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类常用催产剂对锦鲤人工繁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史东杰 孙砚胜 +5 位作者 李文通 孟素宣 梁拥军 张升利 张欣 朱莉飞 《水产科技情报》 2015年第3期146-150,共5页
为研究几种鱼类常用催产剂对锦鲤的催产效果,分别给性腺发育成熟的锦鲤亲鱼注射HCG+LHRH-A2(A组)、PG+HCG+LHRH-A2(B组)、DOM+LHRH-A2(C组)、复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D组)和“双生”牌注射用高效鱼用催产剂(E组)进... 为研究几种鱼类常用催产剂对锦鲤的催产效果,分别给性腺发育成熟的锦鲤亲鱼注射HCG+LHRH-A2(A组)、PG+HCG+LHRH-A2(B组)、DOM+LHRH-A2(C组)、复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D组)和“双生”牌注射用高效鱼用催产剂(E组)进行人工催产,比较不同外源催产激素对锦鲤亲鱼产卵和排精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催产剂均能在水温20~22℃下诱导亲鱼排卵、排精。其中,注射两种复合催产剂的D组、E组催产效果最佳,雌鱼效应时间为11~18 h,催产率均为100%,平均产卵量分别为(23.93±2.31)粒/g、(22.62±2.81)粒/g,受精率分别为(86.44±2.9)%、(85.28±3.2)%,孵化率为(79.44±2.70)%、(78.65±3.10)%;雄鱼24 h内的采精量分别为1461、1456 m L,精子的寿命分别为(125.34±8.70)s、(125.26±9.40)s,精子的活动强度分别为(48.31±8.90)s、(47.89±8.40)s,且采精率分别为(69.57±5.25)%、(68.74±4.32)%,产后亲鱼的死亡率均为0。各组精子的寿命、采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A、B、C组精子的活动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人工繁殖 催产剂 催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优质锦鲤苗种规模化早繁技术初探
2
作者 梁拥军 史东杰 +3 位作者 张升利 张欣 孙砚胜 朱莉飞 《科学养鱼》 2015年第9期79-80,共2页
优质锦鲤是观赏鱼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重点研究、示范和推广的观赏鱼品种。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自1998年引进优质锦鲤亲鱼、苗种等开展繁养殖试验示范,并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实现了优质锦鲤的亲本培育、配组... 优质锦鲤是观赏鱼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重点研究、示范和推广的观赏鱼品种。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自1998年引进优质锦鲤亲鱼、苗种等开展繁养殖试验示范,并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实现了优质锦鲤的亲本培育、配组、繁殖及苗种培育、挑选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目前已拥有优质锦鲤亲本、后备亲本2000组,年育苗能力4000余万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创新团队 产业技术体系 省部级项目 亲本培育 苗种培育 雌鱼 养殖试验 雄鱼 产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对大口黑鲈延后繁殖性能、生理指标及仔鱼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赛赛 朱莉飞 +3 位作者 李荣妮 史东杰 孙砚胜 张欣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9-965,共7页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延后繁殖性能、生理指标及仔鱼成活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50组亲鱼(雌、雄鱼体质量分别为550~665、500~573 g),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3个平行,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1%、0.3%、0.5%、0.7%...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延后繁殖性能、生理指标及仔鱼成活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50组亲鱼(雌、雄鱼体质量分别为550~665、500~573 g),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3个平行,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1%、0.3%、0.5%、0.7%(均为质量分数,下同)复合益生菌制剂,养殖周期为30 d。结果表明:雌鱼的性腺指数、怀卵量、相对怀卵量随饲料中复合益生菌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并于0.5%添加量时达到峰值,但这3个指标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0.3%、0.5%复合益生菌添加组第一批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仔鱼成活率均高于其他组,其中,仅0.5%添加组仔鱼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1%添加组(P<0.05);产卵前,不同试验组雌鱼肝脏中AKP、ACP活力均显著高于产卵后(P<0.05),且2种酶活力均随饲料中复合益生菌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增强,当添加量为0.5%时2种酶活力均达到峰值,产卵前不同添加组雌鱼肝脏中T-SOD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0.3%、0.5%添加组雌鱼血浆中T-SOD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复合益生菌添加量为0.5%时,复合益生菌饲料可显著提高大口黑鲈仔鱼成活率,增强产卵前雌鱼肝脏中AKP、ACP活力及血浆中T-SOD活力,本研究结果可为复合益生菌在大口黑鲈延后繁育工作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复合益生菌 繁殖性能 生理指标 仔鱼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蚯蚓虫沙对鲤生长、消化和抗氧化指标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荣妮 唐瑞波 +4 位作者 张欣 王赛赛 朱莉飞 史东杰 孙砚圣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6-642,共7页
为研究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蚯蚓虫沙对鲤Cyprinus carpio生长性能、血清及肝胰脏抗氧化指标和消化酶的影响,对蚯蚓虫沙营养价值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评估,在水温27~29℃下,选用同一批次初始体质量为(73.66±0.21)g的鲤幼鱼336尾,... 为研究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蚯蚓虫沙对鲤Cyprinus carpio生长性能、血清及肝胰脏抗氧化指标和消化酶的影响,对蚯蚓虫沙营养价值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评估,在水温27~29℃下,选用同一批次初始体质量为(73.66±0.21)g的鲤幼鱼336尾,随机分成8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为饲喂基础饲料的A组,添加2.5%、5.0%、7.5%晒干蚯蚓虫沙的混合饲料B1、B2和B3组,添加5.0%、7.5%高温烘干蚯蚓虫沙的混合饲料C1和C2组,以及添加晒干蚯蚓虫沙+蚯蚓粉(5.0%+0.15%、7.5%+0.23%)的混合饲料D1和D2组,在室内玻璃水族箱(100 cm×50 cm×50 cm)中进行生长试验,饲养60 d后测定鲤生长、消化酶和血清及肝胰脏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饲料中添加蚯蚓虫沙后重金属含量远低于《饲料卫生标准》,用量安全;蚯蚓虫沙添加量不同,对鲤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血清和肝胰脏抗氧化指标均有一定影响,除2.5%添加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各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晒干蚯蚓虫沙5.0%添加量最好,增重率、特定生长率、T-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添加量的蚯蚓虫沙对鲤肠道消化酶及饲料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蚯蚓虫沙能够显著提高鲤的生长性能和血清、肝胰脏中T-SOD水平,降低丙二醛(MD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虫沙 生长 消化酶 抗氧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白锦鲤皮肤转录组测序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史东杰 胡金有 +4 位作者 王赛赛 朱华 张欣 朱莉飞 孙砚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5-481,共7页
为进一步开发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肤色基因资源,采用Illumina PE15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体长为(28.34±3.12)cm的红白锦鲤的白色和红色皮肤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获得116.26 Gb Clean Date,并与Nr、GO、KEGG、KOG、P... 为进一步开发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肤色基因资源,采用Illumina PE15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体长为(28.34±3.12)cm的红白锦鲤的白色和红色皮肤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获得116.26 Gb Clean Date,并与Nr、GO、KEGG、KOG、Pfam、Swiss-Prot、eggNOG等7个数据库进行BLAST信息比对,共获得10 476个注释基因。结果表明:Nr数据库注释成功比例最高,为35.62%;通过功能、通路富集分析,差异基因富集在包括激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黏着斑通路在内的132个代谢途径;随机选取9个差异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发现,红白锦鲤皮肤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趋势与RNA-seq定量结果一致,表明转录组测序结果是可靠的。本研究中获得的转录组数据可为今后观赏鱼肤色关键基因开发及功能分析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白锦鲤 转录组 高通量测序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蚯蚓粉和蚯蚓粪对罗非鱼生长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荣妮 唐瑞波 +2 位作者 朱莉飞 史东杰 张欣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3-238,共6页
为研究并验证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蚯蚓粉和蚯蚓粪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同一批次初体质量为(52.98±0.33)g的罗非鱼幼鱼18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饲料(A组),... 为研究并验证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蚯蚓粉和蚯蚓粪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同一批次初体质量为(52.98±0.33)g的罗非鱼幼鱼18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饲料(A组),添加2.5%、5.0%、7.5%蚯蚓粪的饲料(B1、B2、B3组),添加蚯蚓粪+蚯蚓粉(5.0%+0.150%、7.5%+0.225%)的混合饲料(C1、C2组),试验在室内玻璃水族箱(100 cm×50 cm×50 cm)中进行,饲养60 d后测定罗非鱼生长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用蚯蚓粉粗蛋白质为57.93%,蚯蚓粪粗蛋白质为3.81%;B、C组与A组相比,饲料系数稍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血清抗氧化免疫能力稍高,以饲料中添加5.0%蚯蚓粪(B2组)最好,但经方差分析显示,所有指标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本试验结果为蚯蚓粪及蚯蚓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合理应用和新饲料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罗非鱼养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粉 蚯蚓粪 罗非鱼 生长 血清抗氧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