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叙述中的启蒙话语与文化反思——论巴人的《莽秀才造反记》 被引量:3
1
作者 权绘锦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52-56,共5页
巴人的《莽秀才造反记》既继承了“五四”启蒙主义思想,发展和深化了现实主义艺术精神,又在历史小说中引进文化反思意识,从而使其成为现代长篇历史小说中极具个性,又具有承上启下地位和意义的特殊文本,为现代历史小说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 《莽秀才造反记》 启蒙话语 现实主义 文化反思 巴人 长篇历史小说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民间幻想故事的主题类型及其文化意义
2
作者 权绘锦 李扬扬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167-172,共6页
幻想故事是哈萨克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成年考验故事,蕴蓄着英雄主义情结和对英雄人格的价值诉求;异类婚恋故事中,无论异类形象还是情节结构,都呈现着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个性;而其人生世相故事,则承载着鲜明丰富的社会生活理... 幻想故事是哈萨克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成年考验故事,蕴蓄着英雄主义情结和对英雄人格的价值诉求;异类婚恋故事中,无论异类形象还是情节结构,都呈现着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个性;而其人生世相故事,则承载着鲜明丰富的社会生活理想。这些都是哈萨克民族值得珍视的精神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 幻想故事 主题类型 文化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文心雕龙》
3
作者 权绘锦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24-128,共5页
"摩罗诗力"和"现实战斗精神"是鲁迅文艺思想之核心,它们既是鲁迅在西方近现代文学思潮影响和新文学发展实际基础上的独特创造,也是对《文心雕龙》中"风骨"这一民族审美理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旨在厘清二... "摩罗诗力"和"现实战斗精神"是鲁迅文艺思想之核心,它们既是鲁迅在西方近现代文学思潮影响和新文学发展实际基础上的独特创造,也是对《文心雕龙》中"风骨"这一民族审美理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旨在厘清二者之间既有差异又存在相同之处的复杂关系,证明现代文学批评与传统文论之间割舍不断的历史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文心雕龙》 风骨 摩罗诗力 现实战斗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闻一多新诗理论与创作之比较
4
作者 权绘锦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0-84,共5页
在新诗理论及创作实践上,鲁迅与闻一多既有相同、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对这些相同或相异之处的比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蠡测到中国新诗发展历程中存在的症结和弊病,为当前新诗创作提供有益启迪,也能够使他们各自在文化人格上的差异与... 在新诗理论及创作实践上,鲁迅与闻一多既有相同、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对这些相同或相异之处的比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蠡测到中国新诗发展历程中存在的症结和弊病,为当前新诗创作提供有益启迪,也能够使他们各自在文化人格上的差异与特点得到彰显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闻一多 新诗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事新编》的形式意味新解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若蕙 权绘锦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59-62,共4页
《故事新编》所采用的一种“加冕脱冕”式结构,贬低化、世俗化、肉体化和讽刺性模拟的修辞手法,为我们解读、发掘这部历史小说的丰厚内蕴提供了新的视角。借助于它,本文对这部经典进行了重新阐释,尤其是其中蕴涵着的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 《故事新编》所采用的一种“加冕脱冕”式结构,贬低化、世俗化、肉体化和讽刺性模拟的修辞手法,为我们解读、发掘这部历史小说的丰厚内蕴提供了新的视角。借助于它,本文对这部经典进行了重新阐释,尤其是其中蕴涵着的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思考,他的历史文化价值观以及现实讽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新编》 “加冕脱冕”式结构 修辞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