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棵树在哪?——谈《三棵树》的隐喻象征意义
1
作者 王平 朱馨婷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1-43,共3页
散文诗意浓郁,重视神韵,追求的是羚羊挂角、踏雪无痕的精湛与深意.苏童散文《三棵树》(本文中《三棵树》引文,均出自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便有此风范,文章流淌着浓郁的怀旧与淡淡的感伤,读后如食橄榄,余味无穷.作者以亦实亦虚... 散文诗意浓郁,重视神韵,追求的是羚羊挂角、踏雪无痕的精湛与深意.苏童散文《三棵树》(本文中《三棵树》引文,均出自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便有此风范,文章流淌着浓郁的怀旧与淡淡的感伤,读后如食橄榄,余味无穷.作者以亦实亦虚的笔法,精致婉转地描述了自己和“三棵树”结下的不解之缘.由于“三棵树”的意象反复出现,使之具有了隐喻象征的功能,我们也可以认为,这篇散文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以“三棵树”象征自己从孩童到成年的成长过程,象征自己追逐梦想的情感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棵树》 象征意义 隐喻象征 《语文》 北师大版 象征手法 成长过程 情感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