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新进展与潜力区带预测
1
作者 倪春华 杨俊 +8 位作者 王彦青 宋在超 蒋天赐 黄炳祺 阎泽昊 邢泽正 朱珍君 李琦 陈贺贺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1-465,共15页
珠江口盆地新生界油气资源丰富,探明储量增长迅速。低角度拆离型断层控烃、古潜山走滑断裂与风化淋滤控储、深水多类型储集体富集等地质认识创新为盆地勘探迎来新机遇。然而,该盆地地质结构复杂、目标类型多样,增加了勘探的难度。因此,... 珠江口盆地新生界油气资源丰富,探明储量增长迅速。低角度拆离型断层控烃、古潜山走滑断裂与风化淋滤控储、深水多类型储集体富集等地质认识创新为盆地勘探迎来新机遇。然而,该盆地地质结构复杂、目标类型多样,增加了勘探的难度。因此,在勘探理论突破的指导下,重新评估盆地新生界油气地质条件、明确油气勘探潜力区带至关重要。通过综合分析珠江口盆地的构造—沉积耦合作用、烃源岩条件和储层条件评价、油气运移特征,开展了盆地不同区带的油气地质成功概率评估,并计算了新生界总地质资源量。珠江口盆地在新生代经历了裂陷期、裂后拗陷期及构造活化期的构造演化,形成了陆相沉积、海陆过渡相沉积及浅海相沉积充填特征,控制了古近系两套主要烃源岩及陆、海相两套储层。浅水区的陆丰、惠州、文昌凹陷油气地质条件优越,含油气概率超过20%,地质风险较低,划分为Ⅰ类有利区带。新生界总地质资源量约为138亿吨,其中石油占71%,天然气占29%。基于区带评价和勘探实例,未来应重点加强深层古潜山、古近系及深水油气藏的勘探,特别是在恩平、开平、白云凹陷寻找低角度拆离型油气藏,文昌、阳江凹陷寻找深层走滑断裂潜山裂缝型油气藏,白云、荔湾凹陷寻找深水油气藏。这些凹陷有望成为珠江口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潜力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带含油气概率 有利区带评价 油气地质 勘探进展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斋桑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朱珍君 黄光明 +3 位作者 邱津 刘康宁 李琦 胡俊杰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35,共13页
哈萨克斯坦斋桑盆地是中亚地区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由于构造复杂导致油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进程。基于精细的三维地震解释,结合构造演化与生烃过程、源储配置关系,通过分析盆地内不同区域不同... 哈萨克斯坦斋桑盆地是中亚地区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由于构造复杂导致油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进程。基于精细的三维地震解释,结合构造演化与生烃过程、源储配置关系,通过分析盆地内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构造活动强度与油气勘探结果,对斋桑盆地的构造特征和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斋桑盆地自二叠纪以来共经历了4期构造沉降和4期构造挤压反转,目前盆地形态以挤压构造为主要特征,发育叠瓦构造、对冲构造、冲起构造等多种构造样式;侏罗纪末期的逆冲断层活动控制了主区、北东区和K区的构造形态雏形,上新世末期断层再次发生挤压逆冲造就了现今的构造形态;斋桑盆地可大致分为3次大的成藏期;深层油气藏为自生自储型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浅层气藏分布主要受控于深层油藏的分布规模及喜山期形成的浅层逆冲背斜、断背斜等有利圈闭;印支期的构造运动对斋桑盆地的油气成藏起了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具体表现为印支期构造运动强烈(三叠系被严重剥蚀或者该期逆冲活动强烈)的三维S井区、K构造和二维东区的M井区域,其圈闭普遍为空圈闭,钻井试油基本出水,而已钻遇的油气藏均位于印支期构造活动较弱区域。综合以上研究认为,盆地东部北缘和东部南缘应是斋桑盆地未来寻找油气藏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断裂展布 构造活动期次 油气成藏 斋桑盆地 哈萨克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源-汇系统耦合及时-空演化 被引量:4
3
作者 朱珍君 李琦 +7 位作者 陈贺贺 李剑 张卫平 杨丰繁 张迎朝 覃军 李风勋 单帅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5-752,共18页
受构造幕式多期活动和盆内外多物源水系影响,断陷湖盆源-汇系统形成过程复杂,但不同构造阶段的源-汇系统耦合及时-空演化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以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为例,基于地震、测井、岩心、薄片及重矿物等资料,综合盆地物... 受构造幕式多期活动和盆内外多物源水系影响,断陷湖盆源-汇系统形成过程复杂,但不同构造阶段的源-汇系统耦合及时-空演化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以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为例,基于地震、测井、岩心、薄片及重矿物等资料,综合盆地物源体系分析、搬运体系识别与定量追踪、沉积体系刻画及半定量表征,重建了源-汇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断陷早期,盆地多孤立、小型沉积中心,构造活动速率较低,物源供给较少,陡坡带发育较多小规模扇三角洲,缓坡带受先存水系影响,发育小规模辫状河三角洲;断陷强烈期,受灵峰主断裂强烈活动影响,物源供给充足,陡坡带扇三角洲规模增大但数量减少,缓坡带辫状河三角洲规模增大并相互合并;断陷晚期,陡坡带源-汇系统逐渐消亡,缓坡带受全球海平面快速下降影响,河流下切作用增强,在坡折带下发育大规模盆底扇沉积体系。受构造-沉积格局、母岩类型及边界条件联合控制,丽水凹陷不同构造阶段共发育5种源-汇系统,分别为:①缓坡带北部变质岩为主-SE向U型古沟谷-远源辫状河三角洲;②缓坡带中-南部火山岩为主-NE向断槽/SE向V/U型古沟谷-远源辫状河三角洲/盆底扇;③灵峰凸起北段侵入岩为主-SW向古沟谷-近源扇三角洲;④灵峰凸起中-南段火山岩(早)-变质岩(晚)-SW向古沟谷/NE向断槽-近源扇三角洲;⑤雁荡凸起侵入岩和变质岩-SW/S向古沟谷-近源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物源搬运通道参数半定量统计结果表明,缓坡带古沟谷/断槽宽、浅,陡坡带古沟谷/断槽窄、深;断陷早期和晚期物源搬运通道横截面积与盆内对应沉积体面积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源-汇系统 构造-沉积 古新统 丽水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陷盆地缓坡带物源转换与沉积响应——以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蠡县斜坡古近系源-汇系统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贺贺 朱筱敏 +4 位作者 施瑞生 张自力 李琪 朱珍君 阎泽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9-706,共18页
寻求盆外物源通量变化与盆内沉积体系的定量耦合响应仍然是源-汇系统研究的薄弱环节,也是断陷湖盆源-汇系统研究框架下的一个重要命题。基于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蠡县斜坡全覆盖的3D地震资料和岩心、测井数据,结合碎屑锆石U-Pb定年技术,... 寻求盆外物源通量变化与盆内沉积体系的定量耦合响应仍然是源-汇系统研究的薄弱环节,也是断陷湖盆源-汇系统研究框架下的一个重要命题。基于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蠡县斜坡全覆盖的3D地震资料和岩心、测井数据,结合碎屑锆石U-Pb定年技术,对研究区古近系沙(沙河街组)二段与沙一段开展物源体系定量化表征,并通过定量沉积构造解释和定量地震地貌测量,建立了浅水三角洲的定量化表征方法。研究显示,沙一段-沙二段沉积时期,古永定河分支被古大清河袭夺,造成蠡县斜坡A区特征锆石含量由37%下降至26%,对应的A区浅水三角洲面积由144 km2减小至38 km2,平均水下分流河道宽度由104 m减小至47 m;古唐河水系特征锆石含量由31%上升至39%,对应的B区浅水三角洲面积由71 km2增加至94 km2,平均水下分流河道宽度由77 m增加至88 m;古大沙河水系沉积物通量未观察到明显变化,对应的C区浅水三角洲面积由206 km2降低至185 km2,平均水下分流河道宽度由120 m减小至81 m。构造作用、气候变化及湖平面升降等异旋回作用影响范围较大,将会造成沉积体系的同步响应;而物源通量变化将影响特定沉积体系,是研究区浅水三角洲沉积响应的主要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貌学 沉积构造 碎屑锆石定年 源-汇系统 浅水三角洲 蠡县斜坡 饶阳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物源分析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柘锟 李琦 +6 位作者 张迎朝 李风勋 覃军 单帅强 朱珍君 耿慧 陈贺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34,共13页
东海陆架盆地古新统的物源演化是控制该地区沉积充填演化的主要因素。物源特征分析在盆地勘探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的取心样品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及矿物学特征分析,通过砂岩碎屑组分、轻、重矿物组合及... 东海陆架盆地古新统的物源演化是控制该地区沉积充填演化的主要因素。物源特征分析在盆地勘探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的取心样品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及矿物学特征分析,通过砂岩碎屑组分、轻、重矿物组合及相关参数的时空分布研究,探讨研究区古新统物源体系演化及其对盆地沉积充填的指示意义。丽水凹陷古新统碎屑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砂岩以中等—较好分选为主,颗粒多为次棱角状—次圆,整体磨圆较差,指示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相对较低。古新统月桂峰组—灵峰组在盆地不同部位的轻矿物组合特征明显不同且分带性明显:西次洼中部和北部以再旋回造山带母岩类型为主;西次洼南部则以再旋回造山带和岩浆弧母岩类型为主;东次洼以再旋回造山带母岩类型为主。研究区古新统各主要层位的重矿物组合特征变化较小,西部浙闽隆皱带和东部雁荡凸起为丽水凹陷最重要的物源区,盆内灵峰低凸在明月峰组下段沉积之前遭受严重剥蚀,向盆内提供局部物源。丽水凹陷古新统的物源体系分析表明,月桂峰组—灵峰组沉积期处于盆地断陷初期—断陷高峰期,盆内断隆发育形成盆内物源区,灵峰组上段沉积时盆地开始进入断陷后期,不再发育局部盆内物源,主体以盆外物源体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特征 矿物组合 物源分析 古新统 丽水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