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车辆可通行性评估方法
1
作者 江帆 刘一凡 +3 位作者 朱真才 张超凡 周公博 彭玉兴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86-5001,共16页
辅助运输车辆在煤矿井下人员、物料、矸石和设备等运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煤矿井下巷道空间狭长、环境复杂、光线强弱交替,易引发辅助运输车辆驾驶人员疲劳、视线模糊、操作失误等导致的驾驶安全事故。随着我国智慧矿山建设的不断推进... 辅助运输车辆在煤矿井下人员、物料、矸石和设备等运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煤矿井下巷道空间狭长、环境复杂、光线强弱交替,易引发辅助运输车辆驾驶人员疲劳、视线模糊、操作失误等导致的驾驶安全事故。随着我国智慧矿山建设的不断推进,提高辅助运输车辆的安全性、智能化对实现煤矿少人化、无人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车辆的通行性评估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车辆可通行性评估方法。首先,利用边缘检测、形态学顶帽变换和八联通区域获得增强的铁轨二值化图像,通过消失点坐标设定阈值将铁轨分为直轨和弯轨两个模型,并分别采用渐进概率Hough变换和改进特征点选取的Catmull-Rom样条曲线拟合直轨和弯轨,形成基于可切换模型的铁轨检测方法;其次,基于煤矿井下巷道壁管道颜色属性,通过HSV颜色空间变换、边缘检测和最小二乘法拟合算法构建管道特征检测策略;再次,提出基于管道和铁轨特征点加权融合的辅助运输车辆行驶中心轨迹线提取方法,构建辅助运输车辆安全通行区域生成规则;然后,针对传统分水岭算法中过分割问题,采用基于标记的改进分水岭分割和Graph Cut算法对静态障碍物进行二维边缘和区域特征提取,选用小样本分类支持向量机构建基于HOG特征与LBP特征融合的煤矿井下行人检测模型,实现辅助运输车辆前方动态和静态障碍物综合检测;最后,通过欧式距离判断障碍物与安全通行区域的位置关系,判断障碍物入侵情况,得到辅助运输车辆可通行性评估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煤矿井下铁轨特征、管道特征、安全通行区域检测,对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车辆可通行性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运输车辆 铁轨检测 管道检测 障碍物检测 可通行区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制动瞬态冲击抑制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解辉 沈刚 +2 位作者 刘东 汤裕 朱真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在矿井提升机的制动控制中,制动瞬态冲击是影响矿井提升机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问题。由于受到技术和经济成本的制约,目前包含贴闸/压紧的制动过程全程采用力闭环控制,这不可避免地导致闸瓦与闸盘刚性接触时的制动力瞬态冲击问题。针对矿... 在矿井提升机的制动控制中,制动瞬态冲击是影响矿井提升机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问题。由于受到技术和经济成本的制约,目前包含贴闸/压紧的制动过程全程采用力闭环控制,这不可避免地导致闸瓦与闸盘刚性接触时的制动力瞬态冲击问题。针对矿井提升机制动瞬态冲击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滞回切换原理的混合贴闸/压紧制动控制策略。首先,分别利用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和反步控制设计了贴闸和压紧控制器;其次,为达到快速贴闸的目的,设计了一种基于离散积分器的在线贴闸轨迹再规划方法,有效地减小了制动器贴闸时间;然后,为实现由贴闸控制到压紧控制的安全切换,利用滞回切换原理,制定了混合贴闸/压紧控制稳态切换策略,大大减小了制动力瞬态冲击;最后,为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选择传统全程力闭环控制策略C1与混合贴闸/压紧直接切换策略C2作为对比方法,在单绳缠绕式提升试验台进行了对比实验,从贴闸时间、制动力最大跟踪误差和提升钢丝绳最大张力3个方面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C1控制策略,提出制动控制策略的贴闸时间缩短了64.5%,钢丝绳张力峰值减小了41 N;相较于C2控制策略,提出制动控制策略的制动力冲击减小了90.3%,钢丝绳张力峰值减小了88 N。上述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改善制动瞬态冲击,减小制动空动时间,提高制动系统安全性,同时本研究也为一类需要混合力/位置控制的电液伺服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提升机制动系统 瞬态冲击 非线性控制 混合力/位置控制 约束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绳缠绕式煤矿深井提升系统钢丝绳张力主动控制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朱真才 李翔 +1 位作者 沈刚 汤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4-473,共10页
针对双绳缠绕式煤矿深井提升系统运行过程中钢丝绳张力不平衡问题,提出了钢丝绳张力主动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双绳缠绕式煤矿深井提升系统钢丝绳张力与浮动天轮液压缸负载力之间的关系,考虑系统存在的非线性问题,建立了提升系统钢丝绳张... 针对双绳缠绕式煤矿深井提升系统运行过程中钢丝绳张力不平衡问题,提出了钢丝绳张力主动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双绳缠绕式煤矿深井提升系统钢丝绳张力与浮动天轮液压缸负载力之间的关系,考虑系统存在的非线性问题,建立了提升系统钢丝绳张力主动控制模型;其次,由于煤矿深井提升环境恶劣,因此钢丝绳张力反馈信号通过无线装置进行采集,考虑提升系统运行过程中钢丝绳张力反馈信号通过无线传输存在不确定延时问题,基于系统控制模型构建了钢丝绳张力主动控制矩阵,设计了钢丝绳张力无线反馈信号传输延时补偿观测器,证明了包含延时补偿观测器的钢丝绳张力主动控制模型的稳定性;然后,考虑钢丝绳张力主动控制模型是一种严格反馈模型,存在输出约束问题,提出了反步控制和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相结合的钢丝绳张力主动控制方法,并证明了钢丝绳张力控制下的提升系统稳定性;最后,利用双绳缠绕式煤矿深井提升试验台对提出的传输延时补偿观测器及钢丝绳张力主动控制方法开展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延时补偿观测器可有效减小由于无线传输造成的钢丝绳张力反馈信号滞后量,与传统的被动式钢丝绳张力调节装置相比,在高速和低速工况下,提出的钢丝绳张力主动控制方法均可以更有效地减小2根钢丝绳张力差,进一步保证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绳缠绕 煤矿深井提升系统 钢丝绳张力主动控制 延时补偿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机盘形制动器无石棉闸瓦的摩擦性能 被引量:8
4
作者 朱真才 史志远 陈国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2-465,共4页
为寻求导致矿井提升安全事故的深层次原因,探究了目前在提升机盘形制动器上广泛应用的无石棉闸瓦摩擦性能.采用XDZ-A型摩擦材料制样机、X-DM型调压变速摩擦实验机等制备闸瓦试样、开展模拟提升机盘形制动器实际使用工况与环境的摩擦实验... 为寻求导致矿井提升安全事故的深层次原因,探究了目前在提升机盘形制动器上广泛应用的无石棉闸瓦摩擦性能.采用XDZ-A型摩擦材料制样机、X-DM型调压变速摩擦实验机等制备闸瓦试样、开展模拟提升机盘形制动器实际使用工况与环境的摩擦实验,系统研究了名义接触压力、滑动速度和温度等对无石棉闸瓦与16Mn钢摩擦盘对摩时所表现出来的摩擦学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接触表面间温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摩擦因数随名义接触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随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滑动速度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大于名义接触压力的影响;摩擦因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300℃左右,下降比较明显;在降温实验过程中,摩擦因数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值比升温过程中对应温度下的值要小.因此,在研发、设计提升机制动装置时,不能把闸瓦摩擦因数看成定值,必须充分考虑制动工况对闸瓦摩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义接触压力 滑动速度 温度 摩擦性能 盘形制动器 提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撞梁受冲击载荷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真才 张德坤 赵继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02-1204,共3页
为了解决防撞梁受冲击载荷时强度计算问题,首次在自制的提升机模拟试验台上研究了提升容器对防撞梁的冲击过程,得到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防撞梁瞬态冲击力变化曲线.对不同工况下的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对应的拟合方程.结果表明:防撞梁的... 为了解决防撞梁受冲击载荷时强度计算问题,首次在自制的提升机模拟试验台上研究了提升容器对防撞梁的冲击过程,得到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防撞梁瞬态冲击力变化曲线.对不同工况下的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对应的拟合方程.结果表明:防撞梁的瞬态冲击载荷不仅与冲击距离呈线性关系,而且和提升容器下降侧与上升侧的张力差、提升钢丝绳的弹性系数有关.因此,为了保证提升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必须有效地降低过卷时的冲击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撞梁 冲击载荷 强度 矿井 提升系统 冲击距离 线性回归 冲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缠绕式提升罐笼弹性承接冲击动力学 被引量:9
6
作者 朱真才 戴兴国 古德生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3,共3页
将罐笼弹性承接装置简化为一个弹簧系统,建立了罐笼承接冲击动力学模型;经过分析,得到罐笼承接冲击减速度评判公式:|x|< .对于某一具体矿井,选择合适的弹簧刚度k,即可满足最大减速度|xmax|≤50m/s2,从而确保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应用... 将罐笼弹性承接装置简化为一个弹簧系统,建立了罐笼承接冲击动力学模型;经过分析,得到罐笼承接冲击减速度评判公式:|x|< .对于某一具体矿井,选择合适的弹簧刚度k,即可满足最大减速度|xmax|≤50m/s2,从而确保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应用结果表明,以该力学模型为基础研制的罐笼弹性承接装置,能改善矿井井底装载和卸载条件,减少井底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有利于矿井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冲击 减速度 矿井提升 缠绕式提升罐笼 弹性承接装置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过卷防蹾罐缓冲装置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真才 贾福音 王建理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33-35,54,共4页
对目前国内外9种防过卷防蹾罐缓冲装置作了简要分析,指出无井底水窝的防蹾罐应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缓冲装置 过卷 礅罐 罐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卷过放缓冲减速度的取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朱真才 邓久玉 +1 位作者 李惠芬 刘士栋 《煤矿机械》 1998年第2期17-18,共2页
探讨了过卷过放缓冲减速度取值,认为在过放距离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降低减速度。
关键词 过卷 过放 缓冲 减速度 取值 罐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防撞梁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真才 葛世荣 +4 位作者 邓久玉 申斌学 付琪 宋长君 杨树勇 《煤矿机械》 1998年第6期12-14,共3页
介绍了防撞梁的设计原则,给出了弹性防撞梁的结构设计,并从理论上研究了弹性防撞梁的冲击荷载。
关键词 弹性防撞梁 荷载 设计研究 矿井提升 系统 托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提升滑绳制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真才 葛世荣 +1 位作者 付贵祥 郑瑞林 《煤矿机电》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6,共2页
摩擦提升滑绳制动机理的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朱真才,葛世荣开滦矿务局付贵祥,郑瑞林摩擦提升防滑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大体上可分为3个方面:①防滑计算方法的研究;②钢丝绳与摩擦轮衬垫岸联系数的研究;③绞车制动器的研究。国内外... 摩擦提升滑绳制动机理的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朱真才,葛世荣开滦矿务局付贵祥,郑瑞林摩擦提升防滑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大体上可分为3个方面:①防滑计算方法的研究;②钢丝绳与摩擦轮衬垫岸联系数的研究;③绞车制动器的研究。国内外对摩擦提升的防滑问题都非常重视.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式提升机 摩擦提升 滑绳 制动机理 提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磨损磨粒群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真才 戴兴国 陈国安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9-272,共4页
以滑动磨损过程中产生的磨粒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数量与粒径间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磨损状态间的耦合关系.通过分析铜合金销与碳钢盘在干摩擦条件下相互对磨所产生的磨粒群和销试样磨损量,发现磨粒的累积分布和微分分布特性随磨损时间的... 以滑动磨损过程中产生的磨粒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数量与粒径间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磨损状态间的耦合关系.通过分析铜合金销与碳钢盘在干摩擦条件下相互对磨所产生的磨粒群和销试样磨损量,发现磨粒的累积分布和微分分布特性随磨损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磨损开始阶段,磨损程度逐渐减小,磨粒群分布曲线由平缓变得逐渐凸、陡;达到磨损平衡状态后,磨损率达到最小,磨粒群微分布曲线的幅值达到最大,横向宽度达到最小;随着销与盘间互适性变弱,磨损程度增大,磨粒分布曲线变得越来越平缓,横向宽度逐渐增大;磨粒分布曲线随磨损时间的变化规律与磨损率随磨损时间的变化规律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可为科学诊断和预测摩擦学系统状态提供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磨损 磨粒群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井提升罐笼井底承接装置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真才 葛世荣 +3 位作者 吴佩锋 潘永健 胡晓红 孙文凯 《煤》 1997年第5期13-14,26,共3页
对目前立井提升系统井底的几种承接装置作了简要分析,指出新研制的弹簧缓冲托罐装置是一种性能比较理想的罐笼承接装置。
关键词 竖井井筒 提升罐笼 井底 承接装置 罐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巷道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层拓扑控制策略 被引量:19
13
作者 周公博 朱真才 +1 位作者 陈光柱 周丽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3-337,共5页
根据矿井巷道的特点,以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为背景,介绍了一种层次型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节点且可控部署的拓扑控制方法,并给出了网络节点布置的具体算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此网络模型的连通覆盖性,给出了满足人员定位... 根据矿井巷道的特点,以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为背景,介绍了一种层次型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节点且可控部署的拓扑控制方法,并给出了网络节点布置的具体算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此网络模型的连通覆盖性,给出了满足人员定位系统连通覆盖性要求的约束条件,最后分析了此网络模型的能耗与路由跳数(hops)问题。结果表明,在一个被测节点通过监测区域的过程中,层次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系统总能耗与能耗方差约为节点均匀分布的单层链状网络的25%和33%,信息传递的路由跳数约为节点均匀分布的单层链状网络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拓扑控制 层次型 连通覆盖性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角与表面自由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3
14
作者 张世举 程延海 +2 位作者 邢方方 李梦晗 朱真才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10,共3页
现代工业系统的发展使接触角和表面自由能的基础研究远落后于工业需求。回顾了接触角及表面自由能理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接触角及表面自由能方法研究的现状,详细介绍了接触角常用的测量方法以及表面自由能计算的方法,并阐述了各种测量... 现代工业系统的发展使接触角和表面自由能的基础研究远落后于工业需求。回顾了接触角及表面自由能理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接触角及表面自由能方法研究的现状,详细介绍了接触角常用的测量方法以及表面自由能计算的方法,并阐述了各种测量和计算方法的特点。认为接触角测量方法和表面自由能计算方法的选择要结合选用液体介质的特性。为具体的测量和计算提供了参考。展望了接触角及表面自由能理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角 表面自由能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缠绕提升矿车进出罐笼过程钢丝绳耦合振动行为 被引量:13
15
作者 曹国华 朱真才 +1 位作者 彭维红 邵杏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2-706,共5页
为合理评估矿车进出罐笼过程的振动特性,考虑提升钢丝绳的扭转运动、天轮和绳弦的作用,并根据Hamilton原理推导了摇台搭接和弹性承接装置承接2种工况下钢丝绳纵向-扭转耦合振动数学模型,基于阶跃函数给出了钢丝绳振型函数及矿车进出罐... 为合理评估矿车进出罐笼过程的振动特性,考虑提升钢丝绳的扭转运动、天轮和绳弦的作用,并根据Hamilton原理推导了摇台搭接和弹性承接装置承接2种工况下钢丝绳纵向-扭转耦合振动数学模型,基于阶跃函数给出了钢丝绳振型函数及矿车进出罐笼过程的振动位移、张力和扭矩的求解方法及近似解析表达式.应用分析结果表明:矿车进罐后承接装置承接时罐笼下沉的距离远小于摇台搭接下降的距离,提升钢丝绳张力和扭矩也相对较小,而罐笼冲击减速度的峰值变化不明显.在罐笼承接减速度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时可采用弹性承接装置,有助于避免罐笼过度下沉而影响矿车进出罐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绕提升 钢丝绳 耦合振动 承接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质量提升系统钢丝绳轴向-扭转耦合振动特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曹国华 朱真才 +1 位作者 彭维红 邵杏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68,共5页
为了掌握变质量提升系统的振动特性,考虑提升钢丝绳的扭转运动并根据变质量非完整系统的Ham ilton原理建立了钢丝绳轴向和扭转耦合振动数学模型,并推导了变质量提升系统振型函数及确定轴向与扭转耦合振动频率的超越方程,给出了基于振型... 为了掌握变质量提升系统的振动特性,考虑提升钢丝绳的扭转运动并根据变质量非完整系统的Ham ilton原理建立了钢丝绳轴向和扭转耦合振动数学模型,并推导了变质量提升系统振型函数及确定轴向与扭转耦合振动频率的超越方程,给出了基于振型函数随系统质量变化及固定不变两种情况下变质量提升系统钢丝绳振动位移、张力和扭矩响应的求解方法。以矿井提升箕斗装载为工况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求解方法得到的响应基本接近;提升容器装载过程是一个质量增大振动频率减小的过程,钢丝绳的动位移、张力和扭矩以波动形式逐渐增加。装载量较大时可采用振型函数固定的方法计算装载提升系统的频率和响应,冲击较大的载荷建议考虑提升容器的波动载荷,从而有助于提高计算效率和增强提升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量系统 钢丝绳 轴向-扭转耦合 箕斗装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式输送机断带保护装置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史志远 朱真才 +1 位作者 韩振铎 王林涛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3-85,共3页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输送松散物料的主要设备,因其众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矿山、港口、冶金等行业。但由于输送带自身原因和外在因素影响,断带事故时有发生。分析了输送带断裂的原因,讨论了断带保护装置的结构原理及其产生加紧力方式,提出...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输送松散物料的主要设备,因其众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矿山、港口、冶金等行业。但由于输送带自身原因和外在因素影响,断带事故时有发生。分析了输送带断裂的原因,讨论了断带保护装置的结构原理及其产生加紧力方式,提出了不同规模的企业应当选用不同的断带保护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带保护 带式输送机 输送带断裂 保护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六自由度电液振动台解耦控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沈刚 朱真才 +3 位作者 李翔 汤裕 杨寅威 丛大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7,共7页
为了解决三轴六自由度电液振动台自由度之间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逆模型的前馈补偿器解耦策略。对多轴电液振动台的系统传递函数转化为矩阵型式并进行分析,推导出基于系统逆模型解耦控制方案,利用递推增广最小二乘法(Recursive Extende... 为了解决三轴六自由度电液振动台自由度之间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逆模型的前馈补偿器解耦策略。对多轴电液振动台的系统传递函数转化为矩阵型式并进行分析,推导出基于系统逆模型解耦控制方案,利用递推增广最小二乘法(Recursive Extended Least Square,RELS)及零相差跟踪技术(Zero Phase Error Tracking,ZPET)设计出系统逆模型并得到相应的解耦控制器。最后,利用六自由度电液振动台对提出的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解耦后的系统性能得到较大改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耦合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振动台 补偿 逆模型 解耦控制 系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箕斗在装载过程中的震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曹国华 朱真才 +1 位作者 彭维红 彭玉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7-330,共4页
以矿井提升中的箕斗装载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变质量箕斗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变量代换,发现箕斗运动微分方程是可求解的Bessel方程,从而得到了装载过程中箕斗的弹性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天轮处钢丝绳的张力的解析表达式.针对不同的装载流量... 以矿井提升中的箕斗装载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变质量箕斗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变量代换,发现箕斗运动微分方程是可求解的Bessel方程,从而得到了装载过程中箕斗的弹性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天轮处钢丝绳的张力的解析表达式.针对不同的装载流量,分析结果表明:箕斗速度和加速度以波动形式衰减,而箕斗弹性位移和天轮处钢丝绳张力以一定斜率震动增长;流量越大,震动幅度相对越大,震动频率减小的越快,但装载结束时的频率值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箕斗装载 矿井提升 震动特性 变质量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Ni-P镀层结构及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程延海 朱真才 +1 位作者 韩正铜 邹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8-51,共4页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低碳钢基体上制备了纳米相含量不同的镀层。镀层在氩气保护下,分别经200,400℃保温1h进行热处理。采用电子探针(EPMA)、XRD射线衍射以及维氏硬度计研究了镀层热处理前后结构及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相含量...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低碳钢基体上制备了纳米相含量不同的镀层。镀层在氩气保护下,分别经200,400℃保温1h进行热处理。采用电子探针(EPMA)、XRD射线衍射以及维氏硬度计研究了镀层热处理前后结构及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相含量的增多,镀层由非晶逐渐变为纳米晶,而硬度相应变大。200℃保温1h热处理,非晶与混晶镀层由于少量析出物Ni3P的出现使得硬度增大,而纳米晶镀层由于发生了弛豫使得镀层硬度降低。400℃保温1h热处理时,试样均发生了晶化,析出弥撒的Ni3P金属间化合物以及Ni相,纳米晶镀层的Ni相峰值强度增大最多,而非晶镀层所对应的Ni相峰值强度增大较少。然而,经400℃保温1h热处理后,非晶镀层硬度增大最多,这归因于非晶镀层析出的Ni3P金属间化合物数量多于混晶以及纳米晶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NI-P 微观结构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