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漫性轴索损伤后CD4+/CD8+ T细胞比值、IL-6、IL-10水平变化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明 宋锦宁 +6 位作者 李丹东 赵永林 吴媛 郭小叶 屈建强 王睿智 权俊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79,116,共6页
目的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值及炎症因子IL-6、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影响DAI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可能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115例DAI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伤后至少6个月的随访结果,并将采集的患者外... 目的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值及炎症因子IL-6、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影响DAI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可能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115例DAI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伤后至少6个月的随访结果,并将采集的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及其比值,ELISA法检测IL-6、IL-10水平,对免疫炎症指标及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AI后合并其他脑损伤、瞳孔改变、伤后昏迷时间及入院时GCS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其他因素则与预后不相关。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是DAI后发生ARDS/ALI的危险因素,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与患者预后关系不大,而ARDS/ALI的发生则是影响DAI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IL-6增加与DAI后ARDS/ALI密切相关,可作为ARDS/ALI发生的预测因子,其水平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IL-10则在此过程中与ARDS/ALI不相关,且与患者预后无关。结论 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是DAI后发生ARDS/ALI的危险因素,IL-6可作为ARDS/ALI发生的预测因子。DAI后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其他脑损伤、瞳孔改变、伤后昏迷时间、入院时GCS评分、IL-6水平及并发ARDS/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IL-6 IL-10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ESTA序列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乐 孙梦瑶 +3 位作者 权俊杰 张熙 宋琴 屈建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稳态进动快速成像(FIESTA)序列对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进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的价值。方法 83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术前行后颅窝FIESTA序列扫描。对比症状侧和非症状侧面神经出脑干区(REZ)的血管构成;...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稳态进动快速成像(FIESTA)序列对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进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的价值。方法 83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术前行后颅窝FIESTA序列扫描。对比症状侧和非症状侧面神经出脑干区(REZ)的血管构成;并对比症状侧FIESTA结果与微血管减压术术中观察结果,评价MRI检查的价值。结果在术前FIESTA图像上,83例面肌痉挛患者症状侧神经血管压迫阳性率为98.8%,非症状侧为31.3%,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06,P〈0.001)。FIESTA检查结果与MVD术中所见对比发现,FIESTA序列在术前可以准确判断部分责任血管的来源与走行。结论 FIESTA序列有助于术前准备,但不能作为是否需要MVD手术的客观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 微血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球面变胞铰链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建斌 陈伟海 +1 位作者 权俊杰 李端玲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03-708,共6页
针对传统球铰链存在的'一个铰链只能同时连接两个杆件进行运动'的固有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球面变胞铰链(HSMM)的设计。该铰链是被动关节,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一偏置平行四边形机构与一对组合门铰,它可以同时连接多个杆件,并使这... 针对传统球铰链存在的'一个铰链只能同时连接两个杆件进行运动'的固有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球面变胞铰链(HSMM)的设计。该铰链是被动关节,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一偏置平行四边形机构与一对组合门铰,它可以同时连接多个杆件,并使这些杆件作球面运动,从而能增大旋转中心附近的关节空间,有利于作业任务的完成。在这种铰链的结构设计基础上,对由该铰链组成的球面六杆变胞机构进行了自由度分析,并描述了此铰链在变几何桁架机器人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变胞机构 球面变胞铰链 球铰链 被动关节 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F技术的飞机故障模式研究及前景分析
4
作者 权俊杰 张晓朋 孙锐 《质量与可靠性》 2014年第6期19-21,25,共4页
针对当前飞机机务维修保障的现状及不足,提出了应用3F技术的迫切性,分别阐述了3F技术的特点和作用;并以某型飞机为例,说明3F技术对飞机故障模式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3F技术 飞机 故障模式 维修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监测囊内压力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2
5
作者 闫先侠 张三鹏 +4 位作者 权俊杰 张熙 任鹏宇 屈建强 周乐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88-592,共5页
目的探讨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BC)中进行囊内压力监测以减少手术对个人经验依赖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9年12月入住我院拟接受PBC手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1例。术中将测压计与球囊导管连通,当球囊形状扩张到术者满意的"梨形... 目的探讨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BC)中进行囊内压力监测以减少手术对个人经验依赖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9年12月入住我院拟接受PBC手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1例。术中将测压计与球囊导管连通,当球囊形状扩张到术者满意的"梨形"形状时,开始记录囊内压力,持续压迫并记录满3 min后,释放球囊压力并撤出球囊导管。所有手术操作均由同一位医师完成,囊内压力的监测由同一助手完成并对术者施盲。于术后第一天评估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以及面部麻木和咀嚼肌无力症状,出院后定期随访。结果 11例球囊扩张到满意"梨形"形状时的压力(初压)为(123.5±13.0) kPa(99.8-140.2 kPa),持续压迫满3 min后,压力(末压)逐渐降至(107.3±12.6) kPa(89.9-125.4 kPa),初末压差(16.2±4.7)kPa(5.8-20.8 kPa)。除外1例疼痛控制不佳和2例麻木感难以耐受的患者,其余8位患者的初始压力在(125.4±10.4) kPa。术后3月随访,所有患者的疼痛症状均完全消失,麻木和咀嚼无力症状显著改善。结论 PBC术中,不同球囊在扩张到理想的"梨形"形状时产生的实际压力并不相同。在本研究的手术条件下,初始囊内压力控制在(125.4±10.4) kPa时,术后早期效果相对比较理想。术中监测球囊压力可为手术提供更加客观的指标,有利于减少该手术对个人经验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 三叉神经痛 囊内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