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二线治疗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9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朱筱旌 马静瑶 +6 位作者 陈振萍 谢幸娟 张佳璐 马洁 姚佳峰 张利强 吴润晖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367-371,389,共6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二线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疗效预判因素,为开展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单中心、前瞻性地收集2018年1月—2021年3月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单剂或四剂二线治疗的90例ITP患儿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二线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疗效预判因素,为开展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单中心、前瞻性地收集2018年1月—2021年3月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单剂或四剂二线治疗的90例ITP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90例患儿中,中位用药年龄6.9(1.1~15.9)岁,中位病程9(2~98)个月;其中63例使用四剂方案,27例使用单剂方案,两种方案患者基线齐同。总有效(OR)率为35.6%,完全有效(CR)率为21.1%,部分有效(PR)率为14.4%;中位起效时间为2(1~12)周;持续有效(SR)率为31.1%,中位持续时间为49(15~51)周。用药1年后OR率为25.6%:CR率为15.6%,PR率为10%。半年后复发率为12.5%,1年时复发率为28.1%,中位复发时间为35(16~52)周。无长期不良反应发生及感染风险增加。比较OR、无效(NR)两组病例,仅抗甲状腺抗体阳性患者NR率较高(P=0.027);比较SR、非SR两组病例,仅抗甲状腺抗体阳性患者SR率较低(P=0.002)。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二线治疗儿童ITP有效、安全,适用于儿童ITP的二线治疗;抗甲状腺抗体阳性可能预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疗效不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儿童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 疗效 安全性 预后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展和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筱旌 马静瑶 吴润晖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69-71,共3页
1背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产生针对血小板和骨髓巨核细胞的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同时,骨髓巨核细胞成熟受阻,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B淋巴细... 1背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患儿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产生针对血小板和骨髓巨核细胞的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同时,骨髓巨核细胞成熟受阻,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B淋巴细胞在上述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巨核细胞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生成 利妥昔单抗 出血性疾病 自身抗体 B淋巴细胞 治疗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免疫抑制基础上促血小板生成素类药物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佳璐 傅玲玲 +6 位作者 陈振萍 谢幸娟 朱筱旌 马洁 姚佳峰 张利强 吴润晖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48-152,共5页
目的旨在比较序贯大剂量地塞米松、利妥昔单抗免疫抑制治疗后加用艾曲波帕与直接应用艾曲波帕治疗的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数据,证实免疫抑制基础上的促血小板生成治疗可提高儿童CITP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旨在比较序贯大剂量地塞米松、利妥昔单抗免疫抑制治疗后加用艾曲波帕与直接应用艾曲波帕治疗的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数据,证实免疫抑制基础上的促血小板生成治疗可提高儿童CITP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将2018年1月—2021年8月入组的CITP患儿分为两组:(1)直接应用艾曲波帕(简称直接组);(2)经大剂量地塞米松、利妥昔单抗升阶梯治疗无效时加用艾曲治疗(简称序贯组)。评价两组疗效、安全性和药物经济学指标。结果共入组48例患儿,男性23例,女性25例,中位发病年龄为5.0(3.6-7.5)岁,病程均超过一年,治疗前血小板(PLT)计数为10.0(4.0-15.0)×10^(9)/L。(1)基线数据:直接组男16例,女13例,序贯组男7例,女12例。两组的发病年龄、病程、PLT计数等基线无统计学差异(P>0.05)。(2)疗效:直接组的总体反应率为69%,完全反应率21%,无效率31%;序贯组分别为84%、26%和16%。直接组艾曲波帕平均治疗时长为8.2个月,停药率41%,62%的患儿PLT水平维持在50×10^(9)/L以上水平,平均治疗费用为7.38万元;序贯组艾曲波帕平均治疗时长为7.0个月,停药率58%,74%的患儿PLT维持在50×10^(9)/L以上,平均治疗费用为9.87万元;停药率及PLT维持在50×10^(9)/L以上的患儿比例,序贯组均高于直接组,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3)安全性:直接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3例(10%),序贯组8例(4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直接应用艾曲波帕治疗儿童CITP相比,在免疫抑制剂治疗基础上应用艾曲波帕,疗效更好且不增加副作用和经济负担,可考虑作为儿童CITP二线治疗的优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艾曲波帕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