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勘探开发数据集成平台的建立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连章 杨杰 宫发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135,共5页
提出了勘探开发数据集成平台的系统架构。整个架构自上而下分为:应用层、面向应用的功能组件层、基于勘探开发集成数据模型(EPICENTRE)的基础类库、对象关系转换层和关系数据库层。其中基础类库是整个架构的核心。指出了基础类库基于EPI... 提出了勘探开发数据集成平台的系统架构。整个架构自上而下分为:应用层、面向应用的功能组件层、基于勘探开发集成数据模型(EPICENTRE)的基础类库、对象关系转换层和关系数据库层。其中基础类库是整个架构的核心。指出了基础类库基于EPICENTRE设计的必要性和它应具有的特点,并通过实例详细描述了基础类库设计实现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类库 数据集成 对象关系 系统架构 关系数据库 功能组件 平台 勘探开发 必要性 技术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着色Petri网的电子商务工作流建模 被引量:7
2
作者 朱连章 张红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0-144,148,共6页
用基本Petri网对电子商务工作流建模,往往会因为细节过多而使其图形复杂。提出了一种基于着色Petri网的模型,给出了针对电子商务中网上购物系统的建模过程并进行了结构合理性的论证。应用结果表明,通过着色Petri网建模可以使得库所和变... 用基本Petri网对电子商务工作流建模,往往会因为细节过多而使其图形复杂。提出了一种基于着色Petri网的模型,给出了针对电子商务中网上购物系统的建模过程并进行了结构合理性的论证。应用结果表明,通过着色Petri网建模可以使得库所和变迁的数量都大为减少,使图形更加简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流 电子商务 网上购物 着色PETRI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压传感器的校正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朱连章 左光远 《兵工自动化》 2004年第1期43-43,共1页
采用水柱校正法对差压传感器的零点及线性特性进行校正以保证高精度的差压数据。根据差压传感器工作原理,在其高压腔一端放置较高的垂直玻璃管,在低压腔一端放置较低的垂直玻璃管,据两侧水位的高度差获取标准的差压值,并计算其零点及线... 采用水柱校正法对差压传感器的零点及线性特性进行校正以保证高精度的差压数据。根据差压传感器工作原理,在其高压腔一端放置较高的垂直玻璃管,在低压腔一端放置较低的垂直玻璃管,据两侧水位的高度差获取标准的差压值,并计算其零点及线性斜率,完成差压传感器的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压传感器 校正 零点 线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中的精度问题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连章 王冬梅 章东升 《兵工自动化》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误差主要来自三方面,即仪表误差、数据采集转换误差和计算机数据类型引起的误差。仪表误差中粗大误差可通过统计学的方法以剔除。通过对数据转换误差精度分析,在选取数据采集部件时,采用A/D采集卡和传感器两个部...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误差主要来自三方面,即仪表误差、数据采集转换误差和计算机数据类型引起的误差。仪表误差中粗大误差可通过统计学的方法以剔除。通过对数据转换误差精度分析,在选取数据采集部件时,采用A/D采集卡和传感器两个部分误差的匹配的原则达到精度与价格的平衡。由计算机数据类型引起的误差,基本可以忽略。以计算机为基础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内部时钟方式完成采集和数据处理,虽给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采集频率带来了一些限制,其事件驱动和软件计时可以从程序角度给予弥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数据采集系统 精度问题 仪器测量误差 "模/数转换误差" 取样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双电极同步伺服放电加工工艺效果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于丽丽 刘永红 +3 位作者 蔡宝平 朱连章 纪仁杰 董欣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7-90,共4页
针对非导电工程陶瓷双电极同步伺服放电加工工艺参数与加工效果间的高度非线性,提出了一种既能充分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又能利用小波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的非导电工程陶瓷双电极同步伺服放电加工效果预测的小波神经网络方法,并... 针对非导电工程陶瓷双电极同步伺服放电加工工艺参数与加工效果间的高度非线性,提出了一种既能充分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又能利用小波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的非导电工程陶瓷双电极同步伺服放电加工效果预测的小波神经网络方法,并建立了预测模型,同时将预测结果与传统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波网络模型的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均优于传统神经网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 非导电工程陶瓷 放电加工 双电极同步伺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应用型软件人才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春雷 张国平 朱连章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4-126,共3页
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型软件人才,其教学模式与传统理论型人才培养有较大区别。本文制定了符合国际软件工程教育计划的知识体系,探索了软件工程核心课程"贯通式"... 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型软件人才,其教学模式与传统理论型人才培养有较大区别。本文制定了符合国际软件工程教育计划的知识体系,探索了软件工程核心课程"贯通式"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基于企业标准化开发过程的实践教学流程,并设计了详细的工程能力实现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基于项目的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Petri网在软件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妍琛 朱连章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2期135-137,共3页
软件可靠性模型对于软件可靠性估测起着核心的作用。目前所提出的模型大多有着一定的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的要求,在客观上为软件可靠性模型的应用提出了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Petri网的软件可靠性分... 软件可靠性模型对于软件可靠性估测起着核心的作用。目前所提出的模型大多有着一定的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的要求,在客观上为软件可靠性模型的应用提出了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Petri网的软件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有利于降低可靠性描述与分析的复杂度,提高评价和预测可靠性的精确度。同时指出该方法在应用中会遇到的某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PETRI网 软件可靠性分析 软件可靠性模型 分析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导电工程陶瓷电火花磨削热量分配模型
8
作者 于丽丽 刘永红 +2 位作者 朱连章 纪仁杰 李小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0-102,108,共4页
对非导电工程陶瓷加工新技术——双电极同步伺服跟踪电火花磨削加工(EDGSSDE)中产生的热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EDGSSDE的热源模型和热量在非导电工程陶瓷、金属结合剂砂轮、磨屑和工作液间的分配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热... 对非导电工程陶瓷加工新技术——双电极同步伺服跟踪电火花磨削加工(EDGSSDE)中产生的热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EDGSSDE的热源模型和热量在非导电工程陶瓷、金属结合剂砂轮、磨屑和工作液间的分配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热量在金属结合剂砂轮和工作液间的分配随着加工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热量在非导电工程陶瓷间的分配随着加工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热量在磨屑间的分配比很小,且随着加工深度的增加变化不大。加工中工作液和砂轮带走大部分的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导电工程陶瓷 电火花磨削 热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DNA算法的改进及其在地震层位拾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泉 朱连章 +1 位作者 郭加树 李然然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0-407,共8页
地震DNA算法是一种新的层位自动提取算法,因其匹配出符合条件的地震特征较多,所以拾取到的地震层位连续性较差,且层位划分不够明显,很难区分所找到的地震波是否属于同一个地震层位。为此,尝试将聚类方法引入到地震DNA算法中,对地震DNA... 地震DNA算法是一种新的层位自动提取算法,因其匹配出符合条件的地震特征较多,所以拾取到的地震层位连续性较差,且层位划分不够明显,很难区分所找到的地震波是否属于同一个地震层位。为此,尝试将聚类方法引入到地震DNA算法中,对地震DNA算法所找到的地震波进行分类,然后使用欧氏距离连接聚类好的点,并使用C3相干算法找出并屏蔽掉断层区域,使其具有更好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应用改进后的地震DNA算法对胜利油田某二维叠后地震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追踪结果比改进前的结果连续性更好、准确性更高,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DNA算法 同相轴追踪 相干算法 正则表达式 欧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FORTRAN工作台的设计
10
作者 李学春 朱连章 林佳正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本文应用汇编语言、C语言和PASCAL语言,成功地设计了针对PC机的超级FOR-TRAN工作平台(TF系统).把FORTRAN语言的编辑、编译、连接、调试及目标文件的运行集于一体,使FORTRAN用户在一个集成的工作... 本文应用汇编语言、C语言和PASCAL语言,成功地设计了针对PC机的超级FOR-TRAN工作平台(TF系统).把FORTRAN语言的编辑、编译、连接、调试及目标文件的运行集于一体,使FORTRAN用户在一个集成的工作环境下应用FORTRAN语言.解决了过去烦锁的行命令式的操作,为FORTRAN用户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TRAN语言 程序语言 编译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