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咸淡水交替灌溉对滨海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朱瑾瑾 孙军娜 +3 位作者 张振华 杨润亚 潘英华 杨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117,122,共6页
滨海盐碱土透水透气性差,盐分含量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为寻找较优的灌溉模式,拟开展室内土柱试验,主要分析了3种矿化度水平(3 g/L,6 g/L,9 g/L)和两种交替次序(咸淡交替灌溉、淡咸交替灌溉)条件下,黄河三角洲地区滨海盐碱土水分入... 滨海盐碱土透水透气性差,盐分含量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为寻找较优的灌溉模式,拟开展室内土柱试验,主要分析了3种矿化度水平(3 g/L,6 g/L,9 g/L)和两种交替次序(咸淡交替灌溉、淡咸交替灌溉)条件下,黄河三角洲地区滨海盐碱土水分入渗特征及盐分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咸淡交替灌溉和淡咸交替灌溉的入渗历时均随咸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大,且淡咸交替灌溉的水分入渗历时大于咸淡交替灌溉。咸淡交替灌溉(32.15%~33.29%)的平均土壤含水率和淡咸交替灌溉(32.95%~33.58%)差别并不显著。但咸淡交替灌溉(3.915~4.773 g/kg)的平均土壤含盐量小于淡咸交替灌溉(4.255~5.313 g/kg),且3 g/L的平均土壤含盐量远低于其他处理。总体来说,咸水,矿化度较小(例如,3 g/L)的咸淡交替灌溉有利于降低土壤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灌溉 入渗历时 土壤含盐量 Na^+含量 Cl^-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壤土水盐运移对咸淡水交替灌溉的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瑾瑾 孙军娜 +1 位作者 张振华 杨懋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8-303,共6页
为了分析不同间歇时间和矿化度对黄河三角洲粉壤土水分入渗特征及盐分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咸淡水交替灌溉的室内土柱试验,设置4种间歇时间(0,30,60,90 min)和3种咸水矿化度(3,6,9 g/L),分析了累积入渗量、入渗历时、土壤水盐分布等参数变... 为了分析不同间歇时间和矿化度对黄河三角洲粉壤土水分入渗特征及盐分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咸淡水交替灌溉的室内土柱试验,设置4种间歇时间(0,30,60,90 min)和3种咸水矿化度(3,6,9 g/L),分析了累积入渗量、入渗历时、土壤水盐分布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相同入渗水量下,咸淡水交替灌溉的入渗历时随间歇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当咸水矿化度为3,6,9 g/L时,咸淡水交替灌溉处理的平均土壤含水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咸水矿化度为3 g/L处理的平均土壤含盐量低于咸水矿化度为6和9 g/L处理,且间歇90 min的平均土壤含盐量远低于其他处理.因此,当咸水矿化度为3 g/L,间歇时间较长的灌溉方式有利于降低土壤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灌溉 间歇 矿化度 入渗历时 土壤含盐量 钠吸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氧灌对土壤氮素分布及番茄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哲 杨润亚 +5 位作者 朱瑾瑾 张振华 耿亚军 孙军娜 周义堂 徐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52-958,965,共8页
为了探寻地下氧灌条件下提升温室番茄水氮利用率并降低土壤矿质态氮残留的水、肥、气综合方案,研究了不同水平加氧量、施氮量和灌水量因素对土壤矿质态氮分布、番茄各器官全氮质量比、番茄氮素吸收量、氮素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IWU... 为了探寻地下氧灌条件下提升温室番茄水氮利用率并降低土壤矿质态氮残留的水、肥、气综合方案,研究了不同水平加氧量、施氮量和灌水量因素对土壤矿质态氮分布、番茄各器官全氮质量比、番茄氮素吸收量、氮素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氮肥偏生产力PFPN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氧处理(20 mg/L)30~60 cm土层NO_(3)^(-)-N质量比相较于低氧(10 mg/L)、不加氧处理分别提升了46.68%和32.47%.灌水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NO_(3)^(-)-N的质量比.中氮处理(225 kg/hm^(2))0~30 cm土层NO_(3)^(-)-N质量比,以及0~20 cm和40~60 cm土层NH_(4)^(+)-N质量比高于低氮(150 kg/hm^(2))和高氮(300 kg/hm^(2))处理;高氮处理相较于中氮、低氮处理,番茄果实全氮质量比分别提升了27.33%和33.33%,中氮处理下根系全氮质量比最高,为29.67 g/kg.加氧量对IWUE和PFPN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氧处理番茄产量相较于低氧、不加氧处理分别提高了11.20%和18.41%.综合考虑,建议黏质壤土条件下设置加氧量为20 mg/L、施氮量为150 kg/hm^(2)、作物蒸发皿系数取1.00为实际种植番茄时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番茄 地下氧灌 矿质态氮 水氮利用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