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符号意蕴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朱衍美
-
机构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93,共2页
-
文摘
卡西尔"人是符号的动物"让符号广泛地进入人们的视野,符号从此被认为是人们认知事物的媒介。电影作为一种符号化的艺术,把一种特殊符号系统和表意现象联系起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2013年春热片《北京遇上西雅图》以一个看起来毫无浪漫色彩的邂逅而开启了一场寻爱之旅和一场奋斗的人生之旅。影片中云集的一系列符号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温暖人心的人生态度,教给我们如何面对金钱,如何面对爱情,如何积极地面对人生。而西雅图这座美丽的城市在影片中俨然成了浪漫爱情和激情奋斗的符号。
-
关键词
《北京遇上西雅图》
金钱
爱情
人生
符号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文学阐释的特性与“本体阐释”问题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赖大仁
朱衍美
-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形态文艺学中心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40,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40年文学理论问题论争研究与文献整理”(19AZW002)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新时期文论四十年变革发展与理论反思”(18WX0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文学阐释的特性取决于文学的特性,真正的文学阐释应当建立在对文学特性的深刻认识和自觉遵循的基础上。文学阐释有两种不同观念与类型,传统文学阐释建立在过去古典文学观念基础上,与其他各种实用文类的理解与阐释没有多大差别;现代文学阐释建立在现代文学观念与建制的基础上,强调文学的虚构想象性特点和审美化意义价值。有必要着重探讨文学阐释区别于其他阐释类型的特殊性或“异质性”特点。文学的本体阐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理解和把握文学的本体意义,涉及对“文学阐释”与“非文学阐释”的认识;二是关于文学作品的本体阐释,涉及如何理解与阐释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意义。文学的本体阐释应当契合文学的特性,即文学作品的文本特性、意义特性和价值特性,这样的文学阐释才更有意义价值,真正的文学阐释学理论建构,也应当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
关键词
文学阐释
本体阐释
文学特性
文学观念
文学建制
-
分类号
I02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