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渗透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片亚精胺与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朱自学 古红梅 +1 位作者 杜红阳 刘怀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8111-8113,共3页
[目的]研究渗透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片亚精胺(Spd)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豫豆24号(强抗旱性)和豫豆6号(弱抗旱性)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渗透胁迫下,PEG、MGBG和外源Spd对大豆幼苗叶片MDA和Spd含量以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SOD、CAT和A... [目的]研究渗透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片亚精胺(Spd)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豫豆24号(强抗旱性)和豫豆6号(弱抗旱性)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渗透胁迫下,PEG、MGBG和外源Spd对大豆幼苗叶片MDA和Spd含量以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SOD、CAT和APX)的影响。[结果]渗透胁迫3d,豫豆24幼苗叶片Spd含量明显上升,豫豆6号幼苗叶片MDA含量明显上升,还提高了豫豆24幼苗叶片3种抗氧化酶活性。MGBG处理促进豫豆24MDA含量的上升,抑制其Spd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但对豫豆6号影响不大。外源Spd处理提高了豫豆6号幼苗叶片的Spd含量以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并抑制其MDA含量的升高,但对豫豆24影响不大。[结论]渗透胁迫条件下外源Spd可降低MDA含量,缓解活性氧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胁迫 大豆 亚精胺 抗氧化保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朱自学 刘天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221-7223,共3页
论述了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等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指出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生态效应差异显著,有时表现为负效应。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性状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梨酸钾对面包上匍枝根霉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春红 胡灵卫 +3 位作者 纪秀娥 朱自学 古红梅 肖艳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5-98,共4页
以匍枝根霉孢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良固体培养法进行培养,并观察和统计匍枝根霉孢子的萌发情况、菌落大小和色泽、菌丝生长变化情况及孢子囊的形态特征,分析不同浓度山梨酸钾对抑制匍枝根霉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山梨酸钾对匍枝根霉... 以匍枝根霉孢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良固体培养法进行培养,并观察和统计匍枝根霉孢子的萌发情况、菌落大小和色泽、菌丝生长变化情况及孢子囊的形态特征,分析不同浓度山梨酸钾对抑制匍枝根霉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山梨酸钾对匍枝根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其浓度升高而增强,当浓度≥0.8g/100mL时,抑菌效果已达到显著水平;当浓度为1.0—1.2g/100mL时,可抑制79%~90%根霉孢子的萌发,抑制菌丝及菌落生长且加速其老化、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匍枝根霉 山梨酸钾 抑制作用 孢子 菌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发酵的干玉米秸秆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武安泉 陈龙 +1 位作者 朱自学 杨同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30,33,共3页
为研究经乳酸发酵的干玉米秸秆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体重25 kg左右的波尔山羊羯羊40只,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各20只,对照组动物饲喂粉碎的干玉米秸秆,试验组动物饲喂经过乳酸发酵的粉碎干玉米秸秆,试验期3... 为研究经乳酸发酵的干玉米秸秆对波尔山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体重25 kg左右的波尔山羊羯羊40只,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各20只,对照组动物饲喂粉碎的干玉米秸秆,试验组动物饲喂经过乳酸发酵的粉碎干玉米秸秆,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波尔山羊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30.0%和29.5%(P<0.05);料重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瘤胃液p H值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乙酸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饲喂乳酸发酵的干玉米秸秆能够提高波尔山羊生产性能,并可以改善部分瘤胃环境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玉米秸秆 波尔山羊 生产性能 瘤胃发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型野生真菌子实体解剖学和可食性研究
5
作者 刘天学 朱自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28-2029,共2页
研究了一种大型野生真菌子实体的解剖学特征和子实体的可食性,结果表明:该野生真菌属蘑菇科环柄菇属红顶环柄菇;子实层主要由担子和侧囊状体组成,担子顶部着生4个担孢子,孢子印白色,菌髓中菌丝排列不规则,属混淆不规则型,丝状菌肉;子实... 研究了一种大型野生真菌子实体的解剖学特征和子实体的可食性,结果表明:该野生真菌属蘑菇科环柄菇属红顶环柄菇;子实层主要由担子和侧囊状体组成,担子顶部着生4个担孢子,孢子印白色,菌髓中菌丝排列不规则,属混淆不规则型,丝状菌肉;子实体提取液对果蝇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品尝试验,未出现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子实体 解剖学 可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蔷薇科植物叶表皮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蔡礼顺 李杰 朱自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0期5842-5842,5908,共2页
[目的]研究5种蔷薇科植物叶下表皮特征。[方法]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蔷薇科5种植物粉枝梅、棣棠花、日本樱花、蛇莓、中国樱桃进行观察,并对其下表皮细胞、气孔器的长宽比、形状,及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式样进行分析。[结果]蔷薇科5种植... [目的]研究5种蔷薇科植物叶下表皮特征。[方法]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蔷薇科5种植物粉枝梅、棣棠花、日本樱花、蛇莓、中国樱桃进行观察,并对其下表皮细胞、气孔器的长宽比、形状,及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式样进行分析。[结果]蔷薇科5种植物叶表皮细胞多为不规则形和多边形,气孔器类型多为无规则型和放射形细胞状。[结论]叶表皮微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不同类群间的关系,为探讨蔷薇科植物的分类学问题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科 叶表皮 扫描电镜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