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联酸加砂压裂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车明光 王永辉 +3 位作者 袁学芳 彭建新 朱绕云 马滨林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13-415,435,共4页
塔里木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和孔洞关系复杂,在裂缝和孔洞不发育的低品位储层进行酸压效果差。在分析酸压和压裂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了交联酸携砂压裂技术研究和现场试验。该技术是携砂液使用交联酸,形成带有酸液刻蚀和支撑剂支撑... 塔里木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和孔洞关系复杂,在裂缝和孔洞不发育的低品位储层进行酸压效果差。在分析酸压和压裂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了交联酸携砂压裂技术研究和现场试验。该技术是携砂液使用交联酸,形成带有酸液刻蚀和支撑剂支撑的复合人工裂缝,扩大储层和人工裂缝的接触面积。交联酸耐温流变性和携砂性能好,酸岩反应过程中能保持较高的黏度和携砂能力。在酸岩反应速度和导流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携砂阶段使用不同浓度酸液的工艺方法,在缝端和缝口分别发挥酸液刻蚀和压裂支撑的优势,保持人工裂缝的高导流值。交联酸压裂技术在塔里木油田现场应用8井次,施工成功率100%,为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高效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交联酸 酸携砂压裂 导流能力 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凹陷博孜超深凝析气藏加砂压裂技术 被引量:9
2
作者 徐国伟 邹国庆 朱绕云 《油气井测试》 2020年第6期50-54,共5页
塔里木油田博孜凝析气藏单井酸压改造后,提产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生产过程中井口温度低于析蜡点温度,井筒结蜡现象严重。根据博孜区块储层特点,采用不同粒径支撑剂组合工艺、纤维暂堵转向分层工艺和树脂覆膜陶粒支撑剂防砂工艺相结合的... 塔里木油田博孜凝析气藏单井酸压改造后,提产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生产过程中井口温度低于析蜡点温度,井筒结蜡现象严重。根据博孜区块储层特点,采用不同粒径支撑剂组合工艺、纤维暂堵转向分层工艺和树脂覆膜陶粒支撑剂防砂工艺相结合的加砂压裂配套技术,实现了博孜区块超深储层改造作业。博孜X井采用该加砂压裂技术,日产气由4.68×10^4 m^3上升为51.5×10^4 m^3,是同区块3口常规酸压改造井平均气产量的3倍,日产油由0.46 m^3上升为40.97 m^3,效果显著。该技术为国内类似储层改造作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凹陷 凝析气藏 酸化 加砂压裂 组合支撑剂 纤维暂堵 结蜡 防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深层碳酸盐岩水平井井筒准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建平 张福祥 +3 位作者 季晓红 张浩 朱绕云 张雪松 《油气井测试》 2016年第1期39-41,77,共3页
高温深层碳酸盐岩水平井具有储层埋藏深、裸眼段长、非均值性强、温度高,易喷易漏和高含硫化氢等特点,在目的层钻井过程中,易形成"大肚子"、"大狗腿度"和缩径等井眼复杂情况,给分段完井工具的下入提出巨大挑战。为... 高温深层碳酸盐岩水平井具有储层埋藏深、裸眼段长、非均值性强、温度高,易喷易漏和高含硫化氢等特点,在目的层钻井过程中,易形成"大肚子"、"大狗腿度"和缩径等井眼复杂情况,给分段完井工具的下入提出巨大挑战。为使分段完井工具顺利下入,需要在井筒准备阶段模拟分段完井工具管串刚度进行井筒准备。从旋转地质导向技术、钻井液配套技术以及"西瓜皮"扶正器通井技术三方面详细介绍了水平井井筒准备技术。经过持续研究与实践,成功应用39井次,大幅缩减了井筒准备时间,创造了较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深层 碳酸盐岩 水平井 裸眼段井筒准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井曲线与物探资料相结合的储层评价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宝峰 曾小江 +4 位作者 何乃琴 刘丹 杨向同 雷胜林 朱绕云 《油气井测试》 2009年第5期20-22,共3页
基于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29井层典型试井资料,结合物探资料与措施效果统计规律,评估了井眼与储集体相对空间位置;将试井曲线类型与地震反射现象相结合,有效评价了储层发育程度和发育规模,为储层改造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了储层改... 基于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29井层典型试井资料,结合物探资料与措施效果统计规律,评估了井眼与储集体相对空间位置;将试井曲线类型与地震反射现象相结合,有效评价了储层发育程度和发育规模,为储层改造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了储层改造的有效率,取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曲线 物探资料 储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实验与酸压工艺技术优化 被引量:20
5
作者 车明光 袁学芳 +2 位作者 范润强 王海燕 朱绕云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0-123,157,共4页
使用FATSC实验模拟装置研究了酸用量、酸类型、岩性、岩石纹理、溶蚀量、温度、缝宽、注入速率和注入方式等因素对酸蚀导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闭合应力时,交联酸更有利于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酸蚀导流能力受岩性和岩石纹理分布影... 使用FATSC实验模拟装置研究了酸用量、酸类型、岩性、岩石纹理、溶蚀量、温度、缝宽、注入速率和注入方式等因素对酸蚀导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闭合应力时,交联酸更有利于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酸蚀导流能力受岩性和岩石纹理分布影响大,与岩石的酸溶解量线性关系较差;高温时酸蚀裂缝容易形成不连续、较深的点蚀坑,酸反应局部消耗多,降低酸蚀导流能力;交联酸与胶凝酸交替多级注入、闭合酸化等技术有利提高酸蚀导流能力。基于实验结果,对不同岩性碳酸盐岩提出针对性酸压工艺优化技术:纯灰岩使用交联酸酸压工艺、含泥灰岩使用交联酸与胶凝酸交替注入工艺、闭合酸化工艺。优化的酸压工艺技术现场应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蚀裂缝 导流能力 交联酸 胶凝酸 多级注入 闭合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试井曲线与静态地质资料量化关系研究
6
作者 陈俊昌 宝峰 +4 位作者 鹿贞昆 张勇雪 雷胜林 朱绕云 秦桂珍 《油气井测试》 2008年第3期20-21,25,共3页
深化对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认识,必须加强动静态地质资料的有机结合。多年以来,人们基本上局限于动静态资料间定性的结合。经探索,研究了动静态资料间的数学关系,建立了数学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大致预测试井曲线区间类型,特别对于优化... 深化对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认识,必须加强动静态地质资料的有机结合。多年以来,人们基本上局限于动静态资料间定性的结合。经探索,研究了动静态资料间的数学关系,建立了数学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大致预测试井曲线区间类型,特别对于优化试井开关井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静态资料 动态资料 量化关系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