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床旁快速锥颅血肿置管引流在脑疝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华元 杨冠桂 +4 位作者 朱福彬 廖振华 李剑平 娄长礼 胡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床旁快速锥颅血肿置管引流在脑疝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兴国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脑疝患者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床旁快速锥颅血肿置管引流在脑疝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兴国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脑疝患者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开颅血肿清除术前先行床旁快速锥颅血肿置管引流治疗.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怀、环境因素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8+CD28-T百分比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白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残疾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床旁快速锥颅血肿置管引流用于脑疝患者救治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膨出 引流术 生活质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3a-3p通过调控SIRT1/FOXO1通路影响NAFLD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孙雪莲 杨佳楠 +4 位作者 姜同连 朱福彬 于闪闪 李响 李洪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75-2182,共8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23a-3p(miR-23a-3p)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框蛋白O1(FOXO1)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qPCR检测miR-23a-3p在脂肪肝细胞模型及NAFLD小鼠模型中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究微小RNA-23a-3p(miR-23a-3p)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框蛋白O1(FOXO1)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qPCR检测miR-23a-3p在脂肪肝细胞模型及NAFLD小鼠模型中的表达情况。高脂饮食(HFD)诱导miR-23a-3p基因敲除(miR-23a KO)小鼠,设置野生型(WT)C57BL/6小鼠正常饮食(ND)组和HFD组及miR-23a KO小鼠ND组和HFD组,每组10只,HFD组小鼠均接受HFD 12周。对各组小鼠体重和肝脏指数进行统计;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变化;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组织脂质蓄积程度;生化分析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qPCR检测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Srebp1、Fas、Pparγ、Pparα、Acc1和Cpt1的mRNA水平;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23a-3p和SIRT1基因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及FOXO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脂肪肝细胞模型、动物模型及db/db小鼠肝组织中miR-23a-3p表达显著升高。与HFD(WT)组比较,HFD(miR-23a KO)组体重和肝脏脏器系数显著降低;HE和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HFD(miR-23a KO)组肝脏脂肪蓄积减轻;血清TC、TG、AST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脂代谢相关基因Srebp1、Fas、Pparγ和Acc1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Cpt1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miR-23a-3p可以靶定SIRT1基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HFD(WT)组比较,HFD(miR-23aKO)组SIRT1和PPARα表达显著增加(P<0.05),p-AMPK/AMPK比值显著升高(P<0.05),AcFOXO1/FOXO1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miR-23a-3p的缺失能够减轻HFD诱导的NAFLD小鼠肝脏脂质蓄积,改善肝脏的生理功能。miR-23a-3p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靶定SIRT1基因而使FOXO1去乙酰化,进而影响肝脏脂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3a-3p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SIRT1/FOXO1信号通路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杨佳楠 姜同连 +4 位作者 朱福彬 汪婷 周旭玲 赵冰海 李洪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7-1682,共6页
足细胞损伤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障碍和蛋白尿的出现。有关DN的综述报道多围绕肾脏组织纤维化、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方面展开,而针对调控足细胞损伤的相关综述报道较少。微小RNA(miRNA... 足细胞损伤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障碍和蛋白尿的出现。有关DN的综述报道多围绕肾脏组织纤维化、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方面展开,而针对调控足细胞损伤的相关综述报道较少。微小RNA(miRNA)作为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可通过抑制或降解靶基因调控其表达。部分miRNA表达水平变化与足细胞损伤有关联。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总结miRNA的形成过程和生物学功能、DN足细胞损伤发生的可能机制及不同miRNA表达水平对DN足细胞损伤的影响,阐明其调控机制和作用途径,为DN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损伤 信号通路 肾小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