复发率、婚姻质量以及医疗耗资等方面进行分析 ,并与重症抑郁的治疗结果对照 ,还对服药后疗效差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 接受丙咪嗪、氟西汀治疗的SSD ,经治疗后其婚姻质量较对症处理组的病人有明显提高 ,且复发率与医疗耗资明显下降。与重症抑郁治疗效果对照 ,显示SSD病人接受治疗后起效与症状改善时间均较短。而疗效差的因素除家族中有酒依赖、人格改变外 ,与慢性心因的存在 ,服药的依赖性 ,用药量不足 (小于治疗量 ) ,未及时治疗 (即从疾病开始到治疗超过 6个月 )亦有一定关系 ,B、C两组治疗前后医疗耗资比较表明 ,B、C两组治疗后虽然医疗耗资明显增加 ,但经济收入明显增高 ,误工费显著下降 ,总收入提高。结论 及时、有效地治疗SSD是极其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亚综合征 治疗 医疗耗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一云 季建林 《四川精神卫生》 2009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0例服用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患者(简称研究组)与38例单用西酞普兰(简称对照组),从药物的起效时间、症状的改善时间,治疗2、4及6周时SCL-90各因子分、TESS分值...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0例服用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患者(简称研究组)与38例单用西酞普兰(简称对照组),从药物的起效时间、症状的改善时间,治疗2、4及6周时SCL-90各因子分、TESS分值,治疗后3个月内服药的依从性及症状的复燃率,以及缓解期采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对两组患者缓解期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在起效与症状改善时间上均较对照组快;治疗2、4周时两组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及偏执分值上有显著差异,而治疗6周时SCL-90除偏执因子分外,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治疗的依从性上,研究组能够认识自己疾病并坚持服药的例数却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3个月内症状的复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缓解期认知功能比较,研究组D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较单用前者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酞普兰 阿立哌唑 躯体形式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抗抑郁剂维持性治疗过程中抑郁症病人复发或复燃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一云 贾春红 +2 位作者 徐静 冯雪梅 樊洁 《四川精神卫生》 2006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维持性治疗过程中抑郁症病人复发或复燃的因素。方法将140例坚持服用抗抑郁剂治疗者分为A、B两组(A组42例,为一年内复发或复燃者;B组98例,为一年内未复发或复燃者),对两组进行一般情况,伴精神病性症状,伴躯体...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维持性治疗过程中抑郁症病人复发或复燃的因素。方法将140例坚持服用抗抑郁剂治疗者分为A、B两组(A组42例,为一年内复发或复燃者;B组98例,为一年内未复发或复燃者),对两组进行一般情况,伴精神病性症状,伴躯体化症状、伴焦虑症状、双重抑郁等对照。结果两组在年龄、家族史、婚姻质量、慢性心因、伴精神病性症状、躯体化症状、双重抑郁和焦虑症状等方面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且发现45-55岁年龄段妇女复发率最高。使用SNRI、三环类及四环类药物维持性治疗者,其复发率低于使用SSRI类药物者。更多的应激存在于A组中。入组时HAMD的分值与复发无相关性,但缓解时HAMD的分值与复发有相关性。结论预防抑郁症的复发,既要重视药物维持性治疗,又要改善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剂维持性治疗 复发或复燃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内科治疗无效慢性胃炎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一云 黄梅华 张红梅 《四川精神卫生》 2009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内科治疗无效慢性胃炎的临床特征及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将64例内科治疗无效的慢性胃炎设定为研究组与48例内科治疗有效的慢性胃炎设定为对照组,并对两组进行EPQ、HAMD、HAMA分值、治疗6周时IL-6、TNF-α测定对照,抑郁、焦虑分值... 目的探讨内科治疗无效慢性胃炎的临床特征及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将64例内科治疗无效的慢性胃炎设定为研究组与48例内科治疗有效的慢性胃炎设定为对照组,并对两组进行EPQ、HAMD、HAMA分值、治疗6周时IL-6、TNF-α测定对照,抑郁、焦虑分值与慢性胃炎症状严重度相关分析。同时再将研究组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2例,A组给予抗抑郁抗焦虑治疗,B组给予抗抑郁抗焦虑药物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A、B两组治疗前后进行SCL-90测定。结果研究组存在明显的神经质性人格,多为内向不稳定型,并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抑郁焦虑分值与慢性胃炎症状的严重度呈正相关(r=0.59,F=54.98;r=0.86,F=339.98),治疗6周时两组IL-6、TNF-α比较具有显著差异,A、B两组治疗前后SCL-90的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因子分自身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A组治疗前后偏执因子分无显著差异,而B组比较则有显著差异(2.24±0.81,1.15±0.61)。结论慢性胃炎的症状与人格、抑郁焦虑情绪、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及其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均可改善慢性胃炎症状,但后者可改变患者的优势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临床特征 抗抑郁抗焦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拉法新的临床常见副作用分析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一云 陈德沂 《四川精神卫生》 2004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万拉法新 副作用 性功能障碍 尿潴留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硫哒嗪所致猝死1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一云 陈德沂 李学忠 《四川精神卫生》 1996年第2期116-116,共1页
甲硫哒嗪所致猝死1例报告江苏省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212001)李一云,陈德沂,李学忠自从甲硫哒嗪运用到临床以来,陆续有报导其对心血管系统有较严重的影响,现将我院由甲硫哒嗪引起心源性猝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58岁... 甲硫哒嗪所致猝死1例报告江苏省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212001)李一云,陈德沂,李学忠自从甲硫哒嗪运用到临床以来,陆续有报导其对心血管系统有较严重的影响,现将我院由甲硫哒嗪引起心源性猝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58岁。22年前曾有头颅外伤史,因夜眠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源性疾病 甲硫哒嗪 猝死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一年半的随访对照研究
9
作者 李一云 季建林 李一云 《四川精神卫生》 199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了解抑郁症的预后。方法收集32例抑郁症与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经过一年半的随访,以工作、婚姻、经济等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在婚姻、经济损失两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而在病后工作能力、复... 目的了解抑郁症的预后。方法收集32例抑郁症与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经过一年半的随访,以工作、婚姻、经济等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在婚姻、经济损失两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而在病后工作能力、复发次数、病程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均可导致同样严重的婚姻破裂、经济损失,易复发及预后不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其对无效者的治疗对策
10
作者 李一云 刘玉局 陈德沂 《四川精神卫生》 2002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 为了解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其对无效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78例首次服用氟西汀的抑郁症病人进行两年的随访 ,其中 19例氟西汀治疗无效的病人加用低剂量的维思通治疗 ,15例因经济条件差而停服氟西汀造成病情复发者给予换用... 目的 为了解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其对无效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78例首次服用氟西汀的抑郁症病人进行两年的随访 ,其中 19例氟西汀治疗无效的病人加用低剂量的维思通治疗 ,15例因经济条件差而停服氟西汀造成病情复发者给予换用氯丙咪嗪治疗 ,且对这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氟西汀的近期有效率达 93.5 9%,对 19例加用低剂量的维思通治疗在 1周内迅速起效 ,15例换用氯丙咪嗪治疗者 1例无效 ,2例因不能忍受药物副反应而停药。氟西汀联用低剂量的维思通治疗组较氯丙咪嗪治疗组起效快 ,症状改善迅速 ,但两组病人在治疗第 6周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SSRI无效者联用低剂量的维思通治疗是有效的 ,氟西汀的近期疗效是肯定的 ,而远期疗效亦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观察 治疗 抑郁症 氟西汀 维思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滴注氯丙咪嗪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11
作者 黄梅华 李一云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215-1216,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氯丙咪嗪所致的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258例静脉滴注氯丙咪嗪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9例。实验组输液前后推注生理盐水5 ml,对照组直接静脉给药,对两组静脉炎发生率进行比较,同时对258例静脉滴注...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氯丙咪嗪所致的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258例静脉滴注氯丙咪嗪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9例。实验组输液前后推注生理盐水5 ml,对照组直接静脉给药,对两组静脉炎发生率进行比较,同时对258例静脉滴注氯丙咪嗪患者进行年龄、性别、药物浓度、用药时间、血管性疾病、过敏体质(药物过敏史)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χ2=36.96,P<0.001)。静脉滴注氯丙咪嗪所致的静脉炎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无关,而与过敏体质(药物过敏史)、血管性疾病、药物浓度、用药时间有关。结论输液前后推注生理盐水5 ml、掌握好患者的药物浓度、用药时间,可以减少静脉滴注氯丙咪嗪时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丙咪嗪 静脉炎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抑郁症病人的心理及治疗探讨
12
作者 姜厚璧 李一云 陈德沂 《四川精神卫生》 1999年第3期199-200,共2页
不同性别的抑郁症病人在其初发年龄、病程、复发频率、临床表现及其预后等方面均有显著区别[1]。目前已有学者报道,女性抑郁症病人其初发年龄较男性早,且病程长,疗效缓慢,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焦虑,躯体化障碍、惊恐发作、进食障... 不同性别的抑郁症病人在其初发年龄、病程、复发频率、临床表现及其预后等方面均有显著区别[1]。目前已有学者报道,女性抑郁症病人其初发年龄较男性早,且病程长,疗效缓慢,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焦虑,躯体化障碍、惊恐发作、进食障碍及自责;而男性病人则以绝望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女性 心理分析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与非慢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一云 陈德沂 季建林 《四川精神卫生》 2000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 旨在比较慢性与非慢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对策。方法 对 42例慢性与 60例非慢性抑郁症病人进行临床对照。结果 慢性与非慢性抑郁症的抑郁症状和妄想症状在病程中出现时间、内容和应激评分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此两种... 目的 旨在比较慢性与非慢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对策。方法 对 42例慢性与 60例非慢性抑郁症病人进行临床对照。结果 慢性与非慢性抑郁症的抑郁症状和妄想症状在病程中出现时间、内容和应激评分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此两种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妄想症状在病程中出现的时间、种类及应激源等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抑郁症 非慢性抑郁症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识别躯体化障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一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03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心理障碍 诊断 治疗 躯体化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T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蓓 章皎洁 +2 位作者 李国海 李一云 孙雪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6-8,共3页
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自杀的相关性。方法将84例抑郁症患者设为病例组,74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型,对L型等位基因进一步分LA和LG型。对病例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程度,B... 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自杀的相关性。方法将84例抑郁症患者设为病例组,74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型,对L型等位基因进一步分LA和LG型。对病例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程度,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定自杀意念强度及危险性。对组间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不同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型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及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发现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自杀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 基因多态性 自杀 汉密顿抑郁量表 Beck自杀意念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