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婺源古村落空间布局探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武启祥 韩林飞 +1 位作者 朱连奇 陈方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89,共6页
以婺源古村落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空间、人工空间及其相互关系三个层面对婺源古村落的空间布局进行剖析,研究其形态背后的古村落自我更新机制,有利于为古村落的延续发展提供合理的空间发展策略,保证古村落形态的完整和统一。
关键词 古村落 空间布局 江西婺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地集约利用及其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高永生 朱连奇 孙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2-55,73,共5页
科学评价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采用资料综合分析和理论分析方法,对农用地集约利用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农用地集约利用内涵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 科学评价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采用资料综合分析和理论分析方法,对农用地集约利用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农用地集约利用内涵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以期对我国农用地集约利用研究的发展与深化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集约利用 改进的熵值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思考——土地银行 被引量:8
3
作者 高永生 朱连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14932-14933,14945,共3页
现有的土地流转模式难以达到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目的。阐述了农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土地银行的流转模式,并提出了运作策略。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土地银行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农业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岩松 李梦迪 朱连奇 《农学学报》 2016年第4期40-47,共8页
农田土壤有机碳库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碳库,其恢复对于增强土壤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涵养水源,减少大气CO_2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性耕作对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碳、增加农作物产量等方面有显著效果。笔者综述了保... 农田土壤有机碳库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碳库,其恢复对于增强土壤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涵养水源,减少大气CO_2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性耕作对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碳、增加农作物产量等方面有显著效果。笔者综述了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探讨了保护性耕作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对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为合理制订耕作措施和农业生产管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农田 土壤有机碳 农业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高校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文博 朱连奇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河南省高校地理学相关专业学生规模较大,而作为重要教学环节之一的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存在着实习基地建设缺口较大、实习指导材料不规范和教学效果缺乏科学评估等问题。为了满足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规范化、科学化的需求,本文根据河南省... 河南省高校地理学相关专业学生规模较大,而作为重要教学环节之一的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存在着实习基地建设缺口较大、实习指导材料不规范和教学效果缺乏科学评估等问题。为了满足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规范化、科学化的需求,本文根据河南省的自然地理及区位特点提出建设嵩山地质实习、太行山以地貌为主的实习、伏牛山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和黄河下游地上"悬河"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基地的建议;针对实习效果缺乏科学评估的问题,提出从组织与管理、教学指导和实习效果三个方面评价野外实习的效果,科学反映自然地理实习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 野外实习 教学效果评估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土地参与宏观调控若干问题的思考
6
作者 陈莉 赵慧 +2 位作者 朱连奇 张付刚 王猛 《河南建材》 2006年第6期62-65,共4页
从我国目前面临的宏观经济运行大背景入手,在分析现行财政、货币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中所存在缺陷之后,指出土地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参与经济宏观调控是现实的必然选择,阐释了其参与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的作用方式。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宏观经济 调控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空间占用研究初探
7
作者 李秀霞 朱连奇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03-106,共4页
生态空间占用是由生态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它根据维持人类的自然资源消费量和同化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生产性空间进行估算。并与给定区域实际生物承载力进... 生态空间占用是由生态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它根据维持人类的自然资源消费量和同化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生产性空间进行估算。并与给定区域实际生物承载力进行比较,衡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问题将越来越重要,开展生态空间占用的研究也变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占用 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梯度特征淇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理 朱文博 +3 位作者 李艳红 朱连奇 徐帅博 冯小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7-295,共9页
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生活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助于了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过程。文章利用修正后的中国陆地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表,结合2000年、2015年两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估算淇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生活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助于了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过程。文章利用修正后的中国陆地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表,结合2000年、2015年两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估算淇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地形梯度上分析流域内2000—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深入探讨地形起伏度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 2000—2015年淇河流域内以林地、草地和耕地面积为主,研究时段内耕地减幅最大(29 671.64 hm^2),草地面积增幅最大(8 854.38 hm^2),未利用地单一动态度最高为632.14%;(2) 2000—2015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0.14亿元,耕地ESV在200~400 m高程分级上减幅最大(4 464.64万元),坡度分级上>35°林地ESV减幅最明显(4 293万元),水域ESV在微起伏地区增益最多(5 940万元)、林地ESV在中起伏地区减少5 492万元和微起伏地区增益3 967万元;(3)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地形梯度上损益存在差异,增益最大为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减损最明显;(4)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贡献等级保持稳定,依次排序为支持服务>调节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性河流 土地利用/覆被 地形起伏度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山地气候变化特征与旱涝区域响应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理 刘俊杰 +3 位作者 朱文博 王丽园 朱连奇 REGMI Balmukunda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8-326,共9页
[目的]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厘清全球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对于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1970-2017年秦巴山地内102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数据,运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非参... [目的]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厘清全球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对于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1970-2017年秦巴山地内102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数据,运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反距离权重法(IDW)、Z指数法和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近48年秦巴山地气候变化特征及西部大起伏高山区、秦岭大起伏高中山区、大巴山大起伏中山区和豫西汉中中山谷地4个地貌单元上的区域旱涝灾害响应研究。[结果]近48年来秦巴山地气温以0.3℃/10 a增加,降水以0.87 mm/10 a的速率增加,全区气候朝暖湿化趋势发展。研究时段内,不同地形区气温都呈上升趋势,但增加速率不同,大巴山大起伏中山区增速最大(0.7℃/10 a)、豫西汉中中山谷地最低(0.2℃/10 a),从降水量及变化趋势来看,大巴山大起伏中山区降水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形区,变化倾向率最大(13.45 mm/10 a),西部大起伏高山区变化倾向率最低为0.06 mm/10 a。秦巴山地旱涝灾害发生的程度年际差异明显,且1970-2017年有加剧的趋势,4个区域旱涝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大巴山大起伏中山区旱涝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表现为总体偏涝,涝灾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均有加剧态势;豫西汉中中山谷地、秦岭大起伏高中山区及西部大起伏高山区总体表现为偏旱,旱灾频率和强度明显高于涝灾。[结论]1997-2017年秦巴山地呈暖湿化现象,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研究结论为不同区域分类、分级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旱涝灾害 线性回归 秦巴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效果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时振钦 朱文博 +1 位作者 张广花 朱连奇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地理野外实习是高校地理学类相关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专业提高技能、训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本文分析了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的历史发展与实习效果的评价体系,指出评价体系的建立应遵循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评价与学生... 地理野外实习是高校地理学类相关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专业提高技能、训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本文分析了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的历史发展与实习效果的评价体系,指出评价体系的建立应遵循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简明和可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地理野外实习教学不仅是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团队协作精神的锻炼。在评价方法上,强调注重团队成绩,实习成绩要根据实习组织与管理、教学指导和实习效果三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培养团队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地理野外实习 教学指导 实习教学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保牧场鼠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莉 徐帅博 朱连奇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59-64,共6页
通过调查资料研究河北康保牧场不同生境鼠类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当地的鼠疫防治提供依据。运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调查人员于2010年至2013年间每年4到7月份,对垄岗、草滩、耕地、林地、荒地5种生境进行鼠类监测,共捕获... 通过调查资料研究河北康保牧场不同生境鼠类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当地的鼠疫防治提供依据。运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调查人员于2010年至2013年间每年4到7月份,对垄岗、草滩、耕地、林地、荒地5种生境进行鼠类监测,共捕获鼠类146只,经鉴定隶属于1目3科5属7种,黑线仓鼠和小毛足鼠为该区域的优势鼠种,草滩、耕地、林地3种生境捕获鼠类数量占总捕鼠量的86. 99%。研究结果表明:康保牧场鼠类密度较低,各生境内优势鼠种明显,建议分生境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继续加强对鼠密度的监测,做到分类分区、科学防控,从而减少鼠媒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保牧场 鼠类 生境 种群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河南耕地问题及对策
12
作者 赵月伟 朱连奇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7期237-238,241,共3页
揭示了作为全国粮食大省和人口大省的河南省在耕地的保护与利用上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为了确保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利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新角度对河南省耕地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进而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耕地问题 对策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