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蓄滞洪区泥沙淤积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胜天
朱贻凡
+7 位作者
周柏池
娄和震
丁建新
宋文龙
丛佩娟
龚记熠
王怀星
李杰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5-874,共10页
为探究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中蓄滞洪区泥沙淤积特征,评估受灾情况,基于实地淤积调查和高分遥感影像,计算淤积厚度空间分布,并结合DEM数据估算蓄滞洪量和蓄滞洪区利用率。结果表明:淤积厚度插值的均方根误差E_(RMS)为1....
为探究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中蓄滞洪区泥沙淤积特征,评估受灾情况,基于实地淤积调查和高分遥感影像,计算淤积厚度空间分布,并结合DEM数据估算蓄滞洪量和蓄滞洪区利用率。结果表明:淤积厚度插值的均方根误差E_(RMS)为1.32,纳什系数E_(NS)为0.78,蓄滞洪量计算的E_(RMS)为0.75,E_(NS)为0.92,证明研究计算方法可行,计算结果可靠;8个蓄滞洪区共蓄洪24.63亿m^(3),蓄滞洪区利用率约为36.90%,平均淤积厚度为2.60 cm,总淤积量达7.67×10^(7) t;海河流域洪水含沙量约31.14 kg/m^(3),其中大清河系和永定河系的洪水含沙量达到过去20 a平均含沙量的20~40倍;此外,研究发现海河流域西部和北部山地的淤积情况更严重,较早启用的、位于上游的蓄滞洪区淤积量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海河流域
蓄滞洪区
泥沙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蓄滞洪区泥沙淤积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胜天
朱贻凡
周柏池
娄和震
丁建新
宋文龙
丛佩娟
龚记熠
王怀星
李杰康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出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5-874,共10页
基金
北京市水土流失监测专项项目(11000023210200046167-XM001/2)。
文摘
为探究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中蓄滞洪区泥沙淤积特征,评估受灾情况,基于实地淤积调查和高分遥感影像,计算淤积厚度空间分布,并结合DEM数据估算蓄滞洪量和蓄滞洪区利用率。结果表明:淤积厚度插值的均方根误差E_(RMS)为1.32,纳什系数E_(NS)为0.78,蓄滞洪量计算的E_(RMS)为0.75,E_(NS)为0.92,证明研究计算方法可行,计算结果可靠;8个蓄滞洪区共蓄洪24.63亿m^(3),蓄滞洪区利用率约为36.90%,平均淤积厚度为2.60 cm,总淤积量达7.67×10^(7) t;海河流域洪水含沙量约31.14 kg/m^(3),其中大清河系和永定河系的洪水含沙量达到过去20 a平均含沙量的20~40倍;此外,研究发现海河流域西部和北部山地的淤积情况更严重,较早启用的、位于上游的蓄滞洪区淤积量更大。
关键词
“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海河流域
蓄滞洪区
泥沙淤积
Keywords
"237"regional super large flood
Haihe River basin
flood detention area
sediment deposition
分类号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TV87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TP5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蓄滞洪区泥沙淤积分析
杨胜天
朱贻凡
周柏池
娄和震
丁建新
宋文龙
丛佩娟
龚记熠
王怀星
李杰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