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不稳定渗流压力传播规律和数学模型 被引量:16
1
作者 朱维耀 亓倩 +3 位作者 马千 邓佳 岳明 刘玉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1-267,共7页
利用稳定状态依次替换法,研究了页岩基质储集层内压力扰动的传播规律,得到动边界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考虑解吸、扩散、滑移作用及动边界的影响,建立了页岩气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采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了内边界定产、外边界为动边界条件... 利用稳定状态依次替换法,研究了页岩基质储集层内压力扰动的传播规律,得到动边界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考虑解吸、扩散、滑移作用及动边界的影响,建立了页岩气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采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了内边界定产、外边界为动边界条件下的不稳定渗流压力特征方程。结合中国南方某海相页岩气藏储集层参数,应用MATLAB编程,计算分析了页岩气不稳定渗流压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压力传播具有动边界效应,动边界随时间延续向外传播,且传播速度逐渐减慢;动边界使压力传播速度变慢,储集层压力下降减缓;页岩气解吸使压力传播速度减慢,地层压力下降减缓;扩散系数越大,地层压力下降越慢,且扩散系数影响逐渐减小。在气藏开采过程中,扩散、滑移对产气量贡献逐渐增加,占主要地位;渗流及解吸对产气量贡献逐渐减小后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不稳定渗流 压力传播规律 数学模型 动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油层非达西渗流压裂水平井非定常渗流产能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维耀 王明 +2 位作者 刘合 张玉广 王文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5期63-66,共4页
建立了反映特低渗透油层基质-裂缝非达西渗流条件下水平井耦合非定常流动的渗流数学模型,形成了非达西渗流条件下压裂水平井非定常渗流产能预测新方法。利用优化设计数值模拟研究裂缝长度、裂缝条数、裂缝分布、水平井长度、裂缝间距、... 建立了反映特低渗透油层基质-裂缝非达西渗流条件下水平井耦合非定常流动的渗流数学模型,形成了非达西渗流条件下压裂水平井非定常渗流产能预测新方法。利用优化设计数值模拟研究裂缝长度、裂缝条数、裂缝分布、水平井长度、裂缝间距、裂缝导流能力等对压裂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揭示了压裂水平井基质-裂缝耦合两相流动开采变化规律。计算结果与试验动态数据变化规律相符,有效指导矿场压裂水平井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方法 非达西渗流 压裂水平井 特低渗透油层 非稳态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水平井、垂直井产能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维耀 鞠岩 +2 位作者 杨正明 孙玉凯 徐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2-33,共2页
针对稠油油藏非牛顿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点 ,研究了水平井、垂直井定常三维渗流 ,建立了具有启动压力梯度非牛顿流体的水平井、垂直井产能公式 ,分析了各种流体特征对产能影响。这些公式可较好地用于稠油油藏的开发设计评价中。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水平井 垂直井 产能 非牛顿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缝网页岩压裂水平井多区耦合产能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朱维耀 马东旭 +2 位作者 亓倩 宋智勇 岳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68,共9页
针对页岩储层水平井压裂开发中复杂缝网形态、纳微米孔隙—复杂缝网—井筒多尺度渗流规律认识不清等问题,开展了针对性的研究:(1)通过巴西劈裂实验,诱导压裂缝的产生;(2)通过X射线CT扫描,观测岩样内部压裂缝形态,测得压裂缝开度;(3)结... 针对页岩储层水平井压裂开发中复杂缝网形态、纳微米孔隙—复杂缝网—井筒多尺度渗流规律认识不清等问题,开展了针对性的研究:(1)通过巴西劈裂实验,诱导压裂缝的产生;(2)通过X射线CT扫描,观测岩样内部压裂缝形态,测得压裂缝开度;(3)结合压裂缝形态描述和气体在基质—复杂缝网—井筒中的渗流机理,在多尺度统一渗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考虑扩散、滑移及解吸的水平井单段压裂改造产能方程;(4)考虑多级压裂区干扰及水平井筒压降,建立页岩储层多级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压裂缝形态为复杂网状缝;(2)测得压裂缝开度为4.25~453.00μm,平均为112.00μm;(3)不同缝网形态下页岩气表现出不同非线性渗流规律;(4)随着重改造区裂缝密度、重/弱改造裂缝分布范围的增大,产气量逐渐增加,压裂段间缝网渗流区域发生干扰,产气量增加幅度减小;(5)模拟水平井筒长1 500 m、重度改造区缝网半长100 m时,压裂10级产能效果最好。结论认为,需要合理地控制压裂程度、优化裂缝参数,才能为页岩气压裂优化设计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储集层 压裂 水平井 复杂缝网 多区耦合 多尺度 干扰 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产能预测新模型 被引量:9
5
作者 朱维耀 李兵兵 +2 位作者 翟勇 刘雅静 岳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69,共6页
针对稠油非达西流动特征,引入稠油油藏有效动用理论,根据蒸汽吞吐开发时井筒周围流体的流动状态进行分区,采用等值渗流阻力法,考虑拟启动压力梯度,分别推导直井和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方式下的产能预测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生产压差、... 针对稠油非达西流动特征,引入稠油油藏有效动用理论,根据蒸汽吞吐开发时井筒周围流体的流动状态进行分区,采用等值渗流阻力法,考虑拟启动压力梯度,分别推导直井和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方式下的产能预测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生产压差、拟启动压力梯度、开发方式以及开发井型等因素对稠油油藏有效动用范围和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认为:生产压差越大,油藏有效动用半径先增加,后趋于平缓,日产油量增加;拟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有效动用半径逐渐变小,且递减幅度逐渐变缓,日产油量逐渐降低;拟启动压力梯度对天然能量和蒸汽吞吐开采的影响均不能忽略,且对蒸汽吞吐开采影响较大;直井和水平井产能均随拟启动压力梯度增加而减小,且水平井产能降低幅度较大。该研究为现场准确评估油井产能,选择合理开发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拟启动压力梯度 蒸汽吞吐 产能预测 有效动用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试油气藏岩石启动压力梯度的优化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朱维耀 田巍 +2 位作者 朱华银 宋智勇 孙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5-180,196,共7页
瞬间动用法和两端压力平衡法测定最小启动压力梯度,耗时都较长,且数据准确度不高。"压差-流量法"测试拟启动压力梯度,在定围压模式下的测试结果会偏大。基于上述分析,设计出了一体化实验流程,并制定出"非稳态动用-压力... 瞬间动用法和两端压力平衡法测定最小启动压力梯度,耗时都较长,且数据准确度不高。"压差-流量法"测试拟启动压力梯度,在定围压模式下的测试结果会偏大。基于上述分析,设计出了一体化实验流程,并制定出"非稳态动用-压力平衡法",优选出"压差-流量法"最佳实现方式。该流程通过采用精密设备来保证测试数据的精确度,且适用各种渗透率范围岩心的测试。通过将本方法应用于吐哈油田岩心测试,测定结果符合预期,可以将该方法推广到实验室测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围压 最小启动压力梯度 压差-流量法 非稳态动用-压力平衡法 低渗透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疏水基碳链长度对低渗岩心自发渗吸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朱维耀 赵成圆 +2 位作者 马启鹏 李华 宋智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2-107,共6页
为研究烷基甜菜碱亲水基结构相同、疏水基碳链长度不同对渗吸机理的影响,通过开展自发渗吸、接触角和油水界面张力实验,分析在高温、高矿化度、低渗透条件下,烷基甜菜碱疏水基碳链长度对自发渗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疏水基碳数由1... 为研究烷基甜菜碱亲水基结构相同、疏水基碳链长度不同对渗吸机理的影响,通过开展自发渗吸、接触角和油水界面张力实验,分析在高温、高矿化度、低渗透条件下,烷基甜菜碱疏水基碳链长度对自发渗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疏水基碳数由12增至18,4种烷基甜菜碱渗吸采出程度分别为37.8%、39.4%、41.0%和42.1%;渗吸方式均为逆向渗吸,接触角随碳数增加而减小,有利于原油剥离岩心;界面张力随碳数增加而降低,有利于油滴变形流动,共同促进渗吸过程。实验结果满足归一化采出程度模型,对烷基甜菜碱作为渗吸剂在低渗透油田应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甜菜碱 低渗油藏 两性表面活性剂 自发渗吸 界面张力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复合微球的制备及渗流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维耀 曹孟菁 +3 位作者 蔡强 于明旭 谢诗航 彭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13,共5页
通过二步合成法制备出了单分散的具有荧光特性的介孔氧化硅/聚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SiO2-MB/PMBAAm)核壳结构的多功能复合微球;通过改变N,N′-MBAAm与mSiO2-MB的质量比从而控制壳层的厚度;最后通过室内多相流体微观渗流驱替装置,在... 通过二步合成法制备出了单分散的具有荧光特性的介孔氧化硅/聚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SiO2-MB/PMBAAm)核壳结构的多功能复合微球;通过改变N,N′-MBAAm与mSiO2-MB的质量比从而控制壳层的厚度;最后通过室内多相流体微观渗流驱替装置,在管径为20μm微圆管内,通过改变复合微球的粒径、浓度,计算出流速与压力梯度的关系,进一步证明了不同尺寸的复合微球对流体流动有着显著影响,为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在多孔介质孔道内的细观流动规律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荧光 核壳结构 驱替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理缝对页岩渗透率的影响及表征 被引量:18
9
作者 朱维耀 马东旭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层理页岩中发育层理缝,为研究层理缝对储层渗透率及产气量的影响,选取四川气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层理发育岩样,开展了层理页岩渗透率实验研究,并结合微观孔隙特征对岩样渗透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考虑层理缝影响... 层理页岩中发育层理缝,为研究层理缝对储层渗透率及产气量的影响,选取四川气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层理发育岩样,开展了层理页岩渗透率实验研究,并结合微观孔隙特征对岩样渗透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考虑层理缝影响的渗透率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层理缝是导致页岩渗透率各向异性的主要因素;层理缝长度及其与渗流方向的角度是影响岩样渗透率的关键因素,并与岩样渗透率呈非线性变化关系;鉴于层理缝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及应力作用下易闭合的特性,建议在页岩气开发中合理控制生产压差,从而避免应力作用对产能的影响。该项目研究对页岩气产能预测以及合理制订开发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层理缝 各向异性孔隙度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粒径mTiO_2/mSiO_2及其中空结构mSiO_2微球制备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维耀 张维俊 +3 位作者 蔡强 曹孟菁 杨连枝 李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共5页
近年来,mTiO2/mSiO2复合材料和中空结构介孔二氧化硅在生物催化、药物控释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乙醇体系下,以十六胺为模板剂,运用自组装原理制备出介孔氧化钛;并运用晶种法,通过改变TEOS量、模板剂用量、异丙醇和水的用量制... 近年来,mTiO2/mSiO2复合材料和中空结构介孔二氧化硅在生物催化、药物控释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乙醇体系下,以十六胺为模板剂,运用自组装原理制备出介孔氧化钛;并运用晶种法,通过改变TEOS量、模板剂用量、异丙醇和水的用量制备出一种粒径大小在0.80~1.92μm范围内可控的mTiO2/mSiO2复合材料;最后在乙醇体系中加入盐酸冷凝回流制备出中空结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合成的产物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二氧化钛 可控粒径 复合材料 中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剂堵水调剖渗流理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朱维耀 祝俊峰 刘泽俊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7年第3期26-34,共9页
该文研究了化学剂堵水调剖的渗流过程,完善了渗流理论,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运用该理论研制了作数值模拟用的三维两相七组分模拟器,对胜利油田桩45-1块进行了优化设计,从6个模拟方案中优选出了一个最佳方案,预测该方案驱油至... 该文研究了化学剂堵水调剖的渗流过程,完善了渗流理论,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运用该理论研制了作数值模拟用的三维两相七组分模拟器,对胜利油田桩45-1块进行了优化设计,从6个模拟方案中优选出了一个最佳方案,预测该方案驱油至2000年,采出程度比正常水驱可提高2.6%,并降低综合含水率。现场实施资料证明,该方案在技术和经济两方面都是成功的,已取得明显增油降水效果。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二次采油及三次采油方面的渗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剂 堵水 调剖 渗流理论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剂吞吐稠油油藏组分模型模拟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维耀 鞠岩 张方礼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4-18,共5页
方法根据室内物理模拟结果.建立化学剂吞吐稠油的渗流数学模拟和理论.研制了适合化学剂吞吐稠油油藏的三维两相五组分模型模拟器。目的提高稠油油田冷采加化学剂吞吐开采效果。结果化学剂吞吐浓度为3000mg/L,注入段塞尺寸等于0.02P... 方法根据室内物理模拟结果.建立化学剂吞吐稠油的渗流数学模拟和理论.研制了适合化学剂吞吐稠油油藏的三维两相五组分模型模拟器。目的提高稠油油田冷采加化学剂吞吐开采效果。结果化学剂吞吐浓度为3000mg/L,注入段塞尺寸等于0.02PV或0.03PV时,驱油效果较好。单井吞吐可采用0.03PV、吞吐99d的方案;五点井网采用吞吐井注入0.02PV、吞吐69d的方案。玉东1井组采用网格布井开发.即布井1~25口(五点或反九点)、吞吐井4~15口。结论稠油油田冷采加化学剂吞吐开采所建立的渗流数学模型理论和方法.反映了化学剂吞吐稠油渗流的过程及物理化学作用关系.是一个实用的组分模型.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说明了玉东1井采用化学剂吞吐驱油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化学剂吞吐 模拟器 油层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内源乳化功能微生物对剩余油的微观驱替机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维耀 田英爱 +4 位作者 汪卫东 宋智勇 韩宏彦 宋永亭 李彩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280-3288,共9页
以产乳化剂菌株(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SL-1)为对象,利用微观渗流物理模型模拟油藏条件(65℃,10 MPa),研究该菌株对剩余油的驱替作用和机理。通过对比其与菌群的综合作用,揭示乳化功能菌对整体驱油效果的贡献;通过对比外... 以产乳化剂菌株(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SL-1)为对象,利用微观渗流物理模型模拟油藏条件(65℃,10 MPa),研究该菌株对剩余油的驱替作用和机理。通过对比其与菌群的综合作用,揭示乳化功能菌对整体驱油效果的贡献;通过对比外源发酵与内源激活2种方式对剩余油驱替效果的差异,揭示生命活动的独特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能够有效乳化分散剩余油,促进其剥离与渗流;该产物促使原油分散形成的油水乳液黏度较原油的原始黏度提高2~70倍,有助于改善深部孔隙的油水流度比、增大波及体积;并能够改变孔隙壁面的润湿性,提高膜状剩余油的驱替效果;模型内激活的微生物依靠特有的界面趋向性和原位代谢,比外源发酵方式多采出21%的盲端剩余油,包括化学驱无法波及的深层盲端。依靠上述机理提高微观模型总采收率达11.2%~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微观可视模型 生物乳化剂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致密储层渗流模型及压裂直井产能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朱维耀 邓佳 +1 位作者 杨宝华 祁红英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页岩气储层中存在大量的纳微米孔隙,其中气体的流动规律不同于常规气藏.文章考虑克努森扩散及解吸作用的影响,建立页岩气稳态条件下产能公式,利用渗流阻力法得到了页岩气储层压裂直井产能方程.结合生产实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页岩气储层中存在大量的纳微米孔隙,其中气体的流动规律不同于常规气藏.文章考虑克努森扩散及解吸作用的影响,建立页岩气稳态条件下产能公式,利用渗流阻力法得到了页岩气储层压裂直井产能方程.结合生产实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裂缝导流能力达到0.12μm2·cm后,产气量增幅减小,由此对裂缝导流能力进行优化.游离气产量占总产气量的85%~90%,游离气对总产气量贡献较大.该模型为页岩气产能预测及开发指标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直井压裂 稳定渗流模型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挥发性油田压力曲线特征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维耀 鞠岩 +1 位作者 杨正明 孙玉凯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7-19,共3页
方法 针对多孔介质中挥发性油渗流问题开展了研究 ,根据伴有相变过程的气液两相渗流的理论 ,建立了相应的压力特征方程 ;描述了挥发性油井在脱气渗流过程中压力随时间和距离的变化规律 ;给出了无限大油藏以定量生产情况下的解析解。目... 方法 针对多孔介质中挥发性油渗流问题开展了研究 ,根据伴有相变过程的气液两相渗流的理论 ,建立了相应的压力特征方程 ;描述了挥发性油井在脱气渗流过程中压力随时间和距离的变化规律 ;给出了无限大油藏以定量生产情况下的解析解。目的 完善这一渗流力学的理论和试井分析方法。结果 气体挥发对多孔介质中流体的渗流有较大影响 ,挥发强度越大 ,压力曲线上翘幅度越大。结论 对于挥发性较强的油田和油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油气藏 压力曲线 渗流 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凝析气-液的渗流机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维耀 黄延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5-48,共4页
本文首次介绍了高压条件下,凝析气系统在多孔介质中渗流的凝析气-液分布规律和渗流机理,提出了凝析液的富集、运移机制,为凝析气田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渗流 凝析 机理 气田 多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多尺度渗流数学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维耀 刘昀枫 +2 位作者 李忠兴 岳明 孔德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47-2360,共14页
通过改进巴西劈裂实验的施力方式联用声发射实时监测技术,实现多尺度渗流的准确模拟,揭示致密油藏非线性渗流规律;依据致密油藏多尺度渗流物理特征,将水平井多级压裂形成的流场结构划分为三大区五小区即Ⅰ水平井筒区、Ⅱ改造区(强、弱... 通过改进巴西劈裂实验的施力方式联用声发射实时监测技术,实现多尺度渗流的准确模拟,揭示致密油藏非线性渗流规律;依据致密油藏多尺度渗流物理特征,将水平井多级压裂形成的流场结构划分为三大区五小区即Ⅰ水平井筒区、Ⅱ改造区(强、弱改造区)、Ⅲ未改造区(基质动用、未动用区),并建立水平井多级压裂开发多区耦合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依据不同时刻供给边界的波及区域,将开发过程划分为水平井筒区-改造区两区耦合和水平井筒区-改造区-未改造区三区耦合2个阶段,推导不同阶段的产量计算公式;依据稳态依序替换方法迭代求解,揭示动态供给边界的扩张规律和致密油藏水平井多级压裂开发产量递减规律。明确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性特征等参数对致密油藏累计产量的影响规律。基于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实际参数,通过模拟衰竭式开发2000 d。研究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性对致密油开采影响显著,其中,改造区的应力敏感性特征是影响致密油藏采出程度的主要因素,其影响幅度约为基质区应力敏感性特征影响幅度的3.14倍。以鄂尔多斯盆地A井为例,合理水平井长度为2000~3000 m,合理裂缝半长为200~250 m,目标区块合理生产压差为7~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多尺度流动 非线性渗流 流场结构 多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合物防窜驱油组分模型模拟器 被引量:23
18
作者 朱维耀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3-46,共4页
本文提出适合阴、阳离子聚合物交联防窜驱油的三维二相六组分模型模拟器。该模拟器可以对交联聚合物防窜流动中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和静、动态渗流场的变化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模拟显示和预测。模拟器中考虑了聚合物防窜驱油中的许多物理特... 本文提出适合阴、阳离子聚合物交联防窜驱油的三维二相六组分模型模拟器。该模拟器可以对交联聚合物防窜流动中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和静、动态渗流场的变化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模拟显示和预测。模拟器中考虑了聚合物防窜驱油中的许多物理特性,如阴、阳离子聚合物的非牛顿特性、盐敏效应、吸附、降解、毛管压力、渗透率下降、相粘度、不可及孔隙体积、阴离子聚合物和阳离子聚合物交联反应封堵油层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剂 聚合物 驱油试验 化学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采角度变化对驱油效率和微观剩余油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朱维耀 马启鹏 +2 位作者 李兵兵 刘雅静 岳明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0-224,共5页
为了深入探究油藏条件(60℃)下水驱油开发过程中注采角度改变对驱油效率和微观剩余油的影响,文中利用微观可视化渗流物理模拟系统,真实模拟不同注采角度水驱油过程,定量和定性研究了改变注采角度对驱油效率和各类微观剩余油的影响。结... 为了深入探究油藏条件(60℃)下水驱油开发过程中注采角度改变对驱油效率和微观剩余油的影响,文中利用微观可视化渗流物理模拟系统,真实模拟不同注采角度水驱油过程,定量和定性研究了改变注采角度对驱油效率和各类微观剩余油的影响。结果表明:注采角度的改变打破了原始渗流场压力平衡状态,使各类微观剩余油重新被动用,驱油效率显著提高,其中注采角度135°时,驱油效率提高11.69百分点,效果最佳;改变注采角度还可有效改变微观剩余油类型,将大量簇状和柱状剩余油转变为膜状和孤岛状剩余油,从而促进各类微观剩余油的剥离与渗流,大幅提高驱油效率。研究结果为油气田优选注采方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角度 驱油效率 微观剩余油 水驱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基质-裂缝耦合非定常流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维耀 王明 +2 位作者 宋洪庆 徐新丽 曹均和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2期56-58,66,共4页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具有人工压裂裂缝的特点,首先建立了特低渗透压裂油藏三区物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依据等压椭球面理论,导出了特低渗透油藏有限导流裂缝井井底压力表达式,并对三区有限导流裂缝井的产能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具有人工压裂裂缝的特点,首先建立了特低渗透压裂油藏三区物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依据等压椭球面理论,导出了特低渗透油藏有限导流裂缝井井底压力表达式,并对三区有限导流裂缝井的产能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缝长对产量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较长的裂缝其产量的递减比较明显;较厚的油层其产量的递减较快。该方法对特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井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基质-裂缝 耦合 数学模型 流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