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结构静力稳定分析与评定的特征刚度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朱钊辰 相阳 罗永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12-2120,共9页
为了直观反映稳定分析中结构整体性态的变化,解决荷载-位移曲线特征点的选取问题,提出特征刚度概念并导出计算公式,证明了特征刚度为零可以作为极值型屈曲结构稳定性临界状态的判定依据;结合增量累积的荷载功和结构特征位移,提出结构静... 为了直观反映稳定分析中结构整体性态的变化,解决荷载-位移曲线特征点的选取问题,提出特征刚度概念并导出计算公式,证明了特征刚度为零可以作为极值型屈曲结构稳定性临界状态的判定依据;结合增量累积的荷载功和结构特征位移,提出结构静力分析的全过程特征曲线,采用该曲线分析结构受载全过程中整体刚度的变化.选取一个K6型网壳和一个会议中心屋盖网壳,采用特征刚度法进行静力稳定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结构失稳临界荷载与基于单点荷载-位移曲线所得结果相同;相对于传统的单点荷载-位移曲线,特征曲线不依赖于结构特征点的选取,且形态稳定,可以直观反映结构整体刚度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稳定分析 特征刚度 特征曲线 整体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球面网壳MTMD振动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钊辰 罗永峰 +3 位作者 刘怡鹏 黄青隆 高喜欣 曲扬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6-704,共9页
为了研究多重调频质量阻尼器(MTMD)振动控制体系用于空间结构时的减震性能,基于MTMD减震设计方法设计减震装置,并开展K6型单层球面网壳MTMD振动控制振动台试验.通过对比安装MTMD前后结构的位移响应,研究减震器自振频率、地震动波形以及... 为了研究多重调频质量阻尼器(MTMD)振动控制体系用于空间结构时的减震性能,基于MTMD减震设计方法设计减震装置,并开展K6型单层球面网壳MTMD振动控制振动台试验.通过对比安装MTMD前后结构的位移响应,研究减震器自振频率、地震动波形以及地震动PGA等因素对MTMD振动控制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TMD的振动控制效率均达到30%以上,且可降低位移值较大区间的振动持时;当减震器自振频率或地震动卓越频率与试验模型频率接近时,MTMD的振动控制效果更显著;当相同波形地震动PGA增加时,MTMD的振动控制效果降低.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结果吻合较好,并可反映模型MTMD装置的振动控制效果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球面网壳 MTMD 减震装置 振动控制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壳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振型刚度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曲扬 罗永峰 +1 位作者 朱钊辰 黄青隆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8-1077,共10页
提出振型刚度的概念,通过理论推导,建立振型刚度与结构振型特性之间的关系.基于振型刚度,通过推覆分析构建非线性能力曲线,该曲线能够考虑结构整体响应而非依赖于特定节点和特征响应.提出等效线性化迭代方法,结合地震反应谱,克服双线性... 提出振型刚度的概念,通过理论推导,建立振型刚度与结构振型特性之间的关系.基于振型刚度,通过推覆分析构建非线性能力曲线,该曲线能够考虑结构整体响应而非依赖于特定节点和特征响应.提出等效线性化迭代方法,结合地震反应谱,克服双线性模型实际耗能不一致的缺点,快速提高目标位移的求解精度.在此基础上,建立网壳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振型刚度法(MSPA).采用时程分析法(RHA)、传统推覆法(MPA)和振型刚度法(MSPA)计算球面网壳和柱面网壳算例的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振型刚度法能较准确地预测结构节点位移、单元应力以及屈服杆件个数,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大大缩减了计算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壳结构 振型刚度 推覆分析 地震反应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维地震激励下格构拱动力响应简化评估方法
4
作者 曲扬 罗永峰 +1 位作者 朱钊辰 黄青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7-396,共10页
通过对振型位移响应进行合理的线性组合,给出了两维地震激励下格构拱结构的变形模式,基于该变形模式导出了推覆分析的荷载模式,采用该荷载模式对结构进行一次非线性推覆分析,建立了一种等效单自由度体系,通过对该等效单自由度体系进行... 通过对振型位移响应进行合理的线性组合,给出了两维地震激励下格构拱结构的变形模式,基于该变形模式导出了推覆分析的荷载模式,采用该荷载模式对结构进行一次非线性推覆分析,建立了一种等效单自由度体系,通过对该等效单自由度体系进行时程分析,求得结构目标性能点,进而得到结构整体动力响应;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两维地震动输入进行适当简化,提出了格构拱在两维地震激励下动力响应的简化评估方法.采用简化方法对某大跨度柱承格构拱结构分别在硬土和软土场地一系列地震波两维分量激励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与时程法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表明:简化方法计算的动力响应变化趋势与时程法基本一致,两向节点位移和单元最大应力平均误差分别为15.1%、12.5%和16.6%,但计算耗时仅约为时程法的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构拱 地震评估 推覆分析 两维地震 变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拱结构面内地震反应分析的改进模态组合系数法 被引量:4
5
作者 黄青隆 罗永峰 +1 位作者 相阳 朱钊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0-477,共8页
为了在钢拱结构面内地震反应的推覆分析中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和多阶振型贡献,提出了一种改进模态组合系数法.首先,采用非线性刚度比αk衡量几何非线性效应对结构初始频率的影响;然后,定义阈值β,用于选取控制振型,构造基于控制振型的组... 为了在钢拱结构面内地震反应的推覆分析中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和多阶振型贡献,提出了一种改进模态组合系数法.首先,采用非线性刚度比αk衡量几何非线性效应对结构初始频率的影响;然后,定义阈值β,用于选取控制振型,构造基于控制振型的组合荷载模式;最后,使用组合荷载模式进行推覆分析,获取结构反应.针对矢跨比为1/4和1/5的2个钢拱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简便有效;相对于时程分析结果,峰值地面加速度为0.3g时,矢跨比为1/4和1/5的模型的x向峰值位移平均误差分别为2.7%和-7.2%,y向峰值位移平均误差分别为-6.5%和5.8%,杆件峰值应力平均误差分别为-5.0%和-4.3%;随着峰值地面加速度的增加,各向峰值位移、峰值应力的平均误差仍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推覆分析 模态组合系数法 几何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