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谭艳娟 包凌云 +3 位作者 黄安 雷志锴 朱罗茜 许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5期678-68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18个结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Qontrast软件进行脱机分析,分析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在良恶性结节及其周边正常组织间的...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18个结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Qontrast软件进行脱机分析,分析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在良恶性结节及其周边正常组织间的差异性。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恶性结节与周围正常组织间峰值强度(PEAK)、达峰时间(TTP)及局部血流量(R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局部血容量(RBV)及造影剂平均渡越时间(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可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提供更多有效的补充性信息,对临床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系统结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朱庆庆 包凌云 +1 位作者 朱罗茜 许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8期1336-1340,1353,共6页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癌的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系统(ABVS)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利用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超声版(BI-RADS-US)进行最终评估,探讨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9月~2011年10月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癌的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系统(ABVS)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利用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超声版(BI-RADS-US)进行最终评估,探讨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9月~2011年10月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乳腺导管内癌的ABVS声像图特征,并依照BI-RADS-US进行最终评估。结果据乳腺导管内癌的ABVS声像图特征,可分为5大类:①导管扩张填充型;②团块型;③无占位的单纯钙化点型;④结构紊乱型;⑤囊实性混合回声型。利用BI-RADS-US评估乳腺导管内癌,得到诊断符合率为96.4%。结论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系统结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在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超声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CT对Zuckerkandl结节病变的误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谷莹 舒艳艳 +2 位作者 韩志江 彭友 朱罗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2期326-328,共3页
Zuckerkandl结节(ZT)是甲状腺腺叶后外侧缘的结节状突出部分,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是甲状腺手术中识别喉返神经及其分支与上甲状旁腺的重要标志,受到甲状腺外科医师的重视。
关键词 Zuckerkandl结节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肿瘤 超声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甲状旁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少见结节样病变的高频超声表现 被引量:1
4
作者 雷志锴 包凌云 +1 位作者 朱罗茜 许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2105-2107,共3页
甲状腺结节样病变的常见类型中:良性病变多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良性结节,甲状腺腺瘤等,恶性多为乳头状甲状腺癌。常见类型的甲状腺结节通过高频超声的诊断已不是难事,其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但是对于少见的甲状腺病变,由于我们对其的... 甲状腺结节样病变的常见类型中:良性病变多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良性结节,甲状腺腺瘤等,恶性多为乳头状甲状腺癌。常见类型的甲状腺结节通过高频超声的诊断已不是难事,其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但是对于少见的甲状腺病变,由于我们对其的认识较为缺乏,容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少见病变20例的超声表现,加强对少见甲状腺病变的认识,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检查对不同病理亚型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王盼 包凌云 朱罗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8-61,65,共5页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检查对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不同病理亚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诊断为乳腺EPC的22例患者,对比分析其三种亚型(单纯型乳腺EPC、乳腺EPC伴导管原位癌或乳腺EPC伴浸润性癌)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三维超声...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检查对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不同病理亚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诊断为乳腺EPC的22例患者,对比分析其三种亚型(单纯型乳腺EPC、乳腺EPC伴导管原位癌或乳腺EPC伴浸润性癌)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三维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检查评分。结果 乳腺EPC大多呈囊实性回声,血流信号丰富,以AdlerⅢ级多见,冠状面汇聚征少见;单纯型乳腺EPC、乳腺EPC伴导管原位癌或浸润性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乳腺EPC多数形态规则、边缘光整;乳腺EPC伴导管原位癌或浸润性癌多数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乳腺EPC伴导管原位癌或浸润性癌弹性成像评分5分较多,且大多超声检查评分≥10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多模态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对乳腺EPC不同病理亚型的诊断,为后续的精准治疗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性乳头状癌 病理亚型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生性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颜红菊 许晓静 +2 位作者 谭艳娟 朱罗茜 包凌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6期945-949,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化生性癌不同超声模式下的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化生性乳腺癌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三维冠状面超声特征。结果二维超声表现,16例均表现为肿块... 目的探讨乳腺化生性癌不同超声模式下的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化生性乳腺癌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三维冠状面超声特征。结果二维超声表现,16例均表现为肿块,其中形态不规则12例,形态规则4例;内部为低回声11例,混合回声5例;边缘不完整10例,边缘完整6例;内部伴有细小钙化8例,后方回声增强12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分级IV级9例、III级3例、I~II级3例、0级1例;阻力指数0.51~0.88,62.50%的肿块血流阻力指数>0.7。超声弹性成像,弹性评分:3分2例,4分8例,5分4例。三维冠状面成像,8例肿块在冠状面上表现为"汇聚征",鳞状细胞癌中80.00%有"汇聚征"。结论乳腺化生性癌图像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内部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边缘不完整、后方回声增强、血供丰富、弹性硬度高,三维冠状面的"汇聚征"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生 乳腺癌 超声诊断 多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相关乳腺癌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分析
7
作者 颜红菊 谭艳娟 +4 位作者 朱罗茜 戴超超 许晓静 包凌云 刘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398-1402,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乳腺癌(pregnancy-associated breast cancer,PABC)的临床、超声检查、病理特征,评估其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12例PABC患者的临床病史资料,分析其超声检查表现、病理结果及分子分型情况,判断患者的预后及临床转...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乳腺癌(pregnancy-associated breast cancer,PABC)的临床、超声检查、病理特征,评估其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12例PABC患者的临床病史资料,分析其超声检查表现、病理结果及分子分型情况,判断患者的预后及临床转归。结果12例PABC患者均无乳腺癌家族史,均由超声检查首次发现,4例为妊娠期、8例为哺乳期PABC,病变大小平均4.8 cm,范围2.3~7.9 cm,肿块型和非肿块型均占50.00%,肿块型病变中约66.67%具有恶性肿瘤典型特征,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IDC)为主(91.67%),分子分型以三阴性为主(54.55%)、Her-2(+)次之(27.27%)、Luminal型少见(18.18%)。PABC预后较差,25.00%的患者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PABC发病时期特殊、临床特征不典型,早期易漏诊或误诊,超声检查是首选检查方法,准确的BI-RADS分类为患者后期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哺乳 乳腺癌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化疗乳腺癌三维超声特征与异质性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卢利仁 黄斌 +3 位作者 朱罗茜 许晓静 黄安 戴超超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1期40-41,44,共3页
目的探讨未化疗乳腺癌三维超声像图特征与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异质性评价指标的内在关系。方法选取单侧单发的未经化疗的乳腺癌患者231例,术前均行三维自动乳腺超声检... 目的探讨未化疗乳腺癌三维超声像图特征与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异质性评价指标的内在关系。方法选取单侧单发的未经化疗的乳腺癌患者231例,术前均行三维自动乳腺超声检查,术后获取异质性评价指标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物结果,分析肿瘤三维超声特征(肿瘤部位、肿块最大径、形态、边缘、微钙化、冠状面汇聚征及跳跃征)与异质性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未经化疗乳腺癌三维超声特征:形态在PR、ER高低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最大径在E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Her-2高低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内微钙化在Her-2高低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面汇聚征在PR、e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高低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部位、边缘(是否光整)及冠状面跳跃征在PR、E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及Her-2的高低表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恶性肿瘤三维超声特征(形态不规则、肿块最大径、肿块内微钙化及冠状面汇聚征)与异质性评价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冠状面 乳腺癌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