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外伤术后严重并发症八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5
1
作者 朱自满 许月芳 +2 位作者 凃玉亮 杜俊东 焦华波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2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外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由外院转入的胰腺外伤术后严重并发症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合并胰漏、严重腹腔感染,合并腹部切口裂开4例,合并腹腔大出血3例,合... 目的探讨胰腺外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由外院转入的胰腺外伤术后严重并发症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合并胰漏、严重腹腔感染,合并腹部切口裂开4例,合并腹腔大出血3例,合并胃、十二指肠及胆总管瘘,高位小肠瘘各1例。入院后主要的治疗措施包括急诊行剖腹探查止血、胰体尾加脾切除术1例,胃造瘘加空肠营养管置入术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肝左动脉加脾动脉栓塞2例,经侧腹壁小切口腹膜后脓肿清创引流术2例,腹腔双套管引流5例。本组经治疗12-79 d均获痊愈,无一例死亡,其中1例并发结肠瘘,经局部加强换药后愈合。结论针对复杂胰腺外伤术后并发症的治疗,应准确评估病情,选择合适手术干预时机,尽可能采取微创引流等方式;保持腹腔引流通畅;高度重视肠内营养,维护机体自身调节功能和免疫力;严格控制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灵活运用上述原则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创伤和损伤 并发症 出血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胰腺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自满 焦华波 +2 位作者 许勇 杜俊东 谭向龙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 :探讨P-选择素(P-s electin)基因启动子区C-2123G多态性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的分析方法,检测102例健康志愿者和119例AP患者P-selecti... 目的 :探讨P-选择素(P-s electin)基因启动子区C-2123G多态性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的分析方法,检测102例健康志愿者和119例AP患者P-selectin基因启动子区C-2123G的基因多态性,计算其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健康对照组与AP组C-2123G等位基因频率(C32.35%,G 67.65%)及基因型分布(C纯合子占19.33%,CG占26.05%,G纯合子占54.62%)一致。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发生重症脓毒症患者G等位基因频率(83.33%)高于非脓毒症组(56.76%,P<0.05),GG纯合子患者发生重症脓毒症比例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结论:P-selectin C-2123G基因多态性在AP发生重症脓毒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AP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P-选择素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 被引量:1
3
作者 朱自满 许月芳 +5 位作者 张杰 杜俊东 谭向龙 王大东 张文智 焦华波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索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7月共30例均由同一主刀医生进行的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手术日期先后分为连续的3组(A、B、C组),每组10例设定为一手术阶段,比较各组的... 目的探索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7月共30例均由同一主刀医生进行的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手术日期先后分为连续的3组(A、B、C组),每组10例设定为一手术阶段,比较各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各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灶大小、术前肝功能分级方面无显著差别(均P>0.05)。A组手术时间(189.3±25.1 min),显著长于B组(144.9±16.15min)和C组(144.9±16.15 min)(P均<0.05);A组出血量(330.0±197.49 ml)明显多于B组(110.0±59.82 ml)和C组(120.0±51.75 ml)(P<0.05);B、C两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A组发生1例中转开腹,其余各组均未发生,总中转率3.33%,术中并发症发生在A组(1例)、C组(1例),术后并发症B组(1例)、C组(1例),总发生率13.33%。三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对于那些已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肝胆外科医生是安全可行的。随着手术例数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逐渐减少。学习曲线约为10例,可达到较熟练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 学习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误诊为胰腺癌三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孙丽媛 涂玉亮 +4 位作者 焦华波 朱自满 赵伟 吴雷超 景圆圆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总结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对2015年9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3例AI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均为男性,1例表现为无痛性黄疸,1例为消瘦、腹泻,1例为背部胀... 目的总结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对2015年9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3例AI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均为男性,1例表现为无痛性黄疸,1例为消瘦、腹泻,1例为背部胀痛、厌食。3例影像学检查可见胰腺整体或局部增大、肝内外胆管扩张,提示胰腺或胆管占位性病变,外院均误诊为胰腺癌。入我院肝胆胰脾外科后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正常,IgG4均升高,诊断为AIP。1例经胰胆管逆行造影胆总管支架置入术,辅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术后3个月病情稳定后取出支架;2例仅予糖皮质激素治疗。3例病情均稳定。结论对于合并胰腺弥漫性增大的疑似胰腺癌患者,需考虑AIP可能,行血清免疫学检测及试验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助于鉴别,以避免误诊及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慢性 免疫系统疾病 误诊 胰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避免重症急性胰腺炎及严重胰腺外伤的治疗失误 被引量:3
5
作者 焦华波 涂玉亮 +3 位作者 杜俊东 朱自满 梁耀杰 蔡守旺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2期1-5,共5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占全部急性胰腺炎的10%-20%。胰腺外伤诊断困难、治疗复杂、并发症多。两者均易并发胰瘘、胰周组织感染、出血、消化道瘘等严重并发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占全部急性胰腺炎的10%-20%。胰腺外伤诊断困难、治疗复杂、并发症多。两者均易并发胰瘘、胰周组织感染、出血、消化道瘘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治疗时首先应对病情准确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手术干预时机要及时、恰当,尽可能采取微创引流方式,保持引流通畅。高度重视肠内营养,维护机体自身调节功能和免疫力。同时,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应用,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胰腺 创伤和损伤 治疗失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纠误挽治 被引量:2
6
作者 梁耀杰 杜俊东 +5 位作者 焦华波 涂玉亮 朱自满 吴雷超 吕金勇 金鑫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总结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诊疗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Vater's壶腹部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壶腹部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3周突发脾动脉假性动... 目的总结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诊疗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Vater's壶腹部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壶腹部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3周突发脾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外院行腹腔干弹簧栓及明胶海绵栓塞止血术,术后出现急性肝肾功能损害,待循环功能稳定后转我院。入我院后相继并发低蛋白血症、多发肝脓肿、腹腔脓肿,经多次脓肿穿刺置管引流、静脉营养支持、广谱抗生素等治疗,持续高热,病情反复并渐恶化。停用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抗生素及其他多种药物治疗,经胃镜行胃空肠造瘘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同时辅以心理疏导及体能锻炼等,病情逐步好转,两个月后患者可下床活动,睡眠、饮食及精神恢复正常,3个月后康复出院。结论外科术后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不能过度依赖抗生素、全胃肠外营养,应重视及时微创脓肿引流、加强胃肠内营养及心理疏导,并限制抗生素等多种药物的应用,有助于危重症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动脉瘤 假性 出血 感染 营养支持 抗菌药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胃肠炎误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癌诊疗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梁耀杰 焦华波 +5 位作者 杜俊东 朱自满 吴雷超 金鑫 蔡守旺 孙君重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1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弥漫性EG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右上腹痛伴间断发热1年,加重伴呕吐2周入...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癌的弥漫性EG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右上腹痛伴间断发热1年,加重伴呕吐2周入院,对青霉素及多种食物过敏,先后在当地医院及我院进行胃十二指肠镜、B超、CT及MRI等检查,怀疑十二指肠肿瘤,但活组织病理检查未发现肿瘤证据。考虑十二指肠乳头癌可能性大,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冷冻病理检查也未发现肿瘤证据,应患者家属要求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弥漫性EG。予相应治疗,患者恢复顺利出院。结论 EG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改变有时类似十二指肠乳头癌,临床医师应注意二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炎 嗜酸粒细胞增多 误诊 十二指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