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5例良性食管溃疡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朱黎英 韩汝贵 高燕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食管溃疡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朱黎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5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脂肪肝患者120例为治疗组,体检正常者120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行血清TG、TC、HDL-C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酸酰基转移酶(G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脂肪肝患者120例为治疗组,体检正常者120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行血清TG、TC、HDL-C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酸酰基转移酶(G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转化因子-β1(TGF-β1)的相关检测。结果治疗组TG、TC、ALT、GGT、AST、TIMP-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HDL-C、MMP-1、TGF-β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不仅血脂代谢紊乱,而且肝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说明脂肪肝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高脂血症 肝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朱黎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48-49,共2页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硬化患者47例和同期门诊健康查体者30例(对照组)的空腹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清EP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Child-PughB级、C级患者血清EPO水平高于Child-Pugh ...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硬化患者47例和同期门诊健康查体者30例(对照组)的空腹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清EP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Child-PughB级、C级患者血清EPO水平高于Child-Pugh A级,TPO水平低于Child-Pugh A级(P<0.05,<0.01);肝硬化组血清TPO水平与外周血小板计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3,P<0.01)。认为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EPO、TPO水平可为不同程度肝脏疾病的病理生理研究提供参考,对判断肝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小板生成素 肝功能试验 CHILD-PUGH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苯吡啶在内科临床的新用途 被引量:1
4
作者 朱黎英 《临床荟萃》 CAS 1997年第10期440-441,共2页
硝苯吡啶(NF)又名心痛定,常用于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疗效可靠.由于它能选择性阻滞细胞膜的钙通道,抑制Ca^(2+)内流进入细胞,因而也影响许多脏器的平滑肌.因此,其临床用途日趋广泛,本文就其在内科领域的新用途作一简介.
关键词 硝苯吡啶 哮喘 呃逆 贲门失弛症 肠易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底腺型胃癌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刘静 刘连培 +3 位作者 张蒙蒙 柴琳琳 李容 朱黎英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10期929-934,共6页
目的探讨胃底腺型胃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 gland type,GA-FG)的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GA-FG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54岁女性,因胃镜检查时发现胃体上部SMT样褪色调病变。该病... 目的探讨胃底腺型胃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 gland type,GA-FG)的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GA-FG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54岁女性,因胃镜检查时发现胃体上部SMT样褪色调病变。该病变表面黏膜光滑,可见扩张的树枝样血管改变;放大内镜技术联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示:病变周边黏膜呈典型蜂窝状结果,病变呈茶褐色,表面微腺管可见融合,腺管开口大小不一,白区不规则,表面微血管不规则;超声胃镜示:可见胃体黏膜层病变,呈中等偏低回声,起源于黏膜层,与黏膜肌层分界不清,黏膜下层完整,大小约0.8 cm×0.5 cm。内镜下切除后病理:胃底腺型腺癌,镜下面积约:0.3 cm×0.3 cm,浸润至黏膜下层(漫润深度约220μm);脉管浸润(-),神经侵犯(-);水平切缘及垂直切缘未见癌细胞;周围黏膜组织慢性炎。免疫组化:MUC6(+);MUC5AC(-);P53无义突变(-);Desmin(示黏膜肌不完整);Syn个别细胞(+);CgA个别细胞(+);CD31及D2-40(脉管内未见癌栓);Ki-67阳性率约10%。结论GA-FG是一种新的组织学类型胃癌,具有独特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预后良好,但需要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底腺型胃癌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隆起型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