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突根治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朱美婵 周枫 +2 位作者 焦粤农 张群慧 王海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12期739-742,共4页
目的探讨首次乳突根治术后复发的因素及再次根治术的临床要点。方法分析23例(23耳)行乳突再根治手术患者的门诊和住院资料,再次行根治术前的乳突CT、术式、术中情况、术后内镜及听力学检查,统计分析手术前、后气导平均言语听阈等。结果... 目的探讨首次乳突根治术后复发的因素及再次根治术的临床要点。方法分析23例(23耳)行乳突再根治手术患者的门诊和住院资料,再次行根治术前的乳突CT、术式、术中情况、术后内镜及听力学检查,统计分析手术前、后气导平均言语听阈等。结果 23例患者,术中无胆脂瘤者10例,有胆脂瘤者13例,选择手术方式不正确占17.39%(4/23),病灶残留、清除不彻底者占78.26%(18/23),术腔引流不畅者占82.61%(19/23),咽鼓管鼓口存在病变者占34.78%(8/23)。再次根治手术行改良乳突根治术+Ⅱ型鼓室成形术+耳甲腔成形术10耳(43.48%),改良乳突根治术+Ⅱ型鼓室成形术2耳(8.70%),改良乳突根治术+Ⅲ型鼓室成形术+耳甲腔成形术8耳(34.78%),改良乳突根治术+Ⅲ型鼓室成形术+外耳道后壁重建术1耳(4.35%),乳突根治术2耳(8.70%)。术后术腔抗生素纱条填塞14 d,持续消炎治疗1周,嘱患者滴耳、定期返院换药等综合治疗。术后5~9周干耳,平均干耳时间7周。手术后23耳均干耳,无再次复发,术腔恢复良好,术后随访1年,21耳(91.30%)行鼓室成形术,术后鼓膜未再出现穿孔、流脓液等症状,且术后3个月的气导平均言语听阈、骨气导差均低于术前水平,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仔细的术前CT阅片、耳内镜及听力学评估、手术者扎实的耳显微外科基本功、术式的选择、病灶残留、术腔引流不畅、咽鼓管病变等均是乳突根治术后复发因素,如行再次手术时,应当充分认识复发原因,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以达到干耳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化脓性 胆脂瘤 乳突 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扁桃体鳞状细胞癌1例
2
作者 朱美婵 谭国杰 +1 位作者 焦粤农 陈怡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8期537-537,539,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因“发现左侧颈部肿物1年”于2020-08-10收治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颈部Ⅲ区肿物,起初大小约2.0 cm×2.0 cm×2.5 cm,活动度差,质硬,无压痛,余无特殊,后随着肿物逐渐增大,颈部肿物周围局部... 1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因“发现左侧颈部肿物1年”于2020-08-10收治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颈部Ⅲ区肿物,起初大小约2.0 cm×2.0 cm×2.5 cm,活动度差,质硬,无压痛,余无特殊,后随着肿物逐渐增大,颈部肿物周围局部皮肤潮红,有轻压痛,伴刺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Lymph Nodes) 扁桃体肿瘤(Tonsillar Neoplasms) 鳞状细胞(Carcinoma Squamous C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颜永毅 朱美婵 +5 位作者 欧阳亚莹 于锋 艾毛毛 吴云文 周毅波 谭国杰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2期78-84,共7页
目的通过寻找更加完善的中鼻甲处理模式,以达到既能有效保留更多中鼻甲黏膜及其功能,又能杜绝术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2000年之前和2010年之后的A、B两组病例采用不同的中鼻甲处理模式,并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76例(n=14... 目的通过寻找更加完善的中鼻甲处理模式,以达到既能有效保留更多中鼻甲黏膜及其功能,又能杜绝术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2000年之前和2010年之后的A、B两组病例采用不同的中鼻甲处理模式,并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76例(n=144侧)前端粘连12侧,其中重度5侧,轻度3侧,发生于随访中者4侧,经处理并随访6个月以上,仍粘连者4侧。B组80例(n=152侧)仅有前端轻度粘连2侧。结论①以黏骨膜下手术为主体的多元化中鼻甲成形术,可以保留更多的中鼻甲黏膜及其功能;②跳出单一手术模式,将中鼻甲成形术延伸至"手术+填塞+清理"的三步法,以及"鸡尾酒式"的术后填塞与清理,可以解决中鼻甲切除与否的所有相关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鼻甲 鼻内镜 黏骨膜 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