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移动互联背景下高校遵循教书育人规律的审思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朱白薇
卢文延
-
机构
广东药科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
出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4-69,共6页
-
基金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710084)
-
文摘
移动互联背景下,随着资源共享化、时间碎片化、交互场景化发展,教书育人目标导向从知识性向实践性转移,组织模式从封闭性向开放性转换,学习方式从标准化向定制化转变,教书育人规律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和拓展。与此同时,技术从"边缘"要素向"核心"要素转变,学习从"有限"需求向"无限"需求转变,教师从"赋权"角色向"赋能"角色转变对高校教书育人的发展逻辑、组织结构、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在教育实践条件和关系产生新变化的背景下,高校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发挥技术优势,强化高校思想价值引领的功能;利用认知盈余,构建无时限多维度的学习空间;激活个体元素,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育人成效。
-
关键词
移动互联
教书育人
遵循规律
-
Keywords
Mobile internet
Teaching and education
Following principles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认识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朱白薇
-
机构
广东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1年第10期42-44,共3页
-
基金
广东省教育厅2009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09ZY019)
广东药学院2010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ZC201001)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课题组对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药学院等多所本科院校的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认识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认识存在现实性突出、理想性弱化;注重个体需求,忽视社会要求;偏好直观实际,拒斥思想理论;停留于自发认识,无意自觉发展等特点。
-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价值认识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精神价值追求的层次性探析
- 3
-
-
作者
朱白薇
-
机构
广东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2,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7JJD720047)
-
文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价值追求。追求价值目标是人的能动性活动的本质特征,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活动的一个根本标志。精神价值追求体现了人的高层次需求的满足,这种满足需要的层次越高,人脱离动物性就越远,人对自己本性的占有也就越充分。从主体角度来分,精神价值追求有个体、群体、民族三个层面;从精神价值追求的内在层次分,由低到高可划分为求利、求知、求德、求美四个层次。
-
关键词
精神价值追求
层次性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高校德育必须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吕云峰
朱白薇
-
机构
广东化工制药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6-57,共2页
-
-
关键词
自我教育
高校
德育工作
大学生
自我控制
能力培养
自我认识
道德规范
社会标准
受教育者
自我评价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符号与变现:网络空间亚文化涌现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6
- 5
-
-
作者
朱白薇
-
机构
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2-127,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评估及其防范研究”(18BKS038)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新媒体语境下广东青年精神追求的发展研究”(GD15YMK02)
+1 种基金
广州市哲学社科“十三五”规划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项课题(2018GZ MZGJ12)
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专项研究课题(2016gydmy03)。
-
文摘
网络空间亚文化是以符号为表征的文化形态,其逻辑生成既是个体向内寻求自我标识的产物,也是亚文化自身向外扩大社会影响的结果。网络空间亚文化用符号创设实现身份的自我重塑,借符号传播形成圈群的同质聚合,以符号狂欢消解主流的文化价值。由此带来的流量变现极大地促进了网络空间亚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网络空间亚文化圈群泛化、诉求分化、特质异化,驱动网络空间亚文化发生转向。网络空间亚文化的涌现是符号与变现互构、文化与资本互构的必然结果。
-
关键词
符号
变现
网络空间
亚文化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