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塑料包装及包装内食品中酞酸酯 被引量:25
1
作者 汪瑗 朱若华 +1 位作者 陈惠 陈明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95-198,共4页
建立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塑料食品袋及袋内包装食品中5种酞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方法。... 建立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塑料食品袋及袋内包装食品中5种酞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方法。样品用无水乙醇超声提取,经干燥脱水过0.45μm滤膜过滤,直接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用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5种酞酸酯的回收率为71.5%~125.5%;精密度(RSD)为1.6%~3.2%;DMP、DEP、DBP、DOP和DEHP的检测限分别为0.18、0.13、0.13、0.15和0.14ng。该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前处理简单,可同时测定塑料食品袋及包装内食品中5种酞酸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 酞酸酯 塑料食品袋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扫示波极谱法同时测定钴与镍 被引量:7
2
作者 邹洪 王燕军 +2 位作者 马洁 朱若华 谷学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9-110,113,共3页
在 pH 9.70的Na2 CO3 NaHCO3、亚硝基红盐和氯代十四烷基吡啶体系中 ,镍和钴均有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 ,其二阶导数峰电位分别为 - 0 .6 4V (vs .SCE) (镍 )和 - 0 .80V (vs .SCE)(钴 ) ,电流峰高与浓度在 3.4× 10 - 9~ 3.74× ... 在 pH 9.70的Na2 CO3 NaHCO3、亚硝基红盐和氯代十四烷基吡啶体系中 ,镍和钴均有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 ,其二阶导数峰电位分别为 - 0 .6 4V (vs .SCE) (镍 )和 - 0 .80V (vs .SCE)(钴 ) ,电流峰高与浓度在 3.4× 10 - 9~ 3.74× 10 - 6 mol·L- 1(镍 )和 7.0× 10 - 11~ 6 .0× 10 - 6 mol·L- 1(钴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分别为 2 .4× 10 - 9mol·L- 1(14 1ng·L- 1镍 )和 3.2× 10 - 11mol·L- 1(1.9ng·L- 1钴 )。方法应用于水样和生物样品中微量钴和镍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扫示波极谱法 同时测定 亚硝基R盐 氯代十四烷基吡啶 生物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塑料食品袋中酞酸酯的含量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惠 汪瑗 朱若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2,共4页
建立了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测定塑料食品袋中4种酞酸酯(酞酸二甲酯(DMP)、酞酸二乙酯(DEP)、酞酸二丁酯(DBP)和酞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方法。经粉碎的样品先用乙醇浸泡24h,然后超声提取,经0.45μm滤膜过滤。点样在... 建立了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测定塑料食品袋中4种酞酸酯(酞酸二甲酯(DMP)、酞酸二乙酯(DEP)、酞酸二丁酯(DBP)和酞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方法。经粉碎的样品先用乙醇浸泡24h,然后超声提取,经0.45μm滤膜过滤。点样在以丙酮处理过的硅胶G板上,以乙酸乙酯-无水乙醚.异辛烷(体积比为1:4:15)为展开剂展开,以双波长反射吸收飞点扫描测定(λs=275nm,λR=340nm),外标法定量。该法的线性关系较好,DMP、DEP、DBP和DEHP的检出限分别为2.1,2.4,3.4和4.0ng,混合标准品在同一薄层板上的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3.5%,4种酞酸酯的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8.58%~111.04%。该方法样品用量少,前处理简单,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塑料袋中4种酞酸酯的同时测定。经与气相色谱法的分析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对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色谱法 酞酸酯 塑料食品袋 环境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啤酒及海产品中的甲醛 被引量:6
4
作者 强洪 朱红霞 +2 位作者 朱若华 李硕 聂润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71-374,共4页
研究建立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可简单、快速检测啤酒及海产品中甲醛的含量。在以醋酸铵为缓冲溶液的介质(pH7)中,甲醛、醋酸铵以及乙酰乙酸甲酯混合后在60℃条件下反应3min生成有色物质,在37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探讨最佳的实验条件,在... 研究建立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可简单、快速检测啤酒及海产品中甲醛的含量。在以醋酸铵为缓冲溶液的介质(pH7)中,甲醛、醋酸铵以及乙酰乙酸甲酯混合后在60℃条件下反应3min生成有色物质,在37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探讨最佳的实验条件,在最佳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3.2×10-6mol/L,且甲醛标准溶液的浓度在0.8×10-5~8.0×10-5mol/L之间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分别测定4种海产品和3种啤酒中甲醛的含量,加标回收率分别在84.5%~107.4%和94.6%~114.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分析 分光光度法 甲醛 乙酰乙酸甲酯 醋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测定塑料食品包装袋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惠 贾蕊 +2 位作者 贾丽 朱若华 汪瑗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对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进行了分离研究,考察了... 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对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进行了分离研究,考察了溶液的pH值、胶束浓度和有机改性剂等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mmol/L硼砂-25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15%(体积分数)甲醇溶液为电泳缓冲液(pH9.2),采用压力进样方式,25kV恒压下进行分离,在波长200nm处检测,各组分在17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DMP、DEP、DBP、DEHP和DOP的检出限分别为0.13mg/L、0.14mg/L、0.38mg/L、0.13mg/L和0.10mg/L。本法应用于塑料食品袋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回收率范围为81.80%~118.87%,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4.30%(n=10),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邻苯二甲酸酯 塑料食品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亚硝基R盐的络合物吸附波及其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邹洪 王燕军 +3 位作者 胡秋菊 朱若华 谷学新 袁倬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15,共3页
在0.1mol/LNaAc中 ,钯与亚硝基R盐形成络合物的吸附波于 -0.55V(vsSCE)处产生一个灵敏二阶导数极谱波 ,钯在10~1500μg/L范围内 ,峰高与钯的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1μg/L。方法用于工业废水样品中微量钯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亚硝基R盐 单扫示波极谱法 络合物 吸附波 工业废水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色谱分析法及其进展 被引量:38
7
作者 汪瑗 朱若华 陈惠 《大学化学》 CAS 2006年第3期34-40,共7页
介绍常规薄层色谱和几种高效薄层色谱分析方法,薄层色谱与红外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电化学等联用检测技术,以及薄层色谱与联用检测技术在医药、生物制品、毒物、环境有害物质、食品及其他领域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介绍常规薄层色谱和几种高效薄层色谱分析方法,薄层色谱与红外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电化学等联用检测技术,以及薄层色谱与联用检测技术在医药、生物制品、毒物、环境有害物质、食品及其他领域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色谱 色谱分析法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色谱分析方法 定性定量分析 检测技术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 生物制品 有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奶粉及尿液中叶酸——基于同时高锰酸钾氧化及光化学反应 被引量:9
8
作者 安会梅 贾蕊 朱若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70-872,共3页
对基于同时用高锰酸钾氧化及光化学反应的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杂试品如奶粉及人尿中叶酸的条件作了系统的试验并予以优化。对奶粉试样的预处理方法也作了详细叙述。试样溶液在作荧光光度检测之前,须经硅藻土填充的层析柱进行纯化。含... 对基于同时用高锰酸钾氧化及光化学反应的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杂试品如奶粉及人尿中叶酸的条件作了系统的试验并予以优化。对奶粉试样的预处理方法也作了详细叙述。试样溶液在作荧光光度检测之前,须经硅藻土填充的层析柱进行纯化。含有叶酸的试液在0.01mol·L^-1盐酸介质中,用1×10^-3mol·L^-1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并置于波长为254nm的紫外灯下照射30min,经如此处理后叶酸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大,并测得其激发波长及发射波长分别为280nm及448nm。在5.0×10^-8~2.0×10^-6mol·L^-1叶酸浓度范围内,与相应的荧光强度之间保持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1。方法的检出限为6.5×10^-9mol·L^-1,所提出的方法曾用于奶粉及人尿中叶酸的测定。测定结果的RSD值(n=7)为3.29/6~4.9%,方法的回收率为97.0%~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光光度法 叶酸 层析法纯化 奶粉 人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修饰滤纸基质固相萃取-室温磷光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咔唑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栗娜 朱若华 王香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76,80,共4页
以二甲基氯硅烷对滤纸进行改性,修饰后的滤纸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热稳定性,发光背景值降低。咔唑能很好地吸附在修饰过的滤纸上,发射较强的磷光,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位于259nm和440nm。考察了4种无机盐类重原子微扰剂对咔唑室温... 以二甲基氯硅烷对滤纸进行改性,修饰后的滤纸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热稳定性,发光背景值降低。咔唑能很好地吸附在修饰过的滤纸上,发射较强的磷光,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位于259nm和440nm。考察了4种无机盐类重原子微扰剂对咔唑室温磷光的影响,并优化了烘干温度、烘干时间等实验条件。以二甲基氯硅烷键合滤纸作为固相萃取膜,可有效富集水样中的痕量咔唑,本文对流速及饱和曲线等萃取条件也进行了优化。浓度在3.25×10^-9-8.00×10^-7mol/L范围内的咔唑经固相萃取后,其磷光强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3.25×10^-9mol/L。对自来水和昆玉河水样中的咔唑含量进行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3%-10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2%。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好、准确度高,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 固体基质室温磷光 硅烷 滤纸修饰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燕麦和苦荞中的膳食纤维测定 被引量:13
10
作者 胡珊兰 朱若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57-160,共4页
采用酶-重量法分析不同产地的15种燕麦和苦荞中总膳食纤维(T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及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含量。对于燕麦,TDF含量平均为12%,其中黑龙江的米燕麦、山西的73014-336、河北的小莜麦样品含量较多,而青海的玉麦-2、宁夏... 采用酶-重量法分析不同产地的15种燕麦和苦荞中总膳食纤维(T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及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含量。对于燕麦,TDF含量平均为12%,其中黑龙江的米燕麦、山西的73014-336、河北的小莜麦样品含量较多,而青海的玉麦-2、宁夏的固原燕麦和云南的德钦燕麦含量较低;黑龙江的米燕麦的SDF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燕麦;河北的小莜麦和山西的73014-336中IDF含量较高;国外的Bup-1809燕麦的TDF、SDF、IDF含量都低于平均值。对于苦荞,TDF含量平均为7%,四川的额洛木尔惹苦荞的含量最高,为9.64%;贵州的90-3苦荞的SDF含量最高,为3.45%;四川的额洛木尔惹苦荞和山西的蔓荞子苦荞中的IDF含量较高。酶-重量法测定植物中膳食纤维其重现性较好,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燕麦和苦荞中膳食纤维含量与组成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苦荞 膳食纤维 酶-重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筛选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贾蕊 栗娜 朱若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建立了一种采用毛细管电泳法(CE)测定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新方法。以含0.002%Brij-35的50mmol/L的硼砂缓冲溶液(pH9.18)作为电泳介质,检测波长280nm,于19min内实现了体系中各组分的基线分离。根据酶反应过程中反应物... 建立了一种采用毛细管电泳法(CE)测定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新方法。以含0.002%Brij-35的50mmol/L的硼砂缓冲溶液(pH9.18)作为电泳介质,检测波长280nm,于19min内实现了体系中各组分的基线分离。根据酶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浓度变化计算有关反应动力学参数。将已知的氨甲喋呤、甲氧苄胺嘧啶和叶酸3种抑制剂作用于所建立的二氢叶酸还原酶体系,测得抑制剂的半数抑制浓度与文献值相接近,证明本体系可用于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DHFRI)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二氢叶酸还原酶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分离测定中药半枝莲中的7种有效成分 被引量:8
12
作者 米璇 朱若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9-214,共6页
建立了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同时分析检测中药半枝莲药材及其膏剂中黄芩素、柚皮素、汉黄芩素、野黄芩苷、芹菜素、木犀草素和原儿茶酸7种有效成分的方法。半枝莲样品中7种有效成分经甲醇超声提取。实验考察了运行缓冲溶液的pH值和浓度、... 建立了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同时分析检测中药半枝莲药材及其膏剂中黄芩素、柚皮素、汉黄芩素、野黄芩苷、芹菜素、木犀草素和原儿茶酸7种有效成分的方法。半枝莲样品中7种有效成分经甲醇超声提取。实验考察了运行缓冲溶液的pH值和浓度、添加剂、检测波长、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等重要参数对目标物分离的影响。得到的优化条件为:运行缓冲液50mmol/L硼砂-0.20mol/L硼酸溶液(pH8.4),含8.5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离电压25kV,检测波长260nm和335nm。在此条件下,7种组分于12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各组分在8×10-6~3.2×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65~0.9999;检出限为7.0×10-8~2.0×10-6mol/L;回收率均大于85%。该方法提取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以用于中药半枝莲中7种有效成分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色谱 半枝莲 有效成分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测定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活力及其抑制剂的抑制率 被引量:3
13
作者 栗娜 张馨月 朱若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31-635,共5页
本文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对亲和层析提取的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的反应体系进行了研究,根据体系中反应物还原辅酶Ⅱ(NADPH)和反应产物氧化型辅酶Ⅱ(NADP)的浓度变化,测得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米氏常数Km=1.35×10-5mol/L。将该体... 本文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对亲和层析提取的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的反应体系进行了研究,根据体系中反应物还原辅酶Ⅱ(NADPH)和反应产物氧化型辅酶Ⅱ(NADP)的浓度变化,测得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米氏常数Km=1.35×10-5mol/L。将该体系用于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DHFRIs)抑制率的测定,测得氨甲喋呤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7.46×10-8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二氢叶酸还原酶 抑制剂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葡萄糖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康琪 朱若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22-425,共4页
用Waters Ultrahydrogel 250(4.6×300mm)色谱柱,以水作流动相,示差折光检测,进样量20μl,在流速0.5ml/min下,直接测定样品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含量和平均分子量。建立了分子量与保留时间的关系方程,用于样品中聚葡萄糖的分... 用Waters Ultrahydrogel 250(4.6×300mm)色谱柱,以水作流动相,示差折光检测,进样量20μl,在流速0.5ml/min下,直接测定样品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含量和平均分子量。建立了分子量与保留时间的关系方程,用于样品中聚葡萄糖的分子量测定。聚葡萄糖浓度在0.199mg/ml~3.98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RSD小于1.00%,回收率103%~110%(RSD=1.91%)之间。结果显示,该方法是简单、准确、可靠的,适合于食品中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水溶性膳食纤维 聚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度法测定铽的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文斌 朱若华 谷学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20-623,628,共5页
评述了近年来铽的荧光光度分析的进展情况,就其方法、显色剂、线性范围以及干扰情况对近年来国内铽的荧光光度分析进行了综述,引用文献34篇。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测定 显色剂 检出限 线性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环糊精修饰有机聚合物整体材料选择性富集室温磷光法测定土壤中的萘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雪 龚晓娜 朱若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98-1304,共7页
合成了α-环糊精(α-CD)修饰的有机聚合整体材料,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比较了α-CD修饰整体材料作为室温磷光固体基质的效果以及14种有机化合物在其上的室温磷光分析(RTP)行为。α-CD修饰的有机聚合整体材料背景干扰低,对二环芳... 合成了α-环糊精(α-CD)修饰的有机聚合整体材料,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比较了α-CD修饰整体材料作为室温磷光固体基质的效果以及14种有机化合物在其上的室温磷光分析(RTP)行为。α-CD修饰的有机聚合整体材料背景干扰低,对二环芳烃类物质有较好的选择性和富集能力。在α-CD修饰膜上,萘和7,8苯并喹啉的分配常数分别为5.03×103和2.94×102,表明修饰材料对萘有较好的选择性。萘酚也能与修饰材料形成包络物。但是由于较强的极性和在水中的溶解性,不能被有效富集。对5.0×10-11 mol/mL萘,最大富集体积为300 mL。采用SPE-RTP,萘和7,8苯并喹啉的检出限分别为9.80×10-12和4.60×10-11 mol/mL,RSD小于3.7%;线性范围分别为5.00×10-11~8.00×10-9 mol/mL和6.00×10-11~5.00×10-10 mol/mL。应用修饰的膜片对土样中的萘进行选择性富集和测定,结果由GC-MS进一步确认。用环己烷一步提取和SPE-RTP测定,萘可以被选择性富集。在土壤样品中加萘标准0.012 8 mg,测得回收率(104.9±6.5)%。土样中萘的浓度为(5.61±0.12)mg/kg,与GC-MS的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聚合整体材料 Α-环糊精 固相萃取 室温磷光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度法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安会梅 朱若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9-81,共3页
本文应用二氢叶酸(DHFA)和辅酶Ⅱ(NADPH)的荧光性质,建立了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活力测定的反应体系,并对酸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该体系中,用双倒数作图法分别测定了二氢叶酸还原酶对二氢叶酸和辅酶Ⅱ的表观米氏常数。将所建立的... 本文应用二氢叶酸(DHFA)和辅酶Ⅱ(NADPH)的荧光性质,建立了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活力测定的反应体系,并对酸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该体系中,用双倒数作图法分别测定了二氢叶酸还原酶对二氢叶酸和辅酶Ⅱ的表观米氏常数。将所建立的体系应用于氨甲喋呤,甲氧苄氨嘧啶等已知抑制剂的抑制率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叶酸还原酶 抑制剂 荧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与1-亚硝基-2-萘酚反应的研究
18
作者 邹洪 朱若华 +1 位作者 谷学新 袁倬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8-471,共4页
本文用荧光、分子吸收光谱和电化学等方法研究了在含 Na NO2 的 HNO3溶液中酪氨酸与 1 -亚硝基 - 2 -萘酚的反应 ,该反应最后生成具有荧光性质的酚噻嗪类化合物。于 - 0 .5 3V( vs. SCE)处被还原的反应中间物酚噻嗪类化合物的氧化物可... 本文用荧光、分子吸收光谱和电化学等方法研究了在含 Na NO2 的 HNO3溶液中酪氨酸与 1 -亚硝基 - 2 -萘酚的反应 ,该反应最后生成具有荧光性质的酚噻嗪类化合物。于 - 0 .5 3V( vs. SCE)处被还原的反应中间物酚噻嗪类化合物的氧化物可被光还原为酚噻嗪类化合物 ,其分解过程的反应为二级反应 ;反应速度常数为 5× 1 0 - 4L· mol- 1· min- 1。酚噻嗪类化合物的生成过程为一级反应 ,反应速度常数为 0 .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 1-亚硝基-2-萘酚 荧光法 分子吸收光谱法 电化学法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忆阻特性的监督神经网络算法及电路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汤知日 朱若华 常胜 《电子技术应用》 2019年第4期19-22,28,共5页
针对如何将忆阻器融入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并进行硬件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平台上实现的基于忆阻特性的监督神经网络算法。该设计以忆阻器模块作为神经网络中的权值存储模块,构建误差反馈机制的监督学习。将... 针对如何将忆阻器融入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并进行硬件实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平台上实现的基于忆阻特性的监督神经网络算法。该设计以忆阻器模块作为神经网络中的权值存储模块,构建误差反馈机制的监督学习。将该忆阻神经网络电路应用于图像分类问题,并进行了资源占用和处理速度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其分类结果良好,在Cyclone Ⅱ:EP2C70F896I8平台上,整体网络算法占用11 773个逻辑单元(LEs),训练耗时0. 33 ms,图像的测试耗时10μs。这一工作对忆阻器和神经网络的结合提出了一个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 监督神经网络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图像分类 资源占用 处理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定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贾玉香 朱若华 陈惠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21,共7页
以安定为模板分子,通过本体聚合和沉淀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考察了交联剂、致孔剂及温度等条件对聚合物材料性能的影响。电镜扫描图片显示本体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呈不规则形状,而沉淀聚合得到的则是微球颗粒,形状规则。吸... 以安定为模板分子,通过本体聚合和沉淀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考察了交联剂、致孔剂及温度等条件对聚合物材料性能的影响。电镜扫描图片显示本体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呈不规则形状,而沉淀聚合得到的则是微球颗粒,形状规则。吸附实验表明,聚合物微球对安定的最大吸附量约为130μg/g,对奥沙西泮和硝西泮的吸附量约为110μg/g,对安定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通过对比合成现象和聚合物性能,最终选用以DVB为交联剂、乙腈为致孔剂合成的聚合物微球为固相萃取材料填充固相萃取小柱,从饲料及猪尿样品中选择性地分离、富集痕量安定类药物。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奥沙西泮、硝西泮和安定3种药物在0.1~2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6~0.999 9,检出限(S/N=3)为0.03~0.08 mg/L,加标回收率为66%~79%。该方法为安定类药物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定 分子印迹 本体聚合 沉淀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