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制备、功能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朱秀清 韩田露 +4 位作者 刘纪元 郭汝杞 朱颖 黄雨洋 刘琳琳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5,共10页
大豆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优异的功能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备受关注,常被用于改善食品的加工性能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然而天然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发挥有限,无法满足食品加工的需求,大豆蛋白改性成为研究热点。热、高压、酶法等改性... 大豆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优异的功能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备受关注,常被用于改善食品的加工性能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然而天然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发挥有限,无法满足食品加工的需求,大豆蛋白改性成为研究热点。热、高压、酶法等改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突破。大豆蛋白单体或多肽可以在酸和高温的条件下进行自组装,随后聚集成淀粉样纤维,能够改变大豆蛋白溶解性、凝胶性等。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制备方法、形成机制,并分析了处理条件对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影响,概述了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溶解性、凝胶性、起泡性、乳化性等功能特性,总结了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淀粉样纤维 制备 功能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度、氯化钠及温度对谷朊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秀清 张文婧 +2 位作者 孟昂 栾滨羽 张波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5-224,共10页
谷朊粉是除去小麦粉中淀粉和可溶性物质后剩下的富含蛋白质的产品。酸碱度(pH)、氯化钠和温度等谷朊粉制备参数是影响其结构及理化特性的主要因素,主要改变蛋白质的聚集程度。pH和氯化钠通过改变蛋白质表面电荷和静电斥力影响其聚集程度... 谷朊粉是除去小麦粉中淀粉和可溶性物质后剩下的富含蛋白质的产品。酸碱度(pH)、氯化钠和温度等谷朊粉制备参数是影响其结构及理化特性的主要因素,主要改变蛋白质的聚集程度。pH和氯化钠通过改变蛋白质表面电荷和静电斥力影响其聚集程度;温度通过改变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和(或)二硫键影响其聚集程度;进而改变其颗粒大小或致密程度,引起溶解度、乳化性、凝胶特性等理化性质和应用特性的变化。文章重点阐述pH、氯化钠和温度对谷朊粉中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聚集程度、乳化性和凝胶特性的影响,并总结其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朊粉 酸碱度 氯化钠 温度 结构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大豆蛋白结构的影响及其乳液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朱秀清 高颖 +4 位作者 宣希寰 韩田露 朱颖 黄雨洋 付雨欣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04-411,共8页
近年来,大豆蛋白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优异的乳化性能,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大豆蛋白作为乳化剂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改性处理成为提升其乳化能力的关键措施。热处理作为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能够引起大... 近年来,大豆蛋白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优异的乳化性能,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大豆蛋白作为乳化剂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改性处理成为提升其乳化能力的关键措施。热处理作为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能够引起大豆蛋白的变性和聚集,从而显著影响其结构和功能,进而增强大豆蛋白乳液的乳化性和稳定性。本文综述了大豆蛋白乳液制备、热处理对大豆蛋白二级结构、亚基、粒径电位及其乳液性质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其在乳化性、乳液稳定性、流变性及界面特性方面的作用。此外还探讨了大豆蛋白乳液在3D打印、活性物质递送及生物塑料领域的潜在应用。最后,针对未来大豆蛋白乳液的发展,提出了优化热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的建议,以期为大豆蛋白乳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热处理 乳液 蛋白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蛋白的凝胶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孙冰玉 付雨欣 +5 位作者 黄雨洋 刘琳琳 吕铭守 朱颖 郭汝杞 朱秀清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8-327,共10页
绿豆蛋白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而成为可以替代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的新型蛋白质来源,具有理想的功能特性。绿豆蛋白的凝胶特性作为其重要的功能特性之一,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用广泛。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外源物质或通过不... 绿豆蛋白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而成为可以替代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的新型蛋白质来源,具有理想的功能特性。绿豆蛋白的凝胶特性作为其重要的功能特性之一,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用广泛。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外源物质或通过不同的改性方法增强绿豆蛋白的凝胶特性,使其满足食品加工需求。本文对绿豆蛋白凝胶的形成机理、不同外源添加物及加工技术对绿豆蛋白结构以及凝胶特性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综述了绿豆蛋白凝胶特性的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绿豆蛋白的凝胶特性在食品中的应用,旨在为绿豆蛋白在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蛋白 凝胶特性 外源添加物 加工方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方式对大豆蛋白基小酥肉贮藏品质影响与其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莹 周斌 +5 位作者 王龙 刘申 卢冰琳 江连洲 赵钜阳 朱秀清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3-341,共9页
本研究以大豆蛋白素肉为原料研发了植物基小酥肉预制菜,比较了微波杀菌和水浴杀菌对其菌落总数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贮藏温度对产品的理化性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利用Q10模型获得了基于TVB-N值的植物基小酥肉预制菜货架期模型,并预测了其... 本研究以大豆蛋白素肉为原料研发了植物基小酥肉预制菜,比较了微波杀菌和水浴杀菌对其菌落总数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贮藏温度对产品的理化性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利用Q10模型获得了基于TVB-N值的植物基小酥肉预制菜货架期模型,并预测了其在4℃贮藏温度下的货架期。结果表明:微波杀菌的最适参数为540 W、6 min,水浴杀菌的最适参数为100℃、25 min。微波杀菌相较于水浴杀菌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能延缓小酥肉色泽变暗、质构特性和pH下降。以TVB-N安全限定值计算的小酥肉货架期更具可靠性,微波和水浴杀菌在4℃下的货架期预测值分别为16 d和15.45 d,误差分别为6.67%和3%。本研究为大豆蛋白素肉在预制菜领域的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小酥肉 预制菜 杀菌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对大豆蛋白及其组分凝胶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黄雨洋 刘纪元 +4 位作者 朱颖 孙冰玉 刘琳琳 吕铭守 朱秀清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6,共8页
大豆蛋白含有人体全部的必需氨基酸,是替代动物性蛋白质的优选,由于其出色的凝胶特性,常被应用于豆腐、大豆酸奶、3D食品打印和生物材料等加工行业。添加阳离子是优化大豆蛋白凝胶特性的常用方法,阳离子的类型和浓度影响大豆蛋白凝胶的... 大豆蛋白含有人体全部的必需氨基酸,是替代动物性蛋白质的优选,由于其出色的凝胶特性,常被应用于豆腐、大豆酸奶、3D食品打印和生物材料等加工行业。添加阳离子是优化大豆蛋白凝胶特性的常用方法,阳离子的类型和浓度影响大豆蛋白凝胶的结构特性。本文重点综述了不同阳离子对大豆蛋白及其组分形成凝胶的影响,同时从聚集和胶凝的角度归纳了阳离子对大豆蛋白及其组分的影响,总结了阳离子诱导的大豆蛋白凝胶化机制,为设计高效利用的大豆蛋白凝胶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热诱导 阳离子诱导 凝胶特性 凝胶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处理对大豆蛋白凝胶性和乳化性的影响及抗冻改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朱秀清 宋溢涵 +3 位作者 郭汝杞 朱颖 黄雨洋 刘琳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39-347,共9页
大豆蛋白作为植物蛋白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凝胶性等功能特性。冷冻作为延长产品储存期的有效方式之一,在食品、医药、工业等方面应用广泛。冷冻会引起大豆蛋白二级、三级结构发生改变,进一步影响大豆蛋白乳... 大豆蛋白作为植物蛋白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凝胶性等功能特性。冷冻作为延长产品储存期的有效方式之一,在食品、医药、工业等方面应用广泛。冷冻会引起大豆蛋白二级、三级结构发生改变,进一步影响大豆蛋白乳化性和凝胶性等功能特性,限制了大豆蛋白在冷冻食品领域的应用。目前冷冻对大豆蛋白的影响及抗冻研究已成为焦点,并且一些研究采取超声、糖基化、酶交联等方法提高大豆蛋白抗冻效果。为更好地了解冷冻对大豆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本文重点阐述冷冻对大豆蛋白乳化性、凝胶性及其结构的影响。并总结分析改善大豆蛋白产品抗冻方法及其影响机制,以期为大豆蛋白在冷冻食品中的应用及其食品品质的改善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 大豆蛋白 凝胶性 乳化性 抗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乳液凝胶的性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秀清 安月欣 +2 位作者 何洋 黄雨洋 朱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3-342,共10页
乳液凝胶是一类乳液和凝胶共存的复杂胶体体系,具有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在制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大豆蛋白作为高分子蛋白质,具有良好的生理特性和理化性质。大豆蛋白乳液凝胶可由热诱导、盐诱导、磷酸化修饰、酶诱导等方... 乳液凝胶是一类乳液和凝胶共存的复杂胶体体系,具有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在制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大豆蛋白作为高分子蛋白质,具有良好的生理特性和理化性质。大豆蛋白乳液凝胶可由热诱导、盐诱导、磷酸化修饰、酶诱导等方法制备,形成以大豆蛋白稳定油滴的核壳结构,具有优良的凝胶性和稳定性。大豆蛋白制备的乳液凝胶可以降低食品体系中动物蛋白和脂肪的含量,作为脂肪替代物,也可作为三维打印的新型材料等,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豆蛋白乳液凝胶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大豆蛋白乳液凝胶的分类、制备方法,并分析总结了大豆蛋白单一组分及与多糖复合组分乳液凝胶的结构和形成机理,阐述了大豆蛋白乳液凝胶的凝胶性、流变性及稳定性等功能特性,最后,总结了大豆蛋白乳液凝胶的应用,旨在为大豆蛋白乳液凝胶制品的加工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凝胶 结构 功能特性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固剂及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形成及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冰玉 郑欣茹 +6 位作者 刘琳琳 吕铭守 黄雨洋 朱颖 曲敏 朱秀清 石彦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8-396,共9页
豆腐的本质是一种蛋白质凝胶体,是大豆蛋白(主要是7S和11S球蛋白)在热处理下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展开,再通过盐离子、氢离子或酶等凝固剂作用下发生聚集,形成致密均匀且具有网状结构蛋白凝胶。豆腐凝胶的形成及豆腐品质受多种因素... 豆腐的本质是一种蛋白质凝胶体,是大豆蛋白(主要是7S和11S球蛋白)在热处理下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展开,再通过盐离子、氢离子或酶等凝固剂作用下发生聚集,形成致密均匀且具有网状结构蛋白凝胶。豆腐凝胶的形成及豆腐品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凝固剂种类(盐类、酸类和酶类凝固剂)以及加工条件(加工原料、制浆方法、豆浆体系pH、热处理条件)角度出发,阐明凝固剂及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形成以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以期为豆腐制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为豆腐食品的研究开发与品质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凝胶 凝固剂 加工条件 形成机理 品质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连接酶E4B促进结直肠癌耐药机制的研究
10
作者 朱秀清 王永强 周春丽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泛素连接酶E4B(UBE4B)对结直肠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方法建立人结直肠癌耐药细胞株Caco-2/MDR,体外培养,并设置对照组、空载质粒组、UBE4B过表达组、PTCH1过表达组和联合过表达组。培养48 h后,加入奥沙利铂与5-Fu,7 d后进行... 目的探讨泛素连接酶E4B(UBE4B)对结直肠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方法建立人结直肠癌耐药细胞株Caco-2/MDR,体外培养,并设置对照组、空载质粒组、UBE4B过表达组、PTCH1过表达组和联合过表达组。培养48 h后,加入奥沙利铂与5-Fu,7 d后进行检测。采用RT-PCR测定UBE4B和PTCH1 mRNA表达水平;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测定hedgehog信号通路成员、下游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细胞增殖和CCK-8测定Caco-2/MDR细胞的增殖水平;采用annexin V与PI染色测定细胞凋亡率;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细胞划痕实验与平板克隆实验测定细胞的侵袭、迁移与克隆形成能力;利用免疫共沉淀和泛素化实验测定UBE4B和PTCH1的相互作用。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药物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联合过表达组的PTCH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PTCH1过表达组,UBE4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TCH1过表达组。联合过表达组的细胞增殖活性、迁移、侵袭与克隆形成能力均显著高于PTCH1过表达组,低于UBE4B组。而联合过表达组的细胞凋亡率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药物干预后,UBE4B组的细胞增殖活性、迁移、侵袭与克隆形成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表达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BE4B与PTCH1存在相互作用,二者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UBE4B可介导PTCH1的泛素化。结论UBE4B能够引发结直肠癌细胞的多药耐药,其机制可能与UBE4B介导的PTCH1泛素化对Hedgehog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3泛素连接酶 晚期结直肠癌 多药耐药 泛素化 HEDGEHOG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卡拉胶对汉麻分离蛋白凝胶性质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铭守 王子涵 +5 位作者 刘琳琳 孙冰玉 朱颖 黄雨洋 曲敏 朱秀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37,共10页
为阐明不同浓度的卡拉胶(0.4%、0.8%、1.2%、1.6%、2.0%,w/w)对汉麻分离蛋白凝胶特性和结构的影响,以未添加卡拉胶的汉麻分离蛋白凝胶为对照,测定复合凝胶的持水能力、质构、流变特性,同时检测了卡拉胶的加入对复合凝胶水分分布、蛋白... 为阐明不同浓度的卡拉胶(0.4%、0.8%、1.2%、1.6%、2.0%,w/w)对汉麻分离蛋白凝胶特性和结构的影响,以未添加卡拉胶的汉麻分离蛋白凝胶为对照,测定复合凝胶的持水能力、质构、流变特性,同时检测了卡拉胶的加入对复合凝胶水分分布、蛋白结构及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卡拉胶显著(P<0.05)提高了汉麻分离蛋白凝胶持水能力和凝胶强度,改变了蛋白结构。与对照组相比,0.8%卡拉胶的添加显著(P<0.05)提高凝胶的硬度、弹性模量并降低了凝胶的频率依赖性,并与水分子结合最为紧密,α-螺旋向β-折叠和无规卷曲转变,增加凝胶刚性结构;此时维持凝胶结构的主要作用力由疏水相互作用力向二硫键转变,凝胶网络更加致密,电镜结果证明了这一结论。因此,添加0.8%的卡拉胶可显著(P<0.05)提高汉麻分离蛋白的凝胶性质并改善其结构,为提高汉麻分离蛋白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胶 汉麻分离蛋白 凝胶特性 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乳酸菌发酵黄浆水对酸浆豆腐凝胶特性及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欣茹 刘琳琳 +7 位作者 吕铭守 杨春华 黄雨洋 朱颖 曲敏 朱秀清 石彦国 孙冰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74-282,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乳酸菌发酵黄浆水对酸浆豆腐凝胶特性及其品质的影响,探究酸浆豆腐的凝固机制,提高酸浆豆腐的品质稳定性,量化生产工艺参数。方法以大豆为原料,分别以鼠李糖乳杆菌、耐高温鼠李糖乳杆菌、混合菌(乳酸链球菌乳亚种、嗜热链... 目的研究不同乳酸菌发酵黄浆水对酸浆豆腐凝胶特性及其品质的影响,探究酸浆豆腐的凝固机制,提高酸浆豆腐的品质稳定性,量化生产工艺参数。方法以大豆为原料,分别以鼠李糖乳杆菌、耐高温鼠李糖乳杆菌、混合菌(乳酸链球菌乳亚种、嗜热链球菌和耐高温鼠李糖乳杆菌)发酵黄浆水制成的酸浆作为凝固剂制作豆腐,测定豆腐的凝胶强度、持水性、出品率、色差、质构特性、感官评价、流变特性、水分分布、二级结构、三级结构、表面疏水性和微观结构等指标。结果混合菌酸浆诱导的豆腐质构特性最好,具有较高的凝胶强度、持水性和储能模量,分别为579.63g、69.93%和8166.4Pa,感官评分最高。而耐高温鼠李糖乳杆菌酸浆诱导的豆腐凝胶强度和持水性比鼠李糖乳杆菌酸浆诱导的豆腐高。鼠李糖乳杆菌酸浆诱导的豆腐则硬度较低,为1481.38 gf,水分流动性较大。表面疏水性结果显示,混合菌酸浆诱导的豆腐表面疏水性较低,为268.75%,三级构象最为紧密,鼠李糖乳杆菌酸浆豆腐表面疏水性较大,为469.29%,三级构象较为松散。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混合菌酸浆豆腐呈致密均匀的三维网状结构,耐高温鼠李糖乳杆菌酸浆豆腐凝胶较为连续,孔隙较大,鼠李糖乳杆菌酸浆豆腐凝胶网络结构较松散。结论混合菌酸浆可使豆腐具有较好的凝胶特性和品质,为酸浆豆腐的品质提高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 豆腐 凝胶特性 流变特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对高水分挤压植物蛋白肉结构及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田 黄雨洋 +4 位作者 刘琳琳 吕铭守 朱颖 孙冰玉 朱秀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41-350,共10页
高水分挤压是利用高温、高压、高剪切力制备组织化植物蛋白的技术,以绿色、健康、营养等优势成为加工植物蛋白肉的主要技术手段。但高水分挤压生产的植物蛋白肉在质地、口感和色泽等方面与动物肉制品仍然存在差距,故改善高水分挤压植物... 高水分挤压是利用高温、高压、高剪切力制备组织化植物蛋白的技术,以绿色、健康、营养等优势成为加工植物蛋白肉的主要技术手段。但高水分挤压生产的植物蛋白肉在质地、口感和色泽等方面与动物肉制品仍然存在差距,故改善高水分挤压植物蛋白肉产品品质成为研究者及生产者关注的重点。多糖常作为质地改良剂应用在高水分挤压生产中,本文重点从淀粉类、食品胶体类、膳食纤维类多糖分别阐述其对高水分挤压植物蛋白肉产品品质和结构的影响,总结挤压过程中多糖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旨在挖掘多糖在高水分挤压植物蛋白肉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潜力,开发更多利用多糖改良品质的植物蛋白肉,实现植物蛋白肉营养与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分挤压 组织化植物蛋白 多糖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基素肉预制菜贮藏品质分析及其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莹 王龙 +1 位作者 周斌 朱秀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00-307,共8页
为满足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风味多样的方便食品较高的需求,以高湿挤压大豆蛋白肉为原料开发了传统菜肴宫保鸡丁的仿真预制菜(The prepared dish Kung Pao Chicken with soy protein artificial meat,SPAM-KPC),并比较了不同贮藏温度(4、2... 为满足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风味多样的方便食品较高的需求,以高湿挤压大豆蛋白肉为原料开发了传统菜肴宫保鸡丁的仿真预制菜(The prepared dish Kung Pao Chicken with soy protein artificial meat,SPAM-KPC),并比较了不同贮藏温度(4、25和37℃)下SPAM-KPC贮藏品质的变化。以菌落总数为影响产品货架期的关键品质因子,建立了SPAM-KPC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发现:三种温度下贮藏15 d的SPAM-KPC样品菌落总数从0.67 lg(CFU/g)分别增长至2.73、3.37、4.33 lg(CFU/g);pH(从6.22分别下降至5.98、5.87和5.69)和感官得分(从25.12分别下降至22.67、19.52和16.84)逐渐降低;SPAM-KPC样品颜色逐渐加深,硬度和弹性降低。三种贮藏温度下SPAM-KPC产品的货架期分别为28、20和17 d。表明4℃低温贮藏是SPAM-KPC产品的最佳贮藏温度。本研究为植物基蛋白肉在预制菜加工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植物肉 预制菜 贮藏品质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蛋白组成、性质及其改性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莹 周斌 +2 位作者 王龙 刘申 朱秀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44,共9页
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归因于马铃薯主食工业化战略的实施。马铃薯蛋白以其高营养价值和功能而闻名,具有特殊的溶解度,并含有大量在其他植物蛋白中缺乏的酪氨酸。因此,马铃薯蛋白在各种市场应用上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对马铃... 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归因于马铃薯主食工业化战略的实施。马铃薯蛋白以其高营养价值和功能而闻名,具有特殊的溶解度,并含有大量在其他植物蛋白中缺乏的酪氨酸。因此,马铃薯蛋白在各种市场应用上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对马铃薯蛋白的组成、功能性质、改性方法和改性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综述。马铃薯蛋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发泡化和乳化特性、凝胶性和抗氧化活性。目前,酶法和微生物发酵是马铃薯蛋白改性研究的重点。此外,本文还概述了马铃薯蛋白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的发展前景。未来,应深入研究马铃薯蛋白分子结构与其功能活性的联系;马铃薯蛋白与其他植物蛋白的综合利用;酶法和微生物发酵可作为未来改性方向,利用微生物资源降低改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蛋白 组成 功能性质 蛋白改性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分步水解法制备汉麻多肽及其抗氧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朱秀清 李美莹 +5 位作者 孙冰玉 王子玥 杨宏哲 孟妍 张娜 王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169,共9页
汉麻籽由于其营养丰富,且不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近年来成为食品、医药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汉麻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复合酶分步酶解的方式对其进行酶解,通过响应面优化酶解参数,制取汉麻多肽... 汉麻籽由于其营养丰富,且不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近年来成为食品、医药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汉麻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复合酶分步酶解的方式对其进行酶解,通过响应面优化酶解参数,制取汉麻多肽。并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铁还原能力,对汉麻多肽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先碱性蛋白酶后木瓜蛋白酶的酶解方式,制得的汉麻多肽含量最高。酶解最优条件为:第一步碱性蛋白酶水解:底物浓度为5%,酶解时间2 h,pH为8.5,酶解温度为54℃,加酶量为10100 U/g;第二步木瓜蛋白酶水解:pH为6.5,温度为50℃,加酶量为5000 U/g,酶解时间1.5 h,最终获得汉麻多肽混合物的水解度为24.48%,肽含量为8.48 mg/mL;汉麻多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2.32%,与汉麻分离蛋白相比具有较强的铁还原能力,表明汉麻多肽具备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为汉麻多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分离蛋白 碱性蛋白酶 木瓜蛋白酶 分步酶解 多肽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脂加工安全性的探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秀清 王瑾 +2 位作者 于坤弘 屈岩峰 于殿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60-262,共3页
植物油脂的安全性是关系到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分别从油料中有害物、植物油残留溶剂、各种加工助剂及反式脂肪酸对植物油脂安全性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安全因素的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了降低不安全因素的措施。
关键词 植物油脂 安全性 残留溶剂 重金属 反式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结合碱性蛋白酶提高冷榨大豆出油率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秀清 曾剑华 +1 位作者 房媛媛 石彦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17,共5页
以大豆为原料,采用冷榨技术制取大豆油,以出油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纤维素酶与碱性蛋白酶结合应用提高冷榨大豆出油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复合酶冷榨大豆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物料粒径40目、水分含量13%、冷榨温度8... 以大豆为原料,采用冷榨技术制取大豆油,以出油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纤维素酶与碱性蛋白酶结合应用提高冷榨大豆出油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复合酶冷榨大豆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物料粒径40目、水分含量13%、冷榨温度80℃、螺杆转速36 r/min、复合酶(纤维素酶液与碱性蛋白酶液体积比1∶2)用量0. 2%,在此条件下大豆出油率为70. 6%,优于未经酶处理的常规冷榨工艺的大豆出油率(68. 5%),出油率提高了2. 1个百分点。所得大豆油具有大豆油特有的气味和滋味,呈棕红色,且澄清、无杂质,酸价(KOH)为0. 8 mg/g、过氧化值为6. 1 mmo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纤维素酶 碱性蛋白酶 冷榨 出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对SPI制取过程中蛋白提取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秀清 程翠林 +1 位作者 石彦国 江连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7-68,共2页
以十三个不同的大豆品种为原料制取大豆分离蛋白(SPI),并对碱提与酸沉两步工序中影响蛋白提取率的三个重要因素:豆粕NSI值、碱溶提取率、乳清蛋白进行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 分离蛋白 蛋白提取率 大豆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汉麻乳稳定性的影响及蛋白结构表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秀清 王子玥 +5 位作者 李美莹 王源 李志敏 杨宏哲 张娜 孙冰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8-73,共6页
为研究热处理对汉麻乳稳定性及其蛋白结构的影响,本实验通过汉麻乳氮溶解指数、离心沉淀率、乳化特性、乳液表面电位和粒径等指标监测汉麻乳热处理过程中稳定性的变化,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热处理对汉麻乳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结... 为研究热处理对汉麻乳稳定性及其蛋白结构的影响,本实验通过汉麻乳氮溶解指数、离心沉淀率、乳化特性、乳液表面电位和粒径等指标监测汉麻乳热处理过程中稳定性的变化,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热处理对汉麻乳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55~95℃),汉麻乳氮溶解指数由58.55%逐渐减小到39.81%,离心沉淀率由16.58%逐渐增加到34%,汉麻乳蛋白的平均粒径由192.2 nm逐渐增大到304.6 n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汉麻乳蛋白分子二级结构发生变化,α-螺旋结构相对含量由28.57%减少到23.70%,无规卷曲结构的相对含量由21.13%增加至25.41%;汉麻乳在65℃热处理时,Zeta电位绝对值达到最大(20.57 mV),此时汉麻乳表现最稳定,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最高,乳化活性指数为0.357 m^(2)/g、乳化稳定性指数为43.74%。本研究结果将为汉麻乳加工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乳 热处理 稳定性 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