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柄羊肚菌生境及组织分离优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锦福 雷艳 李鹏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4期11966-11967,共2页
[目的]研究高原地区粗柄羊肚菌生长的生态条件及适宜的菌种分离方法。[方法]将野外调查和实验室组织分离方法相结合,以污染率和菌丝长势为指标,比较不同分离方法的优劣。[结果]子实体发生温度约为15℃,土壤呈碱性;土壤中菌丝长势纤细,... [目的]研究高原地区粗柄羊肚菌生长的生态条件及适宜的菌种分离方法。[方法]将野外调查和实验室组织分离方法相结合,以污染率和菌丝长势为指标,比较不同分离方法的优劣。[结果]子实体发生温度约为15℃,土壤呈碱性;土壤中菌丝长势纤细,未有肉眼可见菌索、菌根等结构,采用组织分离和基质分离的方法成功率低,污染率高。[结论]粗柄羊肚菌子实体发生的限制因素是温度,菌丝特化的子囊菌宜采用孢子分离的方法获取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柄羊肚菌 生态条件 组织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高寒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曹生奎 曹广超 +3 位作者 陈克龙 朱锦福 陈亮 卢宝梁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2-398,共7页
选取环青海湖高寒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和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环青海湖区土壤有机碳0~10 cm表层含量最高,均值为28.2 g/kg,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其含量逐渐降低... 选取环青海湖高寒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和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环青海湖区土壤有机碳0~10 cm表层含量最高,均值为28.2 g/kg,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其含量逐渐降低。10~20、20~30和30~40 cm土层的有机碳平均含量依次为20.1、16.3和12.1 g/kg;整个研究区0~40 cm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仅为19.2 g/kg。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总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由高到低的递减变化;二是低高低型。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依据均值间差异可以分为两组:华扁穗、紫花针茅和芨芨草3个植被类型为一组;垂穗披肩草、矮嵩草草甸和冰草为一组;前者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平均较后者要低,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6.6、16.8、19.5、21.6、27.3和27.1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土壤有机碳 特征 全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退化对青海湖流域小蒿草草甸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曹生奎 陈克龙 +3 位作者 曹广超 朱锦福 芦宝良 王记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5,共5页
以青海湖流域小嵩草草甸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退化程度下小蒿草草甸土壤容重和有机碳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土壤有机碳密度。结果表明:随着小嵩草草甸退化程度的加剧,其土壤容重在剖面上表现为逐渐增大趋势,土壤有机碳含... 以青海湖流域小嵩草草甸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退化程度下小蒿草草甸土壤容重和有机碳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土壤有机碳密度。结果表明:随着小嵩草草甸退化程度的加剧,其土壤容重在剖面上表现为逐渐增大趋势,土壤有机碳含量从表面逐渐减小,特别是0—10cm表层有机碳含量减少尤为明显,未退化的表层有机碳平均含量是严重退化的6.5倍。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与有机碳含量在4种不同退化植被土壤中表现一致;4种不同退化程度小嵩草草甸0—10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10.74±3.03),(12.41±4.15),(8.04±6.24)kgC/m2和(4.56±0.70)kg/m2,即轻度退化>未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说明随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有机碳密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但轻度退化有助于碳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密度 小嵩草草甸 草地退化 青海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水部分回流的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处理豆制品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俞汉青 秦麟源 +1 位作者 朱锦福 顾国维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21-326,共6页
出水部分回流的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处理豆制品废水工艺具有较高的处理豆制品废水的能力,在发酵温度为35℃、进水COD浓度为10000mg L^(-1)左右、产甲烷反应器回流比为0.5的运行条件下,系统的有效容积负荷率可达20.8kgCOD m^(-3)·d^(-1... 出水部分回流的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处理豆制品废水工艺具有较高的处理豆制品废水的能力,在发酵温度为35℃、进水COD浓度为10000mg L^(-1)左右、产甲烷反应器回流比为0.5的运行条件下,系统的有效容积负荷率可达20.8kgCOD m^(-3)·d^(-1),COD去除率为87.3%,相应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1.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厌氧消化 豆制品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沉降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润宏 谭梅 +1 位作者 朱锦福 刘泽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3期10-13,18,共5页
大气氮沉降的急剧增加是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远高于其他生态系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主要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氮沉降的现状,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阐明了氮沉降对湿地生态系统植物和土壤微生物... 大气氮沉降的急剧增加是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远高于其他生态系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主要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氮沉降的现状,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阐明了氮沉降对湿地生态系统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具体影响,并对未来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展望,可为更好地预测及评估氮沉降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土壤微生物 氮沉降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氨氮对UBF反应器抑制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锋平 杨卫权 朱锦福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60-64,共5页
采用常温25℃,改变NH3—N浓度,通过UBF反应器对鸡粪混合液离心出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NH3—N对鸡粪混合液离心出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具有抑制作用,25℃时NH3—N的抑制浓度为1600mg/L,游离氨(NH3... 采用常温25℃,改变NH3—N浓度,通过UBF反应器对鸡粪混合液离心出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NH3—N对鸡粪混合液离心出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具有抑制作用,25℃时NH3—N的抑制浓度为1600mg/L,游离氨(NH3)的最大承受能力为11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BF反应器 厌氧处理 抑制作用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